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他只要念書考高分就好,一路讀頂尖學校,頂著高學歷遇到不景氣,他沒有順利功成名就,要找高薪的工作處處碰壁,一般工作他又瞧不起薪水和老闆。只不過想把家當個避風港,讓他不用再跟別人哈拉,說那些言不及義的話,反正他習慣窩在家,老媽退休有存錢,兩人安穩度日也很好,卻被親友和鄰居指指點點……。
老母親在經濟和心理上已經難以負荷,有種隨時都會倒下的感覺,經常不自覺地流下眼淚,她除了怨嘆自己的一生,還擔心以後自己80歲,卻需要照顧還住在家中50歲的「孩子」,當她從#人間登出時,沒有生活能力的老孩子該如何?
在 #高齡化 #失業 與 #單身化 攀升的趨勢下,又加上疫情的雪上加霜,影響大環境,這樣的故事不是特例,是現今社會的現狀,從媒體時有所聞,或是生存在我們周邊,也躲在社會的角落,他們的心理困難更甚於經濟弱勢。

在日本這樣的現象已被大眾重視,80多歲的年邁父母與50多歲無業或處於#繭居 狀態的子女同住,導致家境貧困或社會網絡日益薄弱,孤立無援。日本把這種社會問題稱為 #8050問題,因高齡家長與中年子女同住所產生的種種經濟、照護、心理、文化適應等困境,聚焦於這些因為子女年過40而失去社會支援的家庭。
翻開這本《#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不得不說,剛開始有一種悶住的感覺,有些案例看了會讓人生氣、腦會悶燒,再繼續閱讀因為揪心,胸口還會悶,幸好編輯很用心,一篇篇架構索引清晰又有條理,加上作者和譯者功力,很嚴肅的社會議題,讀起來不會吃力。有趣的是,越讀越有滋味,有些人用退縮的方式發洩不滿,也有其不得已,這樣的生命經驗,讓我們能瞭解另類人生,幫我們不阿雜。

#3個閱讀提問

❓ 甚麼原因造成兩代相纏?
❓ 有哪些家庭困境?
❓ 如何面對家人照顧議題?

#要作繭自縛還是破繭而出?

「一旦你從名為『正常』的社會中掉出來,就很難再回去了……」真的是這樣嗎?或是這樣的想法成為保護傘?
與外界失去連結、疏離孤立,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為了避免自己與家人的精神、體力或經濟透支崩潰,不要從 #相纏 變 #相殘,所有人都應該重新審視家庭現況,學習在新時代生存的智慧。書中提到的 #極限家庭,指的正是在精神、體力、經濟狀況都瀕臨崩潰邊緣,卻缺乏社會網絡,無法獲得周遭援助,只能仰賴家人彼此支持的家庭。
日本的另類次文化,尼特族(NEET) 、團塊世代,台灣也有,從拒學到社會退縮的青年比比皆是,這本書直搗問題核心,並提出具體解法與嶄新視角:
家人相互扶持的同時,也邁向各自的道路、過上各自的生活;
家人滿足各自現階段的需求,不再執著於父母或孩子的角色。

#書中精華的地方搶先看

[觀點1]「獨立」問題可能源自 父母的過度保護,也可能來自 子女的索求無度。繭居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多重原因所造成的一種「狀態」,並非起因於單一理由,而是生物學、心理、社會三方面的背景疊合後導致難以參與社會。
[觀點2]「封閉」是導致家庭崩潰的高風險因子,向外求援不代表「拋下孩子不顧」。所謂的「自立」,不是一個人孤伶伶地住在無人島上獨自生活,而是有問題時能適時依靠別人,以免遇上難關時倒下。發生問題時只能仰賴家人可能導致「全家一起垮」。
[觀點2]日本已發展出「地區繭居支援中心」、「KHJ全國繭居狀態者家屬會聯合會」等相關服務,鼓勵家庭照顧者利用公共服務,不要把所有壓力放在身上,也別讓家庭因繭居而封閉。


