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落羽松之旅 113.12.31(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時序進入冬季,時而陰雨紛飛,時而寒流來襲,這個季節正是落羽松由綠轉黃、再變紅的時刻就趁今天陰霾漸去陽光初露,來去大溪看落羽松,這是北台灣遊人的盛事,像朝聖一般趨之若鶩!

raw-image


今天是113年12月31日星期二,今年的最後一天,就抓住龍年的尾巴來一趟「大溪落羽松之旅」,這也是2024年最後一騎,早上七點由中和出發,八點與溫兄約好在城林橋會合,過橋後沿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慢慢騎,約莫九點(35.51K)到達中庄調整池!

raw-image


大溪附近落羽松有大溪河濱公園月眉濕地公園員樹林落羽松大道等三處,今天順時鐘方向,由「中庄吊橋」過去,先參觀月眉濕地公園,再上員樹林落羽松大道,最後繞回大溪河濱公園,這樣不走回頭路剛好繞一圈!

raw-image


單車牽過中庄吊橋後是「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我們往右前往月眉濕地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荷花池,這個季節未見荷花,但是青山綠水映照下,呈現一幅寧靜優美的畫面!

raw-image


上個月「大溪花彩節」來時,對面那棵橙紅色美得驚豔的楓香樹,現在已轉為桃紅,紅葉已掉落不少,顯得稀稀疏疏的,但在周圍綠樹紅葉陪襯下還是挺美的!

raw-image


往前走就到達「月眉濕地公園」落羽松主要區域,今天雖然是非假日,但前來欣賞落羽松的遊客卻絡繹不絕,要好好取景必須有耐心!

raw-image


「月眉濕地公園」屬濕地型落羽松,美在水中倒影,微風輕吹,波光粼粼,令人激賞!

raw-image


落羽松環著生態池生長,現在正是松枝轉黃變紅季節,步道兩側能看到綠的、黃的、橙色的、紅色的,還有已落葉的枯枝,層次分明!

raw-image


走到生態池南側,池中草澤將生態池一分為二,這片區域較小,芒花、棕櫚、落羽松相互輝映,別有一番風味!

raw-image


從西側往東望,也是遊人打卡的重點,要照相真的要等待,今天的太陽很羞澀,稍為探頭又縮進去了,照不到陽光普照的畫面,不過,沒下雨已經是老天保佑了!

raw-image


落羽松四季更替展現不同的風貌,這是幾年前二月中旬剛過完年所拍的,黃葉落盡呈現一片枯枝,應該是充滿蕭瑟的景象,但在陽光照射下卻有著另類的美感!

raw-image


再經過二個月長出綠色的嫩葉,這是去年四月上旬所拍的,青翠綠葉充滿生命力!

raw-image


離開「月眉濕地公園」沿大漢溪右岸堤防往南騎,準備穿過大溪橋到對岸的員樹林台地。大溪有三條橋樑橫越於大漢溪上,由北而南分別為武嶺橋(台3線主要道路)、大溪橋(觀光吊橋)、崁津大橋(台4線主要道路)!

到達武嶺橋前,看到步道旁有7、8顆巨大砂岩,下面還有被磨凹的舊痕,原來這是當年羅列於大溪碼頭綁船的「攬樁」,後來因河運沒落,「攬樁」在多次洪水中流失,經村民從河底取出集中於此,以見證昔日大溪碼頭的風華,每次經過大溪都會刻意來看看!

raw-image


續行穿過武嶺橋、大慶洞(大慶隧道)來到「大溪橋」(0953、39.53K),這座雙橋墩鐵索吊橋興建於大正12年(1923年),通行輕便台車及公路車輛,直到民國48年(1959年)改建為水泥預力橋,之後隨著車輛噸位及流量大增;另於下游興建「武嶺橋」,並陸續於上游建「崁津大橋」,以疏解交通,現在「大溪橋」已不再通行車輛改為觀光大橋!

raw-image


離開「大溪橋」往北,看到對面「中油大溪加油站」,從旁邊的「御成古道」騎上去,這是到員樹林最近的路線!

這條路當地人稱「九號崎」,日據時期大正12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地方人士募款整修,將此道路改名為「御成古道」。前段是鋪上柏油的產業道路,坡度很陡,經過一個叉路後來到「桃園大圳供養塔」,這座供養塔是大正11年承攬大圳工程的「日本澤井組合株式會社」所立,目的在紀念當年開鑿大圳殉職者,讓後人永遠知道他們的功勞!

