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音樂大師Hermeto Pacoal辭世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昨日一早就看到巴西音樂大師Hermeto Pacoal辭世的消息。享年89,Hermeto長髮與白鬍飄飄的形象確實猶如仙人般,而他天馬行空的創意更讓人有種來自異世界之感。以「仙去」代稱其辭世或許更恰如其分。

raw-image

Hermeto出身巴西東北,身為白子而無法曝曬在陽光下,所以從小經常待在家中,卻也使他練就一身傾聽周遭聲響化為音樂的本領。從小在他的父親教導下學習手風琴,他很快展現他的天賦,也在日後鍛鍊出演奏長笛、薩克斯風、吉他、鋼琴等多樣技藝,而且個個精湛。在陸續與巴西音樂的大人物如Edu Lobo、Elis Regina等合作後,打擊樂手Airto Moreira成為他躍升至國際知名度的關鍵人物。與小號手Miles Davis共事的Airto推薦了Hermeto入團,在1971年為Miles錄製了Live-Evil專輯,徹底展現Hermeto精擅多種樂器的能力以及融合爵士、巴西音樂、前衛音樂的演奏/作曲長才。

電貝斯大師Marcus Miller曾說過:「每個與Miles Davis合作的人,都有個Miles Davis Story。」Hermeto當然也不例外。據稱Miles曾邀Hermeto跟他一起拳擊,眼睛有弱視的Hermeto由於眼珠子亂轉讓Miles完全不知道他在看哪、要怎麼出拳,而不知天高地厚的Hermeto也趁機用力尻了Miles一拳,讓Miles後來稱他為「Albino Loco(白色瘋子)」。

Hermeto的音樂有很多巴西東北的音樂元素,特別是Baião、Forró兩種相近卻又不同、深具african節奏的風格(註1)。例如他最著名的兩首作品〈Bebê〉與〈Forró brasil〉就分屬這兩種風格。Hermeto又特別愛設計節奏上的對點,這兩首曲子也都有在不同段落中乍聽接近卻又略略變化的對點設計,演奏上很有挑戰性,也考驗樂手對16分音符層次的精細度的處理,沒有好好練過可能就會不小心把反拍演成正拍,甚或一直趕拍。

在像巴西音樂的Choro風格中,Hermeto也是可以以迥異於他人的方式寫歌。在〈Choinho pra Ele〉中,他以類似John Coltrane的digital pattern(以和弦的1235音為旋律動機)貫串全曲。而曲子中間切換為三連音、曲末飛快的double time更是難度爆表,需要相當程度的技巧才能詮釋。在〈Tacho〉中,Hermeto以7/8拍創作當時尚屬少見的奇數拍作品。另一首較晚期創作的〈Capivara〉,則是一首7/4拍的Samba。對於爵士熟稔的Hermeto,不僅創作〈Cannon〉緬懷薩克斯風大師Cannonball Adderley,也在作品〈Coalhada〉試圖結合爵士搖擺風格、電子音色與集體即興。

擅長寫節奏明快的Hermeto,也能寫出像〈O Farol Que Nos Guia〉這樣有點室內樂感的作品。詮釋這樣的作品,需要讓每個樂句的呼吸帶著曲子進行,而非照本宣科的依譜面把音符演奏出來。深情的Hermeto,也在2024年發表專輯《Pra Você, Ilza》獻給他結縭46年的妻子。據說在Ilza於2000年因癌症辭世後,Hermeto創作了190首曲子紀念她,以至於在製作這張專輯時必須精挑細選10首出來收錄。不過聽過專輯以後,真正抒情的作品其實僅有一兩首,其他的還是非常....Hermeto。想來不論Ilza是否伴在他的身旁,Hermeto仍是始終如一的做自己呀!

另一項Hermeto在專輯中不易察覺的特色,是他很喜歡將環境與手邊物件發出的聲響如水聲、他自己的鬍子/肚子入樂,因此不只聽覺有趣,視覺也有趣。他的〈Música da Lagoa〉正是以多個瓶裝水造成的音高差異所編寫出。而另一個影片中他以嘴巴砸紮聲、拍擊自己的鬍子、肚皮、胸膛製造出豐富的打擊聲響,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有趣音樂。而他在舞台上,也經常游移於各種樂器間展現他驚人的才能,甚至說他是Jacob Collier的前輩也不為過。

文章的最後,附上他與巴西歌手天后Elis Regina的合作影片緬懷他。R.I.P. Hermeto Pascoal,謝謝你的音樂與創意!

(註1)這兩種音樂風格的差異可以分三個層面探討:

(1) 節奏:在此兩種風格有個常見的低音大鼓Zabumba。2/4拍中,Baião是以鼓皮close/open的順序讓音高聽起來先高後低,Forró是以鼓皮open/close的順序讓音高聽起來先低後高。

(2) 和聲:Baião的和聲節奏通常較慢(一個和弦維持較多個小節),Forró的和聲節奏通常較快(常常一兩個小節就換和弦)。

(3) 旋律:2/4拍中,Baião的旋律以8分音符為主(較多長音),Forró的旋律以16分音符為主(較為密集)。

代表人物而言,Baião是以Luiz Gonzaga為尊,Forró則以Jackson do Pandeiro著稱。

推薦專輯:

《Hermeto》

《The Monash Sessions》

《Hermeto Pascoal: Ao Vivo》

《Planetário da Gávea》

《Saves Mass (Missa Dos Escravos)》

《Lagoa Da Canoa Municipio De Arapiraca》

《Pra Você, Ilza》

推薦致敬專輯:

《Viva Hermeto》 | André Marques, John Patitucci e Brian Blade

《Hermeto: Voice And Wind》| Erik Charlston JazzBrasil

《Essentially Hermeto》| Erik Charlston JazzBrasil

其他紀念Hermeto的文章:

