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觀後感 ─ 嗷嗷待哺著愛,被淹沒在轟隆聲裡。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依然記得18年前在台北真善美戲院看這部電影,當時觀影人數寥寥無幾。18年後,在冬日深夜裡, 透過再一次,陪伴內心的孤兒親職化的我們。
在嗷嗷待哺著愛時,飛機掠過的巨大聲響,淹沒了所有的等待。當哭泣變成了無聲,等待的只有每一秒的自己能否好好地生存。
冷冽與溫暖的對比人與事物的象徵,貫穿了整部電影呈現的日常。
LV行李箱與榻榻米
母親與明拖著LV與紅色的行李箱,拖上樓梯的碰撞,從行李箱裡時而發出聲音,打開行李箱,是滿身汗的小雪與茂,他們不知道躲在裡頭多久了,即使悶熱仍舊帶著嘻笑,期待著與家人的新生活。此刻,陽光灑落房間,混雜著榻榻米吸附陽光的獨有氣息,似乎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短暫陪伴的早晨與悶長等待的夜晚
整齣戲只出現過母親陪伴的兩個夜晚與早晨。夜晚,明與京子身兼父母職,洗好衣服、煮好飯等著母親回來。早晨,母親流著淚,似乎在預告接下來的離開?而早晨的母親也像個孩子,跟孩子們玩樂。母親唯一像個母親是梳著孩子的頭髮,幫京子擦著紅色的指甲油。
孩子的生日,總是想跟重要的人過,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迎接重要的人。在小雪生日當天,她為自己精心打扮,相信母親一定會回來。夜深了,母親依舊沒有回來時,她決定去車站找母親。外出穿著發出嘰嘎聲的鞋子,每踏一步的聲音彷彿是偌大的存在,全世界都聽見她走路的聲音。對比現實生活,卻是無法被人知曉的存在,如同被淹沒於單軌電車的聲音,此刻......
明:那是前往羽田機場的電車。
小雪:我想坐電車去看飛機。
彷彿兩人對未來有了方向與想像。 而小雪的願望,也烙印在 明 的心裡。
微小的渴望與奢侈
明熱愛棒球、京子喜歡彈鋼琴/指甲油,小雪喜歡畫圖,茂總是玩著遙控車/機器人。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明隔著鐵網看著學校與棒球場,京子彈著玩具鋼琴,小雪在水電繳費單上畫圖,茂時常檢查自動販賣機是否有零錢。看著渴望一點一點地消失,從希望、接受來到無望,最後京子也把母親寄給大家的紅包還給了明(那是明假裝母親寄來的錢),相比這個家,自己的渴望顯得太奢侈自私了,又或者更重要的是相依為命的四個人。
也看見,京子對指甲油的渴望,隨著指甲油的掉落,印在地板上擦拭不掉,深深地烙印在這個家的地板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似乎永遠也不屬於自己。
幸運的是,明是唯一能夠觸碰渴望邊緣的孩子,因為他終於打了棒球比賽,然而,僅是那一次,讓渴望也變得像放在結冰湖上滾燙的石頭 (因為回家後,發現小雪因跌落而沒有了呼吸)。
躲藏石縫的種子與擺放陽台的盆栽
奢侈的外出喜悅,就在 明 決定要成為真正的大人時,就不顧一切地要讓妹妹、弟弟們感受這個世界。
讓筆者很有印象的一幕是,小雪在公園的小半圓球上踩踏,離開後留下了泥土,京子刻意地將泥土拍落,似乎在維持小半圓球的乾淨。那是一個從未上學過的孩子會做的事情,似乎在說這(群)孩子的本質是那麼為他人著想,卻犧牲了自己。
孩子們看著花草,喜悅地說:是不是有人把種子留下來? 真是可憐。這一句,彷彿在跟自己對話(是不是母親把我們留下來?)。 種子的延續,取決於栽種者,這次栽種者不是大人,而是這群孩子,他們想用自己的力量讓種子延續,就好像正努力地讓自己活下去。因此摘了種子,撿了泥土回家,將泥土一層一層地鋪在泡麵碗(盆栽)裡,種下種子。每個泡麵碗上都寫著每個孩子的名字。
