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這個你從小聽到大的人生教條。父母要你同情朋友,主管要你同情同事,公益團體要你同情處境處於劣勢的族群,人生中有各式各樣需要拿出同情心的場合,無論你的同情心或大或小,只要擁有它,你彷彿就貼上了好朋友、好同事等善心人士的標籤。
但現實世界並不是一個由同情心組成的世界,有時別人的失敗,卻是你的成功,電影《老狐狸》對於「拒絕同情心」有著獨到的詮釋。
本片描述臺灣1990年股市大起大落的時代,有錢的人變多了,一夜之間一貧如洗的人也不少;物價變高了,付不起錢的人更加付不起。小男孩廖界一心只想爸爸買下屬於他們的家,只想開理髮店以完成母親的遺願,卻不知道在看似簡單一買一賣的過程,其實環環相扣的是他人的人生。
廖界在無意間認識了「老狐狸」兼房東的老謝。老謝開著豪華車、住著大豪宅,過著人人對他鞠躬哈腰的生活。讓在學校因貧窮常常被霸凌的廖界好生羨慕,他想跟老謝一樣成為強者,拒絕成為失敗的人,學著斷絕同情:喝杯冰開水,接著閉上眼睛,最後默念「乾我屁事」的四字箴言,好似祝禱結束,一切會如同他想要的一樣。
但廖界沒想到的是,在他成功說服「老狐狸」賣給父親房子後,父親就如同「老狐狸」說的一樣,便是那富有同情心的人,是能感知他人情緒的人,是會將刀片夾在紙板中再丟棄以免刮傷回收人員的人。
電影的最後,廖界偶遇他曾經有機會傷害的人但他沒有,對方跟他說:「你真是個好人!」,而他也知道,自己就像是父親一般的人,「拒絕同情」的訣竅,他不需要了。
本片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字句簡潔卻相當有深度,「老狐狸」與廖界之間的對話,時而沈默留白,時而直擣價值核心,讓觀眾跟著一同思考忖度。而廖界與父親的對話,則成功說服觀眾廖界父親便是那個能完全同理他人的人,甚至在面對老謝秘書、曾經喜歡的人、親近的結拜兄弟、腳踏車老闆等,也都呈現接住他人悲傷的樣貌,是本片不可或缺的角色,提醒著觀眾,即便這世界再怎麼殘酷,仍有人用溫柔相待,就如同他吹奏的薩克斯風一樣,淳樸而溫暖。
短評:本片用貧窮與富有的對比,帶出了現實世界的殘酷面,也引出了自私自利不一定是這世界運轉的不二法則,這不是個只看錢的世界,這是有心人的世界,讓觀者不由自主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偏向哪一面,毫無對錯,只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