The Sorcerer's Ascension by Nate Chinen

RIP Hermeto Pascoal by Huw Warren, Iain Ballam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華勁的沙龍
121會員
68內容數
《紐約發生蛇摸爵士?》試圖捕捉20年來爵士樂發展的脈絡,從先前世代的影響、年輕音樂家的創見、新興的爵士風格一路介紹到當前音樂家的優勢與困境。10多年來累積聆聽當代爵士樂的經驗,也持續閱讀國外的文本,我找出自己的見解,試圖為我所熱愛與著迷的這些音樂梳理出方向,讓更多不得其門而入的樂迷得以體會並欣賞。
林華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9
在IG上看到Tokyo Blue Note的廣告,其中一檔節目是Brecker Brothers Band Reunion,順勢慶祝小號大師Randy Brecker在11月將屆的80大壽。
Thumbnail
2025/09/09
在IG上看到Tokyo Blue Note的廣告,其中一檔節目是Brecker Brothers Band Reunion,順勢慶祝小號大師Randy Brecker在11月將屆的80大壽。
Thumbnail
2025/06/09
黃亦翔,也有許多人稱他為Jack,是一位來自宜蘭的年輕爵士鐵琴手。台灣的爵士樂迷們可能還不見得認識他,不過相信很快就會了。
Thumbnail
2025/06/09
黃亦翔,也有許多人稱他為Jack,是一位來自宜蘭的年輕爵士鐵琴手。台灣的爵士樂迷們可能還不見得認識他,不過相信很快就會了。
Thumbnail
2024/09/18
前兩天相信有在台北Sappho參與Tom Ollendorff Trio feat. Ari Hoenig的朋友都聽的相當過癮。Jazz nerd如我替大家整理了第一天的曲目(第二天應該也差不多吧?),請見文底。
Thumbnail
2024/09/18
前兩天相信有在台北Sappho參與Tom Ollendorff Trio feat. Ari Hoenig的朋友都聽的相當過癮。Jazz nerd如我替大家整理了第一天的曲目(第二天應該也差不多吧?),請見文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舞台上男歌者緩步邁出,雄渾低沉地唱出生年不永的感概:「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巴哈的《賦格的藝術》被視為教科書般作品,在他過世百年後重新挖掘出來,依舊是音樂會常見的曲目,優美到被視為文學作品,甚至宛如詩詞。《賦格的藝術》更令人驚嘆的地方,是展現了巴哈的彈性,雖然音樂創新的能力走下坡,巴哈並沒陷入沮喪與憂鬱,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是快樂的老師。
Thumbnail
60年代絕對是音樂和藝術活躍的黃金時期,美國的嬉皮熱潮通常被視為文化爆炸的起點,但如果你把目光投向更南方:巴西、秘魯和巴拉圭等地興起的音樂風格,與美國相較其實毫不遜色,特別是在巴西湧現出了大量新興藝術家,例如本名若昂·羅隆(João Zenon Rolón)的法比奧(Fábio)
Thumbnail
60年代絕對是音樂和藝術活躍的黃金時期,美國的嬉皮熱潮通常被視為文化爆炸的起點,但如果你把目光投向更南方:巴西、秘魯和巴拉圭等地興起的音樂風格,與美國相較其實毫不遜色,特別是在巴西湧現出了大量新興藝術家,例如本名若昂·羅隆(João Zenon Rolón)的法比奧(Fábio)
Thumbnail
就在昨天從x與臉書看到the gazette官方發布的消息,貝斯手REITA離開了.... 看到這則消息我放下手邊的工作,不斷看著消息與大家的留言。我心裡不斷想著:這是開玩笑嗎? 不可能吧? 為什麼會這樣。不敢相信這個消息。而且在昨天不是還有在X上發文嗎? 怎麼同一天的就發布這樣的消息,就連早上醒
Thumbnail
就在昨天從x與臉書看到the gazette官方發布的消息,貝斯手REITA離開了.... 看到這則消息我放下手邊的工作,不斷看著消息與大家的留言。我心裡不斷想著:這是開玩笑嗎? 不可能吧? 為什麼會這樣。不敢相信這個消息。而且在昨天不是還有在X上發文嗎? 怎麼同一天的就發布這樣的消息,就連早上醒
Thumbnail
話說,從前從前,有一名留著落賽鬍(打錯),是絡腮鬍的捲髮男子,當他緩緩地走上舞台,拿出他的歪又領(VIOLIN),開始演奏時,台下聽眾為之瘋狂尖叫。據說辣個男人之所以有無比精湛的琴藝,是因為和惡魔打過交道,這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子虛烏有的謠傳呢?看來只能親自去問他本人了,辣個男人就是怕怕怕……帕帕奇若
Thumbnail
話說,從前從前,有一名留著落賽鬍(打錯),是絡腮鬍的捲髮男子,當他緩緩地走上舞台,拿出他的歪又領(VIOLIN),開始演奏時,台下聽眾為之瘋狂尖叫。據說辣個男人之所以有無比精湛的琴藝,是因為和惡魔打過交道,這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子虛烏有的謠傳呢?看來只能親自去問他本人了,辣個男人就是怕怕怕……帕帕奇若
Thumbnail
擔任嚮導與地陪的事後,恭敬不如從命,我讓那位雨夜仰慕地冠以「調律重塑一切」的絕對者(他輕聲羞怯表示,「叫我「因詠博士」即可)從事「微幅調音」。
Thumbnail
擔任嚮導與地陪的事後,恭敬不如從命,我讓那位雨夜仰慕地冠以「調律重塑一切」的絕對者(他輕聲羞怯表示,「叫我「因詠博士」即可)從事「微幅調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