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暖又到平地櫻花「花旗木」盛開季節,尤其彰化二水花旗木旁鄰鐵道,整排粉紅色花朵美麗壯觀,現在正是大開時候,就來一趟花旗木、鐵道之旅,順便看看那條充滿歷史的八堡圳!
「二水」位於彰化東南方,舊稱「二八水」,因此地位於施厝圳(今八堡一圳)、十五庄圳(今八堡二圳)之間,二圳分叉狀如八字形,故名「二八水」;另有一說因臨近有濁水溪與其支流清水溪二條溪交會處而得名!

早上六點十分由板橋車站出發,到達二水車站已是上午九點,這座車站建於1905年,舊名「二八水驛」,1911年台糖中濁線(南投至二八水)通車,1920年更名為「二水驛」,1922年集集線通車,是台灣第一個三鐵(縱貫線、集集線、糖鐵)共構的車站,迄今已有120年歷史!

整裝後就從「二水車站」開始,沿「二水自行車道」往東騎,這條自行車道起點在車站西側的「二八水水公園」,沿集集線鐵路到達「八堡圳公園」,全長約五公里,終點附近就是「花旗木步道」所在!

經過「水之心運動公園」見到幾棵高大的花旗木,好似歡迎我們的到來,穿過惠民村平交道,就併入「二水自行車道」主線(0931、1K),從這裡就沿集集線鐵道左側而行!

整條自行車道騎乘在鄉村田野間,不時還會遇到火車擦身而過,清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

前面是彩虹車道,穿過鐵路地下道右轉就到達「源泉車站」,這裡也是「二水自行車道」唯一的地下道!

「源泉車站」為自行車道的休息站(0943、3.08K),有廁所可利用;此站設於1910年舊稱「鼻子頭驛」,1962年改稱「「源泉車站」,它是彰化縣最南端的車站!

源泉村為二水鄉淳樸小村落,舊名鼻仔頭,取自村旁山形如鼻頭;後因附近有「八堡圳」的分水口,當地人稱水圳頭,而改為「源泉村」,有水的源頭的含意!

清代台灣有三大水利工程,分別是北部郭錫瑠父子建造的瑠公圳,中部施世榜興建的八堡圳及南部曹謹闢建的曹公圳,三個水圳以興建於康熙48年(1709年)的八堡圳最早,灌溉面積最大,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所以後人尊稱施世榜為台灣水利建設的祖師爺,自行車騎乘當中常會與這條歷史悠久的水圳不期而遇!

經過源泉車站後離開「二林自行車道」先去參觀「林先生廟」,接上彰137縣道,就看到位於隆興橋旁的「八堡二圳取水口」!

往上走一段路回頭看,很清楚看到此處是由濁水溪引水道在二水鼻仔頭截源入圳的分水門,右側是「八堡一圳取水口」,左側為「八堡二圳取水口」,分別流向鹿港鎮、二林鎮,灌溉彰化平原千畝良田!
「八堡圳」因引用濁水溪流水,最早稱為「濁水圳」,又因這條水圳屬施家產業,大家稱為「施厝圳」;另因水圳灌溉面積涵蓋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馬芝堡及線東堡等八個堡界,因此人稱「八堡圳」!

就在分水口旁邊有一座「林先生廟」,據說當年開鑿「八堡圳」初期屢次引水失敗,困頓之際,有一位自稱「林先生」的老翁,出現協助教導開鑿,並以「籠壩」(石笱)施工,圳水終於豁然暢通,老翁不願居功悄然離去,鄉民為感念其恩澤,遂建祠祭祀!
另二水鄉每年舉辦「跑水節」,就是紀念林先生、施世榜、黃仕卿這三位建立八堡圳的有功人士!(參考導覽資料)

續行不到五分鐘就來到頂厝的「二水花旗木步道」,這段步道沿鐵路伴行,直達源泉派出所前,全長約600公尺,現在花開正盛,整條花廊非常壯觀!

「花旗木」豆科決明屬落葉喬木,原產泰國、緬甸,每年3-4月開花,粉紅花朵狀似櫻花非常美麗,故有「四月櫻花」、「泰國櫻花」及「平地櫻花」之稱,與黃槐、阿勃勒、鐵刀木……等豆科植物皆是它的親戚!

本以為非例假日能避開人潮,拍出許多美美的照片,想不到遊覽車一部接一部,送來許多旅遊團,將整條步道塞得滿滿,想要好好取景也難!

