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聽古典樂(七)/名曲篇~「提琴樂器」經典小品三十首介紹與欣賞(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所謂「小品」音樂,通常是指在8分鐘以內、演奏時間較短的樂曲;而提琴是泛指有琴杆,需一手持杆另一手持琴弓,利用琴弓摩擦琴弦而發聲的「弓弦樂器」,例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其中小提琴因音色優美纖細而成為演奏曲目最多的小品,其次為大提琴。在古典樂裡,除了原本為提琴樂器創作的小品外,另外也有些原是一首多樂章弦樂曲裡的一個樂章,因知名度高而被獨立成一首小品,也有的是由其他樂器的樂曲被改編而成的小品。

以下即依照創作的年代,介紹十五首受演奏家青睞及大家較常聽到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

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

為德國作曲家約翰·帕海貝爾(Johann Pachelbel)於1680年所創作,其實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有「輪唱」的意思,原版由三個小提琴演奏並以大鍵琴和大提琴及魯特琴伴奏,而大提琴穩定而流動的低音線條,為重複且有韻律感的小提琴旋律創造出豐富的和聲基礎,隨著旋律層層堆疊,音樂的情感也不斷升溫,展現出純粹而感人的力量。

D大調第三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Suite No. 3 in D Major,BWV 1068 II. Air

為德國作曲家巴哈(J.S.Bach)在1717-1723年間所作,此組曲共有四首,以其中的第三首的第二樂章最為知名,在弦樂徐徐奏出旋律下呈現出樸素的歌詠主題,其中的小提琴緩慢柔美的演奏,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則規律的伴隨著,充滿詩意的旋律也讓心情充滿平靜順暢。

弦樂團版本

小提琴+鋼琴版

1871年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把原曲的D大調變調到C大調並將旋律降低一個八度,變成可以只用小提琴的G弦(最粗的弦)來演奏,所以此曲又被稱為G弦之歌。

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樂章/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為巴哈擔任柯登宮廷樂長期間所創作,共有六首組曲,每首各有六個樂章,其中以第一首的第一樂章,又稱為前奏曲/Prelude(組曲開始前的短曲,引導大家聆聽)最為知名,旋律流暢且充滿張力,展現了大提琴獨特的音色與表現力。

四季組曲-春,第一樂章/The Four Seasons-Spring,1st movement

為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Vivaldi)於1723年所創作的E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樂曲以五段旋律呈現春天帶來的大自然意象:春臨大地→0:31眾鳥歡唱→1:11和風吹拂,溪流低語→1:40天空被黑雲遮蔽,雷鳴、閃電與暴風雨→2:05風雨趨緩、結束,最後再度奏起鳥語花香的和諧樂音。

D大調嘉禾舞曲/Gavotte in D Major

嘉禾舞曲原本是法國東南部多菲內(Dauphiné)地區嘉禾族(Gavots)的農民舞蹈,之後融合了布列塔尼地區的歌謠與舞蹈逐漸傳開,成為風行於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宮廷舞蹈與音樂,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也多有此類作品,而其中則以郭塞克(Joseph Gossec)於1786年的作品最讓人耳熟能詳,此曲小提琴由斷奏旋律開始,呈現輕快活潑的感覺,第二段穩重柔順,以圓滑奏表現,並以技巧性的三度雙音表現,第三段則是第一段的再現。

E大調弦樂五重奏第三樂章:小步舞曲/String Quintet in E major 3rd Movement:Minuet

為包凱里尼(Boccherini Minuet)於1771年所創作,此樂章為3/4拍、A大調轉D大調,經常作為獨立作品演奏,一開始第一小提琴奏出簡單優雅的旋律,中提琴和大提琴進行八分撥奏,第二小提琴則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演奏,三種弦樂器交叉演奏、樂音悠揚。

五重奏版

弦樂團版

小步舞曲是源於法國的3/4拍的男女對舞,於17世紀時由民間傳入宮廷後成為歐洲貴族舞曲主流,中庸的速度和優雅的風格為其特色,舞會時是由弦樂團演奏,並於起舞前會向舞伴和觀眾行屈膝禮或鞠躬,為一種內斂、莊重、優雅的舞蹈與音樂。

