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愛到無命不知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kywalkers: A Love Story(2024)

Skywalkers: A Love Story(2024)


愛到最高最遠的地方,極限運動的極限愛情

運動員的職業生命週期相當短暫,並且根據運動項目的不同,有時候也有所差異。例如需要爆發力的短跑、體操選手,黃金周期約在25歲以內,球類運動則是在35歲以內都處於職業水準,而像撞球與高爾夫球員等職業年紀則可以更長壽。

但有些運動則是將巔峰狀況拉到極致,極限運動就是一環,衝浪、攀岩、浮潛等,其中又以網路上諸多跑酷影片受到年輕群眾歡迎,但也伴隨著死亡風險。

紀錄片《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是一部有意思的運動紀錄電影,它融合了運動與愛情兩種元素,敘述俄羅斯極限運動員安吉拉,與同是極限運動員男友凡亞兩人相識相遇、戀愛爭吵、到最後一起攀頂摩天大樓的故事。除了擬訂計畫外,身體狀況、大樓維安也是考慮一環,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墜落,兩人是否能成功達成攀爬計畫?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是什麼電影

2022年,曾有一部有趣的驚悚電影,它沒有恐怖的怪物或靈異成分,也不是殺戮與天災,但卻激起人類原始的恐懼的生存驚悚片《墜》。《墜》電影講述一對極限運動的好友,因意外受困於600公尺高的無線電塔上,處於無水、無食物、無通訊的危機中。其中許多高空拍攝的場景,可能讓不少電影院的觀眾都有了恐高的陰影。而真實情況上,這部電影可能不只是電影,有可能發生於挑戰運動極限的極限運動員身上。

如果以《墜》電影的開始到結束,有許多為了戲劇性發展而延伸出來的荒謬感,但高空的拍攝技巧和簡單易懂的高空恐懼,又相當符合電影主題,營造出一種新類別的驚悚恐怖電影,這點倒是瑕不掩瑜。

這樣的極限運動挑戰,在年輕世代可以說是相當風靡,尤其在美國,根據調查在美國有百分之六的人都曾參與過極限運動項目,是世界之冠,但同時在網路時代裡,除了挑戰極限之外,如何奪取網路群眾們的目光,而達到職業級,這也是極限運動員每日思考的方向所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挑戰極限並活在當下,這是極限運動的本質,運動紀錄片《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更是將這樣時代的產物發揮到極致,展現一齣超越極限的運動,與沒有極限的愛情故事。《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故事敘述兩位情侶極限運動員,安吉拉與凡亞,兩人因極限運動相識相愛,同樣也因為彼此在極限運動上的重心和份量不同,而爭吵、感情發生裂痕。但兩人還是離不開是彼此在攀登大樓的極限挑戰中,是彼此最後一道安全鎖。

在兩人感情隨著合作、性格、金錢價值觀等原因,彼此的磨合來到低谷時,凡亞提議他們可以做最後一次的攀爬,而目標是當時正在興建的第一高樓,馬來西亞吉隆坡摩天樓「獨立118」。

獨立118,整體包含天線將近800公尺,正當他們擬訂計畫時,許多未知的狀況卻接踵而來,彼此身體健康與心理關係的緊繃、包含接到過去隊友都因意外離世的惡耗,還有警衛嚴密無死角侵入的大樓內部。最終兩人還是決定攀登,並記錄這關鍵的一刻,決定開始之後,安吉拉與凡亞之間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道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分析與延伸:

極限運動,是許多高危險運動的統稱,泛指需要高度的技巧和體能,有些需要一定的心理建設、膽量和勇氣和自我挑戰下才能完成。近幾年加入奧運的滑板,與攀岩項目都是極限運動之一。其中有一些極限運動伴隨著高風險的死亡率,但仍然有許多運動員嘗試。2023年,紀錄片《呼吸的極限》就在敘述自由潛水極限運動員遇難的故事,而潛水運動也是在極限運動中有七成高死亡率的運動項目,其他像是徒手攀岩、翼裝飛行等也是相當需要技巧和體能的高危險項目之一。

