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虧10年生意終於獲利,感謝關平將軍

連虧10年生意終於獲利,感謝關平將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連虧10年生意終於獲利, 感謝關平將軍


關平(?—220年),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三國蜀漢將領關羽的長子。

生平

[編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與曹仁呂蒙等勢力交戰,關平隨父征討,後來為吳軍所敗,他與父親關羽一同被俘,最後於十二月(220年)在臨沮孫權下令斬首[1]

軼話

[編輯]

關羽歿後,顯靈不斷,被封為神,歷代君王、官民皆為其設廟祭祀。作為神祇的關羽身邊常有二人脅侍,左邊是提青龍偃月刀周倉,而右邊捧印的就是關平。因此關平亦被稱為「關平帝君」、「關平太子」,形象面如傅粉,唇若塗脂,是一名年輕俊俏的白臉神將。

農曆五月十三日是關平帝君誕。據清代馮景撰《關侯祖墓碑記》及道教書文《關聖太子寶誥》,關平生於光和元年戊午(178年)五月十三日(6月16日),母即關羽妻胡氏。

民間傳說關平字坦之,因此劇目《走麥城》中關平名字也以「關坦之」表記。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封武夷侯,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加封「威顯」二字,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公元1569年)封竭忠王[2]


評價

[編輯]

  • 羅貫中:「烈烈三分將,堂堂百戰身。金戈衝殺氣,鐵馬截征塵。報國忠心壯,隨親孝義淳。臨沮天數盡,父子共歸神。」(玉泉山關公顯聖)

藝術形象

[編輯]

三國演義

[編輯]

在《三國演義》中,關平是關羽在戰亂中所收之義子(與史實不符),親父名為關定,有一親兄名為關寧。首次登場於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君臣聚義〉,當時關羽剛脫離曹軍,千里尋兄,會合張飛後便與身在冀州劉備聯絡,雙方行至河北界首,於關定莊院內兄弟重逢。關定欲使年僅十八歲的次子關平跟隨關羽同行,劉備便主張讓關羽與關平結為義父子。自此後關平隨侍在關羽身邊,一生東征西討。

《演義》中的關平非常活躍,而且形象鮮明。他武勇過人,不遜乃父,曾跟隨劉備出征西川,立下戰功,後來又與曹魏猛將龐德大戰三十回合,彼此不分勝負;性格方面,關平冷靜沉著,數次勸阻其父衝動之舉(如於荊州想殺害吳國來使諸葛瑾、要單刀遠赴魯肅的宴會、強要於陣前親討龐德、徐晃等魏將),後來關羽與龐德大戰,幾乎遭到冷箭暗算,幸得關平眼快出言提示,更縱馬出陣接應,關羽方保無虞。

民間俗說及道教書文《關聖太子寶誥》指關平字坦之,電視劇《三國》則稱表字定國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avatar-img
陳珍淵的沙龍
1會員
153內容數
清淨一下遠離煩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珍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收驚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本文介紹行天宮收驚時間、流程及禁忌,包含親自到場和無法到場兩種情況,並說明收驚原理及適用情況,以及生理期、服喪期間是否適合收驚等細節。
安定身心保康寧 收驚   行天宮的收驚儀式簡要靈驗,使得信眾心神安寧,尤其是効勞生阿嬤不畏寒暑,利人方便的付出,一炷香一炷香地收驚而毫不歇息,更是感動了無數信眾。   所以,除了特殊的日子之外,平日從上午十一點二十分過後,在三宮拜亭前,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很有耐
行天宮奉祀五聖恩主,所謂的「恩主」就是扶鸞信仰的「救世主」,因為恩主公憐憫世人、救世濟民,所以信眾感恩如救世主。五位恩主,以關聖帝君為首,因此臺灣一般民眾亦稱關聖帝君為恩主公,也經常稱行天宮為恩主公廟。 行天宮五聖恩主(神明座向為主) 隆恩真君:道教重要的護法神、火神,又稱豁落靈官,尊稱
收驚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本文介紹行天宮收驚時間、流程及禁忌,包含親自到場和無法到場兩種情況,並說明收驚原理及適用情況,以及生理期、服喪期間是否適合收驚等細節。
安定身心保康寧 收驚   行天宮的收驚儀式簡要靈驗,使得信眾心神安寧,尤其是効勞生阿嬤不畏寒暑,利人方便的付出,一炷香一炷香地收驚而毫不歇息,更是感動了無數信眾。   所以,除了特殊的日子之外,平日從上午十一點二十分過後,在三宮拜亭前,總可以看到不同年齡層的善男信女,扶老攜幼,很有耐
行天宮奉祀五聖恩主,所謂的「恩主」就是扶鸞信仰的「救世主」,因為恩主公憐憫世人、救世濟民,所以信眾感恩如救世主。五位恩主,以關聖帝君為首,因此臺灣一般民眾亦稱關聖帝君為恩主公,也經常稱行天宮為恩主公廟。 行天宮五聖恩主(神明座向為主) 隆恩真君:道教重要的護法神、火神,又稱豁落靈官,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