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電影|差點錯過的《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今天看電影|差點錯過的《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電影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電影


很容易就錯過。

如果沒撐過前段由於錯誤期待而覺得尤其沈悶的心理落差,大概提早就放棄了。
需要一點耐心,放掉原先預期,漸漸就會進入到這部電影的節奏當中。

四個從背景、個性、到人生歷程都更自不同的新聞工作者,因緣聚會同行,開啟一趟公路之旅,穿行過一場發生於現實場景裡的虛構戰爭。

其中以資深的傳奇攝影師和視其為偶像的年輕女孩為核心,一個頻頻回望,深沉反思,老驥伏櫪哀傷而堅毅;一個熱切渴求,衝撞跳脫,初生之犢無知者無畏。
兩者在人生軸線對應的兩端,彼此映射,來回辯證,最後收在一個充滿象徵性也昇華了角色的,可以說近乎完美的結尾。

劇情裡並未指明這場戰爭的起因,或發展至此的太多細節。

正符合其荒謬又虛無的本質。
不明所以,無能為力,各自正義。

節奏刻意壓抑,但隨著情節的推進逐步拉高情緒強度。中段幾場戲令人坐立難安,緊繃恐懼,強迫觀眾得調動更強大的心理能量去承受、消解。

或許由於主角是戰地攝影師,角色間的一些對話應該能觸動喜歡攝影拍照的人 (不是拿手機自拍那種)。

片中的每個鏡頭也都像攝影作品般帶著通透的豐富敘事感,隨時定格彷彿都像一幀幀由相機拍出來的照片。

稍具規模的戰爭場景主要集中在最後段,佔全片比例不多,但身歷其境將人拖入其中去目睹現場的真實感令人震撼。

現實如此接近電影。時至今日,格外有感。


-《Civil War》《帝國浩劫:美國內戰》

-導演/編劇:艾力克斯·嘉蘭 Alex Garland

-主演:克絲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 /華格納·莫拉 Wagner Moura / 卡莉·史派妮 Cailee Spaeny /史蒂芬·麥金利·亨德森 Stephen McKinley Henderson


avatar-img
路邊野餐
4會員
100內容數
【路邊野餐】 雜誌。不定期出刊。 生活|電影|閱讀|咖啡|旅行|圖文 席地而坐,皆是盛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路邊野餐 的其他內容
最近陸續看了幾部電影 想不到至今碎影片花仍在腦中不時閃回的 卻是(?)以現在眼光來看 無論敘事方式 劇情節奏 甚至人物對白都偶爾令人有些消化不良的 八零年代老電影 -- --《恐怖分子》 那些流光搖曳 眼神流轉 壓抑空蕩 低溫的城市光景 以及彷彿命定的蒼白死亡 即使過了好一陣子 仍在空
先看了《克萊因壺》。 附帶一提,導讀的部分相當好看,將岡嶋二人這個日本推理小說界傳奇二人組的發跡故事說得頗為生動。從兩人的結識、如何動心起念寫起推理小說、如何持續不懈投入並終於獲獎出道,包括不同時期作品風格的變化、兩人各不相同的性格與專長、分工合作的寫作模式等等也多有描寫,讓原本不認識他們的讀者
犀利 深刻 雖然是與連續殺人犯相關的暗黑題材 但沒有處理得太過沈重抑鬱 有些時候甚至透出一點點不見得合理但在這裡可以成立的 微妙的喜感 女兒尋父追兇的過程並不複雜  穿插其中的生活化氣息和 (應該是) 刻意營造的輕盈感 也讓人更容易進入這個其實不太好消化的劇情 後續隨著不同視角的呈現 真相逐漸
最近陸續看了幾部電影 想不到至今碎影片花仍在腦中不時閃回的 卻是(?)以現在眼光來看 無論敘事方式 劇情節奏 甚至人物對白都偶爾令人有些消化不良的 八零年代老電影 -- --《恐怖分子》 那些流光搖曳 眼神流轉 壓抑空蕩 低溫的城市光景 以及彷彿命定的蒼白死亡 即使過了好一陣子 仍在空
先看了《克萊因壺》。 附帶一提,導讀的部分相當好看,將岡嶋二人這個日本推理小說界傳奇二人組的發跡故事說得頗為生動。從兩人的結識、如何動心起念寫起推理小說、如何持續不懈投入並終於獲獎出道,包括不同時期作品風格的變化、兩人各不相同的性格與專長、分工合作的寫作模式等等也多有描寫,讓原本不認識他們的讀者
犀利 深刻 雖然是與連續殺人犯相關的暗黑題材 但沒有處理得太過沈重抑鬱 有些時候甚至透出一點點不見得合理但在這裡可以成立的 微妙的喜感 女兒尋父追兇的過程並不複雜  穿插其中的生活化氣息和 (應該是) 刻意營造的輕盈感 也讓人更容易進入這個其實不太好消化的劇情 後續隨著不同視角的呈現 真相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