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溪山百年古圳...水圳中石頭跳啊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活動時間:2023.06.11

天氣:陰天

參加隊伍:祥雲

路線行程:捷運劍潭站-公車小19-半嶺下車-溪山百年古圳-平菁街-平溪步道-法雨山普宜苑-至善路搭公車

今天是雨天備案的行程,不只是備案,而且還只要走小小的半天(其實不到半天,只走小小一圈2小時,是不是很開心),因為看預報下午會下午啦~

溪山的百年古圳源自於清末民初時期,這一區為了農耕梯田及民生用水需求,開闢水圳引水灌溉梯田,為了管理及維護,沿著水圳溝壁走出一條「巡水路」。後來因作物轉型,古圳日漸荒廢,台北市大地工程處以「水之村」為主題修復古圳及步道,保留洗衣池、洗腳池及磨刀石等設施,設立解說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溪山百年古圳。

raw-image

溪山百年古圳

交通:在劍潭捷運站搭小19公車-「半嶺站」下車-對面71巷21弄口進入

7:58 於「半嶺站」下公車就看到路旁花圃種植著美麗的"射干"

raw-image

公車站對面的紅屋瓦民宅旁小徑,就是至善路三段71巷21弄,溪山百年古圳的入口。

raw-image

經過民宅,抬頭看到看起來毛毛綠未開的花球,以及已經開的,構樹。話說構樹是有分公母的,公樹的花是一根長條形的花束,母樹的花是圓形的花球。

raw-image

古圳入口,保留有洗衣池和洗腳池,不過現在還有裝水龍頭,這不是很好嗎

raw-image

洗衣池

告示牌旁有現代化的水龍頭(上張照片前人站立位置的背後),可能就是早期水井的位置。這個周圍有砌石的池子,大概就是解說牌中所說的洗衣池吧!

raw-image

朴樹:因為有解說牌,就給它一個鏡頭。(解說牌大概就是說以前的農村種朴樹,以及一些蟲鳥利用朴樹~)

raw-image

8:05 經過一水池後,看到這個水泥階梯,不知道是不是有推輪子(農具或運物品的獨輪車?)需求,中間是階梯,兩旁是坡道。

raw-image

跳石步道

8:07 來到百年古圳步道的入口,不過這裡是三叉路,右轉有跳石步道-平菁步道,接出去平菁街,左轉腰繞路就是溪山百年古圳往水源頭,石階上去則是往大坪尾,今日行程的百年古圳在左邊。

raw-image

跳石步道很可愛,先去探一下。真的不自覺想在水圳溝中的石頭跳啊跳的前進,因為水很淺,掉下去也沒關係。

raw-image

跳石步道只有小小一段,設計來觀光兼遊樂性質的吧!跳石步道尾端接石階,旁邊分布著大岩石。

raw-image

這個石階本以為就是鋪設得頗有古意(就是那種古早石頭堆砌整齊的階梯感),旁邊岩石本來認為就山裡步道旁正常出現的大岩石啊~不過看到地上放置了一個手寫紙板。

raw-image

欸~原來水圳在大岩石下面耶!這個石階應該是後來修建的,以前人是爬大岩石過去嗎?不過有人特別寫說明讓遊客了解古圳的一些原樣,後來在古圳步道上又陸續看到一些手寫說明,真有心。

raw-image

我們就蹲下來找找看是否能看到水圳啦!雖然沒明顯看到圳體,不過在岩石縫中,確實有看到小水流。

raw-image

跳~跳~跳石回去叉路口。以前看到介紹這段跳石步道時,一直有想規劃這附近繞一圈,還可以走一下新建設的稻浪棧道,這次誤打誤撞就來到跳石步道,不過今日的路線裡,沒有走到稻浪棧道(平等里也適合賞櫻季節來,不然就春天櫻花開來繞一圈看水田配櫻花囉)

raw-image

8:12 回到叉路口往溪山百年古圳的步道走,原本是水圳路,所以幾乎是平緩的。

raw-image

土地公廟

10:16 來到土地公廟。早期先民在此設置土地公廟的功能,就是保護水源、顧梯田。看來這土地公廟後來有重建過,高高的紅磚房。

raw-image

不過土地公廟旁這個小金爐,看起來就很古意。

raw-image

水力發電

8:17 來到水車及水力發電站,以及叉路口。這個水力發電站雖然有流速、發電量等面板,看來早已經失去顯示功能,至於水力發電應該也只是展示&教育功能。

raw-image

叉路口,往石階上去通往平菁街,直走木棧道是溪山百年古圳,階梯旁放了個圓圓的石頭,看過剛修整好百年古圳的介紹,地上這個圓圓的石頭(石缽)湧水象徵水圳源頭及源源不絕,所以石缽是出水口,會冒水出來,不過今天很安靜沒動作,大概是放假中吧!
先上木板棧道去看水圳源頭

raw-image

走一段搭建的棧道後來到沿著山壁修建的石頭路,本以為此段就是平平無奇的步道,但看到旁邊懸掛的貼心手寫解說牌。

raw-image

好喔~原來步道下方(步道是後來才修建的)是大石頭,早期是引水到此後手作把石頭鑿開成水道,後來因山崩水道被掩蓋,修整道路就直接蓋在水道上方了。

raw-image

這段巡水路沿著山壁,所以修建的步道當然也是沿著山壁,不過看來後來修建的步道應該是比巡水路寬多了?

