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指的是與某一組織有依賴行為的個體或群體,這些關係人會受到組織活動的影響或與組織共同創造利益價值。基於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關係,策略運用尤其多樣的行為。例如,利害關係人使用阻檔策略手段,採取不提供組織關鍵資源的方式迫使組織優勢基礎的改變;或者,利害關係人可以對組織提供高價格資源或結盟等策略干預其價值鏈之管理與運作,進而影響組織決策。本文先分別就傳統理論與現代策略理論來回顧利害關係人觀點,再比較兩者間的異同,最後指出在未來,利害關係人觀點分別在理論與實務的應用與發展的方向。
在傳統策略理論中,利害關係人的觀點與現代相比較為狹隘。傳統理論主要聚焦於股東價值最大化,將股東視為首要利害關係人,而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則被視為次要考量。這種狹隘的利害關係人觀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涵蓋“股東至上觀點”、“員工、顧客和供應商為次要角色”、“對外部影響的低敏感度角色”、“以競爭優勢為導向”、“風險管理集中於財務與市場” 和 “道德與社會責任的附加考量”。
1. 股東至上觀點
傳統策略理論(例如米爾頓·佛利民的股東理論)認為,企業的首要責任是為股東創造利潤,股東作為企業的所有者,其利益應當被優先考慮。這種觀點認為企業應該專注於提升財務績效,以達到股東期望的回報率。股東至上觀點主張,若企業專注於增長股東價值,其他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將自然而然得到滿足(例如透過獲利後的薪酬提升和企業擴展)。
2. 員工、顧客和供應商為次要角色
在傳統理論中,員工、顧客、供應商、政府等被視為次要角色,其利益是企業運作的附加產物。管理者在策略制定時,主要側重於財務數據和競爭優勢,並將其他利害關係人視為「經營資源」或「投入因素」,而不是需要積極管理的核心對象。這種思維可能導致短視的決策,忽視了企業在社會中的長期責任。
3. 對外部影響的低敏感度角色
傳統策略理論多強調企業的內部效能和市場地位,對外部影響的敏感度較低。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利益衝突和環境變化往往被簡化處理或忽略不計,企業更傾向於專注提升生產力或降低成本來提升短期競爭力。這使得企業可能無法及時應對政策、社會責任或環境變動的挑戰,忽視了潛在的風險。
4. 以競爭優勢為導向
傳統策略理論多聚焦於「競爭優勢」(例如波特的五力分析和價值鏈分析),而不是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整合。這種競爭導向的策略強調企業應透過差異化、成本領導和市場定位等策略來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儘管這些策略在短期內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地位,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忽略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使企業承擔更高的社會和聲譽風險。
5. 風險管理集中於財務與市場
傳統策略理論將風險管理集中於財務和市場風險,且主要關注能夠量化的數據,這使得企業無法全面考慮利害關係人的潛在風險。例如,傳統理論可能會忽略員工士氣、品牌聲譽等無法輕易量化的風險,僅在危機發生時才做出應急調整。
6. 道德與社會責任的附加考量
傳統理論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和道德考量是「額外」的成本或「善意行為」,並不具備策略性價值。這導致企業在策略制定中將社會責任視為可有可無的附加因素,尤其是在成本增加或競爭激烈時更容易忽略社會責任。這一觀點隨著利害關係人理論的崛起而受到挑戰,企業開始認識到道德和社會責任不僅是策略的倫理需求,更是提高長期競爭力的來源。
傳統策略理論的利害關係人觀點具有股東至上、短期導向、低敏感度和競爭導向的特點。隨著市場和社會需求的變化,這種狹隘的觀點逐漸被現代的利害關係人理論取代,使企業在策略制定時更能夠兼顧多方利益,以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利害關係人在現代策略理論發展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尤其是隨著企業管理與永續議題的持續發酵,利害關係人理論越來越成為企業在永續策略發展的核心思維。以下是利害關係人觀點在現代策略理論發展中的主要影響和貢獻,涵蓋“企業的責任與社會角色的重新定義 ”、“長期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強調 ”、“價值共創與協同效應 ”、“增強風險管理與企業韌性 ”、“提升企業的聲譽與品牌忠誠度 ”和 “政策和法規影響下的策略調整 ”。
1. 企業的責任與社會角色的重新定義
傳統的策略理論往往集中於股東價值最大化,將股東作為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然而,隨著社會和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增加,利害關係人理論強調企業不僅應為股東創造價值,還要關注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和環境等其他利害關係人。因此,策略理論的發展逐漸將利害關係人整合為核心,考量如何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制定策略。
2. 長期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強調
從利害關係人角度出發,企業策略越來越注重可持續發展,避免短期逐利而損害長期利益。企業開始將永續經營納入策略規劃,考量環境影響和社會責任等面向,因為忽略這些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可能導致企業聲譽風險和法律風險。這樣的策略視角轉變讓企業更專注於長期發展,並與利害關係人共生共榮。
