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徵文|優選|《爵唱愛與死:比莉哈樂黛》──對愛與尊嚴成癮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一次聽到比莉.哈樂黛的歌聲,是十七歲的時候,那是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看藝術片,導演羅貝托.安度的《神秘旅行》。如今已想不起劇情轉折,唯一清晰的是西裝兄長摟著裸體親妹妹緩緩旋轉、起舞,愈禁忌愈渴求,配上比莉.哈樂黛既暗啞又輕佻、壓抑滿懷激情地唱著〈I'm A Fool To Want You〉,那麼絕望、那麼深情,衝擊力道之深,多年來我從沒有忘記過這首歌和她的嗓音。
直到看完《爵唱愛與死》,比莉.哈樂黛的紀錄片,才恍然明白,她的歌聲之所以能跨越好幾世代、穿透各種媒介,仍帶來如此深層的震盪,不只因為她用全身心吟唱,而是這些詞曲、信手拈來的即興,全是她的靈魂本身。她不只是娓娓道來一個故事;她開口之後的一字一句,盡是受苦掙扎、遍體麟傷的人生,無法迴避、無從抽離,因此直竄進人心底,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早在一九七二年,就有一部比莉.哈樂黛的傳記電影《Lady Sings the Blues》,但稍微了解比莉的生平就會知道,在那部電影裡始終支持她、與她相愛、即使她吸毒入獄也不離不棄的男主角,是虛構的浪漫人物──這角色的存在幾乎像對她真實人生的諷刺。另外,該電影由黛安娜.羅斯主演並演唱比莉的多首重要作品,雖然也是有意義的詮釋,但畢竟與比莉的聲線相去太遠。許多年後,這部紀錄片以完全相反的特點與當年的傳記電影完美互補。
《爵唱愛與死》是一部擁有雙重視角的紀錄片,來自導演詹姆斯.厄斯金、以及已故記者琳達。琳達曾在一九七零年代為比莉.哈樂黛撰寫傳記,她花費近十年時間,親自訪談眾多與比莉交情或深或淺的人,從皮條客、藥頭,到樂隊、律師、調查局人員,最後卻疑似因為與受訪者貝西伯爵過從甚密、引發誰的不滿,尚未完成傳記便離開了人世。導演雖然也試圖追尋琳達的死亡之謎、訪談琳達家人,但自殺或他殺的真相已隨著時間被掩埋,只能讓她所遺留下的珍貴錄音檔和手稿透過這部片被世人知曉。
琳達的訪談對話是這部片的核心素材、她的文字成為推進敘事的註解和旁白;琳達自己也說過,她對比莉充滿認同,尤其她們都經常愛上不該愛的、傷害她們的人。因此,即使比莉的生平、種族和情感遭遇裡有太多沉重,整部片的基調仍帶有一種同為女性而獨有的溫柔和感同身受。相對而言,導演詹姆斯.厄斯金或許基於身為白人男性的自覺,彷彿刻意退得很遠,只在僅有錄音談話、沒有人物和互動畫面時,穿插以老式錄音帶、那個時代夜晚雨後的紐約街頭、身處汽車前座開在跨河大橋所見的蒼茫天色,並且以一首又一首呼應比莉人生情節、貫穿全片未曾中斷的比莉著名歌曲為背景音樂──光是這點就夠讓觀眾心滿意足──從這些細節氛圍,能感受到導演隱藏於片中的關懷。
最廣為人知的比莉.哈樂黛大膽、開放,能適應任何處境,從底層場所到音樂廳,從賣笑到大明星。在種族隔離風聲鶴唳的年代,她堅持在各娛樂表演場合演唱〈Strange Fruit〉,一邊緊皺眉頭、睜著大眼似乎遙想黑人吊死於樹的憤恨委屈,一邊鏗鏘有力地壓低喉音吟唱飽含控訴的歌詞:「南方的樹上結著奇異的果實/鮮血沾染了葉/鮮血沾染了根/黑色身軀在南風中擺盪/奇異的果實掛在白楊樹上」即使在種族隔離不負存在的今日,直視她快要哭泣卻沒有淚的猙獰,心頭仍一陣顫動、湧現出「旁觀他人之苦痛」的不安,彷彿忽然被提醒:黑人藍調、爵士樂的迷人,不該去脈絡化地當作娛樂來享受,那是他們集體苦難才得以淬鍊出的藝術與靈魂。
