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人們喜歡攻擊不同陣營者?因為會覺得「很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陳豐偉醫師在〈把自己分類,就會讓自己開始討厭某些人〉一文中,曾提到「自我分類效應」(self categorazation effect)這個重要的概念:
人類社會需要無數的分類,我們常需要辨識自己屬於哪一個類別,來決定自己行為處事的原則、如何應對進退表達情緒。(中略)按照分類決定行為,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原則,如果無法快速應變,會大大影響自己基因留存的機率。
這刻畫於基因中的「自保機制」由來已久,其實也無可厚非。然而,為什麼人類除了喜歡分類,還喜歡攻擊不同陣營成員?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研究,所嘗試回答的問題。
附帶一提,陳豐偉醫師正在進行「人類大腦的秘密世界」科普書寫計畫,這是繁體世界中第一套完整、詳盡討論人類大腦與心智功能的書籍。除了內容豐富、淺顯易懂,更重要的是輔以多年身心科看診經驗,提出確切可行於實際生活中的建議,強烈推薦各位閱讀!
本研究於6月中刊登於《Social Neuroscience》,雖然是2006年才創刊的年輕雜誌,研究主題卻非常新穎。
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992年心理學領域權威雜誌《American Psychologist》的一篇文章裡。
這門學科的關注焦點,集中於人類「大腦」與「社會行為」之間的關連性,並且運用功能磁振造影(fMRI)、跨顱磁刺激(TMS)、腦波儀(EEG)、心電儀(EKG)、肌電儀(EMG)等工具進行觀察、記錄。
Support the creator with action! Pay to unlock
本篇內容共 192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You currently cannot view the following content, possibly because you are not logged in or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view the room.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237會員
912Content count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在每一段親密關係中,「互相支持」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說到「如何提供適當的支持」,可就是一門大學問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研究,提供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建議。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研究結果如下: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常識。睡眠品質與記憶、腦力、情緒的關連性,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然而,上述關連性幾乎都是基於「中長期」睡眠狀況。如果只是短短「一晚」沒睡,是否也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對他人表情的觀感與判斷就會產生以下改變: 對自己: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2月底我曾發表〈音樂無國界〉一文,怎麼今天的「未來殿堂」就來自打嘴巴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32段音樂都是研究人員特別收集的冷僻樂曲,幾乎可以確定受測者「從未聽過」。而地捫村由於位處偏遠,極少接觸西方媒體、文化,因此當地受測者甚至極少聽過西洋音樂(這也是研究人員選擇他們進行研究的原因)。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在每一段親密關係中,「互相支持」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說到「如何提供適當的支持」,可就是一門大學問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研究,提供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建議。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研究結果如下: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常識。睡眠品質與記憶、腦力、情緒的關連性,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然而,上述關連性幾乎都是基於「中長期」睡眠狀況。如果只是短短「一晚」沒睡,是否也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對他人表情的觀感與判斷就會產生以下改變: 對自己: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2月底我曾發表〈音樂無國界〉一文,怎麼今天的「未來殿堂」就來自打嘴巴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32段音樂都是研究人員特別收集的冷僻樂曲,幾乎可以確定受測者「從未聽過」。而地捫村由於位處偏遠,極少接觸西方媒體、文化,因此當地受測者甚至極少聽過西洋音樂(這也是研究人員選擇他們進行研究的原因)。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運動自然會變慢。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並且有多種潛在的解釋。新陳代謝的減慢、肌肉質量的喪失以及日常活動的減少,都是導致老年人運動速度減慢的常見因素。然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另一個重要的原因:老年人的移動速度較慢,可能是因為這樣做比年輕人花費更多的精力。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
