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研究方法對應到不同決策類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產品開發和設計流程中,不同的決策類型需要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來獲取所需的洞見。以下是各種決策類型及其對應的研究方法:

raw-image


▋願景決策(Vision)

幫助確立產品的長期願景與方向,通常涉及了解用戶的需求和行為模式。

常用研究方法:

• 用戶訪談(User interviews)

• 田野調查/觀察法(Ethnography/observations)

• 焦點小組(Focus groups)

• 日誌研究(Diary studies)

• 競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

• 文獻回顧(Literature reviews)

• 卡片分類(Card sorting)


▋策略決策(Strategy)

用於制定產品的策略和發展方向,旨在持續獲取市場和用戶需求的最新資訊。

常用研究方法:

• 持續發現訪談(Continuous discovery interviews)

• 焦點小組(Focus groups)

• 競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

• 卡片分類(Card sorting)

• 問卷調查(Surveys)

• 數據分析(Analytics)

• 田野調查/觀察法(Ethnography/observations)

• 共創設計(Co-design)

• 樹狀測試(Tree testing)


▋定義決策(Definition)

針對功能或設計的具體定義和需求進行決策,確保產品符合用戶需求。

常用研究方法:

• 用戶訪談(User interviews)

• 焦點小組(Focus groups)

• 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ing)

• 偏好測試(Preference testing)

• A/B 測試(A/B testing)

• 卡片分類(Card sorting)

• 點擊測試(Click testing)

• 問卷調查(Surveys)

• 共創設計(Co-design)

• 樹狀測試(Tree testing)


▋評估決策(Evaluation)

針對產品效果進行驗證,確保產品滿足預期效果並進行優化。

常用研究方法:

• A/B 測試(A/B testing)

• 點擊測試(Click testing)

• 數據分析(Analytics)

• 問卷調查(Surveys)


這些研究方法能幫助團隊在不同決策階段獲得更準確的洞見,從而提高產品的成功率和用戶滿意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