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精神疾病的污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陳建豪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工作者
在演講的場合裡,如果有談到關於精神疾病的污名的,我多半會從一個小活動開始。我會詢問在場的人士:「如果自己或是家人本身得了癌症,會能自在的在公眾場合裡(像是餐廳、公車站牌…)跟身旁的朋友聊這個議題的人,請舉手」,然後就會看到大部分的人都會舉手,反應出得了癌症這件事是個還能跟人談論的事。
然後我會再詢問,「如果自己或是家人本身是同性戀,會能自在的在公眾場合裡跟身旁的朋友聊這個議題的人,請舉手」,這時就會看到舉手的人數變少了。然後我會再依序詢問如果自己或家人是愛滋感染者(HIV+)、精神疾病當事人(得了思覺失調症/躁鬱症/憂鬱症/強迫症/恐慌症/焦慮症…),這兩個議題舉手的人就更少了。
應該能感覺得出來,以上我詢問的,都是社會上比較有污名的身份,而舉不舉手反應出了自己在真實生活上敢不敢跟人談論。那為什麼我們不敢談論?因為我們害怕別人的眼光,不知別人會怎麼看待/評價我們,不論這個害怕來自於想像或過往真實的經驗;以及很有可能我們自己都還無法接受,所以我們覺得別人也不能接受。
於是這些議題,很少被談論。而會談論到的場合,往往在茶餘飯後的八卦裡,或是電視及報章雜誌裡報導出來的聳動新聞後。在這些脈絡底下的談論,是一個話題、一個評價,或是一種恐懼憤怒心情下的不安宣洩,而不是認真的討論與學習。所以錯誤的觀念還是錯誤,不了解的事情一樣不了解,因為不需要去了解。這其實就是刻板印象的傳遞或延續,因為不符合事實的事也不會去核對,我們不會調整自己因為資訊不足而導致的快速評價或判斷,或是觀點裡可能的偏誤,說的再重一點,這就是偏見或歧視。
偏見跟歧視的來源就是無知跟不了解,所以面對的方法就是去「知」,知識就是力量,去閱讀(正確的資訊)與去討論(擔心害怕或期待…)。所以面對污名的第一步,就是不迴避這個議題,自己主動的去接觸去學習,去釐清自己的擔心害怕,去面對自己的心情。當想到關於精神疾病(或其他有污名的議題時),如果馬上浮現出一些評價、心情、負面的想法時,可以好奇的問問自己,能否回想得到關於有這樣的想法或心情,最早的時間點是何時?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從誰學到/聽到的?怎麼變成了我們的想法?有了這樣的探索,可以幫我們發現,我們對於議題的觀點不是一直都在的,也是隨著成長學習內化得來的,我們就可以跟這樣的觀點隔開一些距離,這樣的觀點不等於我們自己。而且既然是學來/得來的,就可以改變,靠著閱聽較正確的資訊,像是現在有很多精神科醫師/諮商心理師等專業工作者擁有粉絲頁或YouTube頻道,他們就會談論一些疾病的醫學觀點,或是一些協會或學會的官網,也會有一些文章。
然後隨著擁有越多的正確資訊、知識,你就越能分辨誤解。接下來的第二步,不要害怕去討論,先從跟身邊的親友討論開始練習起。面對一個議題之初,人都是需要被支持、被鼓勵的,所以我們一開始要找適當的人去談論,這樣的人最好是很包容、有耐心、願意傾聽、有同理心的人,這個談論的經驗才可能會比較好,對話的過程可以練習我們的表達,練習說明我們的學習與理解,談我們的擔心害怕,然後累積多一點的好的談論經驗。
最後逐漸的,藉著對話跟討論慢慢影響由親近到生疏的朋友,傳遞相對正確的資訊與態度,用我們自身去影響與扭轉親友對這議題的觀點。然後第三步,我們可以做更大的社會對話,跟較不熟的朋友/同事談論(精神疾病)。去污名不是一種口號,也不是一種靠別人做的社會運動,可以從我們每一個人自身開始,從願意去談論、去對話開始。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強制送醫」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叫做「強制送醫」 (正式名稱:緊急護送就醫) ,也就是大家偶耳熟能詳的需要符合:現在進行式「自我傷害」或者「傷害他人」,或者未來式「自我傷害之虞」或者「傷害他人之虞」的風險。經過上述的第一階段「強制送醫」。終於家屬與病人邁入醫院急診室,開始進入第二階段 「強制住院」。
📷📷​ 文 / 李昀 20210721 身為一個資深藥罐子,跟大家分享吞藥的絕活: 1. 吞藥前一定要用水來潤喉,但不要太多 2. 請把藥物拋到舌頭後三分之一的中間,先拋藥再喝水 3. 視能力決定一次吞或分次,但注意除非噎到中間不要喝太多水 4.但我這輩子就是學不會怎麼辦?