raw-image

百年古圳

才說著早期巡水路和現在步道的比較,來到鋼架搭建路面區,就看到了解說和對照。這段鋼架區就是早期最危險的路段,據說以前這一區種橘子,採收期間要挑幾十擔橘子從這走,貼著大石頭走,路徑很狹窄又沒護欄,下方則是山谷。

raw-image

路到底有多小條?我們彎腰朝下方看,下面照片我在鋼架上畫黃色的線,右邊靠山壁,下層是以前的古圳路,左邊可以看到鋼架下面是懸空的,古早的水圳路就是右邊這一點寬度,巡水圳(和挑橘子?)的人要貼著山壁面走。

raw-image

看這段岩石山壁下方的水圳路,鋼架下方大概就是一人寬度

raw-image

鋼架路段過來就又是後來修築的石頭路面

raw-image

8:28 步道上走一走居然有大石頭凸出來,沒注意的話很容易撞到頭(彎腰)

raw-image

水圳源頭

8:28 步道盡頭觀景台,有道小溪流瀑布,這應該是菁礐瀑布?逆著小瀑布的溪谷往上,水從山壁石洞中湧出,是水圳的取水口(水源頭)。觀景台旁邊的草叢中有個字跡快磨掉的路牌指著往上去平菁街106巷,不過怎麼左看右看大概都是道阻且長(路跡不清雜草叢生石頭陡滑的上坡),所以我們都沒有想爬上去看水源頭,當然是欣賞完菁礐瀑布就原路走回去啊~

raw-image

回程在步道上看出去的景色

raw-image

8:39 回到石缽叉路口,往上的石階可出去到平菁街,此處也有上方水流沿著山溝流下來形成像瀑布的景觀。

raw-image

只是不知這個山溝的水源是從哪裡流過來就是了。

raw-image

開始爬升時路徑蠻清楚

raw-image

走到上方的竹林雜木林處就比較亂,應該是倒竹倒木等,看四周可能是種植區,不過也是要有人整理,農務工作既累又多,來個颱風下大雨的天候,就有很多要清理的工作。走得稍慢的我,一閃神前方隊友的身影就被高大的雜草遮蔽,我站在原地張望,想說路是不是從旁邊鑽,繞過倒竹區,隊友的身影又出現不遠處,知道路徑方向後,看是要橫衝直撞兔過去,還是要從旁邊閃閃繞繞,反正接上隊友就是了。

raw-image

8:56 經過一個農業區後,從小圳溝的水泥岸出去,前方就是平菁街。到平菁街後右轉。

raw-image

大坪尾山

8:57 因為說要來摸一個大坪尾山的基石,這個基石現在已經快變成隱藏版了。看到大地工程處邊坡的牌子,左轉進草地,領隊還拿著GPS往內走在定位,嗯~走一走離基石越來越遠?!

raw-image

其實就在路口邊坡的水泥卵石護欄內(誰會知道啊!果然是隱藏版)

raw-image

大坪尾山,H380M,北市都市計劃處四等三角點(NO.122)。基石位於平菁街的擋土牆角上,原本位於農地角落,現已被推擠到牆頭。可以認那個大地工程處的人工邊坡牌子編碼(4560-SL-GSW-0005),就是在這塊牌子的擋土牆裡啦!

raw-image

摸完基石往回走(也就是沒有要摸大坪尾山的話,水圳出來到平菁街是要左轉的)。路過山上社區常會出現的販賣車,不過在平菁街的不賣菜(畢竟本地居民應該自己種的菜都吃不完),賣菜頭粿和一些罐頭、苦茶油等。欸~我就喜歡看這種鄉間或山裡的小車車賣什麼啊!其實還有經過路旁放了個紙箱櫃子,擺上農民自己種的絲瓜、瓠仔、小黃瓜、玉米和青菜等迷你攤位,不過今日本人純欣賞,不買菜(因為不知道還要背著走多遠啦~)

raw-image

出現了,七星山(右邊那區幾個上上下下的山頭)

raw-image

經過一個庭院,從門外看有很多石獅子類的擺設,似乎是庭園園藝設計或石獅&風獅爺製作場,這張照片也是純粹本人喜好(收集金門風獅爺的習慣使然),站在門口拍了張群獅照,其實我有問在門口的工作人員能不能入內參觀哩!不過對方說沒有開放。

raw-image

平溪步道

9:13 來到平菁街要轉往平溪步道的叉路口(就是在找平溪步道啦!)