《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的極限運動員安吉拉和凡亞,所從事的項目是跑酷類別的「Rooftopping(屋頂行者)」,中文並沒有統一專有名詞,主要是一種進入施工與未完成大樓中,攀爬到最頂端攝影過程與記錄的一種運動。

因為是跑酷這類極限運動的延伸,本就是以城市為據點居多,比起攀岩與潛水,更容易被年輕族群模仿,故也發生過許多失足意外,安吉拉和凡亞都算是這項運動中的老手,但也對於每次登頂抱持著一定的恐懼感,也是在跑酷項目中最為困難的許要長期計畫、體力耐力和經驗的運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最初的跑酷運動是由法國的大衛貝爾開始,主要來源於大衛貝爾從小喜歡在屋頂跑跳,並且受到軍人父親的障礙賽跑和電視節目的極限挑戰賽啟發,而發展出這樣的街頭運動項目。後續跑酷運動也多次被運用在電影拍攝中,成為許多動作電影的啟發而被人所熟知。

但隨即也延伸出各種不同的運動項目,Rooftopping(屋頂行者)正式其中之一,並且比起跑酷,屋頂行者因為侵入私人大樓,恐怕還有法律責任,故所有的屋頂行者的跑酷運動,其實都並不合法。

跑酷的根本上還是與當代年輕族群喜歡尋求刺激與表現慾有關係,並與網路社群媒體的興起也有著間接的關係,如同街頭表演者許要觀眾的觀看表演的回饋,極限運動員需要的也是大量網路群體的關注,而獲取品牌贊助商的青睞。可以說極限運動員是一種追求刺激、活在當下的網紅。比起一般的網紅更多出許多的風險性,並且沒有一個真正職業的運動生涯,如同馬戲團走鋼索的人,只是在現在這時代不只是人人是明星,人人也是城市馬戲團的一員,扮演小丑或飛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值得一看嗎:

這部紀錄片是一部長達七年的故事,也可以說是極限運動員安吉拉和凡亞兩人的愛情長跑故事,比起介紹極限運動或是Rooftopping運動,影片更多時候是描繪兩人之間開始從事運動的源起,和隨著兩人認識之後各種心境的轉變。

電影中我們可以看見兩人的成長環境不同,而造成看待跑酷運動的態度,這種新型態的運動紀錄電影,其實並不好抓住主軸,故這次抓住許多具有可看性的畫面與剪輯方式,可能跟導演也曾經參與過Rooftopping運動的原因,才可以抓住Rooftopping最有吸引力之處。

愛情使人不可理喻和脆弱,同時也帶來信任和堅強。在紀錄片中《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安吉拉和凡亞因為長期的配合,對於怎麼拍出好畫面和危險性有所分歧,凡亞一直害怕安吉拉的個性有一天會跟他們認識的每個團友一樣發生不可挽回的意外,而安吉拉則是認為凡亞應該多信任她的實力和技術。兩者間產生的信任矛盾,其實就像是一般的年輕情侶般,只是不管是在細微遺漏都有可能在兩人的極限運動中變成遺憾,故也讓兩人感情越發神經質。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但以客觀來說《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中,安吉拉和凡亞之間的關係是否是一段健康的感情觀?坦白來說有點難確定,因為Rooftopping這項極限運動,本來就是建立在違法的遊戲上,而這些極限運動員的贊助商有時也是明知故犯的幫兇。安吉拉和凡亞的關係是戀人、商業夥伴、也是搭檔,如同夫妻在同間游走法律邊緣的公司一樣,他們遭遇感情間的矛盾是用展開下一場的攀登來化解彼此的信任、誤會和焦慮,但這樣的關係是否恰當?只能留給當事人去想。

