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不正經音樂劇評 —【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the musical)

在看完2017年美國巡演線上的錄影版後,我一口氣給好友傳了近十條鬼叫訊息。

結論就是: 我為什麼沒有剁手買現場啦哭啊!!!!!!!

說歸說,錢還是要存,消費還是要理性。今天來介紹讓我有藉口繼續當個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不是)的音樂劇:《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the musical)


全本音樂劇《搖滾教室》改編自2003年好萊塢破億的同名電影,經音樂劇大師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重新創作後,於2015年在紐約百老匯冬日花園劇院首演,隔年即獲得東尼獎最佳音樂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曲目及最佳男主角提名,並榮獲2017年英國奧立佛獎最傑出音樂成就獎。從這翻成就不難看出這齣音樂劇也是備受好評且非常優秀,但可惜的是2016年也是《漢米爾頓》進軍百老匯且在美國以及整個音樂劇圈掀起巨大波瀾的一年,導致《搖滾教室》的關注度以及聲浪沒有想像中的高。


這部音樂劇大致劇情並沒有和電影有過大的區別,甚至能在舞台呈現的對白中聽到原本電影中的台詞。故事講述一位事事擺爛但卻對搖滾抱有滿滿熱忱的中年男子,在參加「百團大戰」(Battle of the Bands) 前幾週被踢出樂團後,意外冒充室友,到菁英國小當代課老師。當他發現這群書呆子小鬼們其實都有著相當高的音樂天賦,便萌生要將整個班級組成一個搖滾樂團與團隊(樂團經理、燈光、服裝等)參加比賽的念頭,而樂團的名稱就叫作「搖滾教室(The School of Rock)」。


劇情雖然有"搖滾"這種帶有叛逆感且挑戰權威的加持,整體觀感依然偏乖乖牌。在課堂上,冒牌老師杜威費恩(Dewey Finn)利用了看似不在乎又有些孩子氣的態度吸引了孩子們,加上他在組建樂團的過程中無意的使學生們感到自己真正被看見,給予他們能夠建立信心的空間,再放手讓學生自主,而這群師生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共同成長。即便這樣的故事線十分溫馨,劇情的可預料性過高,感覺少了點驚喜。但說是這麼說,我還是有被感動到,特別是小朋友們唱出獨白If Only You Would Listen時,回憶起小時候(甚至是現在)對於渴望父母傾聽自己的想法而非一味的接收他們單方面輸出的「都是為你好」,還是會感到鼻酸。另外,誰小時候不希望有個帶你組搖滾樂團的酷老師? (Or maybe that’s just me but who cares.)


比起電影的呈現方式,個人認為音樂劇更適合這個故事,畢竟有搖滾現場的元素需要表現,且現場感對於一個樂團的演奏呈現可謂極度重要。除此之外,開場前提醒觀眾遵守相關規定以及謝幕介紹團隊及演員的部分完美融合在現場演唱會的氛圍中,巧妙的將整個劇場帶入故事中,和觀眾的互動可謂無縫接軌,彷彿現場人群不只是單純的觀賞,而是屬於演出過程的一個重要元素。(這就是為什麼要去現場啊可惡!!!) 不得不說,韋伯的音樂劇都很他的個人特色,有些曲調一出來辨識度極高,馬上可以猜出誰是作曲家,甚至一度讓我回到了小時候看《Joseph and the Magic Technicolor Coat》的感覺,或許是因為這兩部都有個超強女高音,又可能是兩部音樂劇中間轉場的作曲本來就有相似性 (在此再次挖坑給未來的自己填哈哈哈)。


