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眷村從西元一九六零到西元二千年上下走過近四十年歷史歲月。從高峰時期八百多個眷村到 目前眷村文化園區保留下來還有一百七十多個。這篇來介紹憲光二村成為全台灣唯一全區保留的憲兵宿舍群的眷村文化園區。
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路138巷
開放時間:
AM09:00-AM18:00
(園區休息日:周一)
電話:
03 319 7132
備註:
眷村文化園區、旅遊點
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歷史背景
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位於桃園市龜山區大同路一百三十八巷子內,這個眷村的歷史和許多眷村文化園區都有不同背景,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歷史如下:
於民國五十七年(SINCE 1968)由婦聯會興建的連棟式宿舍,由蔣宋美齡募款、督導並籌建。原本只有眷舍 一百戶,後來於民國 六十三 年增建四十戶 四層樓公寓式職務眷舍,整個眷村呈現不同時期兩種類型之眷舍型態。
婦聯會時期興建之眷舍,平凡樸實的傳統樣貌,及寧靜的中央榕樹廣場,是許多影視劇組外拍取景的最佳選擇。民國九十五年遷村的同年登錄為桃園市歷史建築。
憲光二村活化方式
桃園市政府自民國一百零四年取得國防部委託代管憲光二村,於民國一百零五年起成立駐地工作站,委託文史團體進駐,期望藉由社區擾動來活化憲光二村,重新找回人氣。
在於民國一百零六年起推動藝術保溫計畫,邀請藝術家進駐,以憲光二村多元、豐富的歷史紋理文物與歷史資產做為創作養分,透過不同的視角發掘憲光二村的美。
憲光二村擁有十四排眷舍,目前第一期的修復工程已完成其中三排。未來還有待時間把眷舍全部修復完畢、讓這個眷村能有更多文化資產留給後人。
展覽多元性與豐富歷史資產
透過已修復完畢的眷舍室內關於憲光二村更多歷史脈絡與整理,把眷村歷史完整呈現出展覽。由各種不同文物展出和圖文資料、一共一百四十三個門牌都有不同家族故事。
憲光二村的展覽文物之多都是刻意保留下來。展覽間都是一間又一間門牌拚奏而成為跨家族性空間的展覽。展覽中透露出憲光二村社區生活的交織及其對個人與集體記憶的影響。
憲光二村的展覽中不論是村長龔伯伯的家、以及隨著母親到憲光賣菜的女孩,一個個生命經驗故事都是這片土地的生命拼圖,拼湊出龜山聚落與憲光二村的文化織影。
桃園市推廣眷村文化的重要據點
總結:眷村是台灣歷史產物、透過各種活化達到冷冰冰建築融入到不同人流動的互動。憲光二村未來將持續作為桃園市推廣眷村文化的重要據點,並以共創、共作、共享的精神,為民眾提供豐富的文化體驗及教育活動。目前持續進行田野調查、辦理教育推廣活動,以及不定期市集及展覽。
憲光二村眷村文化園區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路138巷
開放時間:
AM09:00-AM18:00
(園區休息日:周一)
電話:
03 319 7132
備註:
眷村文化園區、旅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