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祭怎了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章長沒人要看
文章短言不達意
字少造成誤會
字多冒犯到人


阿堂鹹粥沒有不好

但如果出現在西餐廳就是怪

商業歌曲沒有不好

但如果出現在音樂祭就是怪


我2015年某天經過駁二,偶然發現音樂祭這種東西,那些人奇裝異服坐在路邊,彼此不認識但聊的很快樂,突然有一群人離開去聽表演,又有一群人跑跑跳跳的席地而坐。


舞台中央有一群人撞來撞去,附近的人笑著拍手,沒有人在低頭滑手機,粉絲舉著樂團旗幟,後面有人帶彩虹旗支持同志運動。

音樂祭是大家脫離現實的地方,你以前不會在外面看到這些人,這些進不去社會框架的人,每場音樂聚會就是他們的歸屬。


現在外面的人進了音樂祭,改變這圈子的文化,有些樂團失去風格,然後聽團仔的家就沒了。

聽團的人失去自己文化,因為你們發現一些好聽的歌,都是音樂祭的獨立樂團。


所以你們買了一條又一條毛巾,舞台下的人開始舉起手機,然後在網路上嘲諷原本聽團的人,把我們變成迷因笑話。


笑一次

笑兩次

還可以忍


你們笑到第三次是怎樣?


2019年我第一次去大港開唱,馬上跑去南霸天舞台聽告五人,那是我在YouTube聽過的樂團,我也曾經發過音樂祭IG限動,後來回家接觸不同音樂圈的粉專,發現大家都在調侃告五人。


當時我超級不明白,也對那些言論感到憤怒,但看看現在的音樂祭,再看看網路上對聽團仔的惡意言論,我完全理解為什麼了。


浪子回頭的年少輕狂不見了,也沒人跟無妄合作社飄啊飄啊飄,以後更難見到美秀這種前衛的曲風,所以我確實貴古賤今,如果社會大眾不尊重原本的音樂祭文化,你們就等著聽那些一模一樣的歌。