G大調第13號小夜曲第一樂章/Serenade Nr.13 in G Major 1rd Movement

為莫札特(Mozart)於1787年所創作的弦樂曲,其中最知名的第一樂章具有進行曲般的風格,呈示部主題清新歡暢且連續出現顫音,顯得生氣勃勃,副部的第一部分旋律流暢優美,以連奏和斷奏的音型交替出現,副部的第二部分則是連續反覆的顫音和斷奏,蘊涵著一種自得其樂的情緒,最後則在簡潔的尾聲中結束。

A小調第二十四號小提琴隨想曲/Caprice No.24 In A minor

為義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icolo Paganini)於1807年所創作,雖名稱是隨想曲但實際上更接近練習曲的性質,且每一首都探索了特定的演奏技巧,而第24首除了有11段的主題與變奏,並包括雙停顫音、左手撥弦、泛音、換把位及跨弦等高難度技巧。

鐘聲/La Campanella

此曲為1826年帕格尼尼所創作的B小調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為6/8拍的三段式結構(ABACA)迴旋曲式,迴旋段A段沿用巴洛克時期獨奏與合奏交替的競奏風格,插入段(B或C段)則留給小提琴作為炫技舞台,小提琴獨奏時並利用斷奏和拋弓技巧,發出像是鐘聲效果的頓音,之後為多次獨奏與合奏交替變化,最後為迴旋段的第二次主題再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Violin Concerto E Minor 2rd Movement

為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Mendelssohn)1844年所創作,其中的第二樂章也常會被單獨演奏,樂曲是採用ABA形式的三段體,並有兩個對比性的主題,第一段在小提琴安靜甜美的樂音下,呈現平靜沉思的感覺,第二段採用急促的拉弓,獨奏小提琴大量採用雙音和八度音演奏,與樂團一起營造出惆悵的情緒,第三段再次呈現主題,最後小提琴以熟練的顫音進行演奏並歸於平靜。

F大調第一號-旋律/Melody in F Major No.1

為俄國作曲家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於1852年(當時僅23歲)所創作的兩首F大調鋼琴曲,調性明朗歡快、活潑風趣,甚至具有些許的諧謔性質,但又有時會隱隱透露出幾分憂鬱,旋律輕盈詼諧、優美動人,也是他廣受歡迎的兩首音樂小品,而其中的第一號作品後來也被改編成大提琴、小提琴、弦樂三、四重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呈現。

三重奏(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版

小提琴版

六首變奏曲第一號/6 Air Varié Op.89 No.1

為法國小提琴家丹克拉(Charles Dancla)於1858年為小提琴與鋼琴所創作的六首變奏曲中的第一號,也是一首小提琴的練習曲。此曲為F大調/A大調、拍子為4/4,由四個部分組成:行板的主題、中度變奏、中板速度、活潑的結尾,練習此曲可以訓練學生的分離(用弓將每個音符分開演奏,使每個音符之間產生短暫的停頓,創造出明顯的節奏感和獨立的音符聲音)、連奏、樂句、音色及力度等技巧。

旋律/Mélodie in E-flat major, Op.42, No.3

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於1878年到瑞士日內瓦湖邊的Clarens旅遊,對那美好的景色有無比的懷念,於是寫下〈一個心愛地方的記憶(Souvenir d'un lieu cher)〉這首樂曲作為紀念,全曲由三首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小品所組成,包括:Meditation/冥想(D小調)Scherzo/諧謔曲(C小調)及最知名、最常被獨立演奏的此曲(第三首),也被稱為「無言語的聖歌」。