但整體電影《行走天際:極限愛情故事》就像是部愛情實境秀一樣,適合喜歡刺激與浪漫並行的影視觀眾,在接近天際的地方,差一步就會墜入深淵的地方展現愛,這種想法是一種速度與激情的浪漫。也很符合當今年輕群體活在當下的方式,尤其是在俄羅斯這樣一個相對壓抑的國度。

我爬更高最越危險的事就是為了想紅、想要獲得喝采,想要更多的錢,關於這點安吉拉和凡亞兩人展現的很坦白,雖然一些人覺得這種赤裸的展現是愚蠢的,但卻還是會忍不住的點開影片看下去。


GoingBus合法共乘平台,影視多平台一站式低價訂閱!

GoingBus為合法串流共乘平台,並在歐美、韓能以合法且非作弊的方式以低價購入串流平台高級會員。不管是Netflix、Disney+、HBO GO、YoutubePremium等不需要湊團,輕鬆快速訂閱你想要的影音平台。使用折扣碼「kevi」首次訂閱時享有10%的折扣

訂閱頻道有任何問題,官網設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支援,可直接使用中文對話。並使用後如不符合所求可在24小時內無條件退款。



avatar-img
688會員
782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陸坡 (LUP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40步的距離》是一部以色列的紀錄片,以當地敏感議題為探討點。故事敘述台拉維夫夏皮拉社區有兩所學校,一所是信仰猶太教的宗教學校,另邊則是多文化背景的社區小學,兩校的距離只有約40步,但彼此信仰、國族認同和學校發展願景不同,使兩邊校區有著難解的矛盾,但捲入這些矛盾的孩子們,卻無法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
講述釣魚的動畫在近幾年也多了起來,其中十月撥出的動畫《悲喜漁生》用很有意思的方式來說釣魚這件事。故事以炒股負債、健康發生問題的佐佐木常宏,在一次被追債的途中跌入海灣,被釣魚愛好者所救,在等待返航船隻時,嘗試了釣魚,開啟了常宏的垂釣生活。並過著在便利店打工還債,與個性特別的漁眾相處的漁釣人生。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40步的距離》是一部以色列的紀錄片,以當地敏感議題為探討點。故事敘述台拉維夫夏皮拉社區有兩所學校,一所是信仰猶太教的宗教學校,另邊則是多文化背景的社區小學,兩校的距離只有約40步,但彼此信仰、國族認同和學校發展願景不同,使兩邊校區有著難解的矛盾,但捲入這些矛盾的孩子們,卻無法了解大人世界的複雜。
講述釣魚的動畫在近幾年也多了起來,其中十月撥出的動畫《悲喜漁生》用很有意思的方式來說釣魚這件事。故事以炒股負債、健康發生問題的佐佐木常宏,在一次被追債的途中跌入海灣,被釣魚愛好者所救,在等待返航船隻時,嘗試了釣魚,開啟了常宏的垂釣生活。並過著在便利店打工還債,與個性特別的漁眾相處的漁釣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我好想抓住雲,隨雲飄向遠方。」 19世紀波蘭的未婚少女雅格娜,在如此保守的農村父權社會中,崇尚自由的她是如此獨特而耀眼,許多青年爭相獻上伏特加示愛,她依然恣意地起舞,無法擺脫的是當地女性必須嫁娶的習俗。她的命運若掌心的絲線隨風飛起,躺在草原中心的她無法全然掌握,已婚的青年安泰克主動靠近,遞送著對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電影風格,那麼千萬不要錯過 盧卡格達戈尼諾 執導的新作「挑戰者」,導演非常擅長捕捉成長中銘刻於心的記憶缺憾,將零星的碎片浮光影響著現在和未來的氛圍,詮釋和解讀的非常獨道。不同於商業愛情片的節奏設計,挑戰者非常巧妙的將三角戀的關係融入網球比賽裡,像在競賽也像是關係的延伸
Thumbnail
