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記陶喆

在記憶裡,第一次看到陶喆好像是在大陸的一檔歌唱節目上面,我不記得名字和時間,我只記得當初看到的是一位頭頂著一撇斜瀏海的男人,我也不記得他唱了什麼歌,因為那個回憶已經太久太久,只剩下了零碎的畫面,不過,我很慶幸我是近年才開始認識陶喆,因為我想如果我真的對於那個時候的他產生深刻印象,那我現在對他所剩的認知大概只會剩抽象吧.......

封面夾帶黑色不見詳細面孔的人臉,背景名為克萊因的藍色,象徵著謙遜和希望,上面寫著兩個大大的字「陶喆」,第一張同名專輯,在1997年橫空出世,他的出現使華語樂壇產生重大的化學效應,引入R&B的音樂風格,是前所未有,而陶喆的出現,或許在那時枯燥而又飽和的音樂市場裡,正如同克萊因藍,代表著新時代的希望。

藍、黃、黑,三種顏色的專輯封面,近幾年,我打開spotify來閱聽歌曲,很常是在這三裡挑一,總有特別的吸引力,他們就是陶喆的前三張「神專」。你很難不為陶喆的音樂才華所折服,他對於音樂所蘊含的深厚底功,盡情的展現在作品裡,音樂的內容性使人投入在裡面,循環再循環。

我最愛藍專裡頭的「是是非非」,仔細聽可以聽到細節的節奏、合聲、將各種不同風格的樂器融合的惟妙惟肖,使用沙鈴營造出鬆散氛圍、以合聲做底,輕快的節奏帶動慵懶又不失活意的擺動,連呼吸聲都能夠當作點睛之筆,靈活使用著這些意想不到的樂器來表達情感,在精緻的底景音樂下,才能襯托歌聲的渲染力,在現在這個百花爭艷而各式風格齊放的時代,也絲毫不落伍於時,30年前的歌放到現在,也還是非常新穎。

聽聽藍專的「王八蛋」、黃專專輯同名曲「I,m ok」、黑專亦是專輯同名曲的「黑色柳丁」,也可以知道,在這位R&B大師的內心裡,卻也藏著一顆熱愛搖滾的心,但,或許這是身為一個音樂人對於生活中壓力的一種發洩,吶喊的唱腔,彷彿將壓力、怒氣都嘶吼出來,對於來者不善的批評音量,他選擇用這種方式嗤之以鼻。

隨著時間的推引,到了2010年以後,醜聞風波的爆出、加上歌聲機能極度直線下滑,在世人印象中的live之王陶喆已銷聲匿跡,取而帶之的是各種節目上的抽象演繹,最後淹沒在世人的議論裡。

或許是已經面臨半百之年,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天王級歌手,風評兩極轉換,也讓他無所侍從。對於陶喆,也可想而知在下滑之後面臨的強烈抨擊,想證明自己卻又無力的心態是有多麼的難受。近幾年陶喆的「舊片段」也常被歌迷拿出來譏笑嘲諷作梗,即使是沒聽過陶喆歌的人,也略知一二,同時也又使他聲名大噪,不過這次,是以另一種形式就是了。

在最近,陶喆又重新開辦了巡迴演唱會,延續了2003年那時被稱為巔峰而無人能超越的「soul power」演唱會,這次承辦了「soul power 2」,並且來到了台北站。

我雖然沒有幸前去演唱會現場受陶老大歌聲的薰陶,但是令我們這些下水道歌迷最開心的事情就是;老大的歌聲「回春」了!頻頻在演唱會中展現出如同20年前那餘音繚繞天籟的高音,並且令人不敢置信的是,這是已接近耳順年的人所發出來嗓音,在這或許是最後一次演唱會中,他依然在裡頭演繹許多他難度極高的經典名作,歷經30年的記憶,宛如時光飛梭,一一浮現在眼前,陶喆,這位劃時代的歌手,或許已不再是那個樂壇沉穩謙遜象徵希望的幼苗,而是成為了聳立在叢林,居高臨下的大樹,很慶幸的是,能夠看到他歷經狂風暴雨,仍然能屹立不搖。

而我坐在咖啡廳,聽著那渺渺播放的「是是非非」,我對陶喆是是非非的記憶也緩緩的浮出腦海,我回味般的把記憶一一用文字呈現,據說他年底要再出新專輯心中也是期待不已,對於他的故事與感念我想是說也說不盡,但是,只要他還在書寫屬於他故事一天,我們這些歌迷,就會永遠在台下欣賞他的作品與理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