萬福瑪麗亞/Ave Maria

為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 Schubert)於1825年所創作,此曲是以英國作家華特‧史考特(Walter Scott)的敘事詩「湖上美人(The Lady of the Lake)」為背景所作的七首歌曲之一,歌名原為〈艾倫的第三首歌(Ellen's Third Song)〉,描寫蘇格蘭各部族欲推翻蘇格蘭王詹姆士五世前,艾倫替部族領導人羅德里克(Roderick)祈禱戰勝所唱的歌曲,因她所祈禱的對象是聖母瑪利亞,所以歌名也被以〈Ave Maria(向瑪莉亞祈禱)〉稱之,由於此曲後來成為世界名曲,所以也被改編成多種樂器的獨奏或合奏曲。

小提琴版

大提琴版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為1878年西班牙小提琴家薩拉沙泰(Sarasate)到匈牙利旅行時,聆聽該地吉卜賽人的歌曲後所創作,曲中屢次出現急速上下行的裝飾句,就是模仿吉卜賽人揚琴的聲音。此曲第一段為中板的序奏,第二段為緩板交織的旋律與緊隨的裝飾風樂句,第三段是優美而稍帶哀愁感的旋律,終段則是熱情奔放的匈牙利查爾達什舞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laydee-avatar-img
2025/01/06
想不到有幾首聽過的耶,真是普羅入門友善的歌單,深入淺出,謝謝分享 : )
Claydee 感謝您的閱讀與聆聽,這篇是針對弦樂器的小品樂曲做介紹,為了讓樂曲可以老少咸宜、大家都聽的有感,所以我篩選了大家常常會聽到的樂曲來做介紹,另外還有15首就放在即將推出的下集,一樣都精彩好聽喔!
希浠|YH.CC-avatar-img
2025/01/07
很少集中一回聽"弓弦樂器"小品,這些小品從練習曲到炫技能聽出各樣風格迷人的提琴音色(MV音質真好),熟悉的D大調卡農,常從西洋笛、鋼琴或與大提琴合奏中聆聽旋律,但在這首原版裡更能聽出"輪奏"的和諧與器樂音色的平衡。由巴哈"D大調第三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弦樂團版對照聽小提琴+鋼琴版,更突顯改編成C大調"G弦之歌"音樂調性中沉穩明亮的特質;而前奏曲/Prelude裡的低音,在馬友友演奏速度變化上閃現粗獷的音質,襯托高音自在輕盈,在短曲中聽音色層次變化好豐富~。 印象深刻的是由Eddy Chen演奏的帕格尼尼,真有呼應"鐘聲"的小提琴頓音,我查找資料才知道他與夥伴Brett Yang,近年在YT頻道"TwoSet Volin(雙琴俠)"以詼諧與創意方式推廣古典樂,兩位台裔小提琴手聯手闢出一條不同傳統古典音樂人的路徑很不簡單。https://www.youtube.com/@twosetviolin 最後是較少聽的"流浪者之歌",偶爾在影片效果中聽到引用的片段,完整聽琴音真像會歌唱的佛朗明哥舞者,很有戲劇張力。謝謝馬克先生分享,期待下集喔~🎶。
YH.CC 對了,還有一首取樣"鐘聲"裡的主題旋律的KPOP歌曲,也一併介紹給您🎻 BLACKPINK - Shut Dow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e9SOEKotk 另外這篇文章裡面包括"鐘聲"就有六首KPOP取樣這30首"提琴小品"的音樂(另外"進行曲(六)"那篇有一首被取樣,"聲樂(四)"那一篇也有一首被取樣),有空可以再回顧聽看看這些KPOP歌曲,會對這類"取樣"古典樂的KPOP歌曲更有感覺喔! 12首「取樣」古典樂的KPOP女團歌曲賞析~K-pop+古典樂=流行又典雅! https://vocus.cc/article/64200dc3fd897800013e5a1f
乙二-avatar-img
2025/01/12
動聽,曲曲都是經典,一直放到今天休假日來享受是對的。
乙二 感謝您的閱讀與聆聽! 這30首樂曲我是從20年前別人(他是奇美電子的員工,老闆許文龍送他們整套古典音樂的CD,他再轉送給我)送給我的「奇美博物館出品的小提琴、大提琴小品集」共10片,約150首中選出來的,當時其實也沒能每首樂曲細細品味,後來因為線上音樂崛起,就把CD放在一旁(結果後來奇美電子也易主改名變成群創光電了😦),這次要寫此主題時突然想到這些CD,於是再拿出來一首一首從Youtube找出來聽。想起我更早以前開始聽古典樂時只有錄音帶的時代,現在聽古典樂真的是太方便了,而且又不用花錢買錄音帶或CD,真是聽眾之福,但相對應該也是唱片出版公司之苦吧😁...
一舟-avatar-img
2025/01/09
