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洪珮瑜新歌〈在太平洋中央漂流〉分析與和弦採譜

一、前言

上禮拜去看洪珮瑜的演唱會聽到這首還在DEMO狀態的歌,前奏一下,日本流行音樂的感覺就出來了。所以就一時興起去找人家錄的影片(演唱會開放錄影)抓一下和弦。還意外發現導歌的和弦三場演出都不一樣:台北第一場特別亂,加演的那場稍微合理一些,台中這場又簡化了一點。

二、採譜

雖然說是用吉他抓的,但實際上吉他常常不是完整的和弦,需要人聲或低音配合,所以就不附實際吉他的指法了。另外文字排版要畫小節線有點痛苦,請自行參照影片的節奏。

【前奏】D大調
|GM7 F#7 | Bm7 D|

【主歌】
|GM7 F#7 | Bm7 D|
在海浪的盡頭 有座小小的島
輕輕撫過 手指傳來尖銳的刺痛
像場無聊的夢 越彈越朦朧
輕聲搖晃 載我飄往不存在的地圖

【導歌】
|Em7 | F#m F | E7/G# | A |
閉上雙眼星空 划
過熟悉的輪廓
在黑暗中漂流

【副歌】
|D | GM7 | D | Gm | E7 | A | D |
長長的夜會低落
點燃我心上的營火
命運在偷偷招手 將我的不安盡頭【過門】|Bb A|

把我從世界刪除
到該回到你出現的迷濛
在見到你以前 記憶第五百零一次清空【過門】|Gm D|

|GM7|
在見到你以前
你遠遠的呼喚我

【間奏】|GM7 F#7 | Bm7 D|

【主歌】SOLO
始終記不清的夢 越彈越朦朧
輕聲搖晃 載我飄往將解鎖的地圖

【導歌】BASS
閉上雙眼星空 融
化成發光河流
被你靜靜包容

【副歌】
|D | GM7 | D | Gm | E7 | A | D |
長長的夜會低落
點燃我心上的營火
命運在偷偷招手 吹散那晚的疑惑【過門】|Bb A|
(台中場應該是唱錯)

把我從世界刪除
到該回到你出現的迷濛
在見到你以前 記憶第五百零二次把我從世界刪除
到該回到未來懷念的現在
在見到你以前 記憶第五百零三次清空【過門】|Gm D|

【結尾】
| GM7 | Asus2 |
在見到你以前
你夢見和我一樣的夢

三、分析

這首歌有兩個和弦循環,第一個是簡化版的Just the two of us 進行,也就是前奏、主歌出現的| GM7 F#7 | Bm7 D |,和弦級數是| IVM7 III7 | vi I | 。特色是中間的副屬和弦,也就是暫時把某個和弦當作主和弦,然後給它配一個屬和弦(好和弦的解說)。

這裡的情形是,把原本大調的三級和弦(小和弦)改成屬七和弦,銜接到後面的六級和弦的時候就會有轉調的效果。而一級、四級和弦又有強烈的大調色彩。所以這個和弦循環就會有在大小調之間游來游去的感覺。作品可能因此要取其「漂流」的效果吧(原版的一級和弦也是用屬七,又會有往四級和弦轉調的效果,更漂)。

第二個和弦在副歌中,也就是| I IV | 的雙和弦循環,只不過第二次的四級和弦改成小和弦。最後再配上一個往主和弦D解決的2-5-1進行,其中二級和弦改成屬七(Doppeldominante,延伸閱讀),加強往A解決。合起來就是|D | GM7 | D | Gm | E7 | A | D |。整體而言還是台灣所謂「獨立音樂」常聽到的主和弦很多的聲音。

導歌的和弦在台中場是|Em7 | F#m F | E7/G# | A |,前面三個是半音下行的和弦,「星空」兩個字半音下行(B, Bb)而形成三全音(根音E跟Bb),整體聽起來調性比較模糊,接下來「熟悉」的旋律F#還跟F和弦打架。

之後Bass 往下到G#,只不過配的是E7和弦而不是漂到G#,用來解決到A和弦上。基本就是後面副歌的2-5-1進行。

四、總評

歌詞的部分因為是自己聽打的,很多地方聽不清楚只能空耳,就暫不評歌詞(不過好像歌詞聽不清楚本身就有一點評價意味了)。音樂上,雖然有在想辦法突破台灣目前流行的聲響效果,但客觀來說還是略嫌平淡。尤其是導歌不和諧音程的部分,因為其他地方的和聲都相對簡單,所以聽起來更像是不協調的寫壞了。

另外在JTOU進行中,Bm7、D這兩個和弦編曲上共用的音太多,導致聽起來更像一個D和弦,前面轉向B小調的感覺就減弱了。實際上就算是套路和弦也可以玩出無數種花樣。下面幾個是用許多不同的方式呈現JTOU進行的例子(藤井風改編的版本太瘋狂了反而沒有參考價值)。

あいみょん - 愛を伝えたいだとか 【OFFICIAL MUSIC VIDEO】

YOASOBI「夜に駆ける」 Official Music Video

yama - 春を告げる (Official Video)
(想要更多極度宅的音樂知識可以看這個影片)

五、關於獨立音樂的補充

雖然說很多人覺得「獨立」音樂的名稱不準確,認為那應該是多元奔放而沒有單一風格的,但任何音樂能成為一個類型就必然有一些同質化的特色,讓任何人都可以馬上區別出來。我認為其實跟當代流行音樂的各種類別一樣,只要不咬文嚼字,以文化研究的角度來看,所指都是可以理解的。

當代音樂商品有更多元有效的宣傳管道,不需要依賴傳統媒體。以去中心化的管道接觸到的,可以精準投放的種種新興音樂商品就會被稱呼是獨立音樂。

這種音樂製作不受傳統媒體以及唱片公司的規範1,相對有更不精緻、更混雜的特性。許多人就衝著這點,希望這在這個物化的、缺乏批判的社會中為自己找到一點獨特、不平凡的東西。因此,核心的價值是「不隨主流媒體宣傳,有自己的音樂品味判斷」這個外觀,對主流音樂的批評往往是太商業、太芭樂、太膚淺。

在這個意識形態下,實際上什麼算主流、什麼是音樂品味並不是理性論證的,更像是一堆符號2的集合體。也因此其實不需要認為這個文化圈的人虛偽,明明不懂文學樂理,也不懂音樂製作,卻還自認不隨潮流、有音樂品味。以專業知識區分人群的不是文化圈,是高等教育。話雖如此,商業與獨立、真誠與造作、主流與非主流、有品味與沒品味、懂音樂與不懂音樂等等二元對立的關係還是因此出現。

至於消費社會看到了這種意識型態有利可圖,進而開始販賣「判斷能力」、「不平凡」、「音樂品味」,在此就不展開。一言以蔽之,「獨立」形容的從來都不是音樂,而是那些渴望「獨立」的人。



1當然這不代表獨立音樂就真的不受任何規範而「獨立」創作,只要音樂是作為商品存在就必然受消費者影響(他律性)。實際上所謂獨立跟主流就只是規模不同,導致商業模式不同而已(如同主流偶像與地下偶像)。

2政治立場、穿著打扮、行為舉止等,要是音樂可以用力的只在拍點上打節奏讓人輕鬆表現「沉醉音樂」的外觀就更好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