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直接民主行動的指南——《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方格精選

王丹:直接民主行動的指南——《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轉眼,發生在2011年9月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就要十年了。現在回顧,更可以看到這場運動的深遠影響。僅就我們熟悉的社會而言,2014年相繼發生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和香港的佔中運動,兩場運動,明顯都有「佔領華爾街」運動的影子。而佔領運動,在全球更是遍地開花,變成最流行的公民抗爭形式。

但是,將近十年過去了,現在的社會運動者,有多少人對「佔領運動」有深刻的了解和認知呢?這場運動的目的是什麼?背後的宗旨、指導思想、指導規則是什麼?運動中有什麼樣的困境,又是如何處理的?運動有什麼值得吸取的教訓?

將近十年過去了,現在要如何看待這場運動?在民主這個概念,從理論內涵到實行方式都越來越有爭議的今天,在民主社會受到民粹思潮和中國模式衝擊的時代背景下,思考以上這些問題,都非常重要。

《為什麼上街頭?》:深入思考佔領華爾街運動

要深入思考這些問題,一本很值得推薦的參考書,就是有「佔領華爾街運動精神領袖」之稱的倫敦大學人類學教授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所著的《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作者是典型「知行合一」原則的體現者,他不僅對當今世界的社會問題有學術上的深入思考,寫出了著名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專著,並且身體力行,親自加入到街頭抗爭的行列中,成為「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和指揮之一。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他直接跟紐約警察進行身體衝撞。從知識積累中思考出理論,再把理論落實為實踐,並運用實踐經驗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理論,這樣的知識份子,是我個人極為推崇的。

raw-image

「佔領」行為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

具體的論述,各位可以自行閱讀領會。我想強調的,是作者對於直接民主的論述。從「佔領華爾街」到太陽花到佔中,在媒體的引導下,外界比較聚焦於「佔領」這個行為的衝突性。而在作者看來,「佔領」行為本身不僅是直接民主的精神體現,更是直接民主的制度呈現。換句話說,「佔領」這個公民行為其實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與三權分立、言論自由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民主制度並駕齊驅,幫助落實民主原則。

其實,如果我們暫時忽略佔領運動帶來的民眾與警察的衝突,以及衍生的國家暴力等問題,冷靜下來思考,我們會發現所謂「佔領」行動,其實就是在固定地點舉行的公民大會。而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一個在縝密會議規則指導下,遵循某種共識基礎而進行的公民大會,就是直接民主的體現

而直接民主,更能落實民主中的自由、平等原則。簡言之,在作者看來,儘管「佔領」運動往往導致暴力衝突,但本質上這不是對抗,而是一種建設:實踐了民主應有的形式。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它不僅能夠讓社會更正確地看待社會運動,也能使得社會運動自身更加完善,例如,如何不讓「仇恨」進入到運動中,並綁架集體情緒。

這本書當然還有更多有價值的地方,例如對於如何組織一場街頭運動的具體介紹,使得本書堪稱街頭運動的指南和工具書;又或者,關於無政府主義的探討,展開了一個更值得我們思考的議題。即使拋開這些不談,僅僅是作者在佔領華爾街運動中的一些親身經歷,讀來都會令人有所收穫。

在疫情擴散的今天,既然我們不能出門,那就多讀幾本這樣的好書吧。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