感謝馬克先生的深度分享。這上下兩篇大概又可以陪伴我好幾天的深夜趕稿了 : )我個人非常喜歡提琴樂器演奏,聽到德國小提琴家將巴哈"D大調第三號管弦組曲第二樂章"改編成C大調的演奏,感動到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雖然弦樂團版本是平常較常聽到的,也喜歡。樂曲的介紹部分也讓古典樂變得容易親近,值得珍藏的分享。
一舟 感謝您的閱讀和聆聽! 深夜趕稿聽古典樂確實很適合,其實我這兩篇有些部分也是深夜一面聽一面寫出來的,許多樂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耳機沉浸欣賞,確實會讓人很有感(這兩篇有好幾首樂曲我也是聽到感動的眼淚在眼眶打轉...🥲),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把原曲的D大調降音階變調到C大調後,有一種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共鳴感,而且在只有鋼琴伴奏下,小提琴的演奏更讓人更容易被拉入樂曲旋律中,彷彿是自己在跟自己對話一般,若剛好觸動到內心所思之事,真的會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我懂這個感覺!而弦樂團版本因為是巴哈時期的演奏方式,是屬於比較莊嚴、巴洛克時期的演奏方式,聽起來反而會讓人心靈平靜、心情愉悅,確實是有不同的感覺,所以我才會選這兩個版本一起讓大家來體會看看。以下還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也一起分享給您,一樣的樂曲,不同的演奏形式也會有不同的體驗! 大提琴+弦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glW3KNSsQ 加入大鍵琴伴奏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B104s0Yas 聲樂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9B3ipwMx8 小提琴+吉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rmGcSO-ps 室內樂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bp6p0WbbQ 雙簧管+弦樂+大鍵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lmWkq92xc
收入歌單 看來是很好的陪伴曲~~
林燃(創作小說家) 感謝您的閱讀與聆聽,這篇是針對弦樂器的小品樂曲做介紹,為了讓樂曲可以老少咸宜、大家都聽的有感,所以我篩選了大家常常會聽到的樂曲來做介紹,裡面有幾首也是初學小提琴的人必學的樂曲,但也有幾首是要神級的大師才能演奏得好的曲子!
avatar-img
馬克樂透客/Mark Happy Talk的沙龍
132會員
152內容數
這裡是分享【好聽音樂和好看影劇】的園地,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悅耳的國、台語、西洋、日文Jpop及韓文Kpop流行歌曲🎼,欣賞動聽的古典音樂🎹,閱讀精彩的影劇介紹📽️及其配樂欣賞🎶,在這裡有的就是▶️「好聽的歌曲、音樂和好看的影劇」❗
2025/01/07
本文繼續介紹十五首大家常聽到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包括:聖桑-天鵝、馬斯奈-泰伊思冥想曲、新天堂樂園主題曲、愛之喜、愛之悲、艾爾加-愛的禮讚、大黃蜂的飛行、德弗札克-幽默曲、哈佛森-帕薩加里亞舞曲、德爾德拉-回憶、蒙蒂-查爾達斯、霍拉斷奏曲、卡薩多-無伴奏大提琴前奏曲、跳舞娃娃、斑鳩琴和小提琴。
Thumbnail
2025/01/07
本文繼續介紹十五首大家常聽到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包括:聖桑-天鵝、馬斯奈-泰伊思冥想曲、新天堂樂園主題曲、愛之喜、愛之悲、艾爾加-愛的禮讚、大黃蜂的飛行、德弗札克-幽默曲、哈佛森-帕薩加里亞舞曲、德爾德拉-回憶、蒙蒂-查爾達斯、霍拉斷奏曲、卡薩多-無伴奏大提琴前奏曲、跳舞娃娃、斑鳩琴和小提琴。
Thumbnail
2024/11/03
