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問:你的red flag(警訊)是什麼啊?
當C這樣問的時候,我心裡想著:你就是red flag啊』
他和我是兩個完全相反的人,不單是歐洲人和亞洲人的差異,而是所有方面的差異。
但我必須說,差異就只是和我不一樣而已,不代表對方是錯的我是對的。
當你不喜歡這個人"作為一個人(as a person)"的時候,無論他為你做再多,你也無法勉強自己愛上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擇偶/擇友標準,
更多時候我們選擇的是人品而不是外在條件。
這裡並不是說,我們緊咬了對方的缺點而忽略其優點,
而是有些行為,在你自己的世界裡,你是不容許它存在的,
例如非常髒亂的人、對服務生態度惡劣的人或只看外在條件與人來往....等。
人的外在行為表達了他無法假裝的隱性性格,也就是最重要的,"他是誰",
我們可以透過"行為"去粗略判斷這個人的"本性",發覺他真實的樣子。
-
而C就是那個,在我的世界裡無法容納的人,
一開始我無法形容出,明明努力嘗試,
卻始終無法愛上這個人的原因,
直到後來讀到心理學有一項研究主張:
“生理反應先於情感經驗“
William James 和 Carl Lange 的情感理論(James-Lange 理論),
當人們與潛在的伴侶互動時,他們的身體會經歷不同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這些生理反應會被感知為情感經驗(如吸引力或排斥感)。
人在遇見/認識一個潛在伴侶的時候,
你的身體和大腦會比你的情緒更快做出反應,
決定這個人對你來說是排斥或是吸引,
也就是說,你如果在前幾次接觸就對這個人莫名的反感,
其實是你的生理反應在告訴你不要接觸,
而這個生理反應,不會因為認識的多寡或時間長短就有所不同,
更不會因為對方為你做了什麼就改變生理反應的結果。
-
然而這樣的人,當你選擇不與之來往,
甚至他是你的伴侶,你認清事實後提出分開,
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你會不喜愛他們?
他們願意做任何事,願意付出和改變就為了得到你的愛,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你之所以不愛他們,
單純是因為他們的本質、他們真實的樣子。
-
如果對方不喜愛真實的自己,你能裝多久?
人在初相識的時候都會裝,都會盡可能地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這很正常,問題是你能裝多久?
你願意承受對方識破你的偽裝,結束跟你的關係這個後果嗎?
如果不能,
一開始就接納真實的自己,並以此示人,
且有勇氣接受對方不一定會喜歡真實的自己,
也是把傷害降到最低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