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媒體識讀性別練習曲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為《媒體識讀/是毒?!性別練習曲》而寫】

電子媒體成學生下課後的學校

台灣媒體高度密集,資訊龐雜且流通迅速,在這樣的時代,媒體對每個人的影響愈趨明顯,電子媒體成了學生下課後的另一所學校。媒體內容所傳達出的各種價值與訊息,是否真有助於促進性別在社會文化、傳統習俗或生活方式上的平等?或強化了性別差異與歧視呢?更多的是,媒體新聞、廣告與節目品質的參差不齊,充斥著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阻礙學生個人性別意識的開展,因此,「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更是學校教育中的重要課題。

性別現況進步了,但依然不平等
隨著民國60年代婦女運動、86年教育改革與性別平等教育的實施,台灣逐漸追求性別在社會地位與實質權力上的平等。目前大眾幾已了解什麼是性別刻板印象,女性在現實社會的處境也與以往大不相同,但鞏固刻板印象的父權性別意識形態依然根深蒂固。
而民國80年代電子媒體逐漸由國家控制轉為閱聽市場自由開放的媒體機制後,媒體除了傳遞新聞、節目、廣告本身要傳達的主題外,同時也傳達出社會中不同的意識形態,包括鞏固父權的意識形態傳遞給大眾。民國95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成立,即是為了保障公眾視聽權益,依廣播電視法、有線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法等法規,對不良電子媒體進行開罰。

累積性別平等教育資源

性別平等價值的追求,是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性別平等教育法」自民國93年6月發布施行,目的在促進性別地位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充實與建立性別平等教育資源與環境。期望藉公部門的推動,透過「教育」的方法和過程,消弭性別差別待遇、歧視、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壓迫。民國94年3月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修訂九年一貫性別平等教育課程綱要,將原九年一貫課程「兩性教育」議題修改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至今,教育部已經出版性別平等教育季刊、製作性別教育廣播節目及相關錄影帶、推展性別平等教育及婦女教育文宣品等等。

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教育相輔相成

性別平等教育,以「性別」出發,目的在「解構性別」,讓個人不受性別規範所侷限。媒體識讀教育,以「媒體」出發,目的在「善用媒體」,讓個人不受媒體所操控。性別平等教育與媒體識讀教育雖然著重的重心不同,但有許多相輔相成、共同培育的能力與價值。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促進多元文化政策綱領」主張傳播媒體對不同族群、風俗、習慣、性別、宗教、地理或語言使用者應公平呈現,不得有貶抑或不當之情形。基於促進多元文化社會進步,達成性別平等的普世價值的精神,性別平等教育強調對社會所提供的資訊,不斷地反省與實踐。教學者要從性別文化脈絡,與學習者一起了解個人在文化脈絡中的位置,媒體中角色的性別再現、性別議題與弱勢性別如何在媒體中被操作和報導等層面,了解個人的價值觀、態度與行為如何形成,以消弰性別偏見、無知與傷害,是改善媒體中的性別問題的基石。
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教學,有許多相同的教育理念價值,只是使用的詞彙不同,請參見表1:

看懂媒體,成為主動的閱聽人

思緯(Synovate)公司2009年調查發現,台灣青少年平均每天使用網路、電視等媒體11.8小時。青少年高度從媒體獲得資訊,更顯媒體識讀教育的重要性。
媒體識讀的教學,並不是要學生去批判這些媒體廣告所造成的後遺症,也不是要他們去拒絕觀看更多的媒體廣告,不是要消極地要大家關掉電子媒體,拒絕與資訊世界的接觸。而是在現有的環境之下,讓他們了解媒體所傳達出來的意涵(包含好的或壞的),以及其會帶給閱聽人的意義與影響。幫助學生看懂媒體的操作,培養批判能力,形塑自己獨立的價值觀,這才是我們進行媒體識讀與性別平等教育的目的。
教導學生媒體識讀,可以讓學生瞭解到大眾媒體所傳達出的意涵不一定正確以外,也可以讓學生學習使用更多的觀點,去吸收廣告所帶來的資訊,不只是個被動的資訊吸收者。
媒體識讀教育是全方位的,像是在心理上的思考,情感上的培養,藝術的鑑賞及道德判斷等等,都可以在媒體識讀教育下教導學生,並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回自己的主體性,不會一味的接受媒體所傳達的資訊,而是讓學生成為「主動」吸收資訊的閱聽人。教導學生識讀媒體,同時也排出大眾媒體的遺毒。

議題一:媒體如何生產製造?

