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我是許涼涼》李維菁 |一場接一場的少女輓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沒有甚麼書是以前不懂,卻在某天懂了,但懂的同時,又感到微微苦澀,自嘲幹嘛自找麻煩呢?

raw-image
你是人生的那個當口,認清自己不過是個平凡人呢?
你又是在甚麼時候發現,現實是世界中的階級、財富、權利的結構早就底定了,沒有翻轉的可能。許多曾經是公主的小女孩,如今成了公車、捷運裡猛打呵欠,中午以便利商店的御飯糰果腹,下午遭到上司辱罵、丟文件,只好到廁所擦乾眼淚,回家靠著敷臉自我安慰的平庸上班族。
曾經自以為是公主的,不過是人生的婢女而已。—P.218

《我是許涼涼》是已逝作家李維菁以都會女子為主題的短篇小說集,其中大篇幅說起各個名為許涼涼的愛情故事,還是外人不看好的那種:女大男小與男大女小。不出所料,沒有童話式的Happy ending ,只有一個接一個,遍體鱗傷的許涼涼。

多年前,聽聞他人將李維菁與張愛玲比擬,好奇驅使讀了《我是許涼涼》。雖然喜愛裡面乾淨又敏銳的文字,但對於故事裡每個委屈求全的女子,總感到懦弱和不理智。直到最近翻起許涼涼,大概是經歷多了,再次看到這群挫敗女子,突然覺得她們勇敢非凡。而文筆之透徹,讓人忍不住不斷代入生活反覆驗證。有時想想,如此感觸到底是喚起了自覺還是對自己的殘忍?

昨是今非,昨非今是,在所有的事情都是違反道德義氣的,只有在愛情裡頭是通行的。我忍著還想哭的沮喪這麼說。—P.32

2013年的香港書展裡,作家李維菁分享了《我是許涼涼》的創作理念,她說,書看似在談愛情和年紀,其實想講的是:"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與迫切突破差距的渴望。" 排除法律追求的平等,何時會強烈地想排除隔閡呢?所以她寫了感性的愛情,因為戀愛的時候,人總感到有能力且有力量去克服〈年紀、階級、財富等〉一切的限制。但事實是,純真的感情必將受現實的衝擊,一句不愛了、不值得了,便使你無處追討。這樣世態炎涼的矛盾關係,時而傷感,時而美好,卻呼應生活好多時候,令人糾結與不堪。

我也笑,真正的夫妻伴侶,每日每夜總在短兵相接,這樣過好長的人生,一個小空間裡頭擠了兩個人,情緒與肢體上一個人就是會卡到另一個人,手肘撞到對方,東西被對方扔掉弄亂,妳好好熬了湯頭煮了碗麵給他,他竟然先挖了一大匙辣椒丟進去攪。這種近距離的、肉碰肉的、近乎勒索式的、轟炸狀的干擾,你厭之棄之,憎之悔之。然後就這樣擦擦撞撞地磨碰皮地過了許多年,你覺得你恨死她了,一出了什麼事情,你本能還是會出手去救她。肝膽相照是最後的那個結論,從來就不是過程。—P.138

另一方面,作者好似不怕得罪人,以半自傳的方式,犀利地揭露社會的虛偽。一個提倡理想為社會抱不平的人,實則對眼前的流浪漢嗤之以鼻;應是要展現純粹的藝術家,卻打著創作的名義要求治外法權;甚至諷刺的告訴你,所謂的理想關係,不是緊密溝通和理解,而是保持距離。

我聽進去了,我後來的人生也印證了J所說的一切,所有的親情、友情與愛情,權勢、名利與地位,都可以近則狎一句話做為普通生活的基本準則。這是世界不是對長輩尊敬就會獲得寵愛,不是對平輩友愛就會獲得情誼,不是對晚輩照顧就會獲得敬慕。想要獲得尊敬、友愛與眷戀,前提在於不可靠近,不可近歡,不可失了分寸。在一段距離與想像之上,才會有理想關係的存在。—P.121

除了談差別,《我是許涼涼》還創造了「少女學」,指的是飽受社會風霜,依然堅持純真的熟女們。儘管這名詞聽起來滄桑、悲涼和不切實際,像是執念,卻是對命運的反抗,替懷有少女心的熟女們呼喊出聲。我非常喜歡她在一次演講為此提出的解釋:「正因為你還需要純真,然後要在這個險惡的世上堅持下去,必須比誰都懂得世故這樣的東西,懂得江湖是甚麼;正因為你有真正的世故,你才有餘力,才有可能去守護、去堅持你心中的那個純真。」這段話,至今是我小小的信念與動力。

