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蒙特梭利教育的自由與紀律,獲得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幸福嗎?
你在什麼時候感到幸福呢?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人們活得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長壽,但同時,外界變動速度加快,為了跟上世界的腳步,面對更多人,更多競爭壓力,焦慮與不安也悄悄地增加了⋯⋯我們有更幸福嗎?
帶著疑問,帶著希望人生更幸福的想法,走到書架旁,抬頭一看,好多關於人生的指引,書名不外乎這些詞彙:快樂、幸福、成功,或是另一種說法,面對焦慮、擺脫苦痛、正念、正向思考、靜心、療癒⋯⋯或多或少都接觸過這類的書
這裡有一本書,是作者花了二十五年的研究成果
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用現代心理學的工具來探討這個亙古的問題:人在什麼時候最感快樂呢?如果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我們就可以調整生活,讓快樂隨時充滿在其中。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
作者在研究中嘗試去了解人們什麼時候感到最幸福,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而找來了各行各業的專家,比如藝術家丶運動員丶音樂家丶西洋棋手丶外科醫師等,整合這些人的資料,發展出一套以心流概念(mind flow)為基礎的最優體驗理論(optimal experience)
他的結論是⋯
我「發現」幸福不是突然發生的,它不是運氣好或隨機出現的,也不能用金錢購買或以權力換取。幸福無關乎外在條件,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詮釋它。事實上,幸福是需要憑個人的力量去醞釀、培養與捍衛的。能掌控內在經歷的人,就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一個人是不是感到幸福,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了。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
但在本書的一開始,作者也明白地告訴讀者:這是一本無法告訴你如何幸福的書。書中會介紹最優體驗是什麼,以及它對個人生活的影響,但是它不是一本「如何做」的書。為沒有獲得人生幸福的方法?那研究是否白費了,這本書也不值得看了?
我們的自我感覺、生活是否喜樂,最終都取決於大腦如何篩選並看待每一天的生活經歷。決定我們是否感到幸福的,是內在的和諧,而不是我們是否能控制宇宙巨大的力量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
幸福之道沒有正解,那是屬於每個人的內在修煉之道。這本書要討論的是源自自身行為的幸福,換句話說,透過掌控內在生活,獲得幸福的過程。(之後還會繼續分享這本書的概念,並連結我自身經驗中體會到的想法,歡迎持續追蹤!如果因此想自己找這本書來讀一讀,也是不錯的選擇)

再來談談,幸福生活和蒙特梭利教育有什麼關係?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從成人的部分著手研究,寫下《心流》這本討論最優理論的書,他發現幸福來自於每一個人掌控自我意識的能力;而蒙特梭利從觀察兒童而來,她看到孩子展現出的自發性紀律
什麼是自發性紀律?
一說到在教室上學,你會想到甚麼畫面?通常浮現的畫面是學生在教室裡,乖乖坐在椅子上聽課,很認真丶很專心丶很有秩序、很守規矩,這就是學習的樣子,而看到這景象,蒙特梭利則會說:他們是被壓抑的人,不是有紀律的人。
我們認為紀律是動態的,我們不認為當一個人表現造作得像啞巴一樣安靜,或像癱瘓者一樣不能動,就代表有紀律。像那樣的人是失去自我,而不是紀律。我們說一個有紀律的人,是他成為自己的主宰,當他必須順從生命的法則時,他能夠控制自己。Maria Montessorri《發現兒童》
在蒙氏教室中孩子能自由的在教室裡移動,自由選擇想學習的內容,自己準備教具、自己操作丶最後自己收拾,但他卻不因這樣的自由而去打擾他人或是在教室閒晃而停止學習。自由的反面是責任,必須尊重他人丶必須學習自己負起學習的責任。在自由與責任之下,孩子能展現出自發性的紀律。
責任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限度是責任。Grazia Fresco 《蒙特梭利教育:自主與責任》
讓孩子自己做,自己完成,也就是在創造孩子自己的意識。所有孩子的日常工作都是蘊含著「鍛練意志」這概念而進行的,日常工作中,穿衣丶洗手丶備餐丶打掃⋯⋯重複動作直至準確優美,不同科目的工作,數學丶幾何丶生物丶語文丶文法丶地理⋯⋯學習算丶學習說丶學習寫,這些是表面呈現的,而深層的結果是,孩子在辨識自己的意識丶進行選擇, 讓自我意志指揮並控制,成為自己的主人,為自己負責。
為自己負責,說來容易,但當一個人成長為大人,他就學會了負責嗎?不負責任的同事、不負責任的老闆、不負責任的學生、不負責任的老師⋯⋯我想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可怕的反例吧,而我們也不希望在別人眼中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對吧!不論是孩子或是大人,都是一樣的道理:不論人類或任何一種物種,都遵從大自然的規律,這是宇宙共通的法則。在蒙特梭利教育裡,孩子學習做自己的主人,從小學習控制自己的意識。
「成為自己的主人,負責任!」這是最容易,也是最困難的一件事,不只對孩子而言,對大人更是如此

