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3 無我:放下我執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我們上次提到了「靜坐冥想」,當我們嘗試之後,就會發現「專注」呼吸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大腦很容易進入到「預模模式網路」,也就是思緒開始在亂想,可能是生活、感情、工作…等等。

這都只是一開始,當我們每天練習冥想,就會越來越好,比較能「專注」當下之餘,發現工作上也比較能靜心;

當然你或許會問,靜坐冥想,除了讓我們專注之外,有什麼意義嗎?我們這篇就來講講,什麼是「內觀」和「無我」,達到這樣的境界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內觀



「內觀」這個詞或許你有聽過,我身邊有些朋友去參加過「內觀」的體驗活動,他們回來之後,他們的感受都是非常正面的,覺得自己內心平靜了許多;而且也有人說,在那邊遠離塵囂,覺得心很靜,吃起東西都覺得甘甜許多,先呼吸也覺得很舒服自在。

雖然聽完之後,有一種淨化心靈的感覺,但我還是很糢糊,到底什麼是內觀,看了作者的解釋之後,終於懂了什麼是內觀,以及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效益。

作者說,他是在「毗缽舍那」這個靜坐學派進行正念靜坐的,此字的巴利語「Vipassana」意指清楚的洞見,通常譯為內觀(insight)。

內觀可以想像成「察覺自我」,藉由觀察自己來獲得一個更清晰的洞見。

簡單來說,就是追求「正念」。內觀要求你做自己的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兒,就好像一個心理學家在分析自己一樣。現在在西方,尤其是知識份子中間,非常流行冥想,Google 公司都專門給員工設立了冥想室。

內觀的教導十分強調正念,有些人甚至會把內觀跟正念交替使用,但兩者的區別還是很重要。

正念靜坐是一種技巧,從簡單的減壓開始,可用以達成各種目的。

當然,內觀冥想可不僅是為了休息,也不是陶冶情操,內觀冥想的目標,是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但如果你是在傳統內觀禪修的架構中進行正念靜坐,其終極目標就更加遠大:獲得內觀。這種內觀洞見不僅只是了解某些新事物,重點在於看清實相的真實本質。

而一千多年前的佛教文獻,就清楚說明了洞見的意義。

他們把內觀定義為領會所謂的「三法印」,其中兩個法印聽起來好像沒那麼難領會。

  • 第一是「無常」:沒有事物能永遠持續,這點任誰都無法否認;
  • 第二是「苦」(受苦、不滿足):有誰沒受過苦、沒感到過不滿足?關於這兩相,內觀禪修的重點不太放在這兩點,畢竟基本的領會已經夠簡單,而是要理解嶄新的微妙之處、觀看最細微的地方,如此便能深刻欣賞這兩個法印是如何普遍存在。
  • 但是,第三的「無我」,要領會其概念就是個挑戰。不過根據佛教教義,如果靜坐是為了要獲得內觀、掌握諸法無我,至關重要的便是:以真正澄明的目光來看待現實,好為開悟鋪路。

這樣解釋的「無我」,相信你是「有看 ~ 沒有懂」,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討論一下什麼是無我。

放下我執(無我)



無我,就是「放下我執」,可以想成「放下我的執念」,也就是「苦」。

「苦」從何來?



我們之前提到,本書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執著」,是因為「天澤」,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人活著的目的,就是傳播自己的基因。為了傳播基因,我們就要做各種事情,吃飯、生孩子、競爭、獲得聲望等等。

而這些的「設計」之下,讓我們無窮盡的去追求、完成這些事就能獲得快樂,但這些快樂又是如此的「短暫」;也就是說,自然選擇根本不在乎我們是否快樂,它只是把快樂當作誘餌,來使我們完成基因傳播的目標。

在做某個事情之前,我們覺得做這件事會有多麼快樂,可是真正做了之後,又感覺到很空虛。這就是苦,你永遠都不會真正滿足。所謂快樂,其實是個錯覺,這就是「苦」。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苦」是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當年,釋迦牟尼就是因為看見了「生、老、病、死」四種「苦」之後,才決定開始修行的。那麼「苦」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說這個世界故意讓我們受苦?還是說苦不苦跟人的修為有關,覺悟者是感覺不到苦的?比如有一個說法,是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

放下我執



既然我們都有執念,那要怎麼放下「它」呢?這就要再說到另一個詞,叫「自我」。
佛學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想法,「自我」在某種意義上並不存在。
每一個物質的存在,都和「我們的想法」,密切連繫在一起。

這麼講還是很抽像,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我們看到一幅畫,我們覺得他很美,但更重要的是,它出自於「張大千」之手,所以更是價值不斐。你很開心的把「它」買回家之後,你掛在你的客廳上,你每天看到它,心情都非常的開心。