3. 價值共創與協同效應
利害關係人理論認為,企業與各方利害關係人的互動可以創造更多價值。策略制定者開始思考如何透過與利害關係人的合作來提升企業競爭力。例如,供應鏈管理中可以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和資源效率,甚至共同研發新產品,這種策略讓企業能夠借助外部資源和知識,實現協同效應。
4. 增強風險管理與企業韌性
利害關係人理論強調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需求和期望,這有助於企業更全面地進行風險管理。透過不斷與各方利害關係人溝通並回應他們的需求,企業能更快速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動。例如,客戶反饋、員工意見、社區關注等都可能揭示潛在風險,讓企業更有韌性地面對市場變遷和危機。
5. 提升企業的聲譽與品牌忠誠度
當企業能夠滿足並超越利害關係人的期望時,企業的聲譽和品牌形象會得到提升。策略理論已將品牌忠誠度和企業聲譽視為競爭優勢的一部分,尤其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良好的利害關係人管理能夠增加顧客的忠誠度並吸引優秀人才,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6. 政策和法規影響下的策略調整
隨著全球政策和法規的變化,政府和監管機構也成為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企業策略需要適應不同地區的政策要求,尤其是在環境保護、勞工權益、數據隱私等方面的合規需求。例如,跨國企業可能需要針對不同市場進行本地化調整,以滿足當地的法規並獲取社會認可。
利害關係人理論在現代策略理論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重新定義企業的責任範疇、增強風險管理、促進價值共創和社會共融,促使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能夠回應更廣泛的社會需求,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策略理論與現代利害關係人理論在策略制定的視角和重點上有顯著的不同,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處。以下是這兩者的主要相似點和差異點的比較與分析:
相似之處
1. 目標導向性
兩者都強調企業應當有清晰的目標,只是傳統策略理論的重點在於財務目標和股東價值,而現代利害關係人理論則包含了社會、環境和經濟等多層次的目標。然而,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都認為目標的確立對於企業策略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2. 對競爭優勢的重視
兩者都關注如何建立和維持競爭優勢,只是實現競爭優勢的方式有所不同。傳統策略理論更多依賴於成本領導、差異化等競爭戰略,而現代利害關係人理論則強調透過與多方利害關係人的合作來構建更具韌性的競爭優勢,如品牌忠誠度和企業聲譽等。
3. 風險管理的需求
雖然傳統策略理論主要關注財務和市場風險,現代利害關係人理論則更全面地考慮社會、環境、品牌聲譽等風險,但兩者均重視風險管理,認為企業在策略制定時需採取措施以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損失。
4. 資源分配的重要性
兩者都強調資源分配在實現企業目標中的重要性。傳統策略理論強調對財務、技術等資源的最佳分配,而現代利害關係人理論則進一步擴展至人力資源、社會資源等的協同分配,以達到企業的長期成長和社會影響力。
不同之處
1. 核心利益對象的區別
- 傳統策略理論:以股東為核心,目標是為股東創造財富,因此決策通常優先考慮如何提升短期財務績效和股東回報。
- 利害關係人理論:則將股東、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政府等多方利害關係人都視為核心考量,決策上更傾向於平衡各方利益,以創造長期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2. 策略的時間視角
- 傳統策略理論:往往以短期目標為導向,專注於快速回報和財務增長,強調的是季度或年度的績效。
- 利害關係人理論:更注重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共生,偏向於在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中尋求長期競爭優勢。
3. 風險範疇的差異
- 傳統策略理論:主要關注市場和財務風險,認為風險管理應集中在企業資金、投資和市場變動等方面。
- 利害關係人理論:風險管理更為全面,包含社會風險(如品牌聲譽、消費者情感)、環境風險(如環保法規)等,認為任何一方利害關係人的不滿都可能帶來潛在風險。
4. 價值創造的方式
- 傳統策略理論:偏向於透過差異化、成本領導等方式創造價值,以增強競爭地位和提升財務績效。
- 利害關係人理論:則通過與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合作與共創價值,強調社會和環境影響力,認為策略應該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不僅局限於財務收益。
5. 社會責任的態度
- 傳統策略理論:多將社會責任視為「額外的負擔」,不視為策略中的核心要素,僅在法律要求或市場壓力下才會考慮。
- 利害關係人理論:則將社會責任視為核心要素,強調企業對於環境保護、社會福祉的義務,認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贏得公眾信任和建立長期競爭力的關鍵。
