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G上看到Tokyo Blue Note的廣告,其中一檔節目是Brecker Brothers Band Reunion,順勢慶祝小號大師Randy Brecker在11月將屆的80大壽。雖然弟弟Michael Brecker早已辭世,而由Randy的太太Ada Rovatti代替,不過樂團中仍有當年彈貝斯的Will Lee在陣。
10年前Randy慶祝70大壽的方式是回顧自己出道以來跨足流行樂界長達幾十年的歷史,發表了專輯《RandyPop! 》。這張專輯有著星光熠熠的陣容,包括鋼琴手Kenny Werner、薩克斯風手David Sanchez、吉他手Adam Rogers、貝斯手John Patitucci以及鼓手Nate Smith,也邀請Randy與前妻Eliane Elias的歌手女兒Amanda Brecker獻唱數曲。當時還在替KKBOX撰寫一些爵士樂介紹文章的我,曾為這張專輯留下Review。就在這邊舊文新貼,讓還沒聽過的朋友認識這張非常精彩的專輯。
今年(2015年)11月,小號大師Randy Brecker就要慶祝他的70大壽了!自從60年代出道以來,他和07年辭世的薩克斯風老弟Michael Brecker就一直遊走於爵士與流行間,除了硬底子地加入硬式咆勃兩大代表人物Horace Silver和Art Blakey的樂團外,也參與交融爵士、搖滾、放克風格的樂團「Blood, Sweat & Tears」和「Dreams」,毫不在意音樂的界限與定義。今年,長期和流行音樂家合作密切、擔任錄音室樂手的Randy,選擇詮釋許多共事過的流行樂手的作品做為70歲的人生註腳。因此,《RandyPop! 》專輯名稱不但有邁入70,成為一眾年輕樂手心中尊敬的老爹之意,亦有回顧自己的音樂人生的象徵。專輯的製作和編曲任務由鋼琴名家Kenny Werner擔任,邀演樂手則包括薩克斯風手David Sanchez、吉他手Adam Rogers、貝斯手John Pattitucci及鼓手Nate Smith。更特別的是,這張在紐約知名爵士俱樂部Blue Note所現場錄製的作品更邀請Randy的女兒Amanda Brecker前來獻唱。Werner的編曲並不標新立異,在明顯保留原曲樣貌的同時,細膩地用管樂、歌手的編排來塑造不同的質感。
首曲〈 New Frontier〉源自樂團Steely Dan主唱Donald Fagen的單飛專輯《The Nightfly》,同時也是Randy在80年代初參與錄製的專輯。原曲略帶Disco感的電子聲響改由電吉他和磅礡管樂的放克風味取代。Randy加了效果器的小號聲以刻意挑選的延伸音刺激著聽覺展開,逐漸讓音符密集度和音高攀升,最終的高音飆奏讓人難以想像是出自近70歲老翁之口。
Randy的老東家Blood, Sweat & Tears在專輯《Child Is Father to the Man》以管弦編曲交織出的〈I Can't Quit Her〉,在Werner手中變成5/8的版本,Nate Smith的鼓在不同即興者演奏者均試圖從小鼓、Tom-tom的點綴式伴奏逐漸拓展為快速的銅鈸鼓點。Werner和Sanchez都是擅長以破碎、玩弄節奏的旋律發展即興張力的高手,在Smith和Patitucci默契十足的鋪陳下更顯如魚得水。 James Brown的〈I've Got a Bag of My Own〉保留了強而有力的old-school funk節奏,卻在管樂齊奏旋律上增添了幾分不和諧感。Bruce Springsteen的〈Meeting Across the River〉在原曲不但有Randy的參與,更有爵士貝斯大師Richard Davis的演奏。原曲的鍵盤分散和弦改由Rogers帶有幾分Bill Frisell式的伴奏取而代之,Randy的小號緊隨在Amanda的歌聲旁,雖然不算是正式的即興,卻依舊展現他非常旋律性的一面。
而搭配著本張專輯的出版,網路的爵士名人「Jazz Video Guy」特地找了幾位參與錄音的團員與Randy進行一個小時的視訊訪談,從Randy的音樂人生、對他英年早逝的弟弟Michael Brecker的想法到兩人共組Brecker Brothers的歷程,無所不聊。想知道70、80年代的爵士傳奇,不妨就從這張專輯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