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聽古典樂(七)/名曲篇~「提琴樂器」經典小品三十首介紹與欣賞(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所謂「小品」音樂,通常是指在8分鐘以內、演奏時間較短的樂曲;而提琴是泛指有琴杆,需一手持杆另一手持琴弓,利用琴弓摩擦琴弦而發聲的「弓弦樂器」,例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其中小提琴因音色優美纖細而成為演奏曲目最多的小品,其次為大提琴。在古典樂裡,除了原本為提琴樂器創作的小品外,另外也有些原是一首多樂章弦樂曲裡的一個樂章,因知名度高而被獨立成一首小品,也有的是由其他樂器的樂曲被改編而成的小品。

以下即依照創作的年代,介紹十五首受演奏家青睞及大家較常聽到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

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

為德國作曲家約翰·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於1680年所創作,其實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有「輪唱」的意思,原版由三個小提琴演奏並以大鍵琴和大提琴及魯特琴伴奏,而大提琴穩定而流動的低音線條,為重複且有韻律感的小提琴旋律創造出豐富的和聲基礎,隨著旋律層層堆疊,音樂的情感也不斷升溫,展現出純粹而感人的力量。

D大調第三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Suite No. 3 in D Major,BWV 1068 II. Air

為德國作曲家巴哈(J.S.Bach)在1717-1723年間所作,此組曲共有四首,以其中的第三首的第二樂章最為知名,在弦樂徐徐奏出旋律下呈現出樸素的歌詠主題,其中的小提琴緩慢柔美的演奏,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則規律的伴隨著,充滿詩意的旋律也讓心情充滿平靜順暢。

弦樂團版本

小提琴+鋼琴版

1871年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把原曲的D大調變調到C大調並將旋律降低一個八度,變成可以只用小提琴的G弦(最粗的弦)來演奏,所以此曲又被稱為G弦之歌。

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樂章/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為巴哈擔任柯登宮廷樂長期間所創作,共有六首組曲,每首各有六個樂章,其中以第一首的第一樂章,又稱為前奏曲/Prelude(組曲開始前的短曲,引導大家聆聽)最為知名,旋律流暢且充滿張力,展現了大提琴獨特的音色與表現力。

四季組曲-春,第一樂章/The Four Seasons-Spring,1st movement

為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Vivaldi)於1723年所創作的E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樂曲以五段旋律呈現春天帶來的大自然意象:春臨大地→0:31眾鳥歡唱→1:11和風吹拂,溪流低語→1:40天空被黑雲遮蔽,雷鳴、閃電與暴風雨→2:05風雨趨緩、結束,最後再度奏起鳥語花香的和諧樂音。

D大調嘉禾舞曲/Gavotte in D Major

嘉禾舞曲原本是法國東南部多菲內(Dauphiné)地區嘉禾族(Gavots)的農民舞蹈,之後融合了布列塔尼地區的歌謠與舞蹈逐漸傳開,成為風行於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宮廷舞蹈與音樂,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也多有此類作品,而其中則以郭塞克(Joseph Gossec)於1786年的作品最讓人耳熟能詳,此曲小提琴由斷奏旋律開始,呈現輕快活潑的感覺,第二段穩重柔順,以圓滑奏表現,並以技巧性的三度雙音表現,第三段則是第一段的再現。

E大調弦樂五重奏第三樂章:小步舞曲/String Quintet in E major 3rd Movement:Minuet

為包凱里尼(Boccherini Minuet)於1771年所創作,此樂章為3/4拍、A大調轉D大調,經常作為獨立作品演奏,一開始第一小提琴奏出簡單優雅的旋律,中提琴和大提琴進行八分撥奏,第二小提琴則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三種弦樂器交叉演奏、樂音悠揚。

五重奏版

弦樂團版

小步舞曲是源於法國的3/4拍的男女對舞,於17世紀時由民間傳入宮廷後成為歐洲貴族舞曲主流,中庸的速度和優雅的風格為其特色,舞會時是由弦樂團演奏,並於起舞前會向舞伴和觀眾行屈膝禮或鞠躬,為一種內斂、莊重、優雅的舞蹈與音樂。

G大調第13號小夜曲第一樂章/Serenade Nr.13 in G Major 1rd Movement

為莫札特(Mozart)於1787年所創作的弦樂曲,其中最知名的第一樂章具有進行曲般的風格,呈示部主題清新歡暢且連續出現顫音,顯得生氣勃勃,副部的第一部分旋律流暢優美,以連奏和斷奏的音型交替出現,副部的第二部分則是連續反覆的顫音和斷奏,蘊涵著一種自得其樂的情緒,最後則在簡潔的尾聲中結束。