乖乖牌跟叛逆的孩子可能都是受苦的,都在無法成為他自己的苦痛裡,一個是跟自己的逆流,一個是跟重要他者期待的逆流。那我們的社會怎麼給予條件去讓人得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自己卻不能,要照他人期待,如果我們聽懂得這樣的經驗,這社會會因此而進步所以聽懂精神病人及家庭所受的苦難,這社會就會更進步,更適合人生存。
自從專線開線以來,一直陸續有精障者家屬來電,詢問說為什麼藥物對自己的小孩或是手足沒有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的標準答案,更何況精神疾病的樣態變化萬千,很難一言以蔽之。這篇文從憂鬱症和強迫症的角度切入,希望提供一些方向做參考。
當我們從稱呼這些人是「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轉向到「心理社會障礙(psychosocial disability)」時,這是很大的一步,我們的眼光從個人疾病,轉換到人到底在社會中面臨哪些障礙。
生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仍然有其他的部分。有他想做的事情,有他的夢想,有百無聊賴的打混時間,有他說起來會眼睛閃閃發亮的事情。 有時候精神困擾好像籠罩、吞吃了這個人,或許身邊的人,或甚至當事人自己都忘記了這些被疾病抓住以外的時間,因此記得他還是一個人,也幫助他記得,我覺得也是重要的事情。
「強制送醫」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叫做「強制送醫」 (正式名稱:緊急護送就醫) ,也就是大家偶耳熟能詳的需要符合:現在進行式「自我傷害」或者「傷害他人」,或者未來式「自我傷害之虞」或者「傷害他人之虞」的風險。經過上述的第一階段「強制送醫」。終於家屬與病人邁入醫院急診室,開始進入第二階段 「強制住院」。
📷📷​ 文 / 李昀 20210721 身為一個資深藥罐子,跟大家分享吞藥的絕活: 1. 吞藥前一定要用水來潤喉,但不要太多 2. 請把藥物拋到舌頭後三分之一的中間,先拋藥再喝水 3. 視能力決定一次吞或分次,但注意除非噎到中間不要喝太多水 4.但我這輩子就是學不會怎麼辦?
乖乖牌跟叛逆的孩子可能都是受苦的,都在無法成為他自己的苦痛裡,一個是跟自己的逆流,一個是跟重要他者期待的逆流。那我們的社會怎麼給予條件去讓人得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自己卻不能,要照他人期待,如果我們聽懂得這樣的經驗,這社會會因此而進步所以聽懂精神病人及家庭所受的苦難,這社會就會更進步,更適合人生存。
自從專線開線以來,一直陸續有精障者家屬來電,詢問說為什麼藥物對自己的小孩或是手足沒有效果?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簡單的標準答案,更何況精神疾病的樣態變化萬千,很難一言以蔽之。這篇文從憂鬱症和強迫症的角度切入,希望提供一些方向做參考。
當我們從稱呼這些人是「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轉向到「心理社會障礙(psychosocial disability)」時,這是很大的一步,我們的眼光從個人疾病,轉換到人到底在社會中面臨哪些障礙。
生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仍然有其他的部分。有他想做的事情,有他的夢想,有百無聊賴的打混時間,有他說起來會眼睛閃閃發亮的事情。 有時候精神困擾好像籠罩、吞吃了這個人,或許身邊的人,或甚至當事人自己都忘記了這些被疾病抓住以外的時間,因此記得他還是一個人,也幫助他記得,我覺得也是重要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主管遇到叫不動的部屬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比抱怨和埋怨更有效。瞭解員工的興趣和需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予自由和信任、推行激勵機制,可以幫助員工找到工作的意義和樂趣,從而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圍棋是遊戲也是競賽,對弈總會有輸贏。學習圍棋的過程中,除了培養輸棋時的受挫力外;贏棋的情緒也是小朋友要練習去處理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在做之前,心里总会有不由自主的恐慌压力。 真正去做之后,你会发现难度并没有那么难。 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 能力超乎想象。
面对澳网失利,可可·高芙泪流满面 可可·高芙在周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第四轮直落三盘失利后流下了眼泪,而美国同胞杰西卡·佩古拉则晋级四分之一决赛。 18岁的高夫在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以7-5和6-3输给了拉脱维亚人耶莱娜·奥斯塔彭科,赛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失望之情。 当被要求解释她的挫败感时,泪流
Thumbnail
這幾天聊天不約而同面對未知、面對恐懼、面對不安 大家的反應都不同,覺得有趣,加以分析統整後做了個紀錄 在不同的事件上,同一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反應是一種行為的結果,而這行為來自於想法 所以我們做出一個反應其實是有路徑的 「信念→想法→行為→結果」
Thumbnail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要清醒的防止不義的發生,盡可能在現在的時間,去執行正義。但這也有極限的,我們沒有這麼多能量和視野,去執行全然的正義。而在講正義之前,還有個前題:先確定自己追求的是哪種正義。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主管遇到叫不動的部屬時,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比抱怨和埋怨更有效。瞭解員工的興趣和需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給予自由和信任、推行激勵機制,可以幫助員工找到工作的意義和樂趣,從而提升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圍棋是遊戲也是競賽,對弈總會有輸贏。學習圍棋的過程中,除了培養輸棋時的受挫力外;贏棋的情緒也是小朋友要練習去處理的。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在做之前,心里总会有不由自主的恐慌压力。 真正去做之后,你会发现难度并没有那么难。 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 能力超乎想象。
面对澳网失利,可可·高芙泪流满面 可可·高芙在周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第四轮直落三盘失利后流下了眼泪,而美国同胞杰西卡·佩古拉则晋级四分之一决赛。 18岁的高夫在玛格丽特考特竞技场以7-5和6-3输给了拉脱维亚人耶莱娜·奥斯塔彭科,赛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难掩失望之情。 当被要求解释她的挫败感时,泪流
Thumbnail
這幾天聊天不約而同面對未知、面對恐懼、面對不安 大家的反應都不同,覺得有趣,加以分析統整後做了個紀錄 在不同的事件上,同一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反應 反應是一種行為的結果,而這行為來自於想法 所以我們做出一個反應其實是有路徑的 「信念→想法→行為→結果」
Thumbnail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要清醒的防止不義的發生,盡可能在現在的時間,去執行正義。但這也有極限的,我們沒有這麼多能量和視野,去執行全然的正義。而在講正義之前,還有個前題:先確定自己追求的是哪種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