順著風向罵聽團仔,根本舒舒服服,流量穩定又一堆讚,留言區一堆標記朋友,調侃別人生活壓力造成的EMO,但我選擇發這種逆風文,因為我曾經在音樂祭找到自己的靈魂。


對很多人來說,大港開唱就只是兩天內的好幾場演唱會,然後音樂祭這個名字比較酷,可以跟人說自己不是去聽演唱會。


你可以在音樂祭聽芭樂,但不該喧賓奪主,搞清楚重點,今天是聽團仔先變成取笑的對象,大家的草根性被否定,還被要求跟你們一樣小情小愛,那我們嘲笑你們的芭樂歌也只是剛好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士的長篇大論
44會員
54內容數
2011年創了一個臉書粉專,現在喜歡寫一些東西,有人討厭有人喜歡,反正謝謝指教。 那隻雪人是我國小三年級的美術課作品
博士的長篇大論的其他內容
2024/08/18
政治有其專業,如果你外行就慢慢學習,不要連參與政治都跟風。
Thumbnail
2024/08/18
政治有其專業,如果你外行就慢慢學習,不要連參與政治都跟風。
Thumbnail
2024/08/11
關於我這個人,為何用這種方式存在,是來自一場約會,還有我所認定的靈魂伴侶。 每個人都有當怪人的權利
Thumbnail
2024/08/11
關於我這個人,為何用這種方式存在,是來自一場約會,還有我所認定的靈魂伴侶。 每個人都有當怪人的權利
Thumbnail
2024/08/06
曾經給謝淑薇的爸爸教球,那套打罵教育影響我一輩子,但也是我最深的回憶。
Thumbnail
2024/08/06
曾經給謝淑薇的爸爸教球,那套打罵教育影響我一輩子,但也是我最深的回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看到標題,我就對號入座了。在音樂的喜好上,我完全是崇洋媚外。 就直接進入正題聊聊為什麼我只想聽國外藝人,不想支持臺灣藝人。 真的有臺灣藝人嗎? 在此就不談有些藝人真的有才藝,配稱得上藝人。講到臺灣人應該支持臺灣人,訴諸國籍認同的情感時,我看到的是一群藝人只要夠紅,就開始擁抱人民幣,說自己是中國
Thumbnail
看到標題,我就對號入座了。在音樂的喜好上,我完全是崇洋媚外。 就直接進入正題聊聊為什麼我只想聽國外藝人,不想支持臺灣藝人。 真的有臺灣藝人嗎? 在此就不談有些藝人真的有才藝,配稱得上藝人。講到臺灣人應該支持臺灣人,訴諸國籍認同的情感時,我看到的是一群藝人只要夠紅,就開始擁抱人民幣,說自己是中國
Thumbnail
從後台出發,倒回創作曲目的現場,無論聲音演奏、後期製作、視覺呈現等,每一步都彷彿是為了灌注滿滿能量,直至流向聽眾的耳機,然後讓聽者迸發出得以正面循環的能量,簡言之就是「起雞皮疙瘩的時刻」。而我相信,無論是為了音樂、為了文學或其他的什麼,起雞皮疙瘩的感受就是讓世界美好地運轉的能量。
Thumbnail
從後台出發,倒回創作曲目的現場,無論聲音演奏、後期製作、視覺呈現等,每一步都彷彿是為了灌注滿滿能量,直至流向聽眾的耳機,然後讓聽者迸發出得以正面循環的能量,簡言之就是「起雞皮疙瘩的時刻」。而我相信,無論是為了音樂、為了文學或其他的什麼,起雞皮疙瘩的感受就是讓世界美好地運轉的能量。
Thumbnail
文章長沒人要看 文章短言不達意 字少造成誤會 字多冒犯到人
Thumbnail
文章長沒人要看 文章短言不達意 字少造成誤會 字多冒犯到人
Thumbnail
而那些瘋狂又震盪我心的夜晚過去。 明天的我,就又會是全新的。 為什麼看個演唱會也在 #樹懶哈哈笑。
Thumbnail
而那些瘋狂又震盪我心的夜晚過去。 明天的我,就又會是全新的。 為什麼看個演唱會也在 #樹懶哈哈笑。
Thumbnail
曾經聽團仔的我,來推薦一下剛開始想認識聽台灣獨立音樂的人一些相對有名/推薦的樂團/歌手,常聽團應該會覺得這些就老梗~ 最近幾年,主流的音樂越來越接近獨立音樂了,而獨立卻也越來越接近主流,這走向也代表的一個轉變,不過依然有些很難入口的音樂,所以987就分成三級來介紹,從最接近主流>小眾走。
Thumbnail
曾經聽團仔的我,來推薦一下剛開始想認識聽台灣獨立音樂的人一些相對有名/推薦的樂團/歌手,常聽團應該會覺得這些就老梗~ 最近幾年,主流的音樂越來越接近獨立音樂了,而獨立卻也越來越接近主流,這走向也代表的一個轉變,不過依然有些很難入口的音樂,所以987就分成三級來介紹,從最接近主流>小眾走。
Thumbnail
音樂月報主題會以每個月一次的形式,把該月聽到的好音樂分享出來!本月主要聚焦在大港開唱第一次聽到現場的樂團與這個月發現的好歌,開發新音樂總是讓人很興奮呢!
Thumbnail
音樂月報主題會以每個月一次的形式,把該月聽到的好音樂分享出來!本月主要聚焦在大港開唱第一次聽到現場的樂團與這個月發現的好歌,開發新音樂總是讓人很興奮呢!
Thumbnail
《達明一派REPLAY意難平/神經LIVE》,不應只牢牢限制在「音樂」這框架裡。畢竟達明一派的音樂,一直不設界限,搖滾到電子,俏皮到窒息,花多眼亂,同時又花枝招展。
Thumbnail
《達明一派REPLAY意難平/神經LIVE》,不應只牢牢限制在「音樂」這框架裡。畢竟達明一派的音樂,一直不設界限,搖滾到電子,俏皮到窒息,花多眼亂,同時又花枝招展。
Thumbnail
最近臉書上一片撻伐聲,當然也很不捨濁團的解散。但是這股撻伐聲卻綿延到了樂迷的身上,其實我還挺不爽的。 音樂祭也好,專場也好,其實很多的樂迷是跟著樂團的中心思想走的,因為除了喜歡他們的音樂以外,也喜歡他們腦袋裡的東西。
Thumbnail
最近臉書上一片撻伐聲,當然也很不捨濁團的解散。但是這股撻伐聲卻綿延到了樂迷的身上,其實我還挺不爽的。 音樂祭也好,專場也好,其實很多的樂迷是跟著樂團的中心思想走的,因為除了喜歡他們的音樂以外,也喜歡他們腦袋裡的東西。
Thumbnail
每兩年一次,或幾年就會遇到,所有的媒體以及整個街頭人們陷入瘋狂,那是台灣人集體的熱力所創造。即使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漸趨式微,但來到台灣我還是建議你,若有機會,就去選舉造勢晚會逛逛看看真正的台灣味道。
Thumbnail
每兩年一次,或幾年就會遇到,所有的媒體以及整個街頭人們陷入瘋狂,那是台灣人集體的熱力所創造。即使在網路發達的現在漸趨式微,但來到台灣我還是建議你,若有機會,就去選舉造勢晚會逛逛看看真正的台灣味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