Ycc
紀錄撰寫者:Ycc
照片提供者:Ycc
這路線算是備案行程,本來安排20240803~0809走逆雪西順訪五翠池、博可爾山,但因颱風因素至0806雪霸才開放入園,也無法前往
於是,在宣布封園的那天趕緊思考有何備案行程尚可安排,且亦可大眾交通前往
才想到甜甜圈谷、神祕湖這個行程,算是我的口袋名單。那就來安排看看吧!
同時奇萊主北,也是我第一次爬山時走的路線。也很想再次拜訪。懷念當初青澀的自己,時隔多年再去一次肯定有不一樣的感受(雖然這次沒有要去主峰)
申請歸申請,但依舊還是得要太魯閣開放入園才能進入,可以做的事前準備就先安排,其他的就看看有沒有開放了。所幸,0805奇萊東稜開放了,所以我這個路線也能前往,不然就只能另作規劃了,美好假期阿...
申請此路線,須點選其他路線,並撰寫行程計畫書同入園申請送件。我是蠻順利就通過的,沒有被要求要再補件,可能寫得算完整、明確吧
這次依舊做出了幾個新嘗試、心得,若只想看紀錄的可以從目錄頁下拉跳過~
近期才了解到自己的腳屬於低足弓~扁平足之間,不適合久站。足弓偏低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步態失衡、過度內旋進而導致其他部位代償,長期可能使得膝蓋、骨盆、腰部等其他地方連帶受傷、影響,所以早期發現、了解、矯正,是很重要的
過往,都沒特別留意。是最近去買跑步鞋才開始好好研究的,我居然算接近重度扁平..
不過還是當完兵了,早知道當初應該好好爭取免役才是
這次的話,特別加了足弓支撐強的鞋墊塞入雨鞋中。以往都是五金行隨便買鞋墊。體感上,這次穿起來還不錯,沒什麼特別不舒服的感覺,足弓部位明顯有推頂感
這邊要提醒,若是長期穿雨鞋爬山、常背重的,留意一下你的足弓
很有可能會因為長期累積,本來正常但足弓漸漸塌陷,變成功能性扁平足
上次穿登山鞋爬山感受到腳背(L型的地方)很明顯有壓迫感,這次穿雨鞋仔細感受發現還是還有,右腳的腳背壓迫感依舊很明顯。可能是我腳型的關係,右腳的腳背稍微偏高
建議山友、跑者,可以花點時間深入去了解自己的腳,坊間有不少足部檢測的店家
花點錢了解自己,比起未來花醫藥費治療還要好。及早發現、及早改善、治療
我個人很討厭穿雨褲,因為會限制下肢的靈活度,容易卡卡的。這次的話特別試看看雨裙,非常的輕巧、靈活。但是,下半身覆蓋範圍大概最多2/3,你的腳還是會濕(不是穿雨鞋的話)。雨裙遇到箭竹林一定失效,即使側邊有綁帶,箭竹的阻力還是會讓側邊開掉,雨水、露水滲入你的褲子,一樣還是濕
個人評價感受,小雨穿雨裙可以;但箭竹林、大雨就不建議了。然後,若非穿雨鞋者,腳、下身部分一樣還是會濕
這次買了新雨衣,舊的從第一次爬山用到現在超久了,內層塗膜破了
雨衣的拉鍊很容易滲水,沒有防水效果。如果有東西放在口袋要特別留意,這次把手機、衛生紙放雨衣口袋,根本災難。就算沒下雨刷箭竹林的水還是滲入不少,手機差點因為浸水不能充電、衛生紙報廢了好幾包掉,建議若真的要放雨衣口袋,外面再加裝一層夾鏈袋(如果下雨)
這次發現心率上到155都還算舒適的狀態(晴天大概145而已),可能和天氣有關。通常自己在濕涼的溫度,表現上會比較好,我很怕熱。也可以說雨天、冬天的表現相比晴天、夏天好上不少,就體能上來說
這次終於找出戰犯了,上次燕麥配高蛋白吃超級反胃、想吐。這次分開處理吃看看,發現是燕麥的鍋!雖然燕麥的營養占比算很高(以每公克計算),但難下嚥也沒用,反而想吐
高蛋白粉只能冷泡,如果用熱水沖泡容易結塊;如果先用冷水泡均勻再煮熱也不行,會讓鍋子底部結塊、燒焦,非常難清
高蛋白粉搭配鼓物脆反而還不錯吃,未來可以調整成這樣
這很難用文字三言兩語說出來,但大致上有一些特性可以和大家分享
非傳統路、探勘路,大致上必須仰賴動物走出的獸徑,減輕自己直接開路的體力負擔
至於獸徑的判斷,可以從幾個面向去觀察,怎樣可以算是獸徑?