首先,取得媒體之後,要帶領同學思考為什麼要有媒體?媒體產生哪些功用?媒體在產生資訊、承載資訊的過程,如何有意或無意地加入不同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如何透過語言、文字、聲音與影像的拼湊及剪輯,影響我們對這些媒體材料的觀感?幫助同學了解到,媒體不經意的潛在教育往往影響媒體的消費者很深,媒體所呈現的片段不必然為真實世界,而是經過價值篩選、包裝與組合的。
讓青少年不僅是透過電子媒體獲得資訊,而是具有介紹、解讀、比較、批判電子媒體的能力,要有能力判斷不同的媒體資訊,看看自己是否被媒體操弄,並想辦法改變媒體所造成的影響力。

議題二:媒體的性別批判

其次,對媒體進行性別批判,包括主動男性角色與被動女性角色的形塑、女性照顧者角色的再現、消費與女性的連結、女性身體物化與販賣、對女性身體的性暗示、性別歧視、對弱勢性別與性傾向的騷擾與暴力、單一且刻板的性別價值、男性權威與陽剛、單一男性左擁右抱、男性追求事業與社會權力的形象等等。舉凡男性中心的媒體生產視角、強化性別關係中的宰制地位、醜化或弱化多元性別形象,或與性別暴力連結的媒體內容,值得進一步分析、解讀與討論。關於違反裁罰的電視媒體中的性別迷思與議題,在第二章有更詳盡的介紹。

議題三:創造改變

要改變部分媒體造成的父權意識形態負面影響,需要透過性別教育的介入。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向度來帶領同學思考媒體訊息的製造、生產,以及媒體的性別解讀、指認,到批判媒體的行動與改變。媒體識讀不只是改變觀念,更要透過性別教育創造行動。媒體識讀的性別練習不但同時教導如何運用媒體,教養出主動的閱聽人,還能打破性別常規,運用媒體推廣更平等的性別價值。
教學者可建議學生利用方便、低成本的數位媒體(BBS、e-mail、blog、facebook、twitter等)表達自己的批判與建議,甚至給予不良媒體壓力,逼迫其改變。或邀請學生製作教具拆解父權性別意識形態的新影像,更可透過同儕互相影響,幫助大家辨識媒體是如何影響個人的性別意識形態,與複製性別刻板印象。或可運用角色扮演技巧、教育劇場等,引導同學重新演出較符合性別平等的社會腳本,提供較符合性別平等價值的行動練習機會與學習典範。或是請同學將對媒體的性別期待與批判寫成信件,寄發給媒體傳播公司,由年輕的閱讀人發出自己的聲音,讓媒體有機會變得更有品質、更值得期待。