#3個閱讀反思

●社會大眾該如何對這些孤立無援的家庭伸出援手呢?身為 #家長 或 #子女 又該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高齡化社會,更需要的是家人放心的托老服務,還有家中「老小孩」的照護服務,由企業協助聘請看護或設置照護服務,或運用閒置人力,讓最具經驗的中壯年員工留在職場。
●#繭居引起的社會問題,絕非流行病,也非生理引起的精神疾病,更非單純個人病理,而是具有社會結構的成因,必須從家族治療下手。#社會退縮系統」理論認為此現象乃肇因於個人、家庭與社會彼此缺乏接觸點,不僅個人孤立於家庭,家庭亦孤立於社會。

#閱讀後想立刻做的3個行動

☑️繭居和老化家人,都是每個人要瞭解的重要課題,面對家庭極限,有所困境的人,要給予同理。
☑️我不要當正義魔人或酸民,也不要渴望理想國的虛幻生活,而是踏實過好每一天,認真對待重要的人。克服曉以大義、說教與爭論的衝動,接受他們的價值存在,拿捏努力和鼓勵的界線。
☑️壓力的膨脹,會壓垮一個家,身處當下,不容易客觀看待這件事,從理解別人的故事,可以照見自己。
#繭居 引發的社會問題,絕非流行病,也非生理引起的精神疾病,更非單純個人病理,而是具有社會結構的成因,可以從家族治療著手,進行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家庭暴力/被害妄想/憂鬱狀態/求死意念與自殺企圖,這些狀況不可怕,恐怖的是不願意面對和尋求協助。
面對這樣的家人,克服曉以大義、說教與爭論的衝動,肯定他們的存在價值,並劃好努力和鼓勵的界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8會員
113Content count
人生裡面最好的情景,是愛自己,好好生活,吃得下睡得著,並能發自內心微笑。 這麼簡單,卻很少人做到。「愛」是強迫不來的,「愛自己」也是一樣。 簡單來說,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接納自己的好與壞,重要的根本是,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 人生不應受任何框架限制,每一步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好好被對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資金市場震盪激烈,投資可以少做多看,趁這段時間將書櫃封塵已久的理財書《股票這樣買才會賺》翻開再讀,書名雖然直白,但最簡單的觀念,往往是最重要的關鍵,一方面溫故知新,一方面也幫自己提升 #財務智商、整理投資思緒。 掌握最基本的重點,引導認識正確的投資遊戲規則,這本書雖在2014出版也已絕版,但
無論現在幾歲,老年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遙遠,而且比想像中的還快到來,今日的準備,決定退休後是否幸福的未來! 《#不用擔心錢的老後》一書,以案例故事的方式,讓讀者提早體驗老年生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循著書中主角的步伐,對現在狀況及未來不確定性的茫然,導引到養老規劃的情境中,也透過對話的方式詮釋複利的力
你不理人,人不理你,尤其是人生。 理好人生的第一步,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資自己。大多數人的做法卻相反,往往是主動投資金錢、被動投資人生,把金錢當成是最重要的事,卻把「自己」這個金礦擺在一邊。一個人即使沒有太多資金可以投資,也擁有其他重要的資源,包含時間、知識、人脈等資源,這些資源只要好好運用,就擁有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心中有某種感覺說不出來,但透過一個形容卻精準的表達出來了。 這是我最近在照顧親人及工作困頓時,支持自己的好書。 心的安靜和透明 作者是很感性又有溫度的 #哈克,相信接觸過心理諮商或心靈牌卡的朋友可能聽過他。這不是商業書籍,沒有教人成功、有效率,但用另一個視界看見人的可能,
從已有的,看見機會和力量 單從書名看這本書,會以為某些是領域的工作者才需涉獵閱讀的,可能還會覺得有些冷門,細細閱讀後,會發現它的親民、親近和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圖表一目瞭然,也可以按圖索驥當工作指南。 風土經濟從在地開始 書中有很多精彩案例,是一本有深度的故事書;作者踩踏實踐的地方,很多人不