疏密程度、動物排遺、地的軟硬、路的連續性、動物腳印、樹幹啃食、剝皮痕跡、樹枝橫切面有無葉子,這些都是依據
我判斷獸徑的方式,主要會先看疏密程度,再輔以上述其他線索來判定
人徑和獸徑最大的不同就是
路感、找路是可以訓練的,但要能辨識出什麼是獸徑、什麼是人徑,有印象後才好練習
練習的話可以去走一般郊山、中級山,盡量不要去看布條、人造物、正路步道,觀察一下有沒有其他更好走的路線選擇、若自己是動物可能會怎麼去走?
自己嘗試走過的體感如何? 同時,觀察有沒有獸徑的痕跡、線索。慢慢的累積、培養,從住處附近的郊山就可以練習了,我自己是這樣慢慢感受出來的。當然直接走非傳統路、探勘也可以,但要去評估風險可控性,非傳統路不比傳統、熱門路徑,要留意、當心
甜甜圈谷、神祕湖、牛頭谷、扁柏群、黑鏡池、巴托蘭溪底等景點為非傳統路、探勘路線,自奇萊北峰後沿東稜而下,行經月形池、驚嘆號水池至磐石中峰下營地後,離開傳統路徑往南前行
往甜甜圈谷的路,大致有兩條。第一經水鹿大操場、魚尾谷、龍溪下至甜甜圈谷入口後切入;第二自磐石中峰下營地後循南方溪溝而下接魚尾谷出口,順龍溪下至甜甜圈谷入口切入。一般而言大多數紀錄依循第一種方式前往
而此次,我去程大致依循第一種走法,但至水鹿大操場後即走東南稜下至鞍部水池,轉西溪溝接魚尾谷出口,再順龍溪下至入口切入甜甜圈谷,路線上稍有差異
*大眾交通班次稀少,行程時間須掌握確實,以免錯過搭乘
去程
回程
D1(08/07) 彰化車站→台中車站→埔里轉運站→奇萊登山口→成功山屋→奇萊北峰→月形池→驚嘆號水池(C1)
D2(08/08) 驚嘆號水池→磐石山屋→磐石中峰→磐石中峰下營地→水鹿大操場→魚尾谷→甜甜圈谷(C2)
D3(08/09) 甜甜圈谷→神祕湖→牛頭谷→黑鏡池(油龍池)→扁柏群→巴托蘭溪底→甜甜圈谷(C3)
D4(08/10) 甜甜圈谷→魚尾谷→水鹿大操場→磐石中峰下營地→磐石中峰→磐石山屋→驚嘆號水池→月形池(C4)
D5(08/11) 月形池→奇萊北峰→成功山屋→奇萊登山口
D1(08/07) 彰化車站→台中車站→埔里轉運站→奇萊登山口→成功山屋→奇萊北峰→月形池→驚嘆號水池→磐石山屋(C1)
D2(08/08) 磐石山屋→磐石中峰→磐石中峰下營地→水鹿大操場→東南稜線→鞍部水鹿大水池→溪溝箭竹地獄→沿龍溪下行→甜甜圈谷(C2)
D3(08/09) 甜甜圈谷→牛頭谷→神祕湖→甜甜圈谷→沿龍溪上行→魚尾谷→水鹿大操場→磐石中峰下營地→磐石中峰→磐石山屋(C3)
D4(08/10) 磐石山屋→驚嘆號水池→月形池→奇萊北峰→成功山屋→奇萊登山口
*因每日午後雨勢大,行程取消黑鏡池、扁柏群、巴托蘭溪底,避免淋雨
*腳程速度比預期快很多,第一天有往前推到磐石山屋、第三天直接推回磐石山屋、第四天直接出登山口
*下雨或下雨後在稜線池邊紮營真的不適合(風大雨大),原本安排在驚嘆號池、月形池紮營就只是為了觀賞水鹿群。但有山屋當然推到山屋,若腳程速度允許
*原本規劃5天行程,後來4天就走出來了,也是評估速度可以加上天氣午後真的太差,不想在山上逗留
*第二天嘗試走原定規劃外的路線,就沒有經過魚尾谷,而是從水鹿大操場直接走東南稜下鞍部水池接西方溪溝箭竹地獄進溪流到甜甜圈谷。但此路線事前亦有做過相關準備
出現高反症狀、身體有任何不適無法緩解之情狀、天候因素等原因
一律原路撤退,並取消任何景點拜訪
通訊點(以中華電信為例),但上山的幾天天氣狀況都不佳,可能影響訊號、網路接收
奇萊北峰前沿途良好、月形池不穩、磐石中峰不穩
水源