另一方面,朋友口中的黛女士(Lady Day,是她和友人故意以皇室頭銜互稱取樂)一生沉溺在各種癮裡無法自拔:男人、女人、性愛、毒品、被虐。皮條客說,她喝酒、吸毒不為了什麼,就是想要嗨而已。精神科醫生說,她衝動、強壯、充滿天賦、但完全不可靠,他不得不用這個詞來形容比莉:心理變態。男性友人說,她是徹底的被虐狂,只有在不快樂中才能快樂。女性友人說,她不相信男人,她一直是個脆弱的孩子。
童年創傷、個人和集體心靈空虛、自我麻痺和懲罰──我們可以列舉分析她何以重度成癮,卻難以否認這是她真實生命的主旋律,更是她歌聲魅力不可或缺的底蘊。比莉大多數的詞曲都在歌唱絕望的愛情:自己愛得多深多傻、情願付出一切,對方卻屢次背叛出軌、最後一走了之。真實生活中,男人對她施暴、騙取錢財,她卻彷彿樂在其中、一再重蹈覆轍,我們為她心疼嘆息,卻隱隱知道正是她一段段不幸的情感經歷,成就了那穿透人性與人心的嗓音。就像在紀錄片中,節目主持人拿比莉與她同期另一位女歌手做了戲謔生動的對比:同樣一句「我的男人離開了」,聽後者唱你會覺得那男人只是走去路口買麵包,但比莉一開口,你就看見一個男人拖著行李走在大街上的背影,而你知道他再也不會回來了。
在一首首情歌當中,比莉說〈Don't Explain〉最像她自己:「噓,不必解釋/只要告訴我你會留下/我很高興你回來了,不必解釋」「哭著聽流言蜚語/我知道你偷情/對或錯,不重要/只要你在我身邊,甜心」看著大螢幕上的她,不悲傷、不埋怨,反而有一點驕傲而無所謂的模樣,我忽然想起《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裡,松子無論遭遇什麼打擊、都容光煥發地笑著再一次站起,無論怎麼被男人糟蹋、都還覺得只要能感受到一點點愛就夠了。即使狼狽不堪,即使愛如幻影,試圖去愛著誰的自己那麼熱情、那麼相信,似乎就不只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
除了男人之外,她也愛女人──妓女、演員、藝術家,像要在她們身上追尋理想中的自己。她從不敢自稱藝術家,但說自己很嚮往,當主持人問比莉:「妳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嗎?」她笑著搖頭擺手,難得流露出小女孩般的靦腆,如同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擁有純粹美好的愛。我不禁想,在這樣的人生裡,音樂和創作對她而言是救贖嗎?抑或是讓她反覆跌入深淵的推手?但音樂就長在她靈魂裡,即便心知肚明自己的才華讓身邊人都想利用她,也不可能使她放棄歌唱。
透過眾多訪談,比莉不同時期的生活、習慣、感情世界逐一被拼湊而出,愈到後來愈立體鮮明,但也彷彿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她的內心。年代久遠,許多往事已無可查證追究,若還有什麼尚未釐清,就聽她唱吧。只不過,看完這部紀錄片,聽歌的時候再也難以想起自己,唯有她的靈魂那麼鮮明。
全文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本文獲得《釀電影》X 2019 金馬影展 影評徵文比賽【優選】*