raw-image

路中這兩棵雙生樹高大而醒目。

raw-image

9:19 柏油路到底是平菁街105巷(路旁堆疊雜物而沒看到步道口),右邊可看到石板步道往下就是平溪步道。

raw-image

平溪步道登山口的標示石碑

raw-image

一路石板階梯往下走,都在樹蔭下

raw-image

來到平緩處的觀景點,可以看到鵝尾山那一區的梯田,附送在眼前飛的蝴蝶和蜻蜓

raw-image

咦?不是要下山了,居然還要上坡。不過這段平溪步道大致上都是在樹木遮蔽下,不會曬。

raw-image

穿過山坡上的菜園小徑後,從民宅旁的石階往上。

raw-image

有貓~

raw-image

9:41 下來到柏油路後,先順著柏油路往下走一小段,藍色的移動式廁所旁邊有路標及石板步道,往下去至善路三段的礁坑橋(捷徑)

raw-image

也是一路的石板步道下坡。

raw-image

經過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界碑

raw-image

來到山腳下,差不多快要出去大馬路了。

raw-image

步道下來是普宜苑的對面

raw-image

還沒到礁坑橋,先看到了般若渡(合掌)...慧根不足先不用渡~柏油路左轉往下走

raw-image

9:56 下來後微飄著小雨,幸好已經下到馬路要搭公車囉!嗯~這應該就是礁坑橋,走出去就是至善路三段,右轉沿著馬路走一下,就可以看到公車站牌"小18",站名:礁坑

raw-image

同場加映:今天吃~咖哩豬排飯!