Thumbnail
當今「生成式AI」帶來了AI狂潮,不論是照片、圖片、音樂、影片、文章等,都可以找到相關的AI工具來幫助我們製作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內容作品。然而,人類的藝術創造是否備受AI的威脅?心理學家們又怎麼看待人類藝術作品及AI藝術作品各自所帶給觀者的美感體驗呢? 「巧奪天工」的反思 「藝術
Thumbnail
金錢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就在那裡。對我來說,它就是「普拉納」( *Prana ),你知道對我來說它只不過是「普拉納」而已。我就是我。我呼吸進去,呼吸出去。就是這樣。但現實情況是我們並不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中,不是嗎?我們對物質層面的整個概念,對金錢以及金錢是什麼和它如何運作的整個想法都是謊言。
Thumbnail
每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情況,不知道大家又會怎樣去面對? 有沒有想過所有在你生命中發生的事,都是你自己吸回來? 你可能覺得很難接受,但這真的是你創造出來的。 「我們必須對你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負上責任。」 今集內容: Tomo的小故事 我們是怎樣創造出這些煩人呢? 如何讓自己不知不覺顯化不想要的事物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工作是我們耗費了最多時間心神的單一事件,也是我們自我期許與評價高低的最重要來源。  為什麼大多數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不敢辭去我們不喜歡的工作?  工作可以為我們帶來五種不同的需求:金錢收入、社會地位、實現夢想以及發揮天賦。金錢與地位是外在誘因,而實現夢想與發揮天賦是內在的激勵與價值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可能很多人覺得學生的本分只要念好書,成績表現好就好,考試身為一個很好量化學生能力的方式,或許有存在的必要,但學生所要理解的是,考卷上的數字並不全然代表你的能力,今天考一個很差的成績,也並非世界末日毫無轉圜的餘地,聚精會神只為考卷上的數字不是真的學習。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運動自然會變慢。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現象,並且有多種潛在的解釋。新陳代謝的減慢、肌肉質量的喪失以及日常活動的減少,都是導致老年人運動速度減慢的常見因素。然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另一個重要的原因:老年人的移動速度較慢,可能是因為這樣做比年輕人花費更多的精力。
Thumbnail
金錢觀是種人生觀 從怎麼用錢來看一個人,能知道他在乎什麼 也能知道他對金錢的態度,甚至於對人生的態度 然而很多人能夠了解人生觀有所差異 卻不能理解金錢觀沒有對錯,只是不同 例如 投資觀念上的差異 又或者是對預算規劃的不同 對一件商品的情感落差 因而產生了許多金錢觀上的衝突
Thumbnail
當今「生成式AI」帶來了AI狂潮,不論是照片、圖片、音樂、影片、文章等,都可以找到相關的AI工具來幫助我們製作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內容作品。然而,人類的藝術創造是否備受AI的威脅?心理學家們又怎麼看待人類藝術作品及AI藝術作品各自所帶給觀者的美感體驗呢? 「巧奪天工」的反思 「藝術
Thumbnail
金錢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它就在那裡。對我來說,它就是「普拉納」( *Prana ),你知道對我來說它只不過是「普拉納」而已。我就是我。我呼吸進去,呼吸出去。就是這樣。但現實情況是我們並不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中,不是嗎?我們對物質層面的整個概念,對金錢以及金錢是什麼和它如何運作的整個想法都是謊言。
Thumbnail
每次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情況,不知道大家又會怎樣去面對? 有沒有想過所有在你生命中發生的事,都是你自己吸回來? 你可能覺得很難接受,但這真的是你創造出來的。 「我們必須對你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負上責任。」 今集內容: Tomo的小故事 我們是怎樣創造出這些煩人呢? 如何讓自己不知不覺顯化不想要的事物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工作是我們耗費了最多時間心神的單一事件,也是我們自我期許與評價高低的最重要來源。  為什麼大多數人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不敢辭去我們不喜歡的工作?  工作可以為我們帶來五種不同的需求:金錢收入、社會地位、實現夢想以及發揮天賦。金錢與地位是外在誘因,而實現夢想與發揮天賦是內在的激勵與價值
Thumbnail
在臺灣社會,可能很多人覺得學生的本分只要念好書,成績表現好就好,考試身為一個很好量化學生能力的方式,或許有存在的必要,但學生所要理解的是,考卷上的數字並不全然代表你的能力,今天考一個很差的成績,也並非世界末日毫無轉圜的餘地,聚精會神只為考卷上的數字不是真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