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者之歌」講述的是一個小孩如何從「白人鄉巴佬」社群脫身而出,最後擠身進入菁英階級的故事。這個社群裡的小孩,從小就得和貧窮、粗俗、飢餓,求活等打交道,每天在不當管教,辱罵,毒打,輕忽中度過。事實上,類似故事早就見諸於美國非裔、拉丁社群、美國原住民…中出現過,已經是司空見慣,完全不足為奇的老套故事了。只因為出乎學術界和政界意料之外的發生在美國白人的勞工階級身上,因而特別引發注意,又因源自親身經歷,文筆亦佳,因此令人特別有感。
讀這本書時,感覺與幾十年前的台灣十分雷同:教育程度不高的父母,男尊女卑的社會、衣食難以溫飽必須離鄉背井到大都市謀生的鄉下人、因工作不順,透過酗酒解壓而家暴妻小的父親、忍辱負重、歷盡辛酸也要想辦法拉拔孩子的母親或阿嬤等等。(如果你看過大陸相關報導的話,會發現大陸的情況亦相類似。)今天與友人聯誼時,餐桌上偶然提及小時候,每個人都提到當時生活的艱辛,沒水沒電,上學困難,功課沒人指導,如何透過努力,終能考上大學,又如何半工半讀才能畢業,並獲得較好的工作,出社會後因為經濟發展,每個人的家庭生活漸有改善,漸漸的衣食無慮,溫飽無憂。
脫貧不易,但還是有人脫貧成功了,這個珍稀的成功得來不易,是運氣還是能力?是社會進步還是個人努力?有人認為脫貧之所以困難,只能怪罪自己—不努力、沒信心、沒願景。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馬凱碩(?)曾經提及政治的好壞,政府的良劣要看是否能給社會最底層的百分之五十的公民帶來未來的希望和生活的改善?他認為美國大選之所以落入兩極,幾乎造成分裂,乃因最底層的百分之五十看不到希望,在絶望之下,他們只能用選票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問題是將焦點放在移民搶奪工作;廉價品讓他們喪失工作,就能找回自己的工作?就能改善他們的生活?貧富差距越大越大也越多的台灣,可以從中獲得些什麼啟示呢?
葉佳怡(譯)(2017)。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家族的悲劇與重生(J.D. Vance著)。台北:八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