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在太子黨中,鄧樸方算是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聯繫比較多的一個。我當然不認為他屬於民主派,但是他周圍的一些人,是希望中國變革的。在這些受到鄧樸方信任的人中,有一個人,在八十年代的所謂「精英」圈中大名鼎鼎,他,就是何維凌。
Thumbnail
「總加速師」是最近在中國人之間私下流傳的對習近平的新稱呼,這是針對鄧小平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比而出的嘲諷性的頭銜。提出「一國兩制」的鄧小平可說是「進化了的」獨裁者,但這一套策略,正如我們看到的,在習近平上台之後,竟然慢慢地被拋棄了。
Thumbnail
當今美中之間的對抗,跟雷根時代自由世界與共產國家聯盟的對立頗有相似之處,或者說越來越有相似之處。雖然情況不同,但是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分歧,意識形態的不同,仍舊是同樣的對立基礎。
Thumbnail
過去幾十年,中美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但都不會導致徹底的破裂,在中方來說,這叫做「鬥而不破」。然而,最近美國對華政策的一些新的動向,頗為值得注意。
Thumbnail
隨著疫情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表達了要求中國承擔責任的訴求,中國政府的反應,就是發動了「戰狼式」外交。這波「戰狼式」外交有一個罕見的特點,那就是完全拋棄外交語言,大量使用類似「文革」時期的批鬥會上使用的咒罵用語,來攻擊其他國家的政界要人。
Thumbnail
哈維爾筆下所揭示的捷克這個國家,其政治現實及背後的原因,與今天的中國有太多雷同之處。這當然可悲地證明了,中國的政治文明落後世界多麼遠,但同時也提供給我們機會,預估中國捷克化的程度及可能。
Thumbnail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會發現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的威權陰影還是相當深。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曾經橫掃一切的「韓流」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樣的陰影,以及陰影的龐大。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民主轉型之後的台灣,還有這麼多人對威權時代如此懷念?
Thumbnail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在太子黨中,鄧樸方算是與自由派知識分子聯繫比較多的一個。我當然不認為他屬於民主派,但是他周圍的一些人,是希望中國變革的。在這些受到鄧樸方信任的人中,有一個人,在八十年代的所謂「精英」圈中大名鼎鼎,他,就是何維凌。
Thumbnail
「總加速師」是最近在中國人之間私下流傳的對習近平的新稱呼,這是針對鄧小平被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比而出的嘲諷性的頭銜。提出「一國兩制」的鄧小平可說是「進化了的」獨裁者,但這一套策略,正如我們看到的,在習近平上台之後,竟然慢慢地被拋棄了。
Thumbnail
當今美中之間的對抗,跟雷根時代自由世界與共產國家聯盟的對立頗有相似之處,或者說越來越有相似之處。雖然情況不同,但是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分歧,意識形態的不同,仍舊是同樣的對立基礎。
Thumbnail
過去幾十年,中美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但都不會導致徹底的破裂,在中方來說,這叫做「鬥而不破」。然而,最近美國對華政策的一些新的動向,頗為值得注意。
Thumbnail
隨著疫情擴散,越來越多的國家表達了要求中國承擔責任的訴求,中國政府的反應,就是發動了「戰狼式」外交。這波「戰狼式」外交有一個罕見的特點,那就是完全拋棄外交語言,大量使用類似「文革」時期的批鬥會上使用的咒罵用語,來攻擊其他國家的政界要人。
Thumbnail
哈維爾筆下所揭示的捷克這個國家,其政治現實及背後的原因,與今天的中國有太多雷同之處。這當然可悲地證明了,中國的政治文明落後世界多麼遠,但同時也提供給我們機會,預估中國捷克化的程度及可能。
Thumbnail
如果你仔細去觀察的話,會發現經歷了那麼多年的民主轉型,台灣社會的威權陰影還是相當深。在去年總統大選的時候,曾經橫掃一切的「韓流」讓我們再次看到了這樣的陰影,以及陰影的龐大。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民主轉型之後的台灣,還有這麼多人對威權時代如此懷念?
