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曾經上過哪些線上平台的課程,我自己是許多線上課程的學生,包含Coursera、Udemy、Hahow、大大學院、Matertalk和商業思維學院;關於特定主題的程式與英文,也曾在 Alpha Camp、六角學院和Voicetube 上過課。你問我為什麼會報名那麼多課,比起知識焦慮,不如說是在離開體制內的教育後,發現自己在目標職涯所具備的技能與知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填補,而這些卻也是過去大學課程和現在職場上,沒有提供的。為了能更勝任自己的職務和提高個人在市場的價值,展開「自學」這條路,也開始了解到「活到老,學到老」的目的與真諦。
PS:之後會以學生的角色,寫一篇關於各家線上課程平台的比較與分享。
《商業思維學院官網》https://bizthinking.com.tw/
《小克の專屬折扣碼》點擊連結註冊商業思維,立即獲得優惠折扣碼!
透過邀請連結入學《商業思維學院》,購買指定方案即領6個學習貝獎勵(價值$600元)!
VUCA的高變動性時代,除了網路蓬勃發展,資訊取得更加觸手可及,也讓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和工作型態,產生許多新業態,過往體制內的科系,遠不足以應付未來世界的工作職能,而Google則根據未來市場急需且「高成長、高收益的工作」,推出3大數位學程,分別是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以及 UX 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當應徵 Google 相關職位時,課程證書將等同大學畢業證書。
這次我報名了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學程,並且和一群朋友籌組了數據分析學習小組,這些朋友多在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專案經理和技術工程師,我們發現不論是哪類型的職位,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數據分析都是一項必備的技能,協助我們找到問題的肇因、運用數據導向的思維、判斷出最佳的決策,因此我認為建立完整的數據分析概念和知識,是一項非常必要、也非常值得的投資。
Google開設這門課的目的,便是以協助學員成功獲取數據分析師的工作機會
接下來每一週,我都會分享自己在 Google Data Analytics 數據分析學程的筆記與學習心得,除了融會貫通自己的學習內容,也希望對以下三種人有幫助:
- 還在觀望這項課程的人
- 想要成為數據分析師的人
- 想要建立數據分析思維與技能的人
Google Data Analytics 基礎概論 Powered by WEN HUA WANG 小克
我將數據分析的基礎概論,使用心智圖分成五大類別(這是我個人的收斂結果,和原本 Google 的教學大綱不同),分別是:
1.角色:數據分析中的角色、定位與技能
2.目的:數據分析的目的與商業應用
3.流程:數據分析的流程
4.偏誤:數據分析中,可能產生的偏誤
5.工具:資料生命週期和數據分析的工具
一、角色:數據分析中的角色、定位與技能
在開始了解數據分析前,先來說明幾個大家時常搞混的角色、定位與技能:
(一)商業分析師 v.s 數據分析師
商業分析師 v.s 數據分析師 Wen Hua Wang
・商業分析師(Business Analyst,簡稱 BA):
依據商業目的,透過各種手法,包含市場、需求、數據等分析面向,挖掘企業、商業或專案的問題與機會,提出解決方案或策略。
・數據分析師(Data Analyst):
利用資料統計和分析,進行資料探索與預測,產出統計分析報告提供管理層決策使用。
(二) 數據領域中的三大職業
・數據分析師 (Data Analyst):
利用資料統計和分析,進行資料探索與預測,常見的統計軟體例如: SQL、SPSS、R 和 Excel,依據需求設計支援商業或分析的工具,產出統計分析報告提供決策參考或應用,需要能夠操作統計軟體的技能,專注於分析與統計。
・資料工程師(Data Engineer):
利用程式設計資訊架構、環境與平台,依據資料量、儲存條件、資料查詢和分析需求,進行資料爬蟲、資料庫設計、資料處理(清洗、轉換)和資料建模等。需要程式和資料庫設計、巨量資料處理技能,專注資料結構設計、資料清洗和環境建置。
・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
利用演算法、建立模型、資料清洗、資料探勘、機器學習等,從巨量數據中探索與實踐具有價值的產出。需要統計分析、程式設計和相關產業領域的知識,並應用資料以創造商業價值或解決方案。
(三)數據分析中的兩種角色
- 數據分析師:Google這門課主要是培養「數據分析師」的技能和思維
(1)五大技能
・好奇心:提出對的問題,發掘事物的全貌與核心
・了解內容:釐清全貌和已存在或發生的事實
・技術思維:具邏輯性的拆解問題、步驟與事物
・資料設計:有效組織與規劃資料和產出
・資料策略:運用「數據思維」管理資料、工具、流程、利害關係人和策略
(2)六大思維
・可視化:提供易讀易懂的分析結果與產出