A小調第二十四號小提琴隨想曲/Caprice No.24 In A minor

為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於1807年所創作,雖名稱是隨想曲但實際上更接近練習曲的性質,且每一首都探索了特定的演奏技巧,而第24首除了有11段的主題與變奏,並包括雙停顫音、左手撥弦、泛音、換把位及跨弦等高難度技巧。

鐘聲/La Campanella

此曲為1826年帕格尼尼所創作的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為6/8拍的三段式結構(ABACA)迴旋曲式,迴旋段A段沿用巴洛克時期獨奏與合奏交替的競奏風格,插入段(B或C段)則留給小提琴作為炫技舞台,小提琴獨奏時並利用斷奏和拋弓技巧,發出像是鐘聲效果的頓音,之後為多次獨奏與合奏交替變化,最後為迴旋段的第二次主題再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Violin Concerto E Minor 2rd Movement

為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Mendelssohn)1844年所創作,其中的第二樂章也常會被單獨演奏,樂曲是採用ABA形式的三段體,並有兩個對比性的主題,第一段在小提琴安靜甜美的樂音下,呈現平靜沉思的感覺,第二段採用急促的拉弓,獨奏小提琴大量採用雙音和八度音演奏,與樂團一起營造出惆悵的情緒,第三段再次呈現主題,最後小提琴以熟練的顫音進行演奏並歸於平靜。

F大調第一號-旋律/Melody in F Major No.1

為俄國作曲家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於1852年(當時僅23歲)所創作的兩首F大調鋼琴曲,調性明朗歡快、活潑風趣,甚至具有些許的諧謔性質,但又有時會隱隱透露出幾分憂鬱,旋律輕盈詼諧、優美動人,也是他廣受歡迎的兩首音樂小品,而其中的第一號作品後來也被改編成大提琴、小提琴、弦樂三、四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呈現。

三重奏(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版

小提琴版

六首變奏曲第一號/6 Air Varié Op.89 No.1

為法國小提琴家丹克拉(Charles Dancla)於1858年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創作的六首變奏曲中的第一號,也是一首小提琴的練習曲。此曲為F大調/A大調、拍子為4/4,由四個部分組成:行板的主題、中度變奏、中板速度、活潑的結尾,練習此曲可以訓練學生的分離(用弓將每個音符分開演奏,使每個音符之間產生短暫的停頓,創造出明顯的節奏感和獨立的音符聲音)、連奏、樂句、音色及力度等技巧。

旋律/Mélodie in E-flat major, Op.42, No.3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於1878年到瑞士日內瓦湖邊的Clarens旅遊,對那美好的景色有無比的懷念,於是寫下〈一個心愛地方的記憶(Souvenir d'un lieu cher)〉這首樂曲作為紀念,全曲由三首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小品所組成,包括:Meditation/冥想(D小調)Scherzo/諧謔曲(C小調)及最知名、最常被獨立演奏的此曲(第三首),也被稱為「無言語的聖歌」。

萬福瑪麗亞/Ave Maria

為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 Schubert)於1825年所創作,此曲是以英國作家華特‧史考特(Walter Scott)的敘事詩「湖上美人(The Lady of the Lake)」為背景所作的七首歌曲之一,歌名原為〈艾倫的第三首歌(Ellen's Third Song)〉,描寫蘇格蘭各部族欲推翻蘇格蘭王詹姆士五世前,艾倫替部族領導人羅德里克(Roderick)祈禱戰勝所唱的歌曲,因她所祈禱的對象是聖母瑪利亞,所以歌名也被以〈Ave Maria(向瑪莉亞祈禱)〉稱之,由於此曲後來成為世界名曲,所以也被改編成多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曲。

