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小品」音樂,通常是指在8分鐘以內、演奏時間較短的樂曲;而提琴是泛指有琴杆,需一手持杆另一手持琴弓,利用琴弓摩擦琴弦而發聲的「弓弦樂器」,例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其中小提琴因音色優美纖細而成為演奏曲目最多的小品,其次為大提琴。在古典樂裡,除了原本為提琴樂器創作的小品外,另外也有些原是一首多樂章弦樂曲裡的一個樂章,因知名度高而被獨立成一首小品,也有的是由其他樂器的樂曲被改編而成的小品。
以下即依照創作的年代,介紹十五首受演奏家青睞及大家較常聽到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
為德國作曲家約翰·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於1680年所創作,其實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有「輪唱」的意思,原版由三個小提琴演奏並以大鍵琴和大提琴及魯特琴伴奏,而大提琴穩定而流動的低音線條,為重複且有韻律感的小提琴旋律創造出豐富的和聲基礎,隨著旋律層層堆疊,音樂的情感也不斷升溫,展現出純粹而感人的力量。
為德國作曲家巴哈(J.S.Bach)在1717-1723年間所作,此組曲共有四首,以其中的第三首的第二樂章最為知名,在弦樂徐徐奏出旋律下呈現出樸素的歌詠主題,其中的小提琴緩慢柔美的演奏,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則規律的伴隨著,充滿詩意的旋律也讓心情充滿平靜順暢。
1871年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把原曲的D大調變調到C大調並將旋律降低一個八度,變成可以只用小提琴的G弦(最粗的弦)來演奏,所以此曲又被稱為G弦之歌。
為巴哈擔任柯登宮廷樂長期間所創作,共有六首組曲,每首各有六個樂章,其中以第一首的第一樂章,又稱為前奏曲/Prelude(組曲開始前的短曲,引導大家聆聽)最為知名,旋律流暢且充滿張力,展現了大提琴獨特的音色與表現力。
為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Vivaldi)於1723年所創作的E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樂曲以五段旋律呈現春天帶來的大自然意象:春臨大地→0:31眾鳥歡唱→1:11和風吹拂,溪流低語→1:40天空被黑雲遮蔽,雷鳴、閃電與暴風雨→2:05風雨趨緩、結束,最後再度奏起鳥語花香的和諧樂音。
嘉禾舞曲原本是法國東南部多菲內(Dauphiné)地區嘉禾族(Gavots)的農民舞蹈,之後融合了布列塔尼地區的歌謠與舞蹈逐漸傳開,成為風行於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宮廷舞蹈與音樂,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也多有此類作品,而其中則以郭塞克(Joseph Gossec)於1786年的作品最讓人耳熟能詳,此曲小提琴由斷奏旋律開始,呈現輕快活潑的感覺,第二段穩重柔順,以圓滑奏表現,並以技巧性的三度雙音表現,第三段則是第一段的再現。
為包凱里尼(Boccherini Minuet)於1771年所創作,此樂章為3/4拍、A大調轉D大調,經常作為獨立作品演奏,一開始第一小提琴奏出簡單優雅的旋律,中提琴和大提琴進行八分撥奏,第二小提琴則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三種弦樂器交叉演奏、樂音悠揚。
小步舞曲是源於法國的3/4拍的男女對舞,於17世紀時由民間傳入宮廷後成為歐洲貴族舞曲主流,中庸的速度和優雅的風格為其特色,舞會時是由弦樂團演奏,並於起舞前會向舞伴和觀眾行屈膝禮或鞠躬,為一種內斂、莊重、優雅的舞蹈與音樂。
為莫札特(Mozart)於1787年所創作的弦樂曲,其中最知名的第一樂章具有進行曲般的風格,呈示部主題清新歡暢且連續出現顫音,顯得生氣勃勃,副部的第一部分旋律流暢優美,以連奏和斷奏的音型交替出現,副部的第二部分則是連續反覆的顫音和斷奏,蘊涵著一種自得其樂的情緒,最後則在簡潔的尾聲中結束。
為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於1807年所創作,雖名稱是隨想曲但實際上更接近練習曲的性質,且每一首都探索了特定的演奏技巧,而第24首除了有11段的主題與變奏,並包括雙停顫音、左手撥弦、泛音、換把位及跨弦等高難度技巧。
此曲為1826年帕格尼尼所創作的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為6/8拍的三段式結構(ABACA)迴旋曲式,迴旋段A段沿用巴洛克時期獨奏與合奏交替的競奏風格,插入段(B或C段)則留給小提琴作為炫技舞台,小提琴獨奏時並利用斷奏和拋弓技巧,發出像是鐘聲效果的頓音,之後為多次獨奏與合奏交替變化,最後為迴旋段的第二次主題再現。
為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Mendelssohn)1844年所創作,其中的第二樂章也常會被單獨演奏,樂曲是採用ABA形式的三段體,並有兩個對比性的主題,第一段在小提琴安靜甜美的樂音下,呈現平靜沉思的感覺,第二段採用急促的拉弓,獨奏小提琴大量採用雙音和八度音演奏,與樂團一起營造出惆悵的情緒,第三段再次呈現主題,最後小提琴以熟練的顫音進行演奏並歸於平靜。
為俄國作曲家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於1852年(當時僅23歲)所創作的兩首F大調鋼琴曲,調性明朗歡快、活潑風趣,甚至具有些許的諧謔性質,但又有時會隱隱透露出幾分憂鬱,旋律輕盈詼諧、優美動人,也是他廣受歡迎的兩首音樂小品,而其中的第一號作品後來也被改編成大提琴、小提琴、弦樂三、四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呈現。
為法國小提琴家丹克拉(Charles Dancla)於1858年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創作的六首變奏曲中的第一號,也是一首小提琴的練習曲。此曲為F大調/A大調、拍子為4/4,由四個部分組成:行板的主題、中度變奏、中板速度、活潑的結尾,練習此曲可以訓練學生的分離(用弓將每個音符分開演奏,使每個音符之間產生短暫的停頓,創造出明顯的節奏感和獨立的音符聲音)、連奏、樂句、音色及力度等技巧。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於1878年到瑞士日內瓦湖邊的Clarens旅遊,對那美好的景色有無比的懷念,於是寫下〈一個心愛地方的記憶(Souvenir d'un lieu cher)〉這首樂曲作為紀念,全曲由三首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小品所組成,包括:Meditation/冥想(D小調)、Scherzo/諧謔曲(C小調)及最知名、最常被獨立演奏的此曲(第三首),也被稱為「無言語的聖歌」。
為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 Schubert)於1825年所創作,此曲是以英國作家華特‧史考特(Walter Scott)的敘事詩「湖上美人(The Lady of the Lake)」為背景所作的七首歌曲之一,歌名原為〈艾倫的第三首歌(Ellen's Third Song)〉,描寫蘇格蘭各部族欲推翻蘇格蘭王詹姆士五世前,艾倫替部族領導人羅德里克(Roderick)祈禱戰勝所唱的歌曲,因她所祈禱的對象是聖母瑪利亞,所以歌名也被以〈Ave Maria(向瑪莉亞祈禱)〉稱之,由於此曲後來成為世界名曲,所以也被改編成多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曲。
為1878年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沙泰(Sarasate)到匈牙利旅行時,聆聽該地吉卜賽人的歌曲後所創作,曲中屢次出現急速上下行的裝飾句,就是模仿吉卜賽人揚琴的聲音。此曲第一段為中板的序奏,第二段為緩板交織的旋律與緊隨的裝飾風樂句,第三段是優美而稍帶哀愁感的旋律,終段則是熱情奔放的匈牙利查爾達什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