成功山屋、月形池(死水)、驚嘆號水池(死水)、磐石山屋、魚尾谷後溪流、甜甜圈谷入口、神祕湖(死水)
營地(路線上可使用之營地,亦可供迫降)
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月形池、驚嘆號水池、磐石山屋、磐石中峰營地、磐石中峰下營地、水鹿大操場、水鹿小操場、甜甜圈谷、牛頭谷、神祕湖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606539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606545
這次兩個的高度總落差、里程差異有點大,就僅供參考囉
紀錄中之座標系統為WGS84,溪左岸右岸皆以人員行進方向而定;東西南北方皆以指北針方向而定;左側右側以行進人員方向而定
D1(08/07) 奇萊登山口→磐石山屋(C1)
中午開始下雨,一路下到下午6點,雨勢尚小,但鑽箭竹林心累感會加倍
總時長含休息501分鐘約為上河0.72速度
本來是打算搭6658,但剛好6659來了(0655發車到轉運站差不多0702)
埔里轉運站候車
還是有管制,所以可以的話盡量都搭最早的班次,避免時間延誤
可愛小黑
如果照原定計畫做6658,會是0816才到站牌
位子大約有20個
在國民賓館先下車後,一樣在此等6658A
來了,司機會檢查有無預約
位置算多,以山區公車。上次的889大雪山超少只有9個
松雪樓站牌下車,附近有公廁
松雪樓
滑雪山莊
先到松雪樓後,旁有階梯向下走往滑雪山莊,到滑雪山莊後再直行就到登山口
第一次爬山的地方,好懷念和期待阿
登山口到黑水塘山屋,大致都是一路下坡
附近有活水源,且鄰近山屋往溪谷走有水管、保麗龍盒方便取水
直接背水2公升上去,重量來到17公斤。當負重訓練,太久沒背重了稍微練一下
(因當下尚不確定會推到磐石山屋,但不想喝月形池、驚嘆號水池的死水)
成功山屋
取水點
沿著溪谷上行有路條、疊石,途經成功堡。於5.1k處右轉離開溪谷路上切
沿溪谷而上,但靠右側也有一條山路可走
成功堡山屋
5.1K處,該向右上切囉
換上雨裙穿上雨衣,新嘗試。以前都穿雨褲
當前速度約上河0.63(登山口到北峰的總時間),決定直接推到磐石山屋。不要在雨中紮營睡池邊
迷霧奇萊
在一片白霧中登頂
自奇萊北峰後,就沒遇見山友了,但沿途都有可愛水鹿作伴
之後到月形池要開始鑽箭竹了,刷滿雨水。不過比起月形池後的箭竹,這算和藹了
鑽箭竹要仔細撥開,注意底下高低落差。雨裙很常因為箭竹的阻力使側邊開掉,連帶雨水沾濕褲子流入雨鞋,雨鞋不斷積水中。雨裙下次不用了
往奇萊東稜走
開始鑽箭竹林囉,下雨鑽箭竹,很嗨
雨裙真的難用,一次品。先不提覆蓋範圍其實很有限外,側邊容易因箭竹阻力而開掉
在月形池之後箭竹會比前面密很多且高,要不斷在雨中撥開看底下高低落差、對抗箭竹阻力,這都還好。但有部分路段會有帶刺植物、圓柏(不確定植物名稱,但就是很硬不好鑽),我有嘗試走獸徑而不走正路有好走一點(看我的航跡會很明顯和魯地圖不同),但必須注意方向,不斷修正往正路靠攏
除此之外,走獸徑的目的也是為了避免鑽箭竹。獸徑大多走的都是矮箭竹草坡,相對比較不需要去撥。但若你沒有辨識獸徑的經驗、能力,建議還是走正路,避免走偏而沒有即時修正方向越離越遠
月形池,看到這種景象,任誰也不會想紮營就算是驚嘆號水池也是,有山屋當然推到山屋睡
驚嘆號水池,在乾涸那塊的前面被霧擋住了,我回程才看到本尊
磐石西峰,不起眼容易錯過
算是蠻有質感的小木屋且床位獨立隔間,很讚!
