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如體質差,念書的時候三天兩頭就生病感冒,媽媽和大嫂經常要帶她去看醫生,名副其實的藥罐子。醫生跟妙如的媽媽說,「這個女孩只能嫁有錢人,若是嫁給困苦的家庭,她的體力做家務都還嫌不足,別說到外面做工,一定會做死。」
年輕時的妙如跟婆婆的相處有很大的矛盾,舊社會長嫂如母,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跟牛毛一樣多,不合理也要吞下去,有時候不是妙如不願意,而是做不來,心裡的委屈、身體的病痛都不能是藉口。妙如的大姊心疼妹妹,當年妙如的家只有單層,隨著孩子出生漸漸住不下,於是打算把二樓搭起來,當時經濟壓力大,沒有多餘的錢搭蓋,妙如的大姊用自己的房子抵押借款給妙如蓋二樓,幾年後當她有能力想要回饋大姊時,大姊已經往生了。妙如說,大姊是她內心最大的痛和遺憾。
雖然妙如與婆婆的相處有點小問題,但是先生身體健康,撐住一家的經濟,妙如操持家務之餘不用到外面工作,小命得以保全。妙如說,身體最差的那幾年,她都跟老天爺祈求,讓她活到四個小孩知冷知熱,冷了會自己搭衣,熱了會自己脫衣,她就很滿足了。沒想到妙如且戰且走,活過五十歲接觸公益,從此走出家門,在行善的過程中找活著的意義,學會了只專注在婆婆熱心的優點上。
妙如一次健檢的機緣中意外找到暈眩的原因,原來是腦部血管長了一顆腫瘤,壓迫時就會讓她渾身乏力、頭暈目眩,經過四次大手術,妙如的暈眩改善很多。雖然有病在身,但是妙如感謝自己還有體力做志工,還能繼續操持家務,還能陪在家人身邊,明明是短命的人,卻也一路活到七十歲。妙如說,要活就要動,做好事的心情很愉快,她也終於明白,想要健康,最重要的是心境,要「心寬念純」,心若善解自在,細胞亦能隨喜輕安。
#自在輕安
#心寬念純
#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