近期資金市場震盪激烈,投資可以少做多看,趁這段時間將書櫃封塵已久的理財書《股票這樣買才會賺》翻開再讀,書名雖然直白,但最簡單的觀念,往往是最重要的關鍵,一方面溫故知新,一方面也幫自己提升 #財務智商、整理投資思緒。 掌握最基本的重點,引導認識正確的投資遊戲規則,這本書雖在2014出版也已絕版,但
無論現在幾歲,老年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遙遠,而且比想像中的還快到來,今日的準備,決定退休後是否幸福的未來! 《#不用擔心錢的老後》一書,以案例故事的方式,讓讀者提早體驗老年生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循著書中主角的步伐,對現在狀況及未來不確定性的茫然,導引到養老規劃的情境中,也透過對話的方式詮釋複利的力
你不理人,人不理你,尤其是人生。 理好人生的第一步,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資自己。大多數人的做法卻相反,往往是主動投資金錢、被動投資人生,把金錢當成是最重要的事,卻把「自己」這個金礦擺在一邊。一個人即使沒有太多資金可以投資,也擁有其他重要的資源,包含時間、知識、人脈等資源,這些資源只要好好運用,就擁有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心中有某種感覺說不出來,但透過一個形容卻精準的表達出來了。 這是我最近在照顧親人及工作困頓時,支持自己的好書。 心的安靜和透明 作者是很感性又有溫度的 #哈克,相信接觸過心理諮商或心靈牌卡的朋友可能聽過他。這不是商業書籍,沒有教人成功、有效率,但用另一個視界看見人的可能,
從已有的,看見機會和力量 單從書名看這本書,會以為某些是領域的工作者才需涉獵閱讀的,可能還會覺得有些冷門,細細閱讀後,會發現它的親民、親近和親切。平易近人的文字,圖表一目瞭然,也可以按圖索驥當工作指南。 風土經濟從在地開始 書中有很多精彩案例,是一本有深度的故事書;作者踩踏實踐的地方,很多人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去年買了一本針對小眾市場寫的行銷書籍,我覺得裡面有些觀點是可以放到我們這個市場來加以談談的。在這個市場中主力銷售商品莫過於「魔法蠟燭」,畢竟這是現在談到這個市場,大家隨即會聯想到的產品,也是曝光度最高的產品品項,自然而然地「魔法蠟燭」就成為了進入這個市場的初期銷售品項。
Thumbnail
我聽見汽笛聲響起。它宣示著旅程即將展開,通往從現在直到以後對我而言已完全無所謂的世界。
Thumbnail
為什麼會心累?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很忙,但也不知道在忙什麼?然後有一天突然覺得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感覺意興闌珊。那是因為你的「精神熵」太高了。 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裡面提到的相關心理學理論都會標出處,並做摘要介紹,可以說是一本讓你一次接觸相關概念,並提出實際可行的方法。 我整理五點相當實用的
Thumbnail
習慣或對事物可以預測的控制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舉例而言,在7-11超商前,垃圾車每天晚上7點到,我只要在這時間點回到家,提垃圾就可以。不需要煩惱哪裡有垃圾車或什麼時候才能倒垃圾,這樣的安定感或大腦自動化思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規劃未來。
Thumbnail
拿著電話卻說不出話 或許眼淚不讓它流下 就好像不那麼悲傷 ♫ / 所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已經不再期待變成家人般的相處模式 我們開始斤斤計較著彼此付出的百分比 又或者是 我們過去總奉獻著自己,如今想為自己活的我們,越來越不快樂 ? 所以是什麼時候開始,好聚好散比撕破臉還要難癒合傷口? 妳
Thumbnail
#F編 #大科學 #兩種心靈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心理諮商中有有個案例:有位女客戶,她說自己只要跟某一個同事在一起,焦慮症就會開始發作。在這位同事面前她自覺膽怯,只要有這位同事在場,她就沒法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在了解她對這位同事有著不安全的威脅感後,諮商師請她把些感覺想像成某種動物,她說種感覺讓她想到小貓,總是害羞而膽小。諮商師再請她想像,當她感覺