有水塔、廁所,山屋還有拖鞋供使用,廁所和山屋都有紅色警示燈晚上會閃爍。山屋前的爛泥水池是水鹿的泥浴天堂,晚上他們會過來玩耍
下午3點開始雨變大很多,之後一路下到6點半才停
磐石山屋,小木屋很有質感
門牌
有兩個水桶,左右各一,但出水量有點小
一人獨享,有隔間1人1位很讚耶。窗戶盡量不要開,我去的時候就有已經打開的關不起來
廁所
雨鞋的水都可以當水壺了,沿路抬腳讓水流出到山屋還有這麼多
可愛的水鹿們,這天只看到母鹿
D2(08/08) 磐石山屋→甜甜圈谷(C2)
提早到11點就開始下雨,一路下到下午6點,雨勢比昨天大不少
總時長含休息214分鐘,進入非傳統路無上河時間可比較
這天算是微休息天,好好在甜甜圈谷放鬆晃晃、悠閒自在。規劃時間大概走3小時就會到
不管是上山前的氣象預報,還是上山後關注天氣動態,大致上都是預測午後降雨,且一下就是會下到晚上6~7點這種的
我的策略就是天亮就出發,中午前到紮營地點就可躲掉降雨時段了,事實上也大致如此
原本打算,到甜甜圈谷之後再看看時間。決定是否再多走個神祕湖或是牛頭谷,減少隔天的行程時間也可避雨。但很不幸,提早到11點就開始下雨,於是就打消這計畫念頭了
幹什麼幹什麼! 不要打架! 鹿鹿有份
最右邊的一直被欺負,想吃我的尿結果會被打,要先讓大姊吃
只有跟好閨密才可以共享人類的高級電解質
可憐的小公鹿弟弟,鹿茸快長出來了,但嚴重營養不良、好瘦
左邊那隻也太胖了吧,吃很好喔
還是怕怕,不敢靠近
看我可愛抬腳腳
吃飽喝足,心滿意足
還有嗎? 我還要!
從山屋廁所後方有路就可以走過來,不用回到山屋前的岔路,那邊的箭竹相對高一點到膝蓋。廁所後的路箭竹高度都很低且獸徑很多,跟著走就好但注意方向
感覺很不平,不好紮營。從這裡開始要進入非傳統路的範圍了,通常有兩種路線可以選擇。第一是再往前走一段沿南方寬稜下到水鹿大操場過去;第二是直接從中峰下營地的南方溪溝下切過去,這條路線通常也是取水路線。
第一個選擇比較多紀錄走(我走這個),水鹿大操場也很讚,建議過去看看
磐石中峰下營地,感覺很難睡
續行一小段後開始往南,偏離傳統路
自離開傳統路後就沒有既定路線,隨興發揮看個人喜好。我是抓方向走加搭配獸徑跟隨
優質營地很大很平,很讚很舒服,如果有活水就更好了
可見水鹿大操場
超平超讚
山獸神出沒!