從山裡回到人間,難得這麼早下山,到士林劍潭站附近卻大部分想吃的餐廳都還沒準備好,搭車到台北車站差不多就中午吃飯時間。
"新高軒"的咖哩豬排飯,主角豬排炸得酥脆但略油,單吃炸豬排容易膩,不過有豬排醬配就蠻剛好,米飯也偏乾,單吃就乾乾硬硬,淋咖哩醬吃就剛好。糖心蛋好吃,其他配菜就很普通。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1會員
116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18
好久好久,大概類似小學畢業旅行後?就沒去過野柳公園,之前雖有爬過外面的駱駝峰,但沒進去地質公園裡面參觀。經長久風化,據說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所以可能會在不久將來斷頭駕崩,這也是自然發展的歷程。在陰天細雨中來個野柳地質景觀及獅頭山小旅行,金山老街吃大碗公海鮮粥,順便找在公園內野柳岬和金包里山的基石。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4/02
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頂泰山巖和明志書院,都很簡單,搭車走路就可到了,不過還是要運動健身一下,除了欣賞古蹟和上書院,就規劃把後面小山頭和步道繞一圈。先從頂泰山巖欣賞古蹟出發,走幾條步道(崎頭古道、義學坑步道、清風亭、瓊仔湖、尖凍山步道)下山到明志書院唸書,再爬步道回山上摸基點,半天行程看古蹟+運動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2025/03/21
慢慢才知道雙北地區有很多煤礦遺址,猴硐、雙溪、九份那帶更曾是煤礦盛產地,於是來一探五堵東山煤礦。搭火車從五堵車站出發,過文史資料豐富的鄉長厝橋到東山煤礦礦坑遺址,附近還有昔日灌溉用的鄉長厝大埤如今變身為賞荷勝地,鋪設好的獅頭山步道經巨岩彩壁到岩石區上獅頭山,路程不長,夏季來走的話還可以欣賞滿塘荷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北的腳踏車道遍布全市,而圓山到社子的騎行路線,無疑是都市中兼具自然美景與城市脈動的精華之一。沿著河濱騎著 Ubike,穿越橋樑與古厝,在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氛圍中,感受到騎行的樂趣與放鬆。 新生公園出發,橋樑的天下 從新生公園啟程,沿著林安泰古厝方向騎行,不
Thumbnail
台北的腳踏車道遍布全市,而圓山到社子的騎行路線,無疑是都市中兼具自然美景與城市脈動的精華之一。沿著河濱騎著 Ubike,穿越橋樑與古厝,在城市與自然交融的氛圍中,感受到騎行的樂趣與放鬆。 新生公園出發,橋樑的天下 從新生公園啟程,沿著林安泰古厝方向騎行,不
Thumbnail
「石門大圳水岸綠廊」起點位於國道3 號高速公路下的員樹林隧道出口,至楊梅埔心治平中學旁鎮德路口,全長約13公里,臨大溪、龍潭、平鎮、楊梅四區交界處,本段防汛道路為大圳維修、管理之用,經綠化後開放民眾散步、健行、跑步及自行車使用,沿途風光明媚,穿越鄉村田野,是一條很好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石門大圳水岸綠廊」起點位於國道3 號高速公路下的員樹林隧道出口,至楊梅埔心治平中學旁鎮德路口,全長約13公里,臨大溪、龍潭、平鎮、楊梅四區交界處,本段防汛道路為大圳維修、管理之用,經綠化後開放民眾散步、健行、跑步及自行車使用,沿途風光明媚,穿越鄉村田野,是一條很好單車休閒路線!
Thumbnail
外雙溪步道的悠閒漫步 外雙溪步道是我常來散步的地方,這裡靜謐而充滿自然氣息。沿著紅泥土鋪成的小路,一邊是寬敞的公園,另一邊是靜靜流淌的雙溪河流。每次走在這條步道上,都能感受到與都市喧囂完全不同的寧靜和舒適。 步道旁有一整排高大的榕樹,濃密的樹蔭遮擋住烈日,讓人感到涼爽。這些榕樹似乎已有多年歷史,
Thumbnail
外雙溪步道的悠閒漫步 外雙溪步道是我常來散步的地方,這裡靜謐而充滿自然氣息。沿著紅泥土鋪成的小路,一邊是寬敞的公園,另一邊是靜靜流淌的雙溪河流。每次走在這條步道上,都能感受到與都市喧囂完全不同的寧靜和舒適。 步道旁有一整排高大的榕樹,濃密的樹蔭遮擋住烈日,讓人感到涼爽。這些榕樹似乎已有多年歷史,
Thumbnail
外雙溪公園,宛如城市中的一抹自然綠意,對於一位散步者來說,它是一處充滿詩意的角落,適合放慢腳步,感受生活的美好。沿著蜿蜒的溪流進入公園,耳邊漸漸響起潺潺的水聲,彷彿大自然在低聲吟唱。溪邊的石板小徑鋪展,兩側植被茂密,偶有斑駁的陽光穿透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營造出一種靜謐又生機盎然的氛圍。 公園內散
Thumbnail
外雙溪公園,宛如城市中的一抹自然綠意,對於一位散步者來說,它是一處充滿詩意的角落,適合放慢腳步,感受生活的美好。沿著蜿蜒的溪流進入公園,耳邊漸漸響起潺潺的水聲,彷彿大自然在低聲吟唱。溪邊的石板小徑鋪展,兩側植被茂密,偶有斑駁的陽光穿透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營造出一種靜謐又生機盎然的氛圍。 公園內散
Thumbnail
溪山百年古圳步道是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新規劃完成的一條水圳生態步道。步道位於士林溪山里半嶺聚落,走著古圳抬頭看老樹,眺望梯田、沿途有瀑布土地公廟等人文及自然風光,走著古圳步道巡水去。
Thumbnail
溪山百年古圳步道是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新規劃完成的一條水圳生態步道。步道位於士林溪山里半嶺聚落,走著古圳抬頭看老樹,眺望梯田、沿途有瀑布土地公廟等人文及自然風光,走著古圳步道巡水去。
Thumbnail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山巒綿延的一個海濱自然公園,擁有園區貫穿步道、石窟、周邊更有佛教和道教寺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東海海濱美景。每個點都超好拍,很適合網美來拍照。適合慢步放鬆的地點,園區貫穿步道一路走到盡頭、其實這個步道全長是四點五公里長度,步道盡頭可以來到神秘海灘近距離欣賞天然奇景燭台雙嶼。 獅
Thumbnail
新北市金山區獅頭山山巒綿延的一個海濱自然公園,擁有園區貫穿步道、石窟、周邊更有佛教和道教寺廟,可欣賞一望無際的東海海濱美景。每個點都超好拍,很適合網美來拍照。適合慢步放鬆的地點,園區貫穿步道一路走到盡頭、其實這個步道全長是四點五公里長度,步道盡頭可以來到神秘海灘近距離欣賞天然奇景燭台雙嶼。 獅
Thumbnail
這裡是北投溪的木棧道,溪水從地獄谷那邊出來,在這裡形成小溪,一路往下到新北投公園。捷運站,然後往外流去。這裡的景觀很美。除了有木棧道以外,還有許多涼亭可以供遊客休息。 北投溪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屬於淡水河水系,為磺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溪發源於大屯山火山群,上游為陽明山國家公
Thumbnail
這裡是北投溪的木棧道,溪水從地獄谷那邊出來,在這裡形成小溪,一路往下到新北投公園。捷運站,然後往外流去。這裡的景觀很美。除了有木棧道以外,還有許多涼亭可以供遊客休息。 北投溪是位於台灣北部的一條河流,屬於淡水河水系,為磺溪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溪發源於大屯山火山群,上游為陽明山國家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