某一天,茂在陽台玩著機器人時,不小心碰撞寫上小雪名字的盆栽,掉到馬路上,也許是一種暗示,而這暗示不僅是小雪離開這個世界,而是這群孩子用盡全力生存著,只要那麼一點點,只是一點點的碰撞、挫折,犯錯,都可能將他們推向谷底,即使他們已在谷底了。
不是誰的孩子與是誰的大人
自從母親離開後,四個孩子成了不是誰的孩子,而 明 成了照顧京子、小雪與茂的大人。背負著兩個角色,也許總會在心裡滴咕著自己是誰,自己該做什麼。而這兩個角色,筆者認為是陽性與陰性力量整合的過程,只是現實裡,我們與內在相遇總是有遺憾,也許這遺憾,更能讓我們前進,即使這前進仍帶著傷。
也許,母親與這群孩子一樣,都為「不是誰的孩子」。如母親曾在離開前,跟 明 說:「難道我就不能追求我的幸福嗎?」明,因為是長子,經歷了母親每一段追求幸福的喜悅與失去,而當 明 長大,似乎也慢慢地被母親賦予了母親自己做不到的雙親角色。所以,當 明 決定不再認為自己是誰的孩子後(孤兒),似在獨立與依賴拉扯間,逐漸成為誰的大人(親職化)。
母親與 明(京子、小雪、茂亦是),都是孤兒,只是他們各自朝向不同的地方去。母親失去了求生的力量,對感情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每一段看似幸福,也許只是滿足了內在的空缺。明,在生理與心理上漸漸地被母親遺棄了,生理是身體與物質上的照顧,心理是情感的缺乏或拋棄感覺。因此,他讓自己成為大人,切割大人的幫助,電影中,他僅接受大人短暫的幫助,如便利商店的店員,提供即期品及寫卡片,卻常接受同為孩子的高中生–紗希的幫忙,因他需要的不是大人般的幫忙(陽性/男性力量),而是情感的滋養(陰性/女性力量)。他決定用自己的力量照顧妹妹弟弟(陽性力量),但卻長期缺乏情感(陰性力量)的支持。因此,那份情感連結的渴望蟄伏著,直到陽性力量即將耗竭時,他開始將錢拿去買電玩,只為了能交到朋友,而這也是一種看似想要情感連結,卻也是逃避內在情感的行為。
令人心疼的是,直到參加棒球比賽的那天,小雪如摔落的野花植物,再也不會長大,而 明 內在想要的情感滋養(陰性力量),也不再長大,不再渴求,甚至拋棄了。他更下定決心,成為我是誰的大人(陽性力量)。也許哪一天,會有那麼一個人,能不顧一切地照顧他,喚醒他刻意遺忘的情感。
電影裡,我們也看到京子隨著母親未回家的日子越來越長,說了這樣的話:「可能是我對他說了不好的話。」 這在經歷孤兒的情感創傷裡,是一種被遺棄後,經常可見的自責感。而這樣的自責,亦讓他們開始對於存在有了疑惑,可能經常想著「我為什麼要被生下來?」。
也許有些人會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幫父母煮飯、打掃家裡,父母總是躺在床上或看電視。 這樣的父母角色反轉,即孩子犧牲自己的發展需要與追求為代價,承擔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照料責任(Earley&Cushway,2002)。最後,在關係中成為提供關懷者,而很少或不願意獲得關懷。
若您有以下情況,可能有親職化的過去:
1. 常被稱讚為負責任
2. 長大後覺得自己必須負責
3. 寧願靠自己也不願意信任他人
4. 小時候的記憶模糊或忘記
5. 父母照顧自己或他人時遇到麻煩,將責任推給了您
6. 感覺再怎麼努力仍不被重視,即使他人已經說很好
7. 習慣犧牲自己來照顧他人
8. 認為自己很特殊且全能
.......等等。
行李箱/列車與孩子
行李箱/列車,是移動不安的冷冽,孩子是讓我們穩定寄託的溫暖。影片中,畫面經常是兩者一起出現,從一開始溫暖躲在冷冽裡(小雪、茂躲在行李箱裡),最後溫暖依然在冷冽裡(明、坐在電車裡),但最後的溫暖創造了有著窗戶的空間,亦有了陪伴,雖然是在傷痛之後。
當然中間也曾在尋找母親出現,從那時候,列車逐漸取代母親,冷冽成為日常,也許指著為了生存,我們只能想像自己像列車前往看似有目的地的未來,而列車長是 明,只是他把徬徨無助隱藏得太好了,讓妹妹弟弟們無憂地在車廂裡玩耍。會不會哪一天,妹妹弟弟們一一地下車,而 明 仍堅持著開車或即使已停駛,他永遠無法讓自己下車?
