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自己做菜的時候常常播放Apple Music的爵士電台,聽隨機播放的曲目,因而聽到近年氣勢強大的新生代歌手Samara Joy演唱的〈No More Blues〉(原曲名為〈 Chega de Saudade)以及〈Flor de Lis〉。我個人其實非常喜歡Samara的演唱,特別是她第一張同名專輯的表現。但是太多的抖音、太過渾厚的音色,以及太多誇張的表情,詮釋起巴西音樂似乎總令人感覺有點不太對勁。
類似的問題其實也存在Sarah Vaughan的三張專輯《I Love Brazil!》、《Copacabana》以及《Brazilian Romance》(例如《I Love Brazil!》中的Vera Cruz近結尾處Sarah的即興就實在太多抖音)。事實上,這三張專輯的陣容還蠻不錯的,許多編曲出自巴西編作曲家Dori Caymmi(註1),《I Love Brazil!》請到Antonio Carlos Jobim演奏兩首的鋼琴、其子Paulo Jobim則貢獻三首長笛演奏;巴西音樂大師Milton Nascimento則在《I Love Brazil!》、《Brazilian Romance》都有客座。然而Sarah的詮釋是我較不偏好的方式。相較下,Ella Fitzgerald唯一做過全巴西音樂的專輯《Ella Abraça Jobim》(當然全部都是Jobim的作品囉)的抖音狀況就沒那麼明顯,但仍不算是上選之作。
這兩天聽到歌手Dianne Reeves與她的老搭檔吉他手Romero Lubambo合作的現場,就是我比較喜歡的方式,雖然厚度相比巴西歌手仍顯偏重,但沒有過度刻意的抖音,聽起來就好很多。而且Reeves在音樂會的開場從舞台後方步出,僅使用教堂的空間共鳴,製造出一種非常奇幻的感覺,個人覺得非常有趣。說了這麼多,是不是該聽聽巴西人怎麼唱?在這邊先後放Elis Regina唱的〈Vera Cruz〉,還有近年非常有代表性的歌手Vanessa Moreno所演唱Jobim的〈Correnteza〉。可以聽見她們在長音的時候,頂多有很小幅度的抖音,大部分是很straight的表現,也不會有共鳴過多而過厚的音色。
所以還是請爵士歌手們先把詮釋standards的習慣擺一邊,再來詮釋巴西音樂吧!比較沒那麼傳統的Gretchen Parlato就是個很好的範例!
(註1)其父Dorival Caymmi也是著名的Samba音樂家,在《I Love Brazil!》有獻唱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