附近的超避風操場營地
水鹿小操場
水鹿王座!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決定,是想說看紀錄提及魚尾谷的箭竹也很高很密。有過前一天下雨鑽箭竹的體會後,真的想換換口味不想再鑽了
加上時間其實很充裕,也足夠讓我嘗試走別的路線過去看看。東南稜事前也有準備過(有看過航跡、衛星圖、正射影圖,文字記錄沒看到過有詳細描述),但體感上我只能說根本比昨天還痛苦、密到不行。相比之下魚尾谷根本超級好走(回程走魚尾谷),不像紀錄說的那麼誇張,但也有可能是我的相對比較值的影響造成
但這都是後話了,之後會詳細描述
走左方稜線進樹林
大致上就是沿著東南而下,跟隨獸徑。覺得不好走的就自己判斷繞過,之後修正方向,箭竹經過昨天的雨,還是很濕阿也是需要撥、鑽、注意高低落差
這時決定不想走在樹林內了,一直撥露水、箭竹有點心煩。決定走在稜線右側偏腰繞邊下的方式走
出樹林抓方向走
這裡是個關鍵的決斷點,我網路上可蒐集到航跡在這邊就不繼續下東南稜了,而是轉向西南(右下)從溪溝下切過去
事前準備,我覺得有點奇怪,為什麼要在這裡轉西南溪溝右下切而且等高線也算密
何不直接續行東南稜下到鞍部之後,再轉西接溪溝過去就好,偏要在這個點直接轉呢?
不經魚尾谷到甜甜圈谷的路線的資料相對稀少很多(我也只找到航跡,沒什麼文字描述紀錄),大多都是從魚尾谷或者是中峰下營地下溪溝過去,而非走東南稜
搭配正射影圖、衛星圖觀看,怎麼看就是一片箭竹林都一樣,只知道沒有崩塌危險地形
但也正是如此,你也無從得知這樣的箭竹林是好鑽還是很密,所以我依舊很困惑為什麼不下到鞍部再轉呢?
抱持這樣的疑惑,以及評估時間足夠充分,決定一探究竟走看看紀錄上沒看過有人走的路線過去(下鞍部水池再轉西溪溝)
再入樹林,但看情況繞過植被
這些箭竹都還好,難走的都沒拍到。密到怕手機會掉了找不到
自此轉西接溪溝,一路續行會接上從魚尾谷下來的路
真要說的話,這裡的箭竹真是密不透風且又高、底下多高低坡差。由於可能是溪溝的關係,兩側會越來越比中間的高,比起前面什麼月形池、驚嘆號水池那邊的箭竹來說,這邊的根本就是不同等級,雖然傳統、非傳統本來就不能比
行走溪溝有水流經過,同時要注意坡差、坑洞、箭竹的阻力很大、很密,這裡幾乎沒有獸徑可言。如果是下雨走這段,應該會很崩潰喔~
就是抓方向過去,沿途沒拿手機拍照。因為深怕只要手機掉了,很可能就找不回來,真的太密了啦!!
看到水池代表快下到鞍部了
水池後轉西走溪溝,之後的難走程度倍數成長,很痛苦
雖然只有短短半小時,但這段路真的挺痛苦的。還有帶刺植物在裡面,真的是OOXX耶
想自虐的,歡迎來試走看看~
我覺得前人航跡不下到鞍部直接轉西南下溪溝,應該也沒有比較好走!
因為等高線相對是密很多的,且我覺得植被也不見得比我這邊的好多少,歡迎有志之士去走看看那條,我也很好奇到底那條的狀況是怎麼樣?
離開箭竹地獄,但還是要很注意底下坑洞、高低差
和藹可親多了
路開始大條了,好走但要彎腰
這邊完全和紀錄上描述的不一樣,地點看照片是一樣的。但水量大很多!!!
紀錄上多提及是上游是乾涸無水的(1月和4月的紀錄),要一路走到快接近下游、甜甜圈谷入口處才會有水;但我是從一開始水量就開始很大了
我推測,是因為近期降雨量大的關係,加上前陣子颱風的影響。整個溪谷的水位才會不如紀錄所說的那樣是乾涸狀態!