電影最後,似是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的日常,配樂再次出現的是,之前外出的喜悅的音樂。直到這裡,我才發現 茂 是天真幻想與現實的存在,他讓我們看見沉浸幻想的機器人遊戲裡,又看見撿拾自動販賣機旁掉落零錢的現實。當 明 看著清澈的藍天,飛機的聲響成了傷痛的提醒時,此刻 茂 拉著 明 的衣角,讓 明 回到現實的日常。茂 看似無憂且天真,但也許,他亦是 明 能安放傷痛的處所又或是讓生命繼續往前,能夠生存的動力吧!即使生活很糟糕,但所愛之人在身邊,也許又能讓我們不顧一切往前!
最後,我想以小雪離開世界的那一段作為結尾。所有的孩子們,在安靜的黑夜裡捧著微光蠟燭,紗希 摸著小雪的頭髮,明 慢慢地將小雪最愛的鞋子穿上,放進她來到這地方的行李箱裡。明 沒有忘記小雪的願望,想去看飛機。明 與 紗希 面無表情地,拖著行李箱搭電車,來到機場附近,可以看見飛機起降的地方,將小雪埋葬在土裡。回家的途中,陽光依然灑落他們乘坐的車廂,如同他們一開始搬進新住所的那個陽光。
電車上,這首歌緩緩地唱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K會員
166Content count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也許可以讓這隻貓及音樂,在某天成為憶起愛的象徵。 孩子們,有一天妳們終會離開這個家到遙遠的地方,希望當妳們按下播放鍵,能再次感受睡前的愛(還有爸爸碎念著快點睡)。 孩子們已經習慣在睡前要去摸摸這隻伸懶腰樣的木製貓音樂盒,手握著發條說:轉轉轉。神隱少女的音樂與爸爸的碎念聲,陪著他們躺在床上,睡睡(念
創傷帶來感覺的遺落,而這也成為資源, 使我們得以於暗滲透時擴展,於光透出時型塑, 在擴展與型塑中,成為我。 暗與光,這是將自身揉捏或繪製成創傷容器的過程。在型塑時,混亂、對抗、防衛、凍結不斷地滲進容器裡,也成為容器本身,而我們形塑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重複在容器的背景裡揉捏塗抹。
一個人與母親的關係,造就了對待世界的基礎。 每個人都有創傷,創傷使得某部分的我們停留在那,這樣的停留會使我們無意識地複製過去的相處模式(親子關係),雖然看似不適應,因我們潛意識總想修復過童年的傷,通常,長大的親密關係正是對親子關係的複製。若我們對此無意識,則會一直落入負向的關係樣態......
生命河流是一連串不斷從星辰身的外在感官透過視覺的神經系統進來的離斥過程,歷經了感官、理知及意識心魂,透過想像(imagination),再流到外在客觀的內在感官的融合過程,是意志力的過程,亦是感官知覺、記憶圖像與想像的連續交會過程。 來到意識心魂的深處,自我組織的活動或是隱含著靈性世界的訊息....
在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前行,以尋求自我實現,殊不知可能因為否認生命本能、直覺與我們內在男性女性的自我,逐漸走向自我分裂的狀態。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也都有狗狗托托、稻草人、樵夫與獅子,在生命的旅途中,經歷受傷與復原的循環。然而越能與內心的稻草人、錫樵夫、獅子的相遇,越能讓身心逐漸一致。
我們傾向於在生命的早期學習這些溝通方式,隨著成長,也許會逐漸發現溝通姿態的不適應而進行調整,但是當我們處在壓力下或再次經歷過往類似受傷情境時,我們可能會自動地、無意識地回到這些早期的防禦溝通模式,其是為了消除或避免再次經驗到,因曾經受傷而長出的羞愧、恐懼、麻木、罪惡感......等等,被拒絕....
也許可以讓這隻貓及音樂,在某天成為憶起愛的象徵。 孩子們,有一天妳們終會離開這個家到遙遠的地方,希望當妳們按下播放鍵,能再次感受睡前的愛(還有爸爸碎念著快點睡)。 孩子們已經習慣在睡前要去摸摸這隻伸懶腰樣的木製貓音樂盒,手握著發條說:轉轉轉。神隱少女的音樂與爸爸的碎念聲,陪著他們躺在床上,睡睡(念
創傷帶來感覺的遺落,而這也成為資源, 使我們得以於暗滲透時擴展,於光透出時型塑, 在擴展與型塑中,成為我。 暗與光,這是將自身揉捏或繪製成創傷容器的過程。在型塑時,混亂、對抗、防衛、凍結不斷地滲進容器裡,也成為容器本身,而我們形塑的不是容器本身,而是重複在容器的背景裡揉捏塗抹。
一個人與母親的關係,造就了對待世界的基礎。 每個人都有創傷,創傷使得某部分的我們停留在那,這樣的停留會使我們無意識地複製過去的相處模式(親子關係),雖然看似不適應,因我們潛意識總想修復過童年的傷,通常,長大的親密關係正是對親子關係的複製。若我們對此無意識,則會一直落入負向的關係樣態......