右前方土地公廟右側是「桃園大圳三號隧道」,現在只留下約莫三公尺的缺口,然後上面鋪上水泥加蓋,延伸約50公尺到「桃園大圳A號隧道」,見證桃園大圳是由山腰通過!

raw-image


後段是塊石疊成的古道,有鐵欄杆阻擋,單車無法騎乘,一段很陡的之字形道路,只能下車往上推,不過,穿行在樹林中倒也蠻舒服的!

raw-image


「御成古道」頂端接上車輛可以行駛的「三元一街」,有人亦稱「御成路」,大概位於中正理工學院後門,算是來到員樹林九號崎上面了!

往前騎便接上台3線,左轉到達台3線叉路,取左台3乙線石園路,約莫一刻鐘到達台灣菸酒公司龍潭營業所旁的「落羽松大道」,路口有一座很大的電塔,很好找!

raw-image


這條路原是石園路的小巷,因街道沿途種滿落羽松,秋冬季節一片火紅,故改稱為「落羽松大道」,來到這裡太陽又露面了!

raw-image


這裡的落羽松是行道樹型態,有別於濕地沼澤或樹林型,自有不同韻味,「落羽松大道」從石園路到員林路三段,全長約2公里,行走其間能慢慢欣賞!

raw-image


這條道路是散步、拍照熱門的地點,有些落羽松早已經掉落,榮枯之間呈現不同的美感;本以為今天是非例假日,遊客一定不多,想不到跟我一樣的人不少,加上車輛也多,想淨空拍照也難!

raw-image


「落羽松公園」(1042、44.45K)位於落羽松大道的中點位置,鄉間小路的十字路口有休憩場所及廁所可使用對面有一座「古厝」三合院,想來此地開發甚早;往右可到員樹林叉路,我續沿瑞福路往前行!

raw-image


過橋後就是瑞福路,因道路彎曲又種滿落羽松,又稱「落羽松S路」,也是廣義的落羽松大道!

raw-image


進入這段道路已近「落羽松大道」尾端,但遊客依然不減,感謝溫兄幫我照一張騎車美拍!

raw-image


循著原路返回員樹林街上,右轉齋明路小巷去看看國家三級古蹟的「齋明寺」,這座古剎建於清同治12年(1873),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主祀觀音菩薩,建築古樸,瓜柱、雀替、木雕、彩繪、馬背,非常精美,值得仔細欣賞!

raw-image


接回「三元一街」下山,從大溪武嶺橋右側小路穿過,很快的來到「大溪河濱公園」,這裡有一塊生態池、兒童遊憩區、壘球場及一大片草坪,還有美麗的落羽松林,環境優美,是一處很好的親子景點!

raw-image


「大溪河濱公園」廣場湖畔的白色「LOVE」裝飾藝術,是打卡的熱點,千萬不能錯過!

raw-image


落羽松位於「大溪河濱公園」南側,屬樹林型,有別於溼地型與道路型落羽松,樹林內的「三愛心造景」也是打卡的熱門地點!

raw-image


我們中午十二到達此地,剛好有一組人員正在拍婚紗照片,興起我也來一張,雖然我年紀不小,但年輕不要留白!

raw-image


看完這處落羽松今天行程也告結束,還是沿早上來的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騎回去,回程逆風騎來吃力,到達員福橋(1330、74.81K)與溫兄分道揚鑣,下午二點到達永和橫移門,這裡有段棕櫚路很美我很喜歡,穿過水門終於在二點一刻回到中和(1415、90.18 K),總算在2024年最後一天把大溪落羽松看完,準備迎接新年,除舊布新彌足珍貴!

