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晚期,占星術和魔法在醫學中扮演著複雜且微妙的角色,特別是在黑死病(1348-1500)的爆發期間。儘管「經院醫學」以其理性原則,和蓋倫(Galen)體液學說的系統方法而聞名。但瘟疫的破壞性影響,挑戰了醫生的理解和治療能力。
醫生們經常使用「占星術」來解釋瘟疫的起源,將其歸因於1345年行星連珠的不利影響。這種天體事件被認為導致了空氣的腐敗,進而被視為黑死病的直接原因。占星術的解釋可以在1348年,巴黎大學醫生們提交給法王菲利六世的報告中找到,它將土星、木星和火星的合相,與空氣的腐敗聯繫起來。並引用了大阿爾伯特(Albertus Magnus) 的著作,來支持他們的論點。
雖然「占星術」在解釋黑死病的起因方面,發揮了作用,但它並沒有破壞經院醫學的理性框架。醫生們沒有放棄理性解釋,而是將占星術整合到,他們現有的醫學知識體系中。將天體影響視為一種遙遠的成因,它透過自然過程(例如空氣的腐敗)來影響健康,而不是直接且神秘地造成疾病。
丟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繪的北天球圖
在治療黑死病上,「魔法藥物」扮演了複雜的角色。有趣的是,在關於瘟疫的論文中,廣泛提到「寶石」,如祖母綠和紅寶石,被認為在對抗疾病中具有保護和治療功效。它們的使用方式有兩種:內服和外用。「內服」寶石,通常是磨成粉末後,混入藥物中服用,其作用方式與傳統藥物相似,被認為是透過它們的「特殊形式」起作用。「外服」寶石,通常被當作「護身符」佩戴,暗示著一種更神秘的操作模式,被認為能夠直接抵禦腐敗空氣,和其他有害影響。
「占星術印章」是一種特殊的護身符,其上刻有星座圖案,並被認為在製造過程中受到天體影響,而具有自然力量。儘管不如寶石常見,但它們確實出現在一些瘟疫論文中,作為抵禦疾病的工具,來保護佩戴者免受腐敗空氣的侵害。例如,醫生Gentile da Foligno在他1348年的著作《對抗瘟疫的建議(Consilia contra pestilentiam)》中就推薦使用蛇夫座的占星術印章,來防禦腐敗空氣。
為了合理化魔法藥物的使用,例如內服或外服的寶石,經院醫生們使用「特殊形式」的概念。這種概念假設物質擁有一種,超越基本性質的獨特形式。讓醫生得以解釋傳統蓋倫「體液學」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透過「特殊形式」的概念,學者們將這些魔法藥物納入他們的理性框架中,而不會損害其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雖然「黑死病」對中世紀晚期的醫學實踐,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沒有導致經院醫學家完全放棄理性原則。相反地,他們努力將「占星術」和「魔法」元素整合到現有的醫學框架中,依賴「特殊形式」等概念,來調和觀察到的現象,與既定的理論。瘟疫及其伴隨的焦慮,無疑促進了占星術的解釋,和神秘療法興趣的增長,但經院醫學的理性基礎仍然完好無損。
參考書目:
Weill-Parot, Nicolas, “La rationalité médicale à l'épreuve de la peste : médecine, astrologie et magie (1348-1500)” , Médiévales, 46 | 2004, p. 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