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濟州島 | 本態博物館 Bonte Museum 본태박물관 | 安藤忠雄設計建築,結合自然與現代之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沒想到去濟洲島會有博物館行程
然後還成爲最喜歡的行程之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建築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本態博物館
本態意思為「本來的形態」 追求自然之美
除了可看到他的理念 作品和冥想室外

raw-image

raw-image


也有其他展區像是濟洲傳統文化 & 草間彌生展
有自然與建築的結合 也有現代與傳統元素
可說是多個願望一次滿足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也跟逛其它博物館的感受很不同
沒有一層一層複雜的展區設計
而是一棟一棟不大的空間 人也不多😍

raw-image


雖然遇到爆雨 但建築在雨中又更美了🥹
雖然不在鬧區但超推薦的行程

raw-image

📍本態博物館 Bonte Museum 본태박물관

地址 69 Sallongnam-ro 762beon-gil, Andeok-myeon, 특별자치도, Seogwipo-si, Jeju-do, 南韓

營業時間:每天的 10:00 - 18:00

成人US$ 22.9 青年(8~18歲)US$ 15.3 兒童(3~7歲)US$ 7.6

其實濟洲島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超有趣

除了看海和吃吃喝喝也不妨到博物館走走吧~

例如:非洲文化博物館

ENFP 行銷 / 穿搭 / 美食 / 旅遊 / 跳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點萌的美術史・長尾智子臺灣首展】 確實有點萌的展覽。 就是展覽地點的大眾交通實在不怎麼萌啊…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我們向櫃臺人員詢問搭往奇美博物館的公車路線。即使我曾多次造訪奇美美術館,但以前都是依賴著家人開車前往,這次是我們首次自行搭車,帶來了不同的新鮮與冒險感受。 下車後我們在美術館前的阿波羅噴泉前拍照留念,將行李放在行李櫃後,跟隨人潮進入展館。展館內一波又一波湧入的人潮令人驚嘆,難以想像假日參觀的熱鬧景
Thumbnail
 難得的三連休,是不是不知道要去那裡逛逛。如果你住在北部,又喜歡靜態的活動,逛逛故宮的。這裡給你另一個選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地理位置離故宮約600公尺左右的地方,是由順益集團林清富創辦人成立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網址在這裡: https://www.museum.org.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今天,期待著參觀經過六年改建後,煥然一新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到了那份期待與興奮,我知道,這將會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進博物館大廳,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整個格局都改變了,展廳中央開了好大樓梯,讓我不禁感慨萬千。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好是壞。 1929年12月,震驚學術界的北京人頭骨化 石在周口店附近發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博物館建築該長什麼樣子」時,其計畫範圍中典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活動其實是可以藉由與地方互動而將部分機能轉嫁至既有的公共空間,或將地方既有的活動嫁接進博物館的機能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點萌的美術史・長尾智子臺灣首展】 確實有點萌的展覽。 就是展覽地點的大眾交通實在不怎麼萌啊…
Thumbnail
前陣子去了台南一趟! 在奇美博物館消磨一整天,盡情地好好逛了特展與常態展。
Thumbnail
夢想之一是來個世界博物館參訪之旅,第一步就 先從國內開始吧!(還有我的二井博物館…) - 因為貼文是有影片的,有興趣的可以至IG查看完整內容! IG連結在此:參訪日:科工館
Thumbnail
我們向櫃臺人員詢問搭往奇美博物館的公車路線。即使我曾多次造訪奇美美術館,但以前都是依賴著家人開車前往,這次是我們首次自行搭車,帶來了不同的新鮮與冒險感受。 下車後我們在美術館前的阿波羅噴泉前拍照留念,將行李放在行李櫃後,跟隨人潮進入展館。展館內一波又一波湧入的人潮令人驚嘆,難以想像假日參觀的熱鬧景
Thumbnail
 難得的三連休,是不是不知道要去那裡逛逛。如果你住在北部,又喜歡靜態的活動,逛逛故宮的。這裡給你另一個選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的地理位置離故宮約600公尺左右的地方,是由順益集團林清富創辦人成立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網址在這裡: https://www.museum.org.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中,透過旅行來尋找真正渴望的東西。在首爾博物館的感悟和旅行的體驗中,作者分享了對旅行的回憶、突破和觀察。通過對比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作者思考了臺灣的全球化和文化定位問題。
Thumbnail
今天,期待著參觀經過六年改建後,煥然一新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到了那份期待與興奮,我知道,這將會是一趟意義非凡的旅程。走進博物館大廳,我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整個格局都改變了,展廳中央開了好大樓梯,讓我不禁感慨萬千。也不知這樣的設計是好是壞。 1929年12月,震驚學術界的北京人頭骨化 石在周口店附近發
Thumbnail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早在2013年10月24日開館,一直到十年後,〔阿罩霧神遊天地——藝術・科技特展〕開展才一償夙願。僅對於比較有興趣的三位藝術家:陳庭詩及蕭勤兩位畫家的作品,以及董承濂以金工、音樂、光影、科技組合裝置駐足較久,也欣賞得比較仔細。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博物館建築該長什麼樣子」時,其計畫範圍中典藏、研究、展示以及教育等活動其實是可以藉由與地方互動而將部分機能轉嫁至既有的公共空間,或將地方既有的活動嫁接進博物館的機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