這段S型彎曲鐵道伴隨盛開的花旗木,是步道上打卡、拍照的經典路段,尤其火車來時更是擁擠!

這棵是步道中最大、樹型最美的花旗木,不少專業攝影家更在樹下守株待兔期拍攝最佳的景色,一般遊客只能輪流在旁拍照打卡!

忽然聽到有人說下一班火車要在10點45分才會經過,看看時間還有半小時,就先到附近的「八堡圳公園」逛逛,從源泉派出所前面的152縣道左切沿防汛道路往東騎,路旁八堡圳溪水湍急澎湃洶湧,令人遙想當年先民開鑿這條水圳的艱辛!

經過舊「八堡圳取水口制排水門」、「經一綠能公司微水力發電廠」終於到達「八堡圳公園」(1024、5.64K),這裡是二水自行車道的終點,設有遊憩設施,環境清幽,還有兩棵美麗的花旗木,遊客稀少算是二水鄉一處秘境!

「八堡圳公園」旁邊這座新的「八堡圳取水口制排水門」,可能適逢春耕期間急需用水,圳道水量充足!

稍事休息後便返回「花旗木步道」,我們選擇在源泉派出所前水門平交道旁,準備獵取火車經過粉紅花旗木下的浪漫畫面,結果等到10點45分還未見火車蹤影,經查證後確定為11點半,只好繼續耐心等待!

終於聽到火車鳴笛聲,旁邊水門平交道的柵欄慢慢放下,火車從遠方花旗木與落羽松中間緩緩駛來!

從火車出現到離開約莫一分鐘,我們在此足足等了50分鐘,大熱天下很辛苦但很值得,總算了卻一樁心願!

看看時間才11點半,早上到現在騎不到6公里,心有不甘,決定與俊明兄再騎到名間濁水車站,沿彰152縣道往東騎,這段道路雖沒像集集綠色隧道ㄧ般,但沿途許多百年樟樹,綠蔭蔽日騎來舒服!

半小後終於到達名間的「濁水車站」(1152、13.37K),這個車站於1922年設站,舊稱「名間驛」,同年3月因位置靠近濁水溪而改為「濁水驛」,目前是集集支線唯一辦理列車交會的車站,中午在車站前方路口吃午餐後便返回二水!

經過「二水花旗木步道」時遊客依然很多,直接來到「二水車站」右側的「二八水水公園」(1315、27.41K),這個公園是「二水自行車道」的起點,裡面規劃有社區廣場、兒童遊憩區,林木扶疏還有好幾棵花旗木;另外還陳列兩部蒸汽老火車!
二水在日據時期有縱貫鐵路、集集線鐵路、台糖鐵路等三種鐵路穿梭其間,所以二水鄉民對傳統老式火車總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眼前這部CT278號日製蒸汽火車頭,是過去縱貫鐵路線快速旅客列車的第一輛,素有「蒸汽女王」之稱!後面那一部為台糖345號為比利時製造的小火車頭,俗稱「五分仔」,兩部蒸汽火車陳列在一起,形成強烈對比,這裡一直是鐵道迷的最愛!

今天最後一段行程還要到坑口巷看那棵特別的「黃金花旗木」,沿著八堡一圳道路往北騎,稻田、菜圃、果園、聚落、土地公廟不斷變化!

這段路約2公里很快的來到坑口巷的「黃金花旗木」(1325、29.47K),整排花旗木沿溪生長顯得格外亮麗,許是路途較遠地點冷僻未見遊客造訪!

這處坑口巷花旗木數量不多僅20多棵,其中有兩棵是比較特別的「黃金花旗木」,花朵偏黃,在花旗木族群中也算特別,深藏在鄉間圳旁遺世獨立!

欣賞完「黃金花旗木」秘境,今日行程已完成,回到二水車站(1337、32.17K)準備搭下午兩點火車返回台北!

後記:
五月一日再度造訪二水時,粉紅色花旗木已接近尾聲,短短的二週花色泛白,大部分已掉落,不過,倒有幾分日本吉野櫻的感覺!

但八堡圳公園及花旗木步道對面水車公園,因開得較晚,現在正欣欣向榮!

經過「八寶圳公園」制排水門旁,還發現幾棵白色帶綠的花旗木,很特別!

此外,源泉派出所附近的「倡和福和宮」,廟後3-5棵的黃金花旗木,也開的很精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