從自我經驗出發,收尾在讓藝術自行發聲,本文不只有比莉哈樂黛的生平,有作者的觀察還有進一步思辯,順暢的文字節奏更讓全篇情感豐沛不斷。(評審推薦語)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是一紙快遞單上的印刷字。當我們凝視它時,往往標示著「錯過」已然發生,無可挽回。短短幾個字,我們可以用千百種語氣訴說它,真摯的、遺憾的、懊悔的,當然,還有虛應的,一廂情願的。在快遞的場域裡,多數時候都是說者無意,聽者無心。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擺,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多數人不一定是毒蟲,自認沒有創作小說、音樂、詩詞的天賦與餘裕,但每天在捷運上我都無限感慨,我們每天活在自己和別人的 ig 限動之中,我們「暴露」成癮,暴露、被暴露自我。我們活在虛構中,彷彿我們都是小說家。對我來說,整個時代都是酒鬼,我沉溺一種藉由通訊軟體吸食的酒精。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是一紙快遞單上的印刷字。當我們凝視它時,往往標示著「錯過」已然發生,無可挽回。短短幾個字,我們可以用千百種語氣訴說它,真摯的、遺憾的、懊悔的,當然,還有虛應的,一廂情願的。在快遞的場域裡,多數時候都是說者無意,聽者無心。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STAR WARS:天行者的崛起》選擇把焦點擺回天行者的血脈故事,這個姓氏的繼承者來自敵對勢力血脈,芮的掙扎不是失根,而是自己心中有著無法根除的黑暗面陰影。當強森認為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一無所是,J. J. Abrams 則相信我們的恐懼來自我們懷疑自己能否斷開血緣的羈絆。
隨著瑪麗安娜的身影在艾洛伊茲心中逐漸清晰,甚至越發固著,兩人注視對方的神情不再是非自願的,也非工作需要,甚至可說是藉由這個名義,明目張膽地對視起來。野宴上的火來得突然,就這樣竄上艾洛伊茲的裙擺,而她依舊直直地望著心上人之所在,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樣的感情只能是灼身惡火。
多數人不一定是毒蟲,自認沒有創作小說、音樂、詩詞的天賦與餘裕,但每天在捷運上我都無限感慨,我們每天活在自己和別人的 ig 限動之中,我們「暴露」成癮,暴露、被暴露自我。我們活在虛構中,彷彿我們都是小說家。對我來說,整個時代都是酒鬼,我沉溺一種藉由通訊軟體吸食的酒精。
電影導演的眼睛是溫柔抑或殘酷的?他們總直視殘破,試圖捕捉人間萬象,用演繹或紀錄來呈現一個地區的人文面貌。布紐爾紀錄了這個國境邊界的荒蕪與悲涼,而《布紐爾 超現實人生》則是從一個粉絲的視角試圖望進布紐爾的眼睛,望盡他的心靈。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天國與地獄》從社會菁英之惡走向底層人物悲涼,在嫉惡如仇的刑警眼中泛出灰色凡塵,或許劇名早已揭示了這個世界的模樣,如此兩極卻又無法二分,天國與地獄格格不入,而我們正身處分隔二者的人間。我們同芸芸眾生浮沉,也曾忽視蜷曲在暗處的人們,但只要我們走近、踏進他們的人生,或許世界就會少一個「空集合」。
Thumbnail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Thumbnail
面對歷史,作者謙和地書寫人物因時代而起的面貌,提出許多關於身分認同錯亂、心理情緒矛盾的究問,這些問題對當代而言,尚未結束,也仍是難以迴避的思索。複雜的文化體系與國際關係中,許多角色的自我疑惑、乃至無法言明的情緒,在跨度百年前已然是苦惱的源頭。如何回答這些問題?
