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性騷擾?:
性騷擾是指對他人施加不受歡迎的性相關行為,可能包括言語、肢體接觸、暗示或其他方式使對方感到不適、羞辱或恐懼,而這種行為可能發生在職場、學校、公共場所,甚至網路上。
我們的社會生病了嗎?
關於近期越演越烈的知名網紅孫生性騷擾事件,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搜尋懶人包或者去Youtube「勾起你心中的惡」來了解事情始末,但我們可以好好的來反思一下現在社會是否真的生病了?孫生從一開始毫無悔意及老闆酷炫甚至未能及時做出處置並稱被害人為「瞎妹」,這種種行為甚至還有人為此護航及給予支持,這就是所謂進步的民主社會嗎?試想如果今天是你的孩子或伴侶遭到性騷擾,你又該做何感想?
我們又能想像有多少人正忍受著這些性騷擾?前陣子的黃姓藝人事件、麥當勞事件,我們還要縱容這些事情到多久呢?是否該修法加重性騷擾相關案件的處分,或著是否該從教育做起呢?我們都知道要學會勇敢說不,但面臨職場的壓力,我們又該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資訊發達下,我們到底犯了哪些錯誤?
在這資訊發達的社會我們的社會漸漸將這些錯誤正名化,包含前陣子「啪拉梅拉事件」也是,現在網路上充斥著許多物化女性及推崇暴力的影片甚至連我們認知的高利貸都在洗白,還有數不清的網路詐騙存在,還有這幾天又被發掘的身心靈課程等,現在的孩子人手一支可使用網路的手機,不管在學校上課、在家裡的房間,在他們接觸這些錯誤影片時,我們都沒辦法直接有效的給予糾正。
因此前陣子在吵的學生不能攜帶手機上課的議題,我覺得我們該好好探討這問題,很多學生主張應該是要教導他們如何運用「手機」這項資源,而不是強制要求他們「收起手機」,但我在想,如果這些擁有大眾魅力的網紅、藝人們總是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拍影片,甚至推崇本該錯誤的事情,學生們真的有能力阻止自己不去接觸這些你們口中所謂的「幹片」嗎,或者有些人會覺得其實很帥很厲害等。
再舉例來說,網路上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糾舉影片甚至是行車糾紛,但我看到只有極少數影片發布者去說明事情的錯誤點,而是單純的上傳影片並未有任何糾正說明,這樣的影片如果是小孩子看到,他們有多少判斷能力來判斷這影片的對錯在哪?其實我們透過數據不難發現關於「反骨」這類的youtuber或一些短影音創作者的影片觀看族群,絕大多數都是25歲以下的年輕人,甚至是學生族群居多,而這些年輕人真的有能力判斷是非對錯嗎?網路影音的發展雖然帶動了許多買氣跟就業機會,但我們仍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線吧?
結語
我認為網路影音的生態仍舊持續維持這個樣子,那麼就會有更多的年輕的犯罪案例出現,而針對這次犯案的孫姓加害人,我認為會犯罪的人就是會犯罪,就像前陣子「高雄分屍案」一樣,當他是沒有任何被害理由的去加害他人,我都認為這種人,我們都不該給與憐憫甚至有機會悔悟的這種想法,因此我們都該對糾正錯誤盡一份心力,勇敢發聲替這個社會帶來改變,我認為針對網路影音的發佈,政府必須都該適度的規範標準,針對學生族群手機使用的問題,我們也必須好好探討這議題,適度做出改變,以利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正確的道德觀念,別讓手機毀了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