・策略:找到或優化如何運用資料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導向: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和目的進行資料分析
・關聯性:觀察與思考過程中,資料或各領域間可能的關聯性(不等於因果關係)
・大局觀:拓展視角,以綜觀的角度進行思考和判斷
・注重細節:注重和避免忽略數據分析和問題的細節
2. 利害關係人:
在數據分析的流程,必定會有除了數據分析師外的其他利害關係人,包含提出需求的客戶、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內部數據團隊的夥伴,每位數據分析師皆需要具備能夠有效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協調和聚焦需求,以產出符合分析需求的成果,這部分的細節會再後續幾堂課說明。(等撰寫完後面的章節,會再將連結附上來)
二、目的:數據分析的目的與商業應用
數據分析的目的,不外乎分成兩大類型:
・解決現況問題
・找到未來機會
從這兩大類型我們可以得知,當我們在進行數據分析前,了解分析的目的、數據使用者和場景,能夠更幫助我們精準的搜集相關資料、設計出符合使用需求的產出。
以我個人過去的工作為例,曾經老闆向我們團隊提出要在公司導入填寫工時的政策,當時從宣達各部門工時填寫到產出工時報表,整個過程受到各單位強烈的反彈外,連老闆也十分唾棄我們辛辛苦苦收集和產出的工時報表,這項專案失敗的原因有三個:
(一)數據分析目的不明確
(二)缺乏分層管理不同的數據使用者、提供者和領域專家
(三)數據分析應用不明確
重新檢視為什麼老闆提出導入填寫工時的目的和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
(一)釐清和收斂工時填寫的目的與期待的應用
(二)了解公司產能和工時的現況、困難
(三)依據目的和現況,進行資料設計和策略導入
(四)依據老闆、各部門主管、填寫工時的同仁,分層管理需求和導入策略
尤其同一項數據分析的專案,根據不同層級的使用者,也需要相對應呈現不同的分析報告,例如
・老闆:時間寶貴又需要管理整間公司,分析報告需要能夠快速掌握到公司營運的重大方針或缺失,易讀易懂的視覺化和重點式報告最適合
・部門主管:需要能快速掌握部門、專案和團隊重大議題或狀況,因此適合可彈性操作的儀表板。
三、流程:數據分析的流程
不同產業、公司或分析目的的流程也都會有些差異,流程的目的並不是遵守,而是能協助執行數據分析的過程中,更有效地達到目的。
以下是 Google 內部所使用的數據分析流程,而 Google 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學程,便是依據數據分析流程作為課綱,階段性教學有哪些工具、知識和場景。
(一)詢問:了解目的、問題和其他相關資訊,包含專業知識與現況盤點
(二)準備:前置作業準備,例如資料收集和管理、利害關係人權責
(三)處理:資料處理,包含清洗、轉換和建立資料集
(四)分析:透過各式工具、模型進行分析和產出
(五)分享:向數據使用者發表分析結果
(六)行動:根據數據分析進行決策與行動擬定
四、偏誤:數據分析中,可能產生的偏誤
當我們決定利用數據分析來進行決策,其中一項原因就是希望能夠是盡量「客觀」與「中立」,因此確保在資料收集、處理和分析中避免偏誤非常重要。數據分析中的偏誤有非常多種,這裡提供幾項給各位做參考:
(一) 確認性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當人們選擇性收集資訊或帶有偏見解讀資訊時,便會產生確認偏誤。
(二)解釋性偏誤( Interpretive Bias )
由非客觀資料或人們主觀感受所建立的資訊,導致「不理性」的結果。
(三)資訊性偏誤( Information Bias)
收集資料過程,因為收集方式不當或限制使得測量產生誤差,導致的偏誤。
五、工具:資料生命週期和數據分析工具
(一)資料生命週期
因為資料會涉及時效性、隱私和權責等議題,所以當我們在使用資料時,必須了解資料的生命週期,進行妥善的運用,才能避免使用偏誤、隱私和法律等問題。
1. 計畫:根據資料使用目的,規劃資料範疇、使用和流程。
2. 收集:依循收集範疇進行資料獲取。
3. 管理:管理資料工具、使用權限、安全性和保存。
4. 分析:資料分析。
5. 封存:將資料封存或銷毀。
6. 銷毀:根據規範以決定是否需銷毀資料。
(二)數據分析工具
Google 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學程中,會教大家如何使用 Google Sheet 和 R 來進行數據分析,而 Google 在2019年也收購
Looker 作為管理資料集和視覺化分析的應用工具。
目前業界較為廣泛使用的是 Excel、Tableau 和 Python,而我自己較擅長使用的是 Excel 和 Power BI,相信未來加上數據分析學程的知識學習,可以協助我在資料處理與應用上,更上一層樓。
不論你是對於數據分析有興趣或是正在考慮是否要報名 Google 數據分析(Data Analytics)學程,接下來我都會持續更新數據分析文章,同時也分享在工作上遇到的實際案例和工具分享;也歡迎在數據分析領域的專家,不吝提出建議與指教。
若喜歡這系列文章,歡迎愛心💕或收藏📂,給我一點鼓勵,並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有任何建議,歡迎寄信聯絡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