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觀照自性即是禪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要去反觀自照自己的自性,要能夠達到明心見性;或是顯宗大乘佛法常常講的大開圓解;或在密宗(金剛乘)常講的大手印,證悟空正見或證悟大圓滿的境界等,都要經過禪修。

所以,在密宗有的本尊法儀軌都印成,比如 金剛手菩薩儀軌會印成 金剛手菩薩的禪修儀軌,現在比較少這樣印,每個教法傳承也不同,主要就是一定要你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圓滿次第離不開禪修,生起次第嚴格來講在觀想的時候就在禪修了。

以止觀的法門來講,一在觀想就在止觀上面,既有「止」也有「觀」。密宗(金剛乘)的觀想,就既有「止」,還有「觀」在裡面,止觀雙運同時在進行,所以都離不開禪修。

raw-image

https://youtube.com/shorts/rUgJ-0aLvyU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6會員
2.4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odcast 生死思辨 EP37|龍德上師:持守戒律的深遠意義 密宗行者必讀。密宗的誓言(金剛三昧耶戒)包括金剛乘十四根本大戒及八種支分戒。《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心匙》第三個偈頌:無始輪迴至今生,已經無數生死輪,雖受種種樂與苦,然猶未辦少分利。「雖受種種樂與苦,然猶未辦少分利。」以前一個法師,在辦完一場法會的時候,有很大的感觸。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是偉大的佛陀為救度末法時代的眾生所留下的珍貴法寶。若有人書寫、誦讀此陀羅尼,或納入塔中禮拜之,即能消滅罪障,免於三塗之苦,壽命長遠,得無量功德。
業壽已盡與否,分為四種。業盡壽未盡:如上半生享受安樂,下半生感受痛苦;壽盡業未盡:如從此地獄轉生到彼地獄,從人間死後又轉生為人;業盡壽亦盡:如從人間死後墮入地獄;業壽皆未盡:如終生享受安樂。《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觀音山 光明燈祈福‧點亮心光明。慈悲 龍德上師:為孩子印經、放生、點光明燈。父母所講的話、所做的事情、待人處事行為準則,兒女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的時候,自然而然地仿效學習,所以做父母要留德給子孫。
🎧Podcast 心匙EP14|龍德上師:禪修生命中的最後呼吸。本集影音版: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
🎧Podcast 生死思辨 EP37|龍德上師:持守戒律的深遠意義 密宗行者必讀。密宗的誓言(金剛三昧耶戒)包括金剛乘十四根本大戒及八種支分戒。《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心匙》第三個偈頌:無始輪迴至今生,已經無數生死輪,雖受種種樂與苦,然猶未辦少分利。「雖受種種樂與苦,然猶未辦少分利。」以前一個法師,在辦完一場法會的時候,有很大的感觸。
《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是偉大的佛陀為救度末法時代的眾生所留下的珍貴法寶。若有人書寫、誦讀此陀羅尼,或納入塔中禮拜之,即能消滅罪障,免於三塗之苦,壽命長遠,得無量功德。
業壽已盡與否,分為四種。業盡壽未盡:如上半生享受安樂,下半生感受痛苦;壽盡業未盡:如從此地獄轉生到彼地獄,從人間死後又轉生為人;業盡壽亦盡:如從人間死後墮入地獄;業壽皆未盡:如終生享受安樂。《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觀音山 光明燈祈福‧點亮心光明。慈悲 龍德上師:為孩子印經、放生、點光明燈。父母所講的話、所做的事情、待人處事行為準則,兒女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有的時候,自然而然地仿效學習,所以做父母要留德給子孫。
🎧Podcast 心匙EP14|龍德上師:禪修生命中的最後呼吸。本集影音版: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光師傅說心經2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覺醒是生命的開始 當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環境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消除心中的煩惱。 佛法講到最核心,就是般若。 (般若=智慧) 以情感為基礎建立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光師傅說心經2 作者 慧光法師/菩薩寺廟 IBS 總住持 2022 維摩舍文教 ❍ ❍ ❍ ❍ ❍❍ ❍ ❍ ❍ ❍❍ ❍ 覺醒是生命的開始 當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環境的時候,自然而然就能消除心中的煩惱。 佛法講到最核心,就是般若。 (般若=智慧) 以情感為基礎建立
Thumbnail
袞卻格西開示|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我愛執與愛他執
Thumbnail
證得清淨的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如何?明心本淨,明白自己心的實相,知道心本來是清淨無染著的。「見性」如何?見性本空,親見自己的自性,知道它與佛性無二,裡面是空性,空性而具證見,雖然是真空但含藏一切妙有。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著重在慈善、禪修、苦行、繞塔經行、誦經......著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