過溪點最深水位到大腿,石頭多光滑、青苔。沿途沒什麼可高繞的路段,就是溪床、過溪交替走。但走溪床也要注意,很多傾斜光滑面,千萬不要去踩,要踩在石頭縫隙交疊處才不會滑!
多少會遇到大概3~4個,你覺得水位有點高。但是溪床也不太好走的狀況(沒什麼踩點、手點,且多傾斜、光滑、青苔,踩上去一定滑),會建議帶個溯溪鞋,我是穿雨鞋但過溪到膝蓋以上腳就濕了
只能說,水量大和沒水的差異真的很大,我看紀錄是輕描淡寫帶過這段溪谷路。建議審慎評估再行前往!
冬天來走甜甜圈谷,或許會是比較好的選擇。枯水期且相對天氣穩定得多
到溪底了,和紀錄說的不一樣說是下游才會開始有水。我上游就開始有了,不小
回拍,碧綠溪水
走到這邊才想起來,我是不是忘了做什麼事。阿對,忘了把頭盔戴上了。直到溪谷路段快走完了才想起來拿出來戴,真是該檢討
但應該從離開非傳統路就開始要帶了,前面走太順整個忘了這件事。這也是要特別留意
回拍,大倒木過後水量才算是比較小
這邊就要取左鑽箭竹過去了,我是跟到一條溪溝路(有水)順溪溝而上就會到甜甜圈谷
但還是會遇到上下坡差、帶刺植物、箭竹密的情況,視狀況稍微往左或往右繞開,抓方向走過去
甜甜圈谷入口有疊石,該向左了不要再續行溪流
入口跟到小溪溝,沿著走
沿途都有水
決定今天就到這邊就好,本來還想說多少可以再去牛頭谷或神祕湖看看。但開始下雨了就算了,趕緊紮營睡睡午覺。雨停再去附近晃晃看看~ 1130 搭完帳、整理好身體,雨還在下~
這天的雨比起昨天又大不少了,1248後開始下大雨、中間下下停停,但都不小一路下到下午5點才結束呢
我個人的規劃和評估都是,盡量在中午前(12點)抵達紮營點無論哪天,除了第一天交通因素無法避免;否則這天在強降雨的情況下走溪谷真的會很危險,不確定性大很多
過去相對較少走溪谷路,大多以走稜線為主
未來,我會將溪谷路列入重點優先考量。變數相對大很多,且很容易和紀錄上描述的狀況不同而讓帶來誤差,導致可能判斷錯誤
只要有強降雨可能,且需要長時間(半小時以上)行走溪谷路,這路線就該取消不該前往
雖然一切照我的規劃,避開降雨時段抵達紮營點,但還是要多保留多個風險斷點,在事前就阻絕發生之可能
甜甜圈谷到了!
