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GapYear 的盡頭,不是一個答案,而是一場更深的探索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週日深夜,寶熊興高采烈地向我展示了一份簡報。內容是他的自主研究小計畫,要在公司的 Workshop 分享。

當我五月在西班牙走朝聖之路時,他自己花時間去上了 UIUX 的使用者體驗課。思考在科技公司裡,從數據、到系統、再到製造,理工脈絡的串連裡,是否有可以優化的地方?

這是一份飽含真心的簡報。從出發的思維、自學的主動,到內化知識後,以清楚架構與自己語言表達。我眼中的熊,閃閃發光。不知道為什麼,這刻的光芒,突然讓我有點懷念之前上班時,做著專案、趕著報告的自己。

我是時候該回去上班了嗎?
還是現在的我...其實也是換個方式在做一樣的事情呢?

前幾週的台北日,去見了一位網友 Angie。她正在撰寫一本人生回憶錄《台灣製造》。分享她從台中市場出發,走到頂尖學府,再到美國深造,卻也在優秀與文化差異間迷失自己的故事。成為母親,讓她決定開始面對這些逃避與陰暗,也把這樣的過程寫下來。

這次回台灣,Angie 決定自費出版這本回憶錄。來來回回多家可以配合的廠商、親自聯絡封面設計師、發包校稿,甚至對書中的幾個段落產生懷疑,思考是否重新修改結局。

「哇!現在根本是一團亂的狀態。我每天都在焦慮與爆炸中間來回」桌子對面的 Angie喝下一口茶。琥珀色的茶湯仍冒著熱氣,卻沒有舒緩眉宇間膠著的難題。

神奇的是,看著她這樣「in a mess」狀態,卻讓我覺得 ——

「我。好。羨。慕。啊~~~」

哈哈哈,真是個怪人,怎麼會是這麼奇怪的反應呢?

但能夠手持著一個相信的狀案,有向心力、有歸屬感的向前,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也只是成為英雄的旅程而已。光想到可以打怪,就讓我躍躍欲試,那種國小郊遊前一天的興奮感。

我真的好想要馬上有一個發派給我的專案喔!讓我可以像跳水選手那般,屏氣凝神,雙手高舉,膝蓋微彎,再縱身一躍!

或許萌生出想要回去上班,是我知道是最快可以獲得專案的方式。而「被指派」,某種程度上是很幸福,不需要思考關係、不需要檢核初衷,單純「做」就好的。

然而,我也是如此的清楚:現在的我,無法做任何「言不由衷」的事情。我只想做從心底而出的事。

那我究竟在猶豫什麼?是被什麼東西卡住呢?

我翻看著我的靈感小本本:

  • 發想 11 月的 與牧羊少年同行✨ 活動
  • 重新思考那本寫到一半的書

還有一些其他潦草的關鍵字。每個字都帶著能量,我卻仍然有些遲疑與不確定。我的天啊!要確定這個專案是100%「心之所向」,真的是史上最難的任務!


如果說對於一件事情的投入分成「淺 - 中 - 深」,依時間緯度,分別為投入幾天、幾月、幾年來看:我發覺現在的自己「只敢」做淺層的嘗試。發起一些小專案、不作出任何更大的承諾或是投入。畢竟淺層的「嘗試」沒有什麼 KPI,越多元、越廣泛,越好?

而深層的投入,則真的需要心之所向,不然也真的只會越走越困惑,卻也越走越放不下過去的沈沒成本。那中層呢?我為什麼不去試試看?

  • 花幾個月寫完那本書?如果最後的成品不夠喜歡,自己收藏著也沒問題呀!
  • 試著辦一系列更系統性的牧羊少年活動?我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歡「自我探索」這個領域的。相對於一月一推,系統性往下挖掘,或許才能真正鬆動限制的根基。

腦子都有答案,我為什麼不呢?

「因為我害怕失敗」

我害怕各個方向的失敗,走得方向不對、做到一半發現自己不喜歡、或是最後的成果不好,可以害怕的東西真的太多了。這樣的話...我再等等吧!我再維持這樣的「GapYear」多元探索一陣子吧!只要不做出選擇,我就不會選錯。


就這麼著,曾經象徵自由的「Gap Year」竟也在無形中,又成為另一段的束縛。我是不是該試著,放下這個保護傘了呢?


「你現在在幹嘛?」

「我在Gap Year」


「那你現在在幹嘛?」

「我在 ________ 」


輕輕擦去原本的文字,留出空格,答案或許呼之欲出。


2025.02 舉辦的 GapYear 分享會。距離那時,我又走了多遠呢?

2025.02 舉辦的 GapYear 分享會。距離那時,我又走了多遠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uma 寫日記
27會員
80內容數
過去是個完美主義的急驚風工作狂。一次情緒大爆炸,開始了心理諮商的內在探索。2023 離開了職場,踏上一個人的歐洲旅行。目前 Gap Year 持續中,嘗試透過文字、烘焙與繪畫激活右腦
Kuma 寫日記的其他內容
2025/10/15
「我覺得自己像是浮萍。航行在有無限可能的大海上,但我不知道哪裡是前進的方向。」
 在第一場 Life Coach 對談中,我單刀直入地說了這句。
現在迷惘的我,的確需要一些幫助。這兩年的尋找裡,我試著多去嘗試、試著脫離定義,可不知為什麼,心中的浮萍感卻越來越強。
我好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出根,有著力點
Thumbnail
2025/10/15
「我覺得自己像是浮萍。航行在有無限可能的大海上,但我不知道哪裡是前進的方向。」
 在第一場 Life Coach 對談中,我單刀直入地說了這句。
現在迷惘的我,的確需要一些幫助。這兩年的尋找裡,我試著多去嘗試、試著脫離定義,可不知為什麼,心中的浮萍感卻越來越強。
我好希望自己能快快長出根,有著力點
Thumbnail
2025/03/04
在泰國曼谷SongWat Road 的畫展中,發現藝術家Nuii 的作品並購入其限量1000片拼圖。此拼圖描繪女孩與忠犬Ukki 的冒險故事,闡述即使在痛苦中仍要閃耀的意念,深觸作者內心。文章記錄了作者購買拼圖的經歷、作品理念的翻譯及心得體會,並將其視為30歲開始內在探索的紀念。
Thumbnail
2025/03/04
在泰國曼谷SongWat Road 的畫展中,發現藝術家Nuii 的作品並購入其限量1000片拼圖。此拼圖描繪女孩與忠犬Ukki 的冒險故事,闡述即使在痛苦中仍要閃耀的意念,深觸作者內心。文章記錄了作者購買拼圖的經歷、作品理念的翻譯及心得體會,並將其視為30歲開始內在探索的紀念。
Thumbnail
2024/12/03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作者在尋找自我使命的旅程中,嘗試臣服、探索故事和神祕力量的經歷。作者參加了手相占卜,並聽取了占卜師對未來的預測,反思這些建議是否有助於找到自己的使命。儘管有時感到困惑,作者認識到或許尋找過程本身就會帶來啟發與成長,最終希望透過體驗不同事物來更真實地瞭解自己。
Thumbnail
2024/12/03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作者在尋找自我使命的旅程中,嘗試臣服、探索故事和神祕力量的經歷。作者參加了手相占卜,並聽取了占卜師對未來的預測,反思這些建議是否有助於找到自己的使命。儘管有時感到困惑,作者認識到或許尋找過程本身就會帶來啟發與成長,最終希望透過體驗不同事物來更真實地瞭解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