小提琴版

大提琴版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為1878年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沙泰(Sarasate)到匈牙利旅行時,聆聽該地吉卜賽人的歌曲後所創作,曲中屢次出現急速上下行的裝飾句,就是模仿吉卜賽人揚琴的聲音。此曲第一段為中板的序奏,第二段為緩板交織的旋律與緊隨的裝飾風樂句,第三段是優美而稍帶哀愁感的旋律,終段則是熱情奔放的匈牙利查爾達什舞曲。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ydee-avatar-img
2025/01/06
6
想不到有幾首聽過的耶,真是普羅入門友善的歌單,深入淺出,謝謝分享 : )
6
Claydee 感謝您的閱讀與聆聽,這篇是針對弦樂器的小品樂曲做介紹,為了讓樂曲可以老少咸宜、大家都聽的有感,所以我篩選了大家常常會聽到的樂曲來做介紹,另外還有15首就放在即將推出的下集,一樣都精彩好聽喔!
希浠|YH.CC-avatar-img
2025/01/07
2
很少集中一回聽"弓弦樂器"小品,這些小品從練習曲到炫技能聽出各樣風格迷人的提琴音色(MV音質真好),熟悉的D大調卡農,常從西洋笛、鋼琴或與大提琴合奏中聆聽旋律,但在這首原版裡更能聽出"輪奏"的和諧與器樂音色的平衡。由巴哈"D大調第三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弦樂團版對照聽小提琴+鋼琴版,更突顯改編成C大調"G弦之歌"音樂調性中沉穩明亮的特質;而前奏曲/Prelude裡的低音,在馬友友演奏速度變化上閃現粗獷的音質,襯托高音自在輕盈,在短曲中聽音色層次變化好豐富~。 印象深刻的是由Eddy Chen演奏的帕格尼尼,真有呼應"鐘聲"的小提琴頓音,我查找資料才知道他與夥伴Brett Yang,近年在YT頻道"TwoSet Volin(雙琴俠)"以詼諧與創意方式推廣古典樂,兩位台裔小提琴手聯手闢出一條不同傳統古典音樂人的路徑很不簡單。https://www.youtube.com/@twosetviolin 最後是較少聽的"流浪者之歌",偶爾在影片效果中聽到引用的片段,完整聽琴音真像會歌唱的佛朗明哥舞者,很有戲劇張力。謝謝馬克先生分享,期待下集喔~🎶。
2
YH.CC 對了,還有一首取樣"鐘聲"裡的主題旋律的KPOP歌曲,也一併介紹給您🎻 BLACKPINK - Shut D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e9SOEKotk 另外這篇文章裡面包括"鐘聲"就有六首KPOP取樣這30首"提琴小品"的音樂(另外"進行曲(六)"那篇有一首被取樣,"聲樂(四)"那一篇也有一首被取樣),有空可以再回顧聽看看這些KPOP歌曲,會對這類"取樣"古典樂的KPOP歌曲更有感覺喔! 12首「取樣」古典樂的KPOP女團歌曲賞析~K-pop+古典樂=流行又典雅! https://vocus.cc/article/64200dc3fd897800013e5a1f
1
乙二-avatar-img
2025/01/12
1
動聽,曲曲都是經典,一直放到今天休假日來享受是對的。
1
乙二 感謝您的閱讀與聆聽! 這30首樂曲我是從20年前別人(他是奇美電子的員工,老闆許文龍送他們整套古典音樂的CD,他再轉送給我)送給我的「奇美博物館出品的小提琴、大提琴小品集」共10片,約150首中選出來的,當時其實也沒能每首樂曲細細品味,後來因為線上音樂崛起,就把CD放在一旁(結果後來奇美電子也易主改名變成群創光電了😦),這次要寫此主題時突然想到這些CD,於是再拿出來一首一首從Youtube找出來聽。想起我更早以前開始聽古典樂時只有錄音帶的時代,現在聽古典樂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又不用花錢買錄音帶或CD,真是聽眾之福,但相對應該也是唱片出版公司之苦吧😁...
一舟-avatar-img
2025/01/09
1
感謝馬克先生的深度分享。這上下兩篇大概又可以陪伴我好幾天的深夜趕稿了 : )我個人非常喜歡提琴樂器演奏,聽到德國小提琴家將巴哈"D大調第三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改編成C大調的演奏,感動到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雖然弦樂團版本是平常較常聽到的,也喜歡。樂曲的介紹部分也讓古典樂變得容易親近,值得珍藏的分享。
1
