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
- 川普政府與政策:
- 美國總統川普計畫與英國達成「全面」美英貿易協議,作為其「解放日」關稅政策以來首個重大貿易突破,預計5月8日公布細節,但專家質疑協議範圍可能不如預期,僅限於避免關稅及科技合作 [Yahoo Finance].
- 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實施聯邦資金限制,稱其「系統性違反聯邦法律」,引發學術界對政府干預教育的激烈爭論 [NPR].
- 川普提名的社會保障署署長弗蘭克·比西尼亞諾(Frank Bisignano)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承諾改革福利制度,應對財政壓力,但面臨民主黨質疑 [NPR].
- 社會與抗議:
- 美國政府加大對抗議活動的執法力度,部分移民與活動人士因參與反關稅示威被逮捕或驅逐,邊境檢查也趨嚴,引發人權組織批評 [Al Jazeera].
- 紐瓦克機場航班延誤問題持續,聯邦航空管理局承諾加速空管系統升級,但短期內難以解決,影響旅客信心 [NPR].
- 企業與法律:
- 聯合健康(UnitedHealth)因高管遇害事件引發的股東訴訟加劇,股東指責公司應對不當,影響股價表現 [Reuters].
國際新聞
- 歐洲政治與經濟:
- 德國國會第二輪投票選出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領袖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為新總理,結束近期政局動盪,但其經濟政策需應對美國關稅的挑戰 [Reuters].
-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面臨經濟放緩壓力,智庫建議再次加稅以彌補財政缺口,顯示美國關稅對全球經濟的連鎖影響 [Reuters].
- 俄烏與中東緊張:
-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勿在5月9日二戰勝利日前採取行動,北約與美國加強情報共享,預防衝突升級 [The Guardian].
- 以色列空襲葉門胡塞武裝設施後,中東局勢進一步惡化,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停火談判 [Reuters].
- 拉美與亞太動態:
- 巴西中央銀行將基準利率上調至近20年高點,應對通脹與美國關稅的雙重壓力,但未明確未來政策方向 [Reuters].
- 菲律賓全國戒備狀態延續,為5月12日選舉做準備,同時關注美國關稅對其出口經濟的影響 [Reuters].
經濟新聞
- 川普關稅政策與市場反應:
- 川普的「解放日」關稅政策引發汽車行業震盪,福特(Ford)宣布對墨西哥生產的Mustang Mach-E、Maverick及Bronco Sport等車型提價,歸咎於進口關稅成本 [Yahoo Finance].
- 歐盟計畫對波音(Boeing)飛機徵收報復性關稅,作為對美國關稅的回應,可能進一步加劇航空業緊張 [Yahoo Finance].
- 美股5月7日表現分化,聯邦儲備系統維持利率不變,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強調關稅「衝擊尚未完全顯現」,投資者謹慎觀望,S&P 500下跌0.2% [Yahoo Finance].
- 美國經濟數據與展望:
- 美國勞工部報告顯示就業市場穩健,但其他指標暗示經濟放緩風險,關稅推高的通脹預期限制聯儲降息空間 [Al Jazeera].
- 抵押貸款利率升至6.81%,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分析師預測2025年下半年可能小幅回落至6.4% [Investopedia].
- 美國2024年商品貿易赤字達1.2萬億美元,關稅未顯著改善貿易平衡,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7% [The New York Times].
- 企業與產業動態:
-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維持2025年財務預測,預計全年有機收入增長7%-7.5%,顯示其在關稅引發的經濟動盪中保持穩健 [Reuters].
- 航空業受關稅衝擊,印度一廉價航空公司因波音737 Max成本上升,計畫取消330架訂單,並向政府尋求財政援助 [Al Jazeera].
- 能源行業整合加速,Sunoco以90億美元收購Parkland,但油價因關稅不確定性跌至每桶56美元,影響企業利潤 [Reuters].
- 全球經濟連鎖效應:
- 全球併購活動降至2005年以來最低,關稅戰削弱企業投資信心,特別是汽車與科技行業 [Reuters].
- 英國央行推遲加息計畫,預計關稅將拖累經濟增長,日本與東盟則強化金融合作以緩解貿易壓力 [Yahoo Finance].
- 金價升至每盎司3325美元,資金持續流向歐洲與日本市場,顯示投資者對美國關稅戰的避險需求 [Investopedia].
- 財政與政策挑戰:
- 白宮2026財年預算案削減1630億美元聯邦支出,關稅收入難以彌補赤字,國會談判陷入僵局 [Yahoo Finance].
- 美國國債規模達36萬億美元,關稅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使聯儲維持謹慎立場,市場預測2025年降息可能性降至30% [Investopedia].
總結
2025年5月7日的美國新聞聚焦川普對哈佛的資金限制、抗議執法爭議及美英貿易協議進展,顯示其政策的多面向影響。國際新聞涵蓋德國新總理選出、俄烏與中東緊張及巴西高利率政策。經濟新聞顯示,關稅推高汽車與航空業成本,福特提價、波音面臨報復性關稅,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全球併購活動創20年新低,資金流向歐洲與日本,貿易戰重塑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