進行曲(March)起源於軍隊,是一種具有強烈規律性節奏的音樂形式,19世紀時的歐洲作曲家也以進行曲形式創作各式古典樂曲,其包括為了樂器獨奏曲、歌劇、某個樂章的曲式,或是某個特殊事件及重要場合而作,本文介紹:舒伯特、貝多芬、艾爾加、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樂曲。軍樂的進行曲則介紹世界各國的著名進行曲。
Thumbnail
2024/11/03
進行曲(March)起源於軍隊,是一種具有強烈規律性節奏的音樂形式,19世紀時的歐洲作曲家也以進行曲形式創作各式古典樂曲,其包括為了樂器獨奏曲、歌劇、某個樂章的曲式,或是某個特殊事件及重要場合而作,本文介紹:舒伯特、貝多芬、艾爾加、約翰·史特勞斯父子的樂曲。軍樂的進行曲則介紹世界各國的著名進行曲。
Thumbnail
2024/09/10
本文將解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內涵與差異,接著介紹古典樂的派別與時期,瞭解各時期的音樂風格與當時的代表作曲家,並賞析:韋瓦第、巴哈、海頓、貝多芬、聖桑、布拉姆斯、舒曼、羅西尼、夏布里耶、佛漢·威廉斯、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作品,讓我們在聽古典樂時,可以更清楚的知曉樂曲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曲式意涵。
Thumbnail
2024/09/10
本文將解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內涵與差異,接著介紹古典樂的派別與時期,瞭解各時期的音樂風格與當時的代表作曲家,並賞析:韋瓦第、巴哈、海頓、貝多芬、聖桑、布拉姆斯、舒曼、羅西尼、夏布里耶、佛漢·威廉斯、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作品,讓我們在聽古典樂時,可以更清楚的知曉樂曲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曲式意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所謂「小品」音樂,通常是指在8分鐘以內、演奏時間較短的樂曲,本文將依照創作的年代,介紹十五首知名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包括:四季-春、D大調卡農、流浪者之歌、莫札特第13號小夜曲、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帕格尼尼隨想曲及鐘聲、巴哈大提琴及管弦組曲、柴可夫斯基-旋律、萬福瑪麗亞、嘉禾舞曲、小步舞曲等。
Thumbnail
所謂「小品」音樂,通常是指在8分鐘以內、演奏時間較短的樂曲,本文將依照創作的年代,介紹十五首知名的「提琴樂器」經典小品,包括:四季-春、D大調卡農、流浪者之歌、莫札特第13號小夜曲、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帕格尼尼隨想曲及鐘聲、巴哈大提琴及管弦組曲、柴可夫斯基-旋律、萬福瑪麗亞、嘉禾舞曲、小步舞曲等。
Thumbnail
當時巴哈和泰勒曼都是相當有名的作曲家,不過泰勒曼當時比巴哈還要出名一些。他們兩個都生活在複雜的音樂時代,所以他們的小步舞曲通常用了很多聲部,聽起來複雜而嚴肅。
Thumbnail
當時巴哈和泰勒曼都是相當有名的作曲家,不過泰勒曼當時比巴哈還要出名一些。他們兩個都生活在複雜的音樂時代,所以他們的小步舞曲通常用了很多聲部,聽起來複雜而嚴肅。
Thumbnail
介紹及賞析12首K-pop歌曲和12首古典樂原曲,包括了女團:S.E.S.、少女時代、Hellovenus、Dreamcatcher、MOMOLAND、GFRIEND、Cherry Bullet、Red Velvet、BLACKPINK、(G)-IDL的歌曲
Thumbnail
介紹及賞析12首K-pop歌曲和12首古典樂原曲,包括了女團:S.E.S.、少女時代、Hellovenus、Dreamcatcher、MOMOLAND、GFRIEND、Cherry Bullet、Red Velvet、BLACKPINK、(G)-IDL的歌曲
Thumbnail
學習大提琴的朋友,我們終於要來練習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囉!不過目前只能先學習第一號組曲當中的第五樂章-小步舞曲。 總結:
Thumbnail
