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小品音樂進入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也從莊嚴、華麗、炫技的巴洛克及古典樂派時期進入到浪漫、自由、奔放的浪漫及現代樂派時期。以下將依照創作的年代,繼續介紹十五首大家常聽到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
〈動物狂歡節〉室內樂組曲為法國作曲家聖桑(Saint-Saëns)1886年所創作,由十四首具標題的小品組成,也代表了十二種動物,第十三首樂曲的標題為天鵝,為鋼琴與大提琴合奏曲,在大提琴獨奏下呈現出天鵝的高貴優雅,是組曲中最常被單獨演奏的一首。
為1888年英國作曲家艾爾加(Edward Elgar)為小提琴和鋼琴而創作的樂曲,採用三段體,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風格,由E大調、2/4拍的切分音展開有名的A段,小提琴在高音區奏出纏綿的深情旋律,B段轉入G大調,在柔和的曲調中有著幽婉的相思情調,經過帶有泛音色彩的過門主題再現,尾聲在A段主題的變奏形式下緩緩減弱而終了。
創作當時,艾爾加正籌辦與卡洛琳‧艾莉絲(Caroline Alice)的婚禮,並將樂曲以德文命名為「愛的禮讚/Liebesgruss)」,將此作為新婚禮物獻給愛妻,一年後出版商將曲名改為法文「Salut d'Amour」,以小提琴與鋼琴、鋼琴、大提琴與鋼琴、管弦樂四個版本出版,而大提琴版一開始是由D大調(移調)展開A段主題。
1893年法國作曲家馬斯奈(Massenet)創作歌劇「泰伊思」,故事敘述一位修士規勸沉迷於紙醉金迷中的女子泰伊思離開花紅酒綠的交際圈,泰伊斯受到修士的感化決定擺脫縱情享樂的世俗生活便進修道院當修女,後來修士愛上美麗的泰伊斯,在上帝和愛情之間他倍受折磨,但泰伊思卻在修道院裡獲得了寧靜,不再需要愛情,最後在她病入膏肓彌留之際,匍匐在愛情腳下的修士成為罪人,而泰伊思的靈魂卻升上天堂...,此曲是歌劇第二幕的第一與第二場換場時由小提琴和樂團演奏的間奏曲,因其旋律優美動人、樂音轉折起伏,具豐富的音樂表情,已成為經常被單獨演奏的小提琴代表作品。
此曲呈現出泰伊思在修士的勸說下幡然悔悟,最後並升上天堂的轉折過程。樂曲以三段式表現,第一段的琴音寧靜祥和,猶如少女虔誠地向上帝敞開心扉請求寬恕,第二段是由多次轉調和使用變化音的技巧,以音樂情緒的不穩定表現了泰伊思內心的矛盾掙扎,第三段樂曲則恢復平靜,虔誠的祈禱得到了實現,最後結尾處琴聲則緩緩推向高音區,彷彿她被淨化的靈魂飛向天界...。上方影片的南韓小提琴家康珠美在五歲時就與漢堡交響樂團同台,得獎經歷豐富,與下方影片的克羅埃西亞知名大提琴家Hauser,在兩人演奏時的神情搭配精湛的琴藝下,更讓人心有戚戚焉。
韓德爾(Händel)為大鍵琴寫下數十首曲子,其中以〈第七號G小調組曲/ Suite No. 7 in G minor〉最為知名,而此曲為其最後的第六樂章,經過了124年後,1894年被挪威作曲家哈佛森(Halvorsen)改編為以小提琴與中提琴(或大提琴)演奏的二重奏,並成為弦樂二重奏的知名曲目。此曲以4/4拍及簡潔的和弦序列呈現,一開始兩把提琴便隨著旋律由慢而快,逐漸展開一場競技,在強而有力的對位形式下,能量蓄積一陣陣的爆發,也帶往此曲走向最終燦爛的結尾,樂曲中可聽見兩項樂器此起彼落、對話式地相互追逐抗衡,純粹的聲響也讓弦樂的音色得以更加燦爛。
為1894年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Dvořák)在捷克度假期間所創作的鋼琴幽默曲集,八首中以第7首降B大調最受歡迎,1906年再由美國籍奧地利裔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改編成小提琴與鋼琴合奏曲後,讓此曲更具知名度,另外後人也有改編成中提琴(或大提琴)與鋼琴的合奏曲,及兩把提琴(小+大提琴)與管弦樂團的協奏曲,都各有特色及韻味。幽默曲是19世紀末逐漸興起的一種音樂體裁,多採用2/4或4/4拍子,以段落的表情極富變化為特徵。