Thumbnail
了解了自己的侷限,知道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能否上癮、憂鬱、政治偏好,不代表我們就應該任由遺傳驅使我們。相反地,這些研究結果應該是要讓我們了解自己,同時了解別人為何與自己不同。在蘇利文的詮釋下,科學研究並沒有找到普世通用的唯一真理,反而讓我們更加清楚現今社會裡為什麼有這麼多歧異,並且從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它。
Thumbnail
老翁有兩個小孩,原本老翁過世後,應該會有價值500萬的房子作為遺產,但在老翁過世的前1年就將房子過戶到大兒子的名下。此時被繼承人生前的債主認為這是脫產,而小兒子也認為過世前不久就把大量資產送給大兒子,侵害到他的繼承權,因此都各自向法院提起訴訟,要討回自己應得的那部分,這時被繼承人生前送給大兒子的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去年買了一本針對小眾市場寫的行銷書籍,我覺得裡面有些觀點是可以放到我們這個市場來加以談談的。在這個市場中主力銷售商品莫過於「魔法蠟燭」,畢竟這是現在談到這個市場,大家隨即會聯想到的產品,也是曝光度最高的產品品項,自然而然地「魔法蠟燭」就成為了進入這個市場的初期銷售品項。
Thumbnail
我聽見汽笛聲響起。它宣示著旅程即將展開,通往從現在直到以後對我而言已完全無所謂的世界。
Thumbnail
為什麼會心累? 你會不會覺得每天都很忙,但也不知道在忙什麼?然後有一天突然覺得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感覺意興闌珊。那是因為你的「精神熵」太高了。 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裡面提到的相關心理學理論都會標出處,並做摘要介紹,可以說是一本讓你一次接觸相關概念,並提出實際可行的方法。 我整理五點相當實用的
Thumbnail
習慣或對事物可以預測的控制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舉例而言,在7-11超商前,垃圾車每天晚上7點到,我只要在這時間點回到家,提垃圾就可以。不需要煩惱哪裡有垃圾車或什麼時候才能倒垃圾,這樣的安定感或大腦自動化思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規劃未來。
Thumbnail
拿著電話卻說不出話 或許眼淚不讓它流下 就好像不那麼悲傷 ♫ / 所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已經不再期待變成家人般的相處模式 我們開始斤斤計較著彼此付出的百分比 又或者是 我們過去總奉獻著自己,如今想為自己活的我們,越來越不快樂 ? 所以是什麼時候開始,好聚好散比撕破臉還要難癒合傷口? 妳
Thumbnail
#F編 #大科學 #兩種心靈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心理諮商中有有個案例:有位女客戶,她說自己只要跟某一個同事在一起,焦慮症就會開始發作。在這位同事面前她自覺膽怯,只要有這位同事在場,她就沒法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在了解她對這位同事有著不安全的威脅感後,諮商師請她把些感覺想像成某種動物,她說種感覺讓她想到小貓,總是害羞而膽小。諮商師再請她想像,當她感覺
Thumbnail
了解了自己的侷限,知道我們無法控制自己能否上癮、憂鬱、政治偏好,不代表我們就應該任由遺傳驅使我們。相反地,這些研究結果應該是要讓我們了解自己,同時了解別人為何與自己不同。在蘇利文的詮釋下,科學研究並沒有找到普世通用的唯一真理,反而讓我們更加清楚現今社會裡為什麼有這麼多歧異,並且從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它。
Thumbnail
老翁有兩個小孩,原本老翁過世後,應該會有價值500萬的房子作為遺產,但在老翁過世的前1年就將房子過戶到大兒子的名下。此時被繼承人生前的債主認為這是脫產,而小兒子也認為過世前不久就把大量資產送給大兒子,侵害到他的繼承權,因此都各自向法院提起訴訟,要討回自己應得的那部分,這時被繼承人生前送給大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