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里專欄
文章數
79
追蹤數
2
已付費
NaN
追蹤專題
贊助作者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全部文章
張靜宜
藍劍虹
陳培瑜
粘忘凡
楊馥如
李志銘
文章列表
專題介紹
全部文章
張靜宜
藍劍虹
陳培瑜
粘忘凡
楊馥如
李志銘
置頂文章
張靜宜
使不可見成為可見—以圖像小說寫歷史的朴建雄
文/張靜宜 朴建雄是一位擅長描繪韓國現代史創傷的圖像小說家。朴建雄為何獨鍾於韓國歷史題材?他揭開了哪些被遺忘的人、事、物?什麼契機讓他走上圖像創作之路? 前言 朴建雄[1]是一位擅長描繪韓國現代史創傷的圖像小說家。描繪的題材包含:20世紀初朝鮮遭受帝國主義侵略時期,為國家獨立奮鬥的愛國志士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3-08-04
5
韓國民眾美術運動與圖畫書—以李億培作品為例(下)
李億培 1993年開始從事童書插畫工作的李億培於1995年發行了個人第一部圖畫書作品《小莉的中秋節》,1997年與李鎬伯合作之《世界上力氣最大的公雞》獲選IBBY(國際兒童圖書聯合會)優秀圖書,1999年《小莉的中秋節》英文版發行,2009年,他受邀參加博洛尼亞兒童書展。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3-07-28
7
韓國民眾美術運動與圖畫書—以李億培作品為例(上)
文/張靜宜 民眾美術運動時期,藝術家不斷反思幾個問題:「藝術家在社會中扮演什麼角色?」「藝術的表達自由是什麼?」以及「藝術如何參與社會革新?」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3-07-28
6
召喚消逝的故鄉風物:白石的童話詩(下)
很久以前/鰣魚是沒有刺的魚兒 看到別的魚兒都有刺/多希望自己也長刺啊 鰣魚日日想夜夜想/連做夢都想長滿刺 有一天/終於忍不住/朝魚群游了過去/大的魚 小的魚 紅色魚 藍色魚/朝著那些魚群游了過去 鰣魚對著魚群說/每人送我一根刺/好嗎 --〈鰣魚的刺〉部分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2-06-25
6
召喚消逝的故鄉風物:白石的童話詩(上)
白石(백석, BAEK SEOK,1912-1996),韓國受日本殖民時期被視為與金素月、鄭芝溶齊名的天才詩人,南北韓分裂,他被定義為「越北文人」遭到封禁,直到上世紀90年代,白石的詩歌再次風靡韓國,他的作品被編入教科書、也被改編為戲劇;相關研究專書、學術論文快速增加,研究者、讀者對他廣泛關注。白石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2-06-25
5
覺察內心的恐懼和衝突,培養出安慰自己的力量:動畫導演與圖畫書作家-鄭有美
文/張靜宜 鄭有美以獨特的動畫短片開啟她的導演之路,初登壇橫掃各大影展,接連兩年獲得拉加茲獎更讓她成了繪本領域的新秀。她的圖畫書創作有別於一般圖畫書作家行走的路徑,她的創作養料與圖像風格受到哪些作家、作品影響?如同心理小劇場的動畫圖畫靈感從何而來?以下介紹這三部由動畫改編的圖畫書作品,以及鄭有美的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2-05-17
6
善於營造出獨特的氣氛、角色造型古怪:韓國圖畫書作家高京淑(下)
文 / 張靜宜 《我的色彩工作室》繪畫就像思考一樣簡單 《偉大的萌奇》翻山越嶺尋找藥方 《我呀,是我呀!》一團丟棄的廢紙開始的故事 《玩具兵的愛情》極簡圖案與新拼貼技術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2-04-11
4
善於營造出獨特的氣氛、角色造型古怪:韓國圖畫書作家高京淑(上)
文 / 張靜宜 高京淑是一位將圖畫書當作藝術媒介探索的創作者。她認為圖畫書作家活動範圍並不局限於書籍。設計、繪畫和插畫雖然有各自扮演的角色,但在現當代,這一切都可以被統合與應用,高京淑擅長美術設計,她希望圖畫書領域能不斷創造新的和令人愉快的「藝術」。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2-04-11
6
推動圖畫書成為新的藝術類型
文/張靜宜 圖畫書的內容與形式一直存在著難以歸入既有藝術類別的問題,這讓韓國圖畫書作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認為圖畫書有潛力成為第十藝術。圖畫書是藝術表現的媒介嗎?創作者、出版人有什麼看法與行動?面對不易在書店出現的創作型圖畫書,讀者該到何處尋找? 2016年6月13日,韓國圖畫書協會創立,委員們於創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1-11-18
12
集體記憶顯影:圖像小說家金錦淑的紀實漫畫
文 / 張靜宜 戰亂造成的離散家庭、日軍慰安婦、生長發育遲緩的孩子、異國婚姻的文化衝突、流浪狗收養……,漫畫家/圖像小說家金錦淑關注的議題總圍繞著社會中幽微的、被漠視的現實。金錦淑於2020年以《草——活著的歷史,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奶奶的證言》榮獲漫畫哈維獎,成為韓國首位拿下此大獎者。金錦淑如何跨入圖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1-11-09
7
李蘇西的速寫世界:《黑鳥》與《小江》
文/張靜宜 《黑鳥》與《小江》是李蘇西的兩部小品,前者「薄」,只有16幅畫,後者「小」,版面小於市面常見的圖畫書開本,體積約一張A4影印紙對折的大小,但是厚達80頁。這兩部小品,共通處是嫻熟的速寫功力。兩部單色小品,看似簡潔卻是這位藝術家的菁華之作,出色的速寫底蘊在這兩部作品中展露無遺。《黑鳥》是一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1-04-22
3
以書籍藝術為標竿的圖畫書作家李蘇西(下):《海浪》、《影子》
文/張靜宜 李蘇西(이수지, Suzy Lee 1974-) 畢業於首爾大學美術系,從事插畫工作一段時間後,前往英國坎伯威爾藝術學院學習書籍藝術,李蘇西的圖畫書創作以「書籍藝術」為標竿,進行一系列無文字圖畫書的視覺實驗,巧妙的佈局與運用書籍裝幀的限制,探索出一條想像的邊界線—書溝(gutter),玩
童里繪本溫室/插畫培養皿
2021-04-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