但是,有一天,一位名畫鑑定家剛好來你家,他告訴你客廳上的那幅畫不是偽畫,是贗品;這時候你的心裡就產生了變化,覺得這幅畫不再是如此的「美好」,反而愈看愈「礙眼」。

同樣的一幅畫,為什麼會帶給我不同的感受呢?那是因為我們附予它「意義」,嚴格來說,這就是建構的過程。

再看另一個例子,一架飛機可能會飛過你的頭頂,而你會聽到它飛過的聲音。

但你可能會想著:「喔,一架飛機。」但是,對於沒有飛機文化的人,他們聽到的聲音就只是聲音,而不是「任何東西」的聲音

所以,所有的事物,都是我們自己「建構」出來的,我們附予它意義,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然而這些事物,就有可能變成我們的「執念」。

因此,想要放下這些執念,我們就必須透過「靜坐冥想」,透過「內觀」來洞察事物的本質。



小結



我們這篇進一步談到了「內觀」和「無我」,我們再來簡單複習一下:

  • 內觀:獲得對事物的洞見,清實相的真實本質,以獲得個人真正的自由。
  • 放下我執:所有的事物,都是我們自己「建構」出來的,我們附予它意義,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然而這些事物,就有可能變成我們的「執念」。想要放下這些執念,我們就必須透過「靜坐冥想」,透過「內觀」來洞察事物的本質。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自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已經逐漸理解了「苦」與「執念」,更重要的事,我們知道可以透過「靜坐冥想」與「內觀」來洞察所有物事的本質,來獲得個人的真正自由。

但或許你還會所有疑惑,既然「天澤」的機制下「演化」成現在的我們,那我們應該是目前為止最適合生存的模式,為什麼我們仍然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還有為什麼我們的「思緒」一直都是這麼混亂呢?

