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 /李宗盛
你現在是怎樣的心情呢
是歡喜悲傷還是一點點不知名的愁
如果是 請進來我的世界
稍做停留 在這裡
有人陪你歡喜悲傷陪你愁
—
李宗盛在理性與感性的演唱會中,跟梁靜茹合唱「明明白白我的心」的時候、對乾女兒說了一段話:「靜茹最近跟我講說,她越來越聽得懂我的歌了。年紀漸長、就越來越知道,老豆當初寫的是甚麼意思,而我希望你不要經歷,老豆經歷的...這麼...這麼多。」先不論梁靜茹的後來,而是此時也懂得李宗盛的意思。
網路上曾看到一篇是這樣寫的: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到不惑年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張艾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我是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才開始聽得懂李宗盛。若沒經歷人生風霜,怎會懂得那些悲歡離合。
開場白這首歌,完全符合了自己聽歌曲的心境。每個寫詞的人就是將自己人生的歷練、心理的思想,花費心思編排撰寫文字,讓它簡單且不經意的,娓娓道來入閱聽者的耳中。
曾經看人寫說「音樂這件事情,開心時入耳、難過時入心」,但不只如此、我的人生每個時期、都有著歌曲的存在,它是我生命中無可取代的陪伴。何其有幸能在華語音樂蓬勃發展的年代,在如此龐大實力派的歌手年代,有李宗盛、林夕、姚謙、等多位專心專業投入,難以撼動的詞藻;更有齊豫、費玉清、蔡琴、李建復、周華健、蘇芮、陳淑華這樣實力扎實的歌手來詮釋,回頭一看,當年開始聽歌的水準真是高到嚇死人。
從滾石、飛碟、點將、寶麗金、現代派、波麗、後來的友善的狗、魔岩、維京、新力、上華、豐華、華納、金牌、添翼、相信音樂....,族繁不及備載,自己邊回想邊寫下,再次意識到市場有多大呀。
市場在推薦的時候,會寫些音樂的製作方式,歌手的演唱過程,編曲是哪種風格哪個水準,用了何種樂器,外行的其實真的聽不太出來;只要曲會抓耳、詞會入眼,聲音侵入腦中勾起觸動、呼應出內心的情感,它對閱聽者就是首好歌。
很多人都能感受說,年輕時的音樂比較記憶深刻;而我認為的是,那是除了歌曲紀載了自己的青春,搭上了當時的你的人生而相對深刻。長大後能觸動心靈的樂曲覺得少,除了歌曲的閱聽者對象已經不是你了,另外是經歷多,小情小愛無關痛癢。
音樂是可以用享受的,但填上詞的歌曲,則是會獻給不同年紀的。
『我是隻小小鳥』、『山丘』與『給自己的歌』這類型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是無法感受到的。閱讀好的書籍,在不同年紀會有不同感受,聆聽好的音樂,同樣也是能百般回味。
用這首開場白作為開始。(爾後有機會再來寫寫李宗盛)
職場這些年忙碌勞心勞力,最近開始懷念空閒時的自己,能細細品味每首歌曲的韻味;現在、偶爾會重給自己聽歌的時間,整理很久沒動的專輯,就算是一首歌曲的時間也好,重新回味進入音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