我的帳篷
下雨下雨睡午覺
D3(08/09) 自甜甜圈谷輕裝往返牛頭谷、神祕湖→磐石山屋(C3)
一樣11點就開始下雨,但一路下到晚上7點半下更久
總時長含休息428分鐘,進入非傳統路無上河時間可比較
甜甜圈谷有兩大片谷地,其中入口進來的會是1號谷,往牛頭谷、神祕湖方向走會經過2號谷。2號谷比1號谷大很多且更平坦,旁邊還有媲美棲蘭池的超清澈池水,相當優美
甜甜圈2號谷,平很多;我比較想紮在這
晃了一大圈附近什麼都沒有,沒有鹿角、頭骨,只有一般骨骼、牙齒
甜甜圈池,媲美棲蘭池般乾淨清澈
沿途人徑、獸徑混雜,但抓好方向跟著走不難。植被也很友善,沿途有看到1個布條
牛頭谷也很美雖然比甜甜圈谷小,附近多乾淨看天池水。附近也有2號谷,暫且命名其為牛頭2號谷,很平且避風
牛頭谷
牛頭2號谷
八字池
其中多處可俯瞰甜甜圈2號谷
上稜線,其實就是2號谷對面的那條稜
可俯瞰甜甜圈2號谷
沿途過來的路不難走,獸徑、人徑混雜都很明確,方向抓對沒什麼問題。但獸徑不只一條,所以需要注意方向是否有偏離,我去程和回程是走不同的路回來的,一樣是跟獸徑但就是邊走邊修正方向
神祕湖到了
有點像玫瑰池的感覺
回程走到俯瞰甜甜圈2號谷的地方,直接切下去2號谷回去1號谷,就不走到岔路多繞路了
直接找獸徑切下去就好,不用在回原處下了
取右上進箭竹林往魚尾谷,不要再續行溪流
個人體感很好走,且都有獸徑可跟隨,並不如同紀錄所說要鑽的很辛苦。但也可能是前面經歷過更難走的路段,相比之下之感受
魚尾谷
一樣11點開始下雨了,但脫離溪谷路段了,安心不少
入樹林
獸徑明顯
回程才看到磐石中峰的石牌,超容易錯過耶
這次帶的技術裝備,但沒用到繩
睡午覺,雨一直下也不能去中峰報名台北馬半馬,剛好那天開放搶名額ㄚㄚ
癡情鹿,站在那裡淋雨半小時以上都不動,不知道在幹嗎? 我中途回山屋,出來看她還是在那裡
都尿給你了,還不來喝!
公鹿出沒
兩隻公鹿沒打架,太和平
這天的鹿比較少,可能雨下得比之前還要久的關係
D4(08/10) 磐石山屋→奇萊登山口
早上8點就開始起濃霧,下午1點半才開始下,可能區域不太一樣
總時長含休息595分鐘約為上河0.79速度
這天是想說推到黑水塘就好,因為公車本來就是預約明天的。提早下山要碰碰運氣看公車有沒有位置,或是沿途問看看有沒有山友可讓我搭便車
回程才看到驚嘆號水池本人,第一天去程霧太濃
快到月形池稜線前,因為霧有點濃看不太清楚路在哪。剛好跟到稜線之後就沒看到路在哪邊,觀察左、中、右看起來感覺都可以走,我選擇走中間的稜線上去探路看看
走一小段發現很陡峭準備退回,正往右看才看到了稜右的扁帶拉繩腰繞路
探路的話應該輕裝往返才對,當下有點懶。畢竟這幾天都習慣走獸徑抓方向切來切去了,但更好的做法應該是卸下重裝比較妥當,又或是退回上個已知點去看路會更好
終於遇到山友倍感親切,這幾天都是和水鹿作伴。遇到7人小隊的山友們,他們預計走奇萊東稜,但天氣太差到月形池後隔日撤退,我們剛好在北峰相遇
也願意讓我搭乘便車,非常感謝山友熱情款待,下山後也一起共進晚餐(餐費自付)
北峰拉繩路段通過後,和山友相約之後於松雪樓會合
休完準備出發後,居然遇到快2年沒見的山友Chiu上來成功山屋了
於是又停下來,敘敘舊、聊聊天。Chiu是2019年曾在加羅神社參加大專活動認識的山友,之後也有再一起爬過山,但也是2年前左右了,有點久了
他們一行人打算走奇萊北壁下屏風,但天氣太差決定今天先到成功山屋就好,之後看天氣調整行程
正當覺得休的好像有點太久,真的該出發了和Chiu告別後,結果剛好7人山友團也下來到成功山屋了。那就繼續聊,哈哈~之後一起走出去登山口好了!
在山上和山友聊天真的是蠻有趣的,不管是經驗分享、心情抒發、歷史人文,還是路況資訊的交流,談論熱愛事物的共鳴都讓人非常亢奮。萍水相逢,自是有緣,期待未來又再哪座山上見面~
下山後等到包車開車出發,應該是來不及趕上公車,於是山友們便邀請我一起共進慶功宴吃晚餐,之後再請司機送我到埔里轉運站讓我去搭車,感謝你們的熱情款待,很開心認識你們,期待未來有機會可以一起爬山或是在哪座山上相遇!
雞大王,好吃阿
乾杯啦! 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