raw-image


avatar-img
23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漢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離開「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不騎原路回去,就到東勢、石岡小鎮到處轉轉,特別是「東勢林業文化園區」、「電火圳步道」及「八仙山林鐵平地線遺址」一定不能錯過!
騎完「后豐鐵馬道」接著前往「東豐自行車綠廊」,這條自行車道是全臺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沿舊台鐵「東勢支線」,由豐原國四高架道下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全長12公里,於民國89年11月15日啟用,途中會經過13座涵洞、四座橋樑,沿途林蔭夾道風光明媚!
台鐵舊山線從三義到豐原,23.6公里路段,經過山區河谷,期間共開闢二個車站、四座橋樑及九座隧道,沿線自然人文景觀豐富風景秀麗,是臺鐵路線中最精華、最具特色的一段,已探訪過三義到泰安,今天把后里到豐原這段騎完,就圓圓滿滿了! 早上五點半從板橋上車,到達「后里車站」才七點半,雖然陽光普照但氣溫卻很
「潭雅神綠園道」是台鐵神岡支線改建而成,是台中市繼「東豐自行車道」後,第二條利用舊鐵道興建的自行車專用道,由台中市潭子區中山路(台三線)為東端起點,向西行經潭子區、豐原區交界帶、神岡區及大雅區等四區,至清泉崗為西端終點,全長14公里,於2004年5月2日啟用
過了中秋天氣漸漸轉寒,北部連日陰雨,難得的好天氣,今天就到舊山線泰安車站走走,早上六點搭火車由台北南下,到達泰安車站已快九點了,這座新山線泰安站位於樓高五層上面,視野極佳非常涼快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離開「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不騎原路回去,就到東勢、石岡小鎮到處轉轉,特別是「東勢林業文化園區」、「電火圳步道」及「八仙山林鐵平地線遺址」一定不能錯過!
騎完「后豐鐵馬道」接著前往「東豐自行車綠廊」,這條自行車道是全臺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沿舊台鐵「東勢支線」,由豐原國四高架道下到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全長12公里,於民國89年11月15日啟用,途中會經過13座涵洞、四座橋樑,沿途林蔭夾道風光明媚!
台鐵舊山線從三義到豐原,23.6公里路段,經過山區河谷,期間共開闢二個車站、四座橋樑及九座隧道,沿線自然人文景觀豐富風景秀麗,是臺鐵路線中最精華、最具特色的一段,已探訪過三義到泰安,今天把后里到豐原這段騎完,就圓圓滿滿了! 早上五點半從板橋上車,到達「后里車站」才七點半,雖然陽光普照但氣溫卻很
「潭雅神綠園道」是台鐵神岡支線改建而成,是台中市繼「東豐自行車道」後,第二條利用舊鐵道興建的自行車專用道,由台中市潭子區中山路(台三線)為東端起點,向西行經潭子區、豐原區交界帶、神岡區及大雅區等四區,至清泉崗為西端終點,全長14公里,於2004年5月2日啟用
過了中秋天氣漸漸轉寒,北部連日陰雨,難得的好天氣,今天就到舊山線泰安車站走走,早上六點搭火車由台北南下,到達泰安車站已快九點了,這座新山線泰安站位於樓高五層上面,視野極佳非常涼快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分雪飄絮 夜宵雜味 散落一地 時令果物 北國冷冽 竟無小強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櫻花提早了兩個多月開,你為什麼這麼兇
01/01/2010 十二月三十日 晚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的下著 我的心也七上八下 週五要去南湖 今天仍然在下雨 那山上就要下雪了   十二月三十一日 日 今天請了天假去採買. 再把要上山的東西都打包好了. 第二天晚上吃火鍋. 確定天候狀況是OK的了. 整理登山的裝備的心情;
無题 落花三兩蒂, 天寒九度C。 忽聞飛鳥過, 春意只在即。 Hafiz 2016.01.22
冬雨有感 滾滾紅塵沈江海, 綿綿絲雨冷櫻紅。 天真爛漫多情種, 嫩舞新芽望春風。 Hafiz 102.12.20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分雪飄絮 夜宵雜味 散落一地 時令果物 北國冷冽 竟無小強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櫻花提早了兩個多月開,你為什麼這麼兇
01/01/2010 十二月三十日 晚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的下著 我的心也七上八下 週五要去南湖 今天仍然在下雨 那山上就要下雪了   十二月三十一日 日 今天請了天假去採買. 再把要上山的東西都打包好了. 第二天晚上吃火鍋. 確定天候狀況是OK的了. 整理登山的裝備的心情;
無题 落花三兩蒂, 天寒九度C。 忽聞飛鳥過, 春意只在即。 Hafiz 2016.01.22
冬雨有感 滾滾紅塵沈江海, 綿綿絲雨冷櫻紅。 天真爛漫多情種, 嫩舞新芽望春風。 Hafiz 102.12.20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