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的緣故,經常得以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公關稿,從簡短的一紙新聞稿、成篇的書訊導讀…到厚重的名人傳記,為的不過就是表現出作者(傳主)的異于常人、天縱英明。
一篇成功的公關稿,通常會具備有」政治正確的語言」,以及大量」幾可亂真的資料」。簡單的來說就是,越是偉大的成就、不平凡的事蹟,就越是要以低調而平淡的語氣來敘述。除此之外,為了增加事情的可信度,各式各樣的資料和記錄,更是不可或缺的,成為代表真憑實據的最佳佐證。
而對於撰寫公關稿的人來說,最幸運的事情,莫過於這一切都是真的。
這表示你既不用冒著下阿鼻地獄的風險為對方捏造事實,也不需要為了編造空穴來風的事蹟而搔破頭皮。最好,你遇到的作者(傳主)根本徹頭徹尾就是個天才,他源源不絕的事蹟任你信手拈來,就像是在創造一個奇跡。
奇跡之一,就是最近剛引進臺灣的法國偵探小說家」西默農」。書訊一開始就帶出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總結該作者在他六十年的寫作生涯中,一共寫了四0六部作品。在創作高峰期間,更可以在一年內寫出四十部作品,也就是說如果不眠不休的話,平均七到九天就可以交出一本長篇小說來。在一九二七年初,甚至有某報團的老闆為了促銷造勢,乾脆以重金邀他在大街上,將自己關在一個特製的透明櫥窗內,於二十四小時到兩天的時間內寫出一本小說來。(雖然事後並未實現,可是卻為他平添了許多傳奇的色彩。)
如果說,這樣一段充滿」速度感」與」資料」的介紹文字,還不足以證明作者不世出的天才,那麼書訊中所提列的一連串學者、評論家,甚至是曾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紀德等大師級人物,對西默農的讚譽之詞,應該也足以說服所有挑剔的讀者了。
奇跡之二,就是曾經演出」奇跡人」一角的,日本漫畫《千面女郎》裡的女主角北島麻亞(另一譯作譚寶蓮)。這部長壽的日本漫畫敘述了一位天才女演員北島麻亞,如何從一個重症電視兒童,因緣際會的歷經多部舞臺劇及電視劇演出的洗禮,而一步步喚發出潛藏在體內的演戲天分的過程。
在長達四十餘集(目前尚未連載完)的故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莫過於一場為了舞臺劇」兩位公主」的選角所舉辦的選拔賽。在這個選拔賽中的第二階段中,主辦單位以」想辦法讓觀眾產生感動」為題,規定參賽者要配合餐廳老闆的動作,自行編寫劇情並進行演出。
在這個項目的征選中,北島麻亞一共演出了七種版本(一下子是在餐廳中捉迷藏的小男孩,一會兒又是死亡前少女的最後晚餐,又或者是有野心想當餐廳老闆的服務生一角,以及未來都市的餐廳中的一個機器人…等等),也因此技壓全場,全票通過。
當然,以上所描述的天才形象,或許是經過渲染、透過虛擬,所創造出來的傳奇。
不過,天才畢竟是真的存在的,有些人他天生下來就是個傳奇,一如莫札特。
第一次知道莫札特,是在高中的音樂課堂上。臺上的音樂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莫札特一生的豐功偉業,包括他四歲開始寫作鍵盤協奏曲、六歲開始世界巡迴演出、十二歲親自指揮自己寫作的歌劇…等等的驚人事蹟。
「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四歲的時候在幹嘛?」老師附帶一提。(事後經過老媽的證實,這時候的我還停留在拿爛泥巴作成的」飯飯」,招待前來作家庭訪問的幼稚園老師的階段。)
這類的神跡隨便算一算都有一缸子。
在當時的一次公開演奏中,年齡不到七歲,手掌張開來還不到鍵盤六度的莫札特,在一位女歌手的刻意刁難下,竟然立即就為自己從未聽過的義大利詠歎調,即席的譜上低音部。接下來,他要求這位女士再唱了十次,而他每次伴奏的版本都各不相同。
「要是沒有人要他停下來,恐怕他還可以再彈奏出二十種以上不同的版本。」在場目睹這項奇跡的巴黎知識份子,在當時的一份重要刊物上這樣說道。
除了這些靈光一閃的驚人演出外,他一生所累積下來的豐沛創作,更是創下了無人能及的紀錄。後人清點總結他所創作的曲目,再除以他早慧而驟逝(莫札特於三十五歲過世)的創作歲月,發現那幾乎等於是一般人平均每天工作八小時,馬不停蹄的抄錄下來的數量。
換句話說,那些他所創作出來的音樂,就像是從他手中自然流泄出來的一般,幾乎不需要經過思索。
多年以來,每當我試圖想要表達這個奇跡般的紀錄時,總是因為受制於自己跳躍式的思考,或是語無倫次的毛病,而常常詞不達意…
要不是,「你知道嗎?他一生創作的數量,差不多就是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每天每天這樣抄錄下來的數量喔…呃…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再不然就是,「他創作的速度,就像是用抄的一樣喔,每天抄八個小時的話,大概要抄三十年才抄得完喔…」
呃…好像也有點出入。
於是我再接再厲,「總而言之…他創作的速度就跟我們抄錄的速度差不多喔,簡直想都不用想,就像是從手裡流出來的一樣!!」
好不容易,我現在終於修成正果,可以清楚表達出這位元音樂神童的偉大之處了。(這一點,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吧?我是指我表達得很清楚這件事!)
也算是了卻我多年來的一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