你可以不讀她的書,但推薦聽這場座談會。作者長年工作於藝術界,她的觀點感慨卻清晰,而她那不疾不徐,偶爾世故、偶爾俏皮的優雅言談,也非常令人著迷。



每篇文字都是自己所愛而寫,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小額贊助,不限金額都是給予我繼續寫下去的鼓勵,謝謝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那治不好的文青病.JUN
54會員
33內容數
一個任性又平凡的接收者,容易對作品有執念,發起文青病時跟神X病差不多,於是創作這個空間釋放。不定期更新,喜歡反覆論證感觸,不喜表面文。內容主觀,但尊重每部作品,會將作品特點分享出來參考。若喜歡文字,歡迎小額贊助,所有支持都是我寫下去的動力,謝謝。合作邀約zward0515@gmail.com
2024/10/13
跟風讀了這本書,整理幾項結合書中內容與其延伸的思辨: 1.本書適合的受眾 2.用時間線敘述產業發展可以看到什麼 3.台積電差點不是台灣之光 4.全球化已死 5.摩爾定律即將失效? 6.AI到底多耗電 7.對中國來說是接下來的美國大選是川普當選好還是賀錦麗比較好? 8.結語
Thumbnail
2024/10/13
跟風讀了這本書,整理幾項結合書中內容與其延伸的思辨: 1.本書適合的受眾 2.用時間線敘述產業發展可以看到什麼 3.台積電差點不是台灣之光 4.全球化已死 5.摩爾定律即將失效? 6.AI到底多耗電 7.對中國來說是接下來的美國大選是川普當選好還是賀錦麗比較好? 8.結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生日前夕,看完了一本很喜歡的書。但也感到心疼。書裡頭有太多關於生活的迷離與破碎,那些少女以及許涼涼們。作者那雙透視的眼,讓我窺見每個她,各種生活的悲喜,她笑了。 「青春成為遺憾的化石層遺跡是什麼?」 「是的愛的確是一種疾病,但愛同時是一種同情並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
Thumbnail
我的生日前夕,看完了一本很喜歡的書。但也感到心疼。書裡頭有太多關於生活的迷離與破碎,那些少女以及許涼涼們。作者那雙透視的眼,讓我窺見每個她,各種生活的悲喜,她笑了。 「青春成為遺憾的化石層遺跡是什麼?」 「是的愛的確是一種疾病,但愛同時是一種同情並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
Thumbnail
寫作者的道路是孤寂的。在那樣每晚像犯了什麼強迫症一樣往記憶拚命掏,像希區考克《驚魂記》犯罪者的自白,在回憶中不間斷地重複殺人與被殺的情節,往往讓人有種死去的彌留錯覺。是死了嗎?沒死啊。可是為什麼還那麼痛啊?那麼,是黎明了嗎?不是啊,但為何已是長夜的盡頭了天還那麼暗,橋都走到底了,過境的小船還沒來?
Thumbnail
寫作者的道路是孤寂的。在那樣每晚像犯了什麼強迫症一樣往記憶拚命掏,像希區考克《驚魂記》犯罪者的自白,在回憶中不間斷地重複殺人與被殺的情節,往往讓人有種死去的彌留錯覺。是死了嗎?沒死啊。可是為什麼還那麼痛啊?那麼,是黎明了嗎?不是啊,但為何已是長夜的盡頭了天還那麼暗,橋都走到底了,過境的小船還沒來?
Thumbnail
此外,《老派》是關於台北街頭的漫步,少女學更是講大齡高學歷都市女性面對愛情困境後依然相信,我認為假如黃偉文 @concertyy /MC @mcheung1201 希望以此致敬的話,或者這部分核心應要好好保留以示尊重。始終這是李維菁本人想表達的信息,是她眾多著作貫穿的相同書寫主題——「少女學」。
Thumbnail
此外,《老派》是關於台北街頭的漫步,少女學更是講大齡高學歷都市女性面對愛情困境後依然相信,我認為假如黃偉文 @concertyy /MC @mcheung1201 希望以此致敬的話,或者這部分核心應要好好保留以示尊重。始終這是李維菁本人想表達的信息,是她眾多著作貫穿的相同書寫主題——「少女學」。
Thumbnail
以一場失敗的相親作為開頭,《生活是甜蜜》中的時間流,或許是所有作品中最耐人尋味的,雖然時間跨度超過十年,卻因為在結尾又回到了相親當天,讓這200多頁的內容,彷彿只是一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在返家路途上的人生回顧。然而,和上述南柯一夢的感覺相反,和其他作品比起來,在實際閱讀時它反而會讓人快不起來。
Thumbnail
以一場失敗的相親作為開頭,《生活是甜蜜》中的時間流,或許是所有作品中最耐人尋味的,雖然時間跨度超過十年,卻因為在結尾又回到了相親當天,讓這200多頁的內容,彷彿只是一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在返家路途上的人生回顧。然而,和上述南柯一夢的感覺相反,和其他作品比起來,在實際閱讀時它反而會讓人快不起來。
Thumbnail
自從看過《我是許涼涼》之後,一直很好奇作者的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她的生活是什麼樣?而她又是經歷了什麼,才能寫出如此耐人尋味的小說?看完這本作品之後,這些問題也多少獲得解答。去除掉小說的神秘面紗,《有型的豬小姐》有的是作者的生活日常,沒有了那些「越美麗,越自苦」的情節,卻因為乘載了真實的人生,
Thumbnail
自從看過《我是許涼涼》之後,一直很好奇作者的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她的生活是什麼樣?而她又是經歷了什麼,才能寫出如此耐人尋味的小說?看完這本作品之後,這些問題也多少獲得解答。去除掉小說的神秘面紗,《有型的豬小姐》有的是作者的生活日常,沒有了那些「越美麗,越自苦」的情節,卻因為乘載了真實的人生,
Thumbnail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
Thumbnail
「少女」不單就是針對年齡上的界線劃分認定,在作者的筆下它是某種心理狀態或是行為表徵的代名詞。 在我看完書後發現,我反而較少注意到,或是留意那些少女情節的內心變化;更多的時候是在注意她藉由筆下的角色觀察社會的眼光,與控訴。
Thumbnail
「這個世界,比老女人階級更低的,就是有著老女人外表包裹著的少女。」 因為朋友介紹,買了李維菁的短篇小說集《我是許涼涼》,一本被譽為「城巿少女學」經典的書。(李維菁英年早逝,享年49歲。)
Thumbnail
「這個世界,比老女人階級更低的,就是有著老女人外表包裹著的少女。」 因為朋友介紹,買了李維菁的短篇小說集《我是許涼涼》,一本被譽為「城巿少女學」經典的書。(李維菁英年早逝,享年49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