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揚長補短

成為某項目的專家

木桶理論

「木桶理論(Buckets effect)」指的是一個桶口高低不平的木桶,裝水量的多寡,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因為超過其高度的水都會從那兒流出—。換句話說,如果想裝更多的水,再怎麼增加其他木板的高度都沒用,重要的是要補強增高最短的那塊木板。此理論據說原先出自農業方面,植物生長的良劣,不是取決於養分的多寡,而是取決於某養分是否不足?只要有一個不足的養分可能就決定了植物生長的狀況。後來,該理論也用在組織管理,決定組織良劣的不在優秀單位,而在最差單位;決定組織名聲的,不在做得多好的那些事,而在是否有某件惡行被糾出了。

揚長補短

有人也將此用在自己身上,認為為了全面發展,人應該要揚長補短」。「揚長補短」乍聽之下沒什麼問題,可是在執行時,人卻往往忘了「揚長」而只顧著「補短」。你之所以有所"長",可能是因你對所”長”的項目或能力有興趣,所以願意花時間、花精力在上面;你之所以有所"短",很可能是因為你對所”短”的項目或能力不感興趣,所以不願花時間、花精力在上面。因此,即令因為需要必須"補短"也往往會敷衍了事,或者痛苦不已。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短板上,也不可能有多好的成績,也不可能成為自己的長板或優勢,因為你興趣不高(興趣不高,所以成為短板;因為短板,所以要昧著興趣勉強補強短板,想也知道好不到那兒去。除非某項目或能力是你原先沒接觸或不知曉的,接觸過或知曉後發覺興趣頗高。)

要專注揚長

所以呢?與其補短,何若揚長?關注並凸顯自己的長處或優點,要比"補短"來得重要得多。但要提長,首先得知道自己何所"長"?所有的才能都拿不出手,都平庸無奇,那就混吃吧,因為有你沒你沒什麼差別;此時最少要挑出一兩件自已覺得還不差,也願投注心力者,然後投入時間和精力於此"長"上,達到令人刮目相看的程度,在組織中具有非你莫屬,無你不可的境界。最少在職場上你已立於不敗之地了。

小結

有人勸你專注"提長"時,請和他聊聊;有人要你注意”補短”時,請遠離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