Thumbnail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Thumbnail
當象徵日治的前奏旋律響起,一位將這些視為瑰寶的前驅者,踏上名為「臺灣」的南國島嶼,他以自身的母語文字,將聽聞的歌謠與民間故事一一採集並收錄下來,編輯整理後,出版了一本像是精選專輯的歌謠專書,要是沒有「他」的貢獻付出,或許我們都還無法忠實地重現當時臺灣的地景與風土。
Thumbnail
遺忘之所以恐怖,是因為遺忘痛苦之時,也必須遺忘愛。而每一次新的相遇都是「第一次」的迴光返照,它燃起又熄滅,一次比一次微弱,卻未必能夠達到真正的遺忘。電影最後,女人尖叫著:「我會忘記你,我已經在忘記你了!」真切地表達了這樣的恐懼。遺忘看似是從回憶中解脫的方法,卻同時是對愛的失去,而他們是活在過去的人。
Thumbnail
<p>若要說一個負責任的男人有什麼能力最重要,或許是「下決定」的能耐吧?遲遲無法作出忠於自我的選擇,是種懦弱。因害怕傷害其中一人,乾脆就這麼擺著,得過且過,一生也就過了。</p>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天國與地獄》從社會菁英之惡走向底層人物悲涼,在嫉惡如仇的刑警眼中泛出灰色凡塵,或許劇名早已揭示了這個世界的模樣,如此兩極卻又無法二分,天國與地獄格格不入,而我們正身處分隔二者的人間。我們同芸芸眾生浮沉,也曾忽視蜷曲在暗處的人們,但只要我們走近、踏進他們的人生,或許世界就會少一個「空集合」。
Thumbnail
現在背著的債,是能打開美好未來的鑰匙,還是讓人走不到明天的凶器?種種限制掐著命運,在有限選擇之中,哪一種才是真心想要的生活?今日承受的痛苦,要如何轉化成未來的美好?我們每天可能都在問這些問題,笑淚交織的《大債時代》,為這種心情做出最好的詮釋,陪著觀眾摸索我們共同身處的大債時代。
Thumbnail
面對歷史,作者謙和地書寫人物因時代而起的面貌,提出許多關於身分認同錯亂、心理情緒矛盾的究問,這些問題對當代而言,尚未結束,也仍是難以迴避的思索。複雜的文化體系與國際關係中,許多角色的自我疑惑、乃至無法言明的情緒,在跨度百年前已然是苦惱的源頭。如何回答這些問題?
Thumbnail
以女人起始、展開的電影,女人卻一個個離開故事,結尾在兩個男人間看似誠實的私語,評斷一切的透徹,卻鏡頭失焦般模糊了自身面目──感情荒涼在電影的每時每處已經如此分明,何必特別指道?或許正是這種模糊,讓《地下情》乍看有楊德昌都市男女的苦悶冷澀,卻是關錦鵬一貫的不問原因、不想批判,只願沉溺在人與人的混濁中。
Thumbnail
當象徵日治的前奏旋律響起,一位將這些視為瑰寶的前驅者,踏上名為「臺灣」的南國島嶼,他以自身的母語文字,將聽聞的歌謠與民間故事一一採集並收錄下來,編輯整理後,出版了一本像是精選專輯的歌謠專書,要是沒有「他」的貢獻付出,或許我們都還無法忠實地重現當時臺灣的地景與風土。
Thumbnail
遺忘之所以恐怖,是因為遺忘痛苦之時,也必須遺忘愛。而每一次新的相遇都是「第一次」的迴光返照,它燃起又熄滅,一次比一次微弱,卻未必能夠達到真正的遺忘。電影最後,女人尖叫著:「我會忘記你,我已經在忘記你了!」真切地表達了這樣的恐懼。遺忘看似是從回憶中解脫的方法,卻同時是對愛的失去,而他們是活在過去的人。
Thumbnail
<p>若要說一個負責任的男人有什麼能力最重要,或許是「下決定」的能耐吧?遲遲無法作出忠於自我的選擇,是種懦弱。因害怕傷害其中一人,乾脆就這麼擺著,得過且過,一生也就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