《非關性愛》細膩得太震撼,那些對話、表情和呼吸都鮮活得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自己的記憶漩渦。那是青春最燦爛卻也同時潰爛的時刻,電影竟然精準捕捉了在慾望萌芽和身體探索間失足的剎那,赤裸裸帶到觀眾眼前。
Thumbnail
要說到最驚喜的,莫過於《特技玩家》這部動作電影之餘,竟意外地還是一部純到不行的愛情浪漫電影?!
Thumbnail
在飛機上看到這部電影,殊不知差點在飛機上飆淚QQ
Thumbnail
一部探討自我生命意義與家庭親情價值、人生競賽輸贏、友情分合、人狗巧遇奇緣,到生死同盟的轉折,全片融合越野探險競賽的緊張刺激、商業贊助金額與IG流量高低的冷酷現實等議題探討的好片。
Thumbnail
比起愛情故事,更似分成了兩條支線,男主角上演逃兵返家的公路電影,女主角上演荒頹墾地的西部片。一路成長,一路為了遙遠而朦朧的愛情活下(甚至比起愛更像是信仰),一路咬牙撐過戰火的流離。
Thumbnail
「電影不能改變世界,人才能改變世界。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
Thumbnail
他們的相遇、情感的表達都沒有對錯之分,相較動機,更是緣分牽連。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每週跟播文章。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失戀這條路只能一個人走完。但只要你是愛電影的人、拍電影的人,都可以很幸運地,被這門藝術接住。看看銀幕上的故事,或用攝影機寫下自己的故事,陪你度過那段波濤,讓悲傷不會停留在悲傷,而是通往更認識自己。
Thumbnail
「我好想抓住雲,隨雲飄向遠方。」 19世紀波蘭的未婚少女雅格娜,在如此保守的農村父權社會中,崇尚自由的她是如此獨特而耀眼,許多青年爭相獻上伏特加示愛,她依然恣意地起舞,無法擺脫的是當地女性必須嫁娶的習俗。她的命運若掌心的絲線隨風飛起,躺在草原中心的她無法全然掌握,已婚的青年安泰克主動靠近,遞送著對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電影風格,那麼千萬不要錯過 盧卡格達戈尼諾 執導的新作「挑戰者」,導演非常擅長捕捉成長中銘刻於心的記憶缺憾,將零星的碎片浮光影響著現在和未來的氛圍,詮釋和解讀的非常獨道。不同於商業愛情片的節奏設計,挑戰者非常巧妙的將三角戀的關係融入網球比賽裡,像在競賽也像是關係的延伸
Thumbnail
《非關性愛》細膩得太震撼,那些對話、表情和呼吸都鮮活得讓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自己的記憶漩渦。那是青春最燦爛卻也同時潰爛的時刻,電影竟然精準捕捉了在慾望萌芽和身體探索間失足的剎那,赤裸裸帶到觀眾眼前。
Thumbnail
要說到最驚喜的,莫過於《特技玩家》這部動作電影之餘,竟意外地還是一部純到不行的愛情浪漫電影?!
Thumbnail
在飛機上看到這部電影,殊不知差點在飛機上飆淚QQ
Thumbnail
一部探討自我生命意義與家庭親情價值、人生競賽輸贏、友情分合、人狗巧遇奇緣,到生死同盟的轉折,全片融合越野探險競賽的緊張刺激、商業贊助金額與IG流量高低的冷酷現實等議題探討的好片。
Thumbnail
比起愛情故事,更似分成了兩條支線,男主角上演逃兵返家的公路電影,女主角上演荒頹墾地的西部片。一路成長,一路為了遙遠而朦朧的愛情活下(甚至比起愛更像是信仰),一路咬牙撐過戰火的流離。
Thumbnail
「電影不能改變世界,人才能改變世界。電影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時間的流逝變得甜美。」
Thumbnail
他們的相遇、情感的表達都沒有對錯之分,相較動機,更是緣分牽連。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至愛之花》每週跟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