一舟 感謝您的閱讀和聆聽! 深夜趕稿聽古典樂確實很適合,其實我這兩篇有些部分也是深夜一面聽一面寫出來的,許多樂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耳機沉浸欣賞,確實會讓人很有感(這兩篇有好幾首樂曲我也是聽到感動的眼淚在眼眶打轉...🥲),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把原曲的D大調降音階變調到C大調後,有一種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共鳴感,而且在只有鋼琴伴奏下,小提琴的演奏更讓人更容易被拉入樂曲旋律中,彷彿是自己在跟自己對話一般,若剛好觸動到內心所思之事,真的會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我懂這個感覺!而弦樂團版本因為是巴哈時期的演奏方式,是屬於比較莊嚴、巴洛克時期的演奏方式,聽起來反而會讓人心靈平靜、心情愉悅,確實是有不同的感覺,所以我才會選這兩個版本一起讓大家來體會看看。以下還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也一起分享給您,一樣的樂曲,不同的演奏形式也會有不同的體驗! 大提琴+弦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glW3KNSsQ 加入大鍵琴伴奏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B104s0Yas 聲樂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9B3ipwMx8 小提琴+吉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rmGcSO-ps 室內樂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bp6p0WbbQ 雙簧管+弦樂+大鍵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lmWkq92xc
1
收入歌單 看來是很好的陪伴曲~~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感謝您的閱讀與聆聽,這篇是針對弦樂器的小品樂曲做介紹,為了讓樂曲可以老少咸宜、大家都聽的有感,所以我篩選了大家常常會聽到的樂曲來做介紹,裡面有幾首也是初學小提琴的人必學的樂曲,但也有幾首是要神級的大師才能演奏得好的曲子!
1
進行曲(March)起源於軍隊,是一種具有強烈規律性節奏的音樂形式,19世紀時的歐洲作曲家也以進行曲形式創作各式古典樂曲,其包括為了樂器獨奏曲、歌劇、某個樂章的曲式,或是某個特殊事件及重要場合而作,本文介紹:舒伯特、貝多芬、艾爾加、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樂曲。軍樂的進行曲則介紹世界各國的著名進行曲。
本文將解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內涵與差異,接著介紹古典樂的派別與時期,瞭解各時期的音樂風格與當時的代表作曲家,並賞析:韋瓦第、巴哈、海頓、貝多芬、聖桑、布拉姆斯、舒曼、羅西尼、夏布里耶、佛漢·威廉斯、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作品,讓我們在聽古典樂時,可以更清楚的知曉樂曲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曲式意涵。
「聲樂」是不管有沒有樂器伴奏,只要是由人聲為主的音樂形式即可稱之。本文將介紹:聲樂的演出形式(獨唱、重唱、齊唱、合唱)、歌曲的種類(宗教典禮歌曲、劇性歌曲、文學性歌曲)、歌劇中所使用的歌唱形式、歌劇「魔笛」、「杜蘭朵」、「阿伊達」段落導聽、及其他多首歌曲、樂曲的欣賞。
多樂章的器樂曲可分為奏鳴曲、組曲、協奏曲與交響曲。本文將介紹:奏鳴曲各樂章的特性、各時期的組曲風格、大協奏曲與獨奏協奏曲的介紹、交響曲各樂章的特性與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導聽、及其他多首樂曲欣賞。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本文將介紹:序曲、前奏曲、間奏曲、觸技曲、小夜曲、練習曲、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詼諧曲、交響詩、嘉禾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圓舞曲等15種型態的器樂曲與樂曲欣賞。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進行曲(March)起源於軍隊,是一種具有強烈規律性節奏的音樂形式,19世紀時的歐洲作曲家也以進行曲形式創作各式古典樂曲,其包括為了樂器獨奏曲、歌劇、某個樂章的曲式,或是某個特殊事件及重要場合而作,本文介紹:舒伯特、貝多芬、艾爾加、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樂曲。軍樂的進行曲則介紹世界各國的著名進行曲。
本文將解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內涵與差異,接著介紹古典樂的派別與時期,瞭解各時期的音樂風格與當時的代表作曲家,並賞析:韋瓦第、巴哈、海頓、貝多芬、聖桑、布拉姆斯、舒曼、羅西尼、夏布里耶、佛漢·威廉斯、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作品,讓我們在聽古典樂時,可以更清楚的知曉樂曲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曲式意涵。
