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言語勉強系列:瑞典語形容詞比較級與最高級一篇搞懂

北歐言語勉強系列:瑞典語形容詞比較級與最高級一篇搞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學瑞典語學到形容詞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好吧,fin 是漂亮,那更漂亮是...mer fin?」錯!瑞典語會對你翻白眼(雖然看起來還是很友善),因為形容詞的比較級跟最高級可是有一套自己的邏輯,而且比你想像的還容易搞混。本篇就來幫你整理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的變化規則!

規則一:大部分形容詞直接加 -are, -ast

這是最基礎也最常見的規則,適用於單音節或短字尾的形容詞。

原級 / 比較級 / 最高級

billig(便宜)- billigare - billigast
snabb(快)- snabbare - snabbast
dyr(貴) - dyrare - dyrast

比較級不分性別,但最高級如果當作形容詞修飾名詞(而不是用在句尾),會有定冠詞變化,變成-aste,例如:

  • den dyraste bilen(那台最貴的車)
  • ett billigaste hotellet(最便宜的旅館)

規則二:使用 mer / mest

當形容詞是以下這幾種,就要用 mer/mest

  1. 音節較長(通常三個音節以上)
  2. 聽起來比較外來語(非瑞典原生)
  3. 用 -are / -ast 結尾會很彆扭或不好唸
  4. 字尾是 -isk、-ande、-ende 這類結構(多數為現在分詞)


原級 / 比較級 / 最高級

intressant(有趣)- mer intressant - mest intressant
praktisk(實用)- mer praktisk - mest praktisk
modern(現代的) - mer modern - mest modern
spännande(令人興奮的) - mer spännande - mest spännande

這裡的最高級如果當作形容詞修飾名詞,也會有定冠詞變化的問題,但不是變成-aste,如果本就是 e 結尾則不變;非 e 結尾,就是加上 -a ,例如:

  • de mest typiska filmerna (the most typical movies) 最常見的電影
  • de mest intressanta barnen (the most interesting kids) 最有趣的孩子
  • de mest spännande nyheterna (the most exciting news) 最刺激的新聞

規則三:不規則變化,不講道理但必須背

如同英文,有些形容詞就是自帶個性,不按牌理出牌。只能尊重它,順便記起來。

原級 / 比較級 / 最高級

bra(好) - bättre - bäst
dålig(壞) - sämre - sämst
liten(小) - mindre - minst
gammal(老) - äldre - äldst
ung(年輕) - yngre - yngst

這裡的最高級如果當作形容詞修飾名詞,就是直接加上-a。

句子例子來一波

  • Den här lägenheten är större än den gamla.
    這間公寓比舊的那間
  • Jag tycker att bo i Stockholm är mer intressant än Göteborg.
    我覺得住在斯德哥爾摩比哥德堡有趣
  • Det här var den bästa filmen jag har sett i år!
    這是我今年看過最棒的電影!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可以按一下愛心支持或是追蹤我來發掘探索更多跟北歐語言相關的資訊!


avatar-img
北緯五十度之間:🇩🇰🇳🇴🇸🇪🇯🇵
44會員
50內容數
北歐專欄集中與北歐相關的主題文章,不管是文化、旅遊還是語言,一起來更加認識這個神秘而且昂貴的地方。如果你是想要學習瑞典文、挪威文或是丹麥文,也會有相關的文章來一起學習瑞典語、挪威語和丹麥語哦! 而日本專欄則集中日本各處景點攻略或是心得分享,分類上則是以日本各地理區為準,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完成心目中夢想的日本旅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瑞典語中,當你想表達「假如……會怎樣」這種虛擬、不確定或後悔的情境,就會用到假設語氣(konditionalis)。這跟英文的 If I were you 或 If it had rained 類似,而且瑞典語有自己的一套用法。
在學習瑞典語的句子結構時,關係子句(relativa bisatser)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幫助我們用更精簡、連貫的方式來補充說明句子中的名詞。這篇文章將介紹瑞典語常見的關係代名詞,並釐清它們與關係副詞的關係
學瑞典語的你,是不是也曾被語序搞得有點心煩?明明單字都會了,湊成句子卻總是不太對勁。別擔心,這不是你的錯,瑞典語的語序規則本來就跟中文和英文不太一樣,但只要抓住幾個重點,你會發現其實滿有邏輯的(應該吧。
在瑞典語中,當你想表達「假如……會怎樣」這種虛擬、不確定或後悔的情境,就會用到假設語氣(konditionalis)。這跟英文的 If I were you 或 If it had rained 類似,而且瑞典語有自己的一套用法。
在學習瑞典語的句子結構時,關係子句(relativa bisatser)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幫助我們用更精簡、連貫的方式來補充說明句子中的名詞。這篇文章將介紹瑞典語常見的關係代名詞,並釐清它們與關係副詞的關係
學瑞典語的你,是不是也曾被語序搞得有點心煩?明明單字都會了,湊成句子卻總是不太對勁。別擔心,這不是你的錯,瑞典語的語序規則本來就跟中文和英文不太一樣,但只要抓住幾個重點,你會發現其實滿有邏輯的(應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