結語

蒙氏教育對我而言,越深入研究,會發現那不是個學說,而是生命哲學,是日常生活的實踐。所以,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不只是預備好的環境,不只是操作蒙特梭利教具,其中蘊含自由與紀律的精神(也就是自主能力的培養!),是一輩子的課題,也是邁向幸福之路的第一步。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0會員
46Content count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長的一部,全曲約100分鐘。你能維持注意力100分鐘,聆聽完這首曲子嗎?(當然,我相信馬勒的音樂一定可以讓人類維持這樣的注意力時間的) 如果可以,來聽我說說這首曲子吧 !這是一首關於馬勒的世界觀,關於「愛」的交響曲⋯⋯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近期Youtube 上有不少創作者去詮釋尼采,也引起大眾重新對尼采的關注,我自己則是透過音樂又再度重新連結,重新翻閱《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馬勒(Gustav Mahler )在他的第三號交響曲的第四樂章,安排女低音吟詠查拉圖斯特拉的永恆之歌⋯⋯為什麼馬勒要將尼釆的文字放入音樂?馬勒讀到了什麼⋯⋯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是馬勒所有交響曲中最長的一部,全曲約100分鐘。你能維持注意力100分鐘,聆聽完這首曲子嗎?(當然,我相信馬勒的音樂一定可以讓人類維持這樣的注意力時間的) 如果可以,來聽我說說這首曲子吧 !這是一首關於馬勒的世界觀,關於「愛」的交響曲⋯⋯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實際在地中美術館看到莫內的畫作時,視覺像是施了被魔法般,在堆疊的色彩丶流動的線條感中感受到情感流動,深深被吸引⋯⋯我看到的一幅圖不只是標題文字所標示的情景,比如陰天丶晴天丶傍晚丶彩霞⋯⋯不只是在這簡單的文字中,所對應的特定畫面,那更像是情感的投射,在顏色與線條中隨之起伏,如同莫內面對自身的人生困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人們沒有百分百的自由,如果享受百分百自由,那叫自私。民主制度不該是自私的制度。   在台灣即便訴諸全民公投的社會舉旗不定的政策公投成功,在擁有整個龐大資金市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首先給今年(2021年)畢業的全台灣高中畢業生(國中畢業生)的致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們即將出滿18歲(15歲)了,成年了,長大了,你們是深受上天垂愛的
Thumbnail
接續上文解析了人本教育思想的內涵、發展及它代表的精神意義,本文將延伸討論在人本思想之上,近年國際興起的一波民主教育思潮。這波思潮背後的基礎正是上篇所談以人為本的精神。這種理念追求人本價值的積極落實,並在人本教育的基礎上提出更進一步的民主實踐。至於標題會用「民主環境」而非「民主教育」,主要是因為以我們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最近看到有個創業募資的簡報是講快速記憶,講者展示六歲孩子可以背誦唐詩,不僅可以從前往後背,還可以從最後一句往前背。他還教超級心算,可以20幾 乘30幾馬上算出。 你就看到一群小孩在講台上比賽,一群家長在台下鼓掌叫好, 那時候我看了就傻眼,嗯?現在教育還在教小孩盡量背誦嗎?
Thumbnail
我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學習的理由」這部教育紀錄片時,心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感慨:「放棄夢想,難道就是長大?」這句標語深深繞印在我腦海中,它連結到我一直以來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感受。後來我有幸認識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楊逸帆」,嚴格來說,他算是我的學長。時隔一段時間,我在youtube上看到
媒體 親權 上了一課 法律與生活 媒體法律與生活 考試 採訪 再造 再教育
Thumbnail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人們沒有百分百的自由,如果享受百分百自由,那叫自私。民主制度不該是自私的制度。   在台灣即便訴諸全民公投的社會舉旗不定的政策公投成功,在擁有整個龐大資金市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首先給今年(2021年)畢業的全台灣高中畢業生(國中畢業生)的致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們即將出滿18歲(15歲)了,成年了,長大了,你們是深受上天垂愛的
Thumbnail
接續上文解析了人本教育思想的內涵、發展及它代表的精神意義,本文將延伸討論在人本思想之上,近年國際興起的一波民主教育思潮。這波思潮背後的基礎正是上篇所談以人為本的精神。這種理念追求人本價值的積極落實,並在人本教育的基礎上提出更進一步的民主實踐。至於標題會用「民主環境」而非「民主教育」,主要是因為以我們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最近看到有個創業募資的簡報是講快速記憶,講者展示六歲孩子可以背誦唐詩,不僅可以從前往後背,還可以從最後一句往前背。他還教超級心算,可以20幾 乘30幾馬上算出。 你就看到一群小孩在講台上比賽,一群家長在台下鼓掌叫好, 那時候我看了就傻眼,嗯?現在教育還在教小孩盡量背誦嗎?
Thumbnail
我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學習的理由」這部教育紀錄片時,心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感慨:「放棄夢想,難道就是長大?」這句標語深深繞印在我腦海中,它連結到我一直以來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感受。後來我有幸認識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楊逸帆」,嚴格來說,他算是我的學長。時隔一段時間,我在youtube上看到
媒體 親權 上了一課 法律與生活 媒體法律與生活 考試 採訪 再造 再教育
Thumbnail
陳彥溥,一個年輕的金工師傅,從體制內教育逃脫進入全人實驗中學,然後又從剝削的金工勞動市場裡面跳出,自創自己的品牌 Wild.D。這次的出走,就如同當年選擇逃離體制內教育一樣,彥溥再次選擇離開金工產業的標準化作業與工廠內的生產線分工,我想,他的生命註定無法接受制式化的生產線,而這一次,他再也不會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