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集)

這本書就是分析各項世界名畫背後的真相與意義,裡面探討的方向有很多,畢卡索《格爾尼卡》為何成為與政治扯上邊?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究竟是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吸引這麼多人道廣場跳舞?惠斯勒《黑與金色的夜曲:落下的煙火》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爭議?很多名畫背後的故事都會在這裡探討,是知識含量非常高的書籍,我也一定會去找第一集來看。
(順帶一提,剛剛提到的《煎餅磨坊的舞會》,那篇維基百科是我寫的,看來又可以補上更多資料了)
有些畫我之前在現實中有看過,例如目前放於巴黎橘園美術館的《睡蓮》,羅浮宮裡的《拿破崙加冕》,現在對這些畫有更多的認識後,真想親眼再看一次這些畫作,感受更多當初無法感受的細節。
5/21 書籍:秋津壽男《喝酒的科學》

知識類書籍,是作者專業講解跟酒有關的知識與技巧,例如如何更容易喝醉,影響喝酒的基因或是避免飲酒過量的方法等,我直接在書店讀完這本書,算是一本小品書籍。
話說裡面提到某個人類的基因「Gamma GPT」,這個基因會影響人們分解酒的速度,進而造成有人喝不醉有人容易喝醉的體質,雖然我一開始看到這個詞,想說又是Gamma又是GPT,怎麼聽起來非常AI(註一),但作者出版這本書時ChatGPT應該還沒問世,只能算是天大的巧合。
(註一:Gamma.ai是一個可以使用AI生成簡報的網站,GPT則是大家都很熟悉的ChatGPT)
5/26 書籍:高橋美起《天天都要吃麵包》

高橋美起小姐就是畫出《烤焦麵包》系列的作者,這本書附上了幾種常見麵包的食譜,也有一些介紹麵包的知識,加上高橋美起的繪畫風格,整本書就是完全符合烤焦麵包的風格。
這本書推薦跟上個月的《手繪麵包辭典》一起看,推薦給對麵包有興趣的人。
5/28 實境秀:《魔鬼的計謀 第二季:死亡密室》

(突然發現海報上面的7high臉超猙獰🤣,跟別人差好多哈哈)
韓國綜藝實境秀,節目找來了一群在各自領域都有超高能力的強者,讓他們玩一些規則極度複雜的遊戲,並在各種遊戲中存活的第一名可以獲得高額獎金。
我很喜歡看這種全是燒腦鬥智的實境秀,過去這個團隊有拍過另一個系列《遊戲的法則》,但我覺得遊戲的法則比魔鬼的計謀好上太多了。
《魔鬼的計謀》是讓玩家在同一個空間生活,但這種方式會讓玩家之間產生情感,導致每個人都不希望任何人被淘汰,但節目的主旨又是要讓大家互相廝殺爭奪獎金,結果就造就了大家嘗試和平相處或團隊對抗的情況,而且後期的遊戲全是一些鬥智層面極高的遊戲,卻沒出現什麼交涉類型的比賽,大概從第四場主賽開始就有點無聊了。

(接下來的劇情涉及到第二季的隱藏房間與遊戲內容,怕被暴雷者請自行迴避)
這群玩家也很不給製作團隊面子,第二季玩家是有看過第一季玩家節目的,所以第一天晚上大家各自回到生活館後,所有人開始拼了命的找隱藏房間,第一天晚上連大燈都還沒關,兩邊玩家就已經找到隱藏房間位置,到第三天晚上兩邊玩家都成功通關隱藏房間的遊戲,簡直就是瘋狂拆製作組的臺,為期八天的節目在第三天所有祕密都被解開,超級尷尬。
兩個隱藏房間的遊戲也沒有很刺激,跟第一季的隱藏房間遊戲根本不能比,第一季的隱藏房間通關是真的會有「喔喔喔喔成功啦」的興奮感,但第二季的兩個隱藏房間只給我「蛤就只有這樣嗎?太簡單了吧?」的感覺。
最後是比賽內容,這季交涉類型的比賽內容極少,所以每個團隊的首要目標是保證自己的團隊存活,而不是嘗試去淘汰其他隊伍的人,進而導致遊戲很少鬥智跟碰撞的場面,說真的只有前兩場主賽比較好看。
喔對了,第一場主賽跟有款叫《白教堂血案》的桌遊,遊戲規則超類似。
(暴雷線到此為止)
總之我覺得遊戲的法則完勝魔鬼的計謀,對於交涉類型的遊戲感興趣的觀眾可以先去找遊戲的法則來看。
5/29 書籍:米奇鰻《大疫之年》

台灣本土的插畫家,目前於日本定居,故事講述作者與女友在疫情那一年的各種辛苦日常,還有一些作者於日本到處完的遊記。
查了一下這個作者,他似乎已經在台灣出過幾本書,我一開始是被作者非常特殊的紅黑白藍配色吸引,這樣的畫風也很有作者自己的風格,整本書算是品質很高的台灣漫畫。
好啦這次的介紹就到這邊,按照往例過幾天會是語錄回顧,但這個月的語錄非常少,我想要以其他系列代替這個月的語錄回顧。
那麼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