雖然主講音樂劇,但原著還是多少要提點。電影版相信在許多搖滾樂迷的心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喜劇元素,讓人能在看完電影後保有輕鬆愉快的心情,更有 Led Zeppelin〈Immigrant Song〉、Stevie Nicks〈Edge of Seventeen〉、AC/DC〈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alute You)〉、The Doors〈Touch Me〉、T. Rex〈Ballrooms of Mars〉與 Cream〈Sunshine of Your Love〉等經典搖滾樂貫穿全片。在音樂劇中可能因為本身重點已經在曲目上了,所以上述經典的歌曲也就沒有太大的戲份。除了這個差異性之外,想特別提這一幕: 有別於電影中是杜威第一天到教室為了讓小朋友閉嘴的暴走發言(?),音樂劇中 Give Up Your Dreams是由杜威的室友的女朋友Patty來唱出這段叫人放棄夢想的旋律。看到這一幕時,我只能弱小無助地躲在角落說:"好了我是廢物我知道了別罵了"。歌詞真的有夠兇,加上音效以及Patty真心覺得杜威是廢物這一點,火炮攻勢才會如此的強勁。電影可能因為罵的對象是小朋友,而杜威也不過是把自己的失敗撒氣在他們身上,整體感覺有收斂。


論角色,戲中的大人雖然各有特色,演員們也都詮釋的很好,但可能因為他們在劇中的存在作為權威的影射,本非討喜,加上到了現在這個年紀竟然可以深深的與這些成年人的處境共情(Damn this is depressing and horrifying. Am I that old already?),因此必須說我的愛心全給了小朋友(Even though I’m usually not particularly fond of children)。特別點名Billy,舞台上拉好拉滿的YAS QUEEN energy,還有在得到老師許可擔任服裝造型設計師的時候因興奮激動的又叫又跳,真的愛死。


但說我不喜歡劇中的成年角色也不對,畢竟想來想去我還是很愛校長Ms. Mullins。除了因為她最後單槍匹馬面對殺氣十足的家長們,並選擇放走孩子們好讓他們去參加百團大戰真的帥到我之外,還有演員的唱功真的太厲害了!!她唱夜后的橋段讓我看這部的時候一直跳戲搖滾莫札特(誒?),還有換幕時校長繼續哼著魔笛旋律的部分根本妥妥的羅森柏格 (絕對不是因為yamin的喜感效果太過於強烈以至於久久無法讓我忘懷。Also if Mozart l’Opera Rock comes again, I would literally drop everything and go watch that show no matter the cost) 校長這個角色本以為是個狠角色,後來證實確實是個狠角色,只是這種狠有點意想不到。乍看會以為她的定位就是古板可怕的女魔頭,但開場不用多久就能知道她不過只是個現實的打工仔,雖然表面上掌管著學校,但也承受著校譽和家長們的壓力。她所面對的困境屬實是這部音樂劇中最能夠讓成年人共鳴的,自白曲Where Did the Rock Go更是戳中了所有有夢想但因生活被迫和生活妥協的人們心中的痛楚。


音樂劇延續原本貫穿電影的宗旨: "下定決心且不計較得失、放手去做"。然而,現實哪有這麼容易? 能夠永不回頭、勇往直前實踐自己夢想的人往往又少之又少,畢竟追夢要付出的代價不小,要承擔的風險更是令人卻步的原因。大多數的人都是走一步三回頭,並且不停猶豫糾結,不斷的重複衡量所有的利弊並計較還未發生的後果,往往敵不住各種壓力或源自關切的碎念,只能選擇向現實低頭。但是現實妥協也未必會好過,也可能在未來後悔沒有大膽追夢或是一輩子將自己困在痛苦之中。所以說,選擇沒有對錯,自己開心最重要。當然,該考量負責的還是要,但如果有夢想,一生中必須要給自己至少一次機會去不管後果的追求看看 because you only have one life! (unless you believe in reincarnation but that is a whole other matter) 說到底,《搖滾教室》想表現的就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讓自己發揮正向的力量,推動自己化解負面的心理。能否成功不是重點,因為總歸會有收穫,而且引用一句我小說中的話 (yes I am that pretentious let me have this): "After all, life is just that: scenes and moments that find their way to leave marks in a person’s journey and spice up their character."


最後,雖然聽朋友說因為知名度不高,導致這次票房賣的很普,還是許願《搖滾教室》未來再來台灣。下次我一定要看現場,不然我就要去百老匯應徵當清潔工了(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