「聲樂」是不管有沒有樂器伴奏,只要是由人聲為主的音樂形式即可稱之。本文將介紹:聲樂的演出形式(獨唱、重唱、齊唱、合唱)、歌曲的種類(宗教典禮歌曲、劇性歌曲、文學性歌曲)、歌劇中所使用的歌唱形式、歌劇「魔笛」、「杜蘭朵」、「阿伊達」段落導聽、及其他多首歌曲、樂曲的欣賞。
多樂章的器樂曲可分為奏鳴曲、組曲、協奏曲與交響曲。本文將介紹:奏鳴曲各樂章的特性、各時期的組曲風格、大協奏曲與獨奏協奏曲的介紹、交響曲各樂章的特性與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導聽、及其他多首樂曲欣賞。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本文將介紹:序曲、前奏曲、間奏曲、觸技曲、小夜曲、練習曲、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詼諧曲、交響詩、嘉禾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圓舞曲等15種型態的器樂曲與樂曲欣賞。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那雙常被人說適合彈鋼琴的手指,不曾碰觸過真正的鋼琴琴鍵,甚至在此之前,她對「鋼琴」這兩字並沒有任何概念,直到家裡偶然多出一台別人傳遞下來的二手電子琴。
Schradieck No.4,我拉了一行一弓給老師聽。老師說改從只用下半弓先練一小節一弓慢拉平均,之後可以D弦加重音。 DONT No.2,右手上下弓都要平均長度,音色要紮實的平均。老師說第二面那邊音準比較好,問我是不是比較多練,我說沒有。回家想想,可能是因為第二面都是A、E弦,第一頁都是G、D
日前與先生外出用餐,沒想到餐聽出菜比預期更慢,等著等著,我發覺餐廳播放的音樂很特殊,隨口問先生那是什麼樂器,先生說是獨弦琴。一根弦便能演奏流行歌曲,我覺得很神奇。非琴非箏的音色,素樸而有古意,彷彿自遙遠的年代傳來,向聽眾娓娓訴說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隔天先生找來獨弦琴的演奏影片,琴音悠揚婉轉,比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Thumbnail
無關中古世紀亦無關歐洲皇室 純粹因為早餐看著格友的文章,配著You tube隨機播放的系列樂曲有感而發:樂器之王與樂器之后的種種。 鋼琴不論獨奏、伴奏都能完美完全的詮釋樂曲的精髓且動靜皆宜,所以被推崇為樂器之王;小提琴高昂清亮的聲音表現讓人激賞,不僅古典樂曲能完美演繹複雜多重可急可緩的轉折,在流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街頭小提琴演奏。 封面圖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那雙常被人說適合彈鋼琴的手指,不曾碰觸過真正的鋼琴琴鍵,甚至在此之前,她對「鋼琴」這兩字並沒有任何概念,直到家裡偶然多出一台別人傳遞下來的二手電子琴。
Schradieck No.4,我拉了一行一弓給老師聽。老師說改從只用下半弓先練一小節一弓慢拉平均,之後可以D弦加重音。 DONT No.2,右手上下弓都要平均長度,音色要紮實的平均。老師說第二面那邊音準比較好,問我是不是比較多練,我說沒有。回家想想,可能是因為第二面都是A、E弦,第一頁都是G、D
日前與先生外出用餐,沒想到餐聽出菜比預期更慢,等著等著,我發覺餐廳播放的音樂很特殊,隨口問先生那是什麼樂器,先生說是獨弦琴。一根弦便能演奏流行歌曲,我覺得很神奇。非琴非箏的音色,素樸而有古意,彷彿自遙遠的年代傳來,向聽眾娓娓訴說好久好久以前的故事。 隔天先生找來獨弦琴的演奏影片,琴音悠揚婉轉,比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Thumbnail
無關中古世紀亦無關歐洲皇室 純粹因為早餐看著格友的文章,配著You tube隨機播放的系列樂曲有感而發:樂器之王與樂器之后的種種。 鋼琴不論獨奏、伴奏都能完美完全的詮釋樂曲的精髓且動靜皆宜,所以被推崇為樂器之王;小提琴高昂清亮的聲音表現讓人激賞,不僅古典樂曲能完美演繹複雜多重可急可緩的轉折,在流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古琴吉他音程調弦互動。瞬間演作內功 逆著練。倒著練。反著練。 為了不再現不練習以應付當下瞬間無限。反而必須事先將各種可能障礙排除。 趨向完整。修習各種調性音程互動完整至少十五大調十五小調。 吉他音程互動空弦調音色彩。心耳必須聽見。四度圈循環 362573。Em7sus4和弦。C大調 62
Thumbnail
Schradieck No.3 第四指伸出去時候,小心手腕又往外凸出去了。No. 4 上課我拉從弓根一個小節一弓(一整行一弓還沒有練成)。第一指降記號時往再後伸張,手不要移位置。Tchaikovsky最新的那面有些段落速度不對,靠最後面的地方還沒有練完,老師聽了也知道,所以就沒聽完。
Thumbnail
街頭小提琴演奏。 封面圖由Gerd Altmann在Pixabay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