學習大提琴的朋友,我們終於要來練習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囉!不過目前只能先學習第一號組曲當中的第五樂章-小步舞曲。 總結:
Thumbnail
學習完Breval的奏鳴曲後,接下來又是一首奏鳴曲,是巴洛克時期的Benedetto Marcello所作的E小調奏鳴曲。該奏鳴曲有四個樂章,屬於「教會奏鳴曲」型式,四個樂章由「慢-快-慢-快」組成;不過鈴木教材只讓我們學習第一~二樂章。本篇要先來講解第一樂章-Adagio(慢板)。
Thumbnail
學習完Breval的奏鳴曲後,接下來又是一首奏鳴曲,是巴洛克時期的Benedetto Marcello所作的E小調奏鳴曲。該奏鳴曲有四個樂章,屬於「教會奏鳴曲」型式,四個樂章由「慢-快-慢-快」組成;不過鈴木教材只讓我們學習第一~二樂章。本篇要先來講解第一樂章-Adagio(慢板)。
Thumbnail
我家的山葉鋼琴。 鋼琴版的。我喜歡這位鋼琴家。她彈琴的樣子超美的。 說到「巴洛克音樂」,一定會想到美美的藝術裝飾,但我今天不是要介紹美美的藝術裝飾,是要來介紹一位牡羊座的巴哈先生(不是巴哈姆特喔),全名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但我今天也不是要
Thumbnail
我家的山葉鋼琴。 鋼琴版的。我喜歡這位鋼琴家。她彈琴的樣子超美的。 說到「巴洛克音樂」,一定會想到美美的藝術裝飾,但我今天不是要介紹美美的藝術裝飾,是要來介紹一位牡羊座的巴哈先生(不是巴哈姆特喔),全名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但我今天也不是要
Thumbnail
今天我要從眾多錄音專輯當中,挑出一個最正統、最符合風格正確的版本,來讓各位有一個基本而正確的入門。既是古樂派演奏家,又是古樂學家,相信你一定很好奇,他的演奏能為我們還原多少巴洛克時期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今天我要從眾多錄音專輯當中,挑出一個最正統、最符合風格正確的版本,來讓各位有一個基本而正確的入門。既是古樂派演奏家,又是古樂學家,相信你一定很好奇,他的演奏能為我們還原多少巴洛克時期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Thumbnail
這首選自巴哈的鍵盤組曲,作品編號BWV822,原為G小調,為了教學方便,鈴木大提琴改為C小調。 這首嘉禾舞曲,在原來的作品中,完整的名稱是「Gavotte en Rondeau」,也就是「輪旋曲式」的嘉禾舞曲。因此我們先來簡單講解何謂「輪旋曲式」:
Thumbnail
雖說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具有開創性、影響後世演奏家與作曲家無數,但畢竟巴哈所處的巴洛克年代距今已相當遙遠,這兩、三百多年之間世界各地音樂風格演變下來,今日的音樂作品早已不是巴哈那些作品的樣貌。 這裡介紹從巴哈創作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後,還有哪些代表性的、極具特色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
Thumbnail
雖說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具有開創性、影響後世演奏家與作曲家無數,但畢竟巴哈所處的巴洛克年代距今已相當遙遠,這兩、三百多年之間世界各地音樂風格演變下來,今日的音樂作品早已不是巴哈那些作品的樣貌。 這裡介紹從巴哈創作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後,還有哪些代表性的、極具特色的無伴奏大提琴作品。
Thumbnail
我們要來談談,如何在這麼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版本當中聽懂他們「怎麼拉」、「為何這樣拉」,藉由某些分類來讓你更快知道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要來談談,如何在這麼多《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版本當中聽懂他們「怎麼拉」、「為何這樣拉」,藉由某些分類來讓你更快知道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