媒體是毒?教育排毒

讓教師對於媒體以及相關的性別議題能有正確認知,並能以正確態度進行媒體識讀之教育,讓性別平等與媒體識讀教育落實在教學之中,更能促進社會營造性別平等和友善媒體識讀的教育與社會環境。透過提供教師運用媒體識讀教學內涵的實例,以人為出發點,不以媒體的單一面向作為思考,而能嘗試顧及使用者的社會化歷程,如原生家庭、同儕、師長、社會面等,期待教師能將媒體識讀議題融入性別平等,理解個人與社會面對於訊息接收有哪些影響,以提升性別教育的品質及深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1會員
124Content count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晧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臺灣有女總統,性別就平等了嗎?那怎麼會性別同酬日停滯不前?女總統不必然帶來性別平等,重要的是她腦中有沒有性別平等意識?關於性別與薪資,還是有一點點的好消息? 當經濟持續成長,但薪資性別比沒有變化,正意味著男性、女性的貧富差距仍持續擴大!政府拼經濟也要拼性別才行!
我們依然要質疑,為何仍要視「跨性別、變性者」為疾病?究竟是精神科醫師需要「跨性別、變性者」的醫療光顧?還是「跨性別、變性者」需要精神科醫師?當跨性別、變性者不再視為疾病,並不損及醫師的專業。性別認同如何,何必經過醫師、心理師之手?精神科醫師非得成為此類手術、身份證轉換的門檻不可?非要安一個「病名」才
早在2006年,紐約同意讓市民一生一次選擇出生性別的變更,只要證明已用新的性別生活兩年,取得醫生和心衛專家證明當事人會終身維持新的性別,就可以申請更換?照顧弱勢,政府便民,從性別開始!希望當男當女,尊重孩子選擇。我的性別我決定!不用父母、醫生來決定!
如果你被打劫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東西被偷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有人在殺或已經殺了某個人,或是某個人對你暴力攻擊,又會怎麼做?我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會覺得遇到這些鳥事情,遇到暴力事件,不想要姑息養奸,教導少年人跟成年人求助,成年人也會找警察單位協助。但是,如果是你不幸地遇上「性騷擾」、「性侵害」
學校發生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經過調查或事實確認之後,以教育的精神,《性別平等教育法》建議可以針對加害人執行8小時以上的「防治教育」。這樣的教育課程,試圖理解加害人的處境,不直接以「懲罰」,仍嘗試用「教育」的觀點來協助加害人。
學生不僅存在於「學校」裡,同時也存在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機構裡,尤其各機構常開設講座、帶狀課程,大量學生接觸或長期於機構內受教育。各機構的陳設、常態性活動更需要含納性別平等教育的精神與教育內容。
臺灣有女總統,性別就平等了嗎?那怎麼會性別同酬日停滯不前?女總統不必然帶來性別平等,重要的是她腦中有沒有性別平等意識?關於性別與薪資,還是有一點點的好消息? 當經濟持續成長,但薪資性別比沒有變化,正意味著男性、女性的貧富差距仍持續擴大!政府拼經濟也要拼性別才行!
我們依然要質疑,為何仍要視「跨性別、變性者」為疾病?究竟是精神科醫師需要「跨性別、變性者」的醫療光顧?還是「跨性別、變性者」需要精神科醫師?當跨性別、變性者不再視為疾病,並不損及醫師的專業。性別認同如何,何必經過醫師、心理師之手?精神科醫師非得成為此類手術、身份證轉換的門檻不可?非要安一個「病名」才
早在2006年,紐約同意讓市民一生一次選擇出生性別的變更,只要證明已用新的性別生活兩年,取得醫生和心衛專家證明當事人會終身維持新的性別,就可以申請更換?照顧弱勢,政府便民,從性別開始!希望當男當女,尊重孩子選擇。我的性別我決定!不用父母、醫生來決定!
如果你被打劫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東西被偷了,你會怎麼做?如果有人在殺或已經殺了某個人,或是某個人對你暴力攻擊,又會怎麼做?我想,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都會覺得遇到這些鳥事情,遇到暴力事件,不想要姑息養奸,教導少年人跟成年人求助,成年人也會找警察單位協助。但是,如果是你不幸地遇上「性騷擾」、「性侵害」
學校發生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經過調查或事實確認之後,以教育的精神,《性別平等教育法》建議可以針對加害人執行8小時以上的「防治教育」。這樣的教育課程,試圖理解加害人的處境,不直接以「懲罰」,仍嘗試用「教育」的觀點來協助加害人。
學生不僅存在於「學校」裡,同時也存在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機構裡,尤其各機構常開設講座、帶狀課程,大量學生接觸或長期於機構內受教育。各機構的陳設、常態性活動更需要含納性別平等教育的精神與教育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在閱讀媒體內容後,我們一般常常會有各式各樣的「論述」,像是常見「總結」、「意見」、「預測」、「推論」,甚至是最近很流行的「通靈」(指與關聯性薄弱的推測)一詞,都算是媒體閱讀後的論述。 但如何讓論述具備觸及他人的能力呢?請看這篇吧。
Thumbnail
為什麼我會寫這篇呢?這一年多來我陸陸續續地寫了些影評。而影評就是利用大眾媒體的內容來創作延伸作品,也是一種媒體識讀後的產出。所以算是梳理一下這些書寫的心得,並且拿來用在更大範圍的媒體識讀上。
Thumbnail
愛莉莎莎在影片中介紹民俗療法中的「肝膽排石法」引起醫師們的熱議,其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也特別為此拍了一支影片來解釋當中的盲區,最後愛莉莎莎釋出道歉影片後,事件這才告一個段落,從整起事件中,我們該如何解析整件事情。 創作者在產製內容的同時,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一、蒐集資料 在挑選題材之後,創作者需要用
Thumbnail
身處在台灣,民眾多少都會知道各大電視台、報紙背後有各自的政治立場。但是明顯偏向單一政黨立場的電視台,到底會不會影響媒體第四權傳遞真相?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簡單或終極的解答,偏偏現今從網路到傳統媒體的報導都朝向輕薄短小,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片面化且零碎化,現代人已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瞭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前因後果是如何?
Thumbnail
現代人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醒著的時間幾乎無時無刻被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除了原先的電視、廣播、網路到智慧型手機,現在家長的教養難題已不是害怕孩子訊息不足,反而是如何協助他們不被媒體左右了心智能力。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在閱讀媒體內容後,我們一般常常會有各式各樣的「論述」,像是常見「總結」、「意見」、「預測」、「推論」,甚至是最近很流行的「通靈」(指與關聯性薄弱的推測)一詞,都算是媒體閱讀後的論述。 但如何讓論述具備觸及他人的能力呢?請看這篇吧。
Thumbnail
為什麼我會寫這篇呢?這一年多來我陸陸續續地寫了些影評。而影評就是利用大眾媒體的內容來創作延伸作品,也是一種媒體識讀後的產出。所以算是梳理一下這些書寫的心得,並且拿來用在更大範圍的媒體識讀上。
Thumbnail
愛莉莎莎在影片中介紹民俗療法中的「肝膽排石法」引起醫師們的熱議,其中台大兒科醫師蒼藍鴿也特別為此拍了一支影片來解釋當中的盲區,最後愛莉莎莎釋出道歉影片後,事件這才告一個段落,從整起事件中,我們該如何解析整件事情。 創作者在產製內容的同時,需要經過幾個階段。 一、蒐集資料 在挑選題材之後,創作者需要用
Thumbnail
身處在台灣,民眾多少都會知道各大電視台、報紙背後有各自的政治立場。但是明顯偏向單一政黨立場的電視台,到底會不會影響媒體第四權傳遞真相?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簡單或終極的解答,偏偏現今從網路到傳統媒體的報導都朝向輕薄短小,所以不可避免的會片面化且零碎化,現代人已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瞭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前因後果是如何?
Thumbnail
現代人早上一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醒著的時間幾乎無時無刻被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除了原先的電視、廣播、網路到智慧型手機,現在家長的教養難題已不是害怕孩子訊息不足,反而是如何協助他們不被媒體左右了心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