俄羅斯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於1899年到1900年間,以亞歷山大·普希金的詩作改編完成同名歌劇「蘇丹沙皇的故事/The Tale of Tsar Saltan」,此曲為第三幕的第一場描述王子變成大黃蜂攻擊兩個反派角色時的配樂,由於此曲的旋律極快,也常被選用來展示小提琴、大提琴等各項樂器的演奏技巧。
1904年捷克小提琴家德爾德拉(F.Drdla)到維也納訪友,當他乘車經過舒伯特墓地時回憶起這位偉大作曲家的生平,腦海中浮起了樂思便記載於電車票上,回到家後立即完成此首樂曲。此曲在懷舊的情感中略帶些哀怨的情緒,旋律讓人充滿無限的沉思和回憶,最後在飄忽漸慢的小提琴雙音綿延之中結束,雲淡風輕卻別有意境。
1904年義大利作曲家蒙蒂(Vittorio Monti)以匈牙利傳統舞蹈Czardas為題材創作,是由小提琴、曼陀鈴和鋼琴所寫成的狂想曲,後來也成為小提琴獨奏名曲。此曲一開始為徐緩的旋律,中段進入熟悉的輕快跳躍旋律,最後則以華麗快速的樂段結尾,音調、速度及生動的旋律變化充分呈現了小提琴的絢麗技巧,也散發其特殊的吸引力。
弗里茨·克萊斯勒創作的〈維也納古典舞曲三部曲/Alt-Wiener Tanzweisen〉於1905年出版,這是由三首小提琴樂曲:愛之喜、愛之悲和美麗的羅斯瑪琳(Schön Rosmarin)所組成,並時常被分別獨立演奏。此曲由雙音符的主和弦開始演奏,中段是以柔和的F大調旋律融入維也納華爾滋舞曲的風格,呈現了情侶在一起的喜悅,全曲傳遞著愛與喜悅的情感,讓人感受到浪漫的氣氛。
一開始小提琴在溫柔的三拍子節奏上奏出帶有憂鬱感的旋律,並使用低音弦的高把位音達到悲鬱的效果,之後進入A小調旋律,並在平穩的情緒中加入泛音效果,以呈現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此曲與〈愛之喜〉成對,兩首各代表了愛所帶來的歡樂和憂傷,在音樂史上首開先例,也是小提琴家的必備之作。
為羅馬尼亞小提琴家迪尼庫(Grigoras Dinicu)1906年在布加勒斯特音樂院的畢業作品,樂曲以簡短、快速的羅馬尼亞傳統舞蹈Hora為題材創作,並於1932年由小提琴家海飛茲(Jascha Heifetz)改編並親自演奏後廣為流行,由於此曲需要對上弓和下弓斷奏有優秀的掌握,也要求音符的發音清脆、清晰,才能使得音樂的活力完全顯現,對演奏者的技巧是一大考驗,因此也成為小提琴家最愛的Encore曲。
為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多(Gaspar Cassadó)1926年所創作的組曲,共有三個樂章,此曲為第一樂章(又稱為幻想曲/Fantasia),樂曲除了運用許多西班牙民歌中的元素,如自由的節拍、吉他演奏語法等,在演奏中也充滿著泛音、雙音、跨弦、撥奏等高難度的技巧,讓人感覺仿佛像是午夜夢醒時分的喃喃自語,卻又帶點淡淡的悲情色彩。
為匈牙利鋼琴家波第尼(Poldini/1869-1957)所創作的鋼琴獨奏曲〈La poupée valsante〉,樂曲由兩段旋律交織發展,呈現出跳舞娃娃跳著圓舞曲的感覺,後來克萊斯勒(Kreisler)於1924年將其改編成小提琴與鋼琴合奏,一開始小提琴先奏出圓舞曲的三拍旋律,接著以樂聲模仿跳舞娃娃的機械性動作,後段則又回到旋轉的圓舞曲旋律,是一首活潑生動、輕快可愛的小品,改編後也令人耳目一新。
為美國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克魯爾(William Kroll)於1945年創作,並以小提琴撥奏方式模仿斑鳩琴的聲音效果,生動活潑、流動順暢,散發出鄉村音樂的氣息,為美國音樂風格代表的小提琴樂曲。斑鳩琴是一種撥弦樂器,乃由美國之前的非洲裔奴隸以幾種非洲樂器為基礎發展而成,常與小提琴一起用來演奏鄉村音樂。
新天堂樂園是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1988年所執導的電影,配樂由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與他的兒子所創作。片中描寫了一位熱愛電影的小男孩和老放映師在小鎮的成長歷程,以及他們的人生記憶與電影之間難分難捨的牽連,加上以弦樂器為主的配樂為背景音樂,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