Thumbnail
《紅旗警訊》的作者馬格納斯具備財經專業的知識和經濟分析工作的豐富經驗,這是他可以從經濟解讀出發,分析中國政治發展的底氣。書中還提到了一個中國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值得我們反覆思考,那就是「信任」的問題。
Thumbnail
中國的局勢,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一方面,各種內憂外患清晰呈現,中共已經無法掩蓋;另一方面,政權依然穩固,習近平沒有遇到嚴重的挑戰。在各種信息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透過迷霧看到一些本質性的問題?《紅旗警訊》
Thumbnail
如果把當年希特勒和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作者寇延丁不愧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她用風趣的筆法,以細膩的觀察,再加上深入的思考,把一個國家是如何製造自己的敵人的個案描寫得生動細緻,使得這本書可被看作我們認識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案例分析手冊。
Thumbnail
<p>所以,中國的私有企業階層與黨國的關係就顯得十分微妙。用本書作者的話說,就是「儘管存在著這種不信任,民間企業家仍然成為中國經濟改造最重要的力量。然而,這樣的故事是原本就功能失常的關係,在黨和民間部門刻意相互迎合下的結果。」</p>
Thumbnail
<p>最近中共召開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非常明確地宣示,在中國,黨要領導一切。請注意,這是「黨」,而不是國家/政府領導一切。黨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就是《強國不強》這本書要強調的一個重點。</p>
Thumbnail
自從中國對外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開始對中國有興趣,有些更是親身參與到中國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中,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建言,我不能否認,柯偉林就是這樣一位學者。最有力的證明,就是他的一本近著:《強國不強?──中國國力與經濟成長的極限》
Thumbnail
<p>在《無岸的旅途》這本書中,李志德以他長期對中國的深入觀察和對兩岸關係發展脈絡的清晰掌握,點出了兩岸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的一些基本性的,深層次的問題。</p>
Thumbnail
<p>何偉通過在地的眼光,給我們展現中國畫卷中的一個截面。不要說西方國家的大多數人看不到,就是中國人自己,那些居住在大城市的學者,90後青年世代,也不一定能有如此清晰的認識。</p>
Thumbnail
《紅旗警訊》的作者馬格納斯具備財經專業的知識和經濟分析工作的豐富經驗,這是他可以從經濟解讀出發,分析中國政治發展的底氣。書中還提到了一個中國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值得我們反覆思考,那就是「信任」的問題。
Thumbnail
中國的局勢,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一方面,各種內憂外患清晰呈現,中共已經無法掩蓋;另一方面,政權依然穩固,習近平沒有遇到嚴重的挑戰。在各種信息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透過迷霧看到一些本質性的問題?《紅旗警訊》
Thumbnail
如果把當年希特勒和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作者寇延丁不愧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她用風趣的筆法,以細膩的觀察,再加上深入的思考,把一個國家是如何製造自己的敵人的個案描寫得生動細緻,使得這本書可被看作我們認識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案例分析手冊。
Thumbnail
<p>所以,中國的私有企業階層與黨國的關係就顯得十分微妙。用本書作者的話說,就是「儘管存在著這種不信任,民間企業家仍然成為中國經濟改造最重要的力量。然而,這樣的故事是原本就功能失常的關係,在黨和民間部門刻意相互迎合下的結果。」</p>
Thumbnail
<p>最近中共召開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非常明確地宣示,在中國,黨要領導一切。請注意,這是「黨」,而不是國家/政府領導一切。黨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就是《強國不強》這本書要強調的一個重點。</p>
Thumbnail
自從中國對外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開始對中國有興趣,有些更是親身參與到中國的經濟政策的制定中,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建言,我不能否認,柯偉林就是這樣一位學者。最有力的證明,就是他的一本近著:《強國不強?──中國國力與經濟成長的極限》
Thumbnail
<p>在《無岸的旅途》這本書中,李志德以他長期對中國的深入觀察和對兩岸關係發展脈絡的清晰掌握,點出了兩岸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的一些基本性的,深層次的問題。</p>
Thumbnail
<p>何偉通過在地的眼光,給我們展現中國畫卷中的一個截面。不要說西方國家的大多數人看不到,就是中國人自己,那些居住在大城市的學者,90後青年世代,也不一定能有如此清晰的認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