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自由,但我選擇讓自己變自由
我剛開始接案的時候,說真的,根本不懂什麼叫「自由接案」。
也沒想太遠,只是單純不想被一份工作綁住, 每天被KPI追著跑,連請個假都要戰戰兢兢。
但直到我遇到《數位浪人》,上了《自由接案全攻略:從0到100》,
我才真的理解—— 所謂的自由,不只是不上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而是你能定義自己的工作模式,打造你要的人生節奏,可以主動選擇不做什麼。
▋那一集 Podcast,我不只是聽見一種工作方式,而是看見一種人生
那時我還在大學。
通勤時,我像平常一樣滑著 Podcast 隨便點開一集。
那是訪談節目《頭家校院》,訪談來賓是 Daniel,他用非常真誠又冷靜的語氣, 聊著他怎麼從上班族轉為自由工作者, 以及在數位遊牧時,所看到國外與台灣不同的文化。
裡面有一段故事讓我一直記到現在:
「有次我在海邊,看到一位穿西裝、提公事包的壯碩男子走來。
他走到沙灘邊,脫下外套、襯衫,裡面竟然是泳褲,接著直接跳下海游泳。
半小時後,他上岸、擦乾、穿回西裝,提起公事包就離開了。
我看一下時間,大概1點,我這才驚覺——他只是午休時間來游泳。
這件事發生在台灣大家大概會覺得你是神經病。」
這集的內容有被剪輯在《頭家校院》的IG reels,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去找找,目前還是流量最高的其中一隻。
我聽到當下非常的震驚
「哇,原來生活可以有那麼多不一樣的方式!」
我下定決心,想要去不同的國家,跟不一樣文化的人交流,體驗不同的世界,
數位遊牧便成為我心中最想達成的目標。
但那時我馬上就被現實打臉: 我沒有技能,也沒有人脈,更不知道要從哪開始。
▋我從「完全不會」開始,選擇一條最短距離的路
與其繼續想「該做什麼」,
我決定直接選一個入門門檻低的技能試試看。
我選了簡報設計,
因為我大學報告做得還不錯,感覺自己蠻有感覺。
一開始我也不知道什麼叫「商業簡報」或「品牌視覺一致」,
就瘋狂刷 YouTube、買線上課、報名工作坊,什麼都試。
慢慢地,我做出第一張投影片模板,開始在 fb 和接案平台發作品。
當我接到第一筆案子時,是在吃生日大餐,我還記得拿著餐具對著火鍋傻笑的模樣,開心的不行。
但……這只是故事的開頭。
▋一開始,我在接案圈裡像個流浪漢
你可能覺得,有技能就能接案?太天真了。
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
結果發現現實根本不是這樣。
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沒人願意相信你。
就算願意給你案子,也是各種殺價、壓價、拖延、免費試做。
我像被丟到一個菜市場裡,拚命用低價搶曝光。
成案了,就苦哈哈熬夜趕稿,邊做邊懷疑人生。
我那時心想:「這樣的自由,跟加班有什麼兩樣?」
▋後來我遇到《數位浪人》,人生就像被拉出來一樣
我又回去找那個 Podcast 的主持人 Daniel,
發現他成立了《數位浪人》這個品牌,開了一門課《自由接案全攻略:從0到100》。
我有點半信半疑,但我報了。
結果,前兩堂課就完全震撼我。
Daniel 在裡面講了一個觀念我永遠記得:
「找到一個你會、客戶需要、而競爭者無法複製的特殊定位。」
我原本以為接案要比作品、比速度、比價錢,
但他教我的,是先從市場定位開始,讓客戶願意選擇你,而不是被你拜託。
▋那門課,不是教你「怎麼當個更聽話的接案者」,而是教你「怎麼變成市場的主角」
我看過很多線上課程,有的教你報價,有的教你作品集,有的教你剪片寫文案。
但只有這門課,從第一步「你是誰」開始, 幫你一路梳理成:
- 你該選擇什麼技能?
- 你的定位怎麼找?
- 你的作品怎麼包裝?
- 你的收入怎麼擴張?
- 如何提升商業模式?
- 要怎麼運用外包,在提升收入的同時,找回你的時間?
這些不是夢想,是 Daniel 用他親身經歷,整理出的一套系統。
▋這堂課,最適合這些人:
✅ 想接案,卻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
✅ 一直用低價成交、累到懷疑人生的人
✅ 有一技之長,卻沒有案源和品牌的人
✅ 想從勞務工作,轉型為顧問/講師/創作者的人
✅ 想開始第一個「屬於自己的事業模型」的人
▋最後,我想說的只有一句話:
我現在的自由,不是「不用上班」,
而是我可以自己定義三年後的工作樣貌。
我不需要等老闆給我升遷,也不怕客戶砍我預算,
因為我有了自己的市場價值、定位、與未來選擇權。
我可以選擇我想做什麼,
更重要的是我不做什麼。
我可以很清晰的規劃接下來的每一步,
為自己做的所有決定負責的同時,享受到100%的甜美成果。
這一切的起點,來自《數位浪人》,來自那門讓我整個人被打開的課。
👉【課程介紹】https://madlife.io/
你不該只是靠接案養活自己,
你該靠接案,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