傳統策略理論與利害關係人理論在策略的核心目標、時間視角、風險管理範疇、價值創造方式和對社會責任的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傳統策略理論重視短期財務回報和股東價值,專注於競爭導向和市場優勢,風險管理集中在財務方面,對於社會責任的關注較少。利害關係人理論則強調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將多方利害關係人納入策略視角,重視全面的風險管理和社會責任,認為企業應以協同價值創造和社會福祉為目標。這種轉變反映了市場和社會對於企業角色的重新定義,促使策略理論從「股東至上」轉向「多方共榮」,讓企業在追求競爭優勢的同時,也能為整體社會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針對企業永續發展,利害關係人觀點在理論和實務上都發生了顯著的轉變。這一觀點從理論發展到實務應用,逐步推動企業將環境和社會責任整合到核心策略中,以實現長期的可持續性成長。
1. 利害關係人理論的基本框架
利害關係人理論由Freeman等學者提出,主張企業應平衡和滿足多方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不僅僅專注於股東價值。這一理論認為企業的永續發展與其能否維護和管理與利害關係人的關係息息相關。理論中的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政府等,這些利害關係人的支持與信任對企業的長期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
2. 從股東價值最大化到共享價值創造
隨著企業社會責任(CSR)和環境、社會、治理(ESG)概念的引入,利害關係人理論強調企業不應僅專注於股東價值最大化,還應創造共享價值。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CSV)理論由波特和克雷默提出,強調企業應通過解決社會問題來創造經濟價值,這樣的價值創造模式符合各方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並能夠增強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3. 嵌入企業策略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隨著氣候變遷、資源匱乏等全球性挑戰,企業永續發展在利害關係人理論中的地位愈發重要。許多學者認為,企業應在策略層面整合環境與社會責任,並主張通過與利害關係人的合作來解決這些問題。這些理念推動了「循環經濟」「綠色創新」等概念的出現,強調企業應循環利用資源、減少碳排放,並通過創新技術解決環境挑戰。
1. 整合CSR與ESG到企業策略中
許多企業將CSR與ESG融入到核心策略,並制定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具體行動體現其對利害關係人的承諾。例如,大型跨國企業設立專門的CSR或ESG部門,負責管理環境影響、監測供應鏈的社會責任表現、以及改善員工工作環境等。這些策略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社會形象,還促使其實現可持續性增長。
2. 建立永續性價值鏈
企業開始與供應商、合作夥伴共同構建永續性價值鏈,確保在原材料採購、製造、物流等環節中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碳排放。這類永續供應鏈管理策略在實務中已廣泛應用,像宜家、耐克等企業通過使用環保材料、提高能源效率等手段降低環境影響,這一策略不僅符合政府法規,還滿足了消費者對環境友好產品的需求。
3. 社會影響投資與企業形象管理
實務中,利害關係人理論也推動了「社會影響投資」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企業逐漸採用影響投資的方式,將資金投入到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的項目上,例如可再生能源、教育等領域。這不僅提升了企業形象,還獲得投資者的信任。例如,歐洲多數金融機構要求投資對象符合ESG標準,企業因此更重視永續性,力圖在實務中強化這些表現。
4. 利益共享與社會合作的實踐
在與社區合作方面,企業越來越重視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與當地政府和社區共同解決地方性社會問題,並創造就業機會。例如,一些科技公司與當地學校合作,培養技術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並提升企業在當地的聲譽。這樣的利害關係人合作策略在實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助於建立企業的正面形象並增強競爭優勢。
5. 透明化報告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越來越多企業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以透明化的方式向利害關係人展示其ESG績效,這成為實務中的一種標準。企業透過這些報告溝通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成就和挑戰,增進利害關係人的信任。例如,標普500指數中的企業幾乎都發佈了年度的ESG報告或可持續性報告,這一透明化的舉措滿足了投資者、顧客和社會公眾對企業永續發展的期待。
利害關係人觀點從理論到實務的發展和應用,反映了企業在永續發展方面的轉變。理論上,利害關係人觀點推動了企業從傳統股東價值最大化的短期導向,轉向多方共創共享價值的長期視角。實務上,企業通過將CSR和ESG納入策略、構建永續價值鏈、推動社會影響投資、加強社區合作和透明化報告等方式,實現利害關係人觀點在永續發展中的實踐。這一轉變使企業不僅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維持競爭優勢,還能夠通過滿足多方利害關係人的需求,提升企業的聲譽和品牌價值,從而達到真正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