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天作之合|談蔣曉雲〈隨緣〉

(一)讓人忍不住喜歡的小說

像蔣曉雲〈隨緣〉這麼活潑俏皮,趣味橫生,讓人忍不住喜歡的小說,實不多見。有的小說,本身負載了許多嚴肅的主題語碼,讀來雖然令人深思反省,但又未免覺得吃力了些。而〈隨緣〉是敘述一個靈巧且有幾分任性的女孩,愛上一個自己原本並不滿意的「屠夫牙醫」的平凡故事。作者似乎沒有「文以載道」的偉大企圖,採取了俏皮、自嘲的語調來說故事,這和嚴肅的純文學作品比起來,便顯得輕鬆、親切得多,我們毫不費力地讀完,滿身舒暢愉快之餘,還能頻頻回味小說中巧妙的細節安排,並深深體會到,中國人順其自然、知足常樂、退一步則海闊天空的人生觀,的的確確能讓大家生活得愉快一些。

(二)主題意涵深遠

〈隨緣〉以第一人稱敘述,約八千字,其結構布局非常巧妙高明。這篇小說共分七節,第一節由吃素的母親說的「我吃肉邊菜,這叫隨緣」點出主題。第二節,小說中的「我」──一口亂七八糟爛牙的氣質美女楊淑雲,已熟識大明牙科診所牙醫師林冀民。第三節和第四節,回溯二人因拔牙而相識,以及林醫師霸道的約她吃飯的情形。第五節,淑雲出差回來,發現自己早已不知不覺愛上其貌不揚的林醫師。第六節,林醫師在群星樓向淑雲求婚。第七節,他們已經結為夫妻,她嫌他沒什麼好,長相不夠英俊,身材恰是五短,甚至於不懂羅曼蒂克,一點也不文藝,可是她又想,肉邊菜的滋味不見得差過肉呢!這就是所謂的「隨緣」,呼應了全文順其自然、知足常樂的主題。

「隨緣」是佛家語,意指隨出機緣不加強求。我們經由蔣曉雲這篇小說,更能體會「隨緣」二字的涵意。雖然作者並非有意載道,但道理自在其中矣!

(三)細節逸趣橫生

這篇小說逸趣橫生,可讀性極高,而最妙之處有二,讀後回味,每每會心一笑。

首先,淑雲到診所讓林醫師拔牙的一幕,最是有趣,作者寫來生動傳神,教人難以忘懷的。如:

我的下巴隨時有讓他整得掉下來的可能。我只覺得四肢僵直,心臟趨於麻痺。

「哎!妳別搖我呀!」

他忽然大叫了起來。搖他?我兩臂交在胸前,腿硬挺挺的伸在椅子上,怎麼會去搖他呢?

「妳拔牙痛不痛?我的指頭給妳咬得好痛!」唉呀,真不好意思,我狠狠的咬著他的指頭呢。

再者就是二人一起吃晚飯時,淑雲因為拔牙的傷口未癒,堪用的就剩門牙,她顧忌著吃相難看,所以吃得辛苦而專心,偏偏林醫師卻挑這時候討論她的歪牙齒,不但建議她把前面那顆牙齒磨小,裝上牙套,還擱下刀子,拉起自己的上唇,指著自己上了牙套的牙齒作示範,教人又氣又好笑,真是不解風情到了極點,但看他一副認真的模樣,又覺得十分可愛。

(四)流星般稍縱即逝

不管從那個角度看,〈隨緣〉都是一篇洋溢中國味道的、高格調的喜劇,這在西化得厲害的現代小說中,可謂彌足珍貴,當年名小說家朱西寧曾誇讚說,〈隨緣〉為天才之作。此言毫不為過。

〈隨緣〉發表於1975年,是蔣曉雲的處女作,充分展現了她小說創作的才華,緊接著1976年起,她又以〈掉傘天〉、〈樂山行〉、〈姻緣路〉,接連獲得聯合報第一、二、四屆短篇、中篇小說獎,是備受期待的小說新銳。只是耀眼的蔣曉雲卻彷如流星一般,自1980年代赴美留學,便在文壇消聲匿跡了,令人為之喟嘆也深深懷念呀!

:直到2011年春,蔣曉雲終於以長篇小說《桃花井》復出文壇,但似乎未再受到昔日之矚目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