所以接下來,我們會再來談談「心智模組」和「思緒」。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3會員
224Content count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聚焦在自己的呼吸或是其他事物上。集中精神能讓你的大腦擺脫預設模式網絡,也讓那占據你思維的嘈雜心智安靜下來。 藉由正定靜坐穩定注意力之後,接下來你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所留心(正念看待)的事物,通常是那些你身體裡正在發生的事,例如情緒或身體的感覺。
人類是在天擇的「設計」下,去做特定事情,以幫助我們祖先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正因為我們追求這種幻想,像就是不斷踩著「快樂水車」去追求幸福,然而這些愉悅卻又快速的不斷消逝;這也是佛佗所說的「苦」,也就是不滿足。 一旦我們察覺到這件事情,我們就有機會跳脫出「快樂水車」的困境。
在一個強者雲集的環境中,不想被超越,唯有不斷努力。相信努力會帶來進步,有目的地付諸實踐,和優秀的競爭對手切磋,最終超越自己……這種成長思維模式是矽谷保持活力的法寶,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追求卓越的精英。 相信自己要提升,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它稱為「成長思維模式」
矽谷文化充滿了高度的「自由」和「容忍失敗」。 員工之間,上級和下屬之間,坦誠相待非常重要。當面提出問題,當面「挑骨頭」,而不是背後跟別人煽風點火,才是最有效果、成本最低的溝通方式。 「在矽谷,失敗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需品。」 正是矽谷這種鼓勵嘗試、不怕失敗的文化,才讓整個矽谷的人們都可以無所顧慮
怪罪型直覺是替某件壞事找出一個簡單清楚的元凶。我們滿心想找出禍首,一旦自認找出就只想揍那人一拳,不再設法在別處找解釋。為了扭轉怪罪型直覺偏誤,你要忍住尋找代罪羔羊。當壞事和好事發生,我們該把矛頭指向系統而非個人。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
聚焦在自己的呼吸或是其他事物上。集中精神能讓你的大腦擺脫預設模式網絡,也讓那占據你思維的嘈雜心智安靜下來。 藉由正定靜坐穩定注意力之後,接下來你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所留心(正念看待)的事物,通常是那些你身體裡正在發生的事,例如情緒或身體的感覺。
人類是在天擇的「設計」下,去做特定事情,以幫助我們祖先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正因為我們追求這種幻想,像就是不斷踩著「快樂水車」去追求幸福,然而這些愉悅卻又快速的不斷消逝;這也是佛佗所說的「苦」,也就是不滿足。 一旦我們察覺到這件事情,我們就有機會跳脫出「快樂水車」的困境。
在一個強者雲集的環境中,不想被超越,唯有不斷努力。相信努力會帶來進步,有目的地付諸實踐,和優秀的競爭對手切磋,最終超越自己……這種成長思維模式是矽谷保持活力的法寶,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追求卓越的精英。 相信自己要提升,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它稱為「成長思維模式」
矽谷文化充滿了高度的「自由」和「容忍失敗」。 員工之間,上級和下屬之間,坦誠相待非常重要。當面提出問題,當面「挑骨頭」,而不是背後跟別人煽風點火,才是最有效果、成本最低的溝通方式。 「在矽谷,失敗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需品。」 正是矽谷這種鼓勵嘗試、不怕失敗的文化,才讓整個矽谷的人們都可以無所顧慮
怪罪型直覺是替某件壞事找出一個簡單清楚的元凶。我們滿心想找出禍首,一旦自認找出就只想揍那人一拳,不再設法在別處找解釋。為了扭轉怪罪型直覺偏誤,你要忍住尋找代罪羔羊。當壞事和好事發生,我們該把矛頭指向系統而非個人。
我們覺得簡單的概念很迷人,喜歡洞悉的那一刻,認為這個耀眼的簡單概念可以漂亮解釋許多其他事情,我把這種對單一肇因與解方的喜好稱為單一觀點型直覺。 為了扭轉單一觀點直覺偏誤,你要有整個工具箱而非一把槌子。懂得察覺單一觀點可能局限自已的想像,然後想到不妨試著從許多角度來看問題,方能獲得更準確的了解。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譚誠明,眾盈泰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致力於生技產業十餘年,為了追求與實現夢想而創立眾盈泰生醫,提供專利技術原料與供應獨特的機能配方,打造健康安全的保健食品。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都在以無我的精神默默奉獻,幫助了許多人,或者其他動物。
Thumbnail
有一句話這樣說,「先愛自己再去愛別人。」這句話沒有毛病,一個人若不先愛自己,哪有能力和餘力愛別人。行善積德也要身體健康、智慧盛開,若身體不好加上迷惘愚癡,這樣的人又如何愛別人。
Thumbnail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
Thumbnail
本文的目的是先從文本分析中仔細的描述命題香對化的原理,接著才從文學史上的兩個事件來把握此原則的起源。
Thumbnail
我看了傑德的第一本書《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後,當時就覺得他說的非常的到位,而且很辛辣,非常合我的胃口,也解決了我心中的疑問。 傑德最常說的是,開悟是世上最無謂的事,成為人類成人,才是在這個人類遊樂場最好的位置,因為這樣,我們就能顯化事情,看透一切,理解一切,但是卻也一無所知。
很多時候,都會聽到人家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然而,什麼對你而言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呢? 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 我自己的作法,是先從「認識自己」開始,然後設定想要的「理想生活樣態」,再回過頭來尋找適合的理財工具、理財方式,來支援我的生活。到底是如何做的呢?其實,並沒有很複雜,以下是我的故事
Thumbnail
以「類紀錄片」的型式,完整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生涯、各經典的知名畫作、雕塑作品,以及世人對於這位天才的評價與觀點:特別的是,電影利用文藝復興藝術史學家,《藝苑名人傳》的作者-吉爾喬瓦薩里的口述引導,加入了史學評論,並交錯使用米開朗基羅獨白的表現主義手法,讓人十分享受這場藝術洗禮。
Thumbnail
佛陀要傳遞的主要訊息之一,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愉悅會迅速消逝,讓我們只會渴望更多,耗費光陰去追尋下一個能滿足自己的事物......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譚誠明,眾盈泰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致力於生技產業十餘年,為了追求與實現夢想而創立眾盈泰生醫,提供專利技術原料與供應獨特的機能配方,打造健康安全的保健食品。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人,都在以無我的精神默默奉獻,幫助了許多人,或者其他動物。
Thumbnail
有一句話這樣說,「先愛自己再去愛別人。」這句話沒有毛病,一個人若不先愛自己,哪有能力和餘力愛別人。行善積德也要身體健康、智慧盛開,若身體不好加上迷惘愚癡,這樣的人又如何愛別人。
Thumbnail
14. 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告別娑婆第二章有提到學習的四個階段第四階段非二元純粹一體論,意識—-營造這世界的心也是虛幻的, 奇蹟課程並不是教導我們要提升意識到何等境界,而是能像J兄、佛陀的最後一世(耶穌門
Thumbnail
本文的目的是先從文本分析中仔細的描述命題香對化的原理,接著才從文學史上的兩個事件來把握此原則的起源。
Thumbnail
我看了傑德的第一本書《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後,當時就覺得他說的非常的到位,而且很辛辣,非常合我的胃口,也解決了我心中的疑問。 傑德最常說的是,開悟是世上最無謂的事,成為人類成人,才是在這個人類遊樂場最好的位置,因為這樣,我們就能顯化事情,看透一切,理解一切,但是卻也一無所知。
很多時候,都會聽到人家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然而,什麼對你而言才是最好的理財方式呢? 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 我自己的作法,是先從「認識自己」開始,然後設定想要的「理想生活樣態」,再回過頭來尋找適合的理財工具、理財方式,來支援我的生活。到底是如何做的呢?其實,並沒有很複雜,以下是我的故事
Thumbnail
以「類紀錄片」的型式,完整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生涯、各經典的知名畫作、雕塑作品,以及世人對於這位天才的評價與觀點:特別的是,電影利用文藝復興藝術史學家,《藝苑名人傳》的作者-吉爾喬瓦薩里的口述引導,加入了史學評論,並交錯使用米開朗基羅獨白的表現主義手法,讓人十分享受這場藝術洗禮。
Thumbnail
佛陀要傳遞的主要訊息之一,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愉悅會迅速消逝,讓我們只會渴望更多,耗費光陰去追尋下一個能滿足自己的事物......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