生命河流是一連串不斷從星辰身的外在感官透過視覺的神經系統進來的離斥過程,歷經了感官、理知及意識心魂,透過想像(imagination),再流到外在客觀的內在感官的融合過程,是意志力的過程,亦是感官知覺、記憶圖像與想像的連續交會過程。 來到意識心魂的深處,自我組織的活動或是隱含著靈性世界的訊息....
在我們這個時代,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前行,以尋求自我實現,殊不知可能因為否認生命本能、直覺與我們內在男性女性的自我,逐漸走向自我分裂的狀態。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也都有狗狗托托、稻草人、樵夫與獅子,在生命的旅途中,經歷受傷與復原的循環。然而越能與內心的稻草人、錫樵夫、獅子的相遇,越能讓身心逐漸一致。
我們傾向於在生命的早期學習這些溝通方式,隨著成長,也許會逐漸發現溝通姿態的不適應而進行調整,但是當我們處在壓力下或再次經歷過往類似受傷情境時,我們可能會自動地、無意識地回到這些早期的防禦溝通模式,其是為了消除或避免再次經驗到,因曾經受傷而長出的羞愧、恐懼、麻木、罪惡感......等等,被拒絕....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時間是2123年,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冷風一波接著一波颳起,碩大的雨滴一滴滴地落在金屬上。多拉格睜開了雙眼,眼前是一扇窗戶,窗外一片黑暗,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那是一個冷凍艙……
不再證明了/不再為了那些不証自明的事情/焚燒,或凋萎/房間逼仄但內心昶亮/虔恭迎接每個早上/晨光穿窗而來
前言 宇希333年 現在是第14號地球世界的火曆2309年。 病毒「無」專門吞噬「感情」、「感覺」、「愛」、「希望」,大部份被感染的人都無法呈現臉部表情,人類也越來越冷漠。 幸虧第14號地球的科技相當發達,腦細胞可以連線面具讓人可以戴著精緻的面具過活,戴面具的人只要用想的就可以呈現臉部的表情。
以為擁有的 / 其實尚未 / 以為失去的 / 或許換成了另一種獲得
拓荒者,你好: 當你從冷凍艙甦醒後,應該就會看到這封信。我原本奉命,負責引導你了解周遭環境和上層賦予你的任務,但很不巧地,上層臨時指派我其他重要工作,我不得不將引導的任務交付這座觀測站的中央人工智慧,並留下這封信給你。 我今天時間有限,只能引導你到此。期待有機會再相逢。祝你好運,拓荒者。
時間是2123年,那是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冷風一波接著一波颳起,碩大的雨滴一滴滴地落在金屬上。多拉格睜開了雙眼,眼前是一扇窗戶,窗外一片黑暗,他發現自己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裡,那是一個冷凍艙……
不再證明了/不再為了那些不証自明的事情/焚燒,或凋萎/房間逼仄但內心昶亮/虔恭迎接每個早上/晨光穿窗而來
前言 宇希333年 現在是第14號地球世界的火曆2309年。 病毒「無」專門吞噬「感情」、「感覺」、「愛」、「希望」,大部份被感染的人都無法呈現臉部表情,人類也越來越冷漠。 幸虧第14號地球的科技相當發達,腦細胞可以連線面具讓人可以戴著精緻的面具過活,戴面具的人只要用想的就可以呈現臉部的表情。
以為擁有的 / 其實尚未 / 以為失去的 / 或許換成了另一種獲得
拓荒者,你好: 當你從冷凍艙甦醒後,應該就會看到這封信。我原本奉命,負責引導你了解周遭環境和上層賦予你的任務,但很不巧地,上層臨時指派我其他重要工作,我不得不將引導的任務交付這座觀測站的中央人工智慧,並留下這封信給你。 我今天時間有限,只能引導你到此。期待有機會再相逢。祝你好運,拓荒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內心有一種深沉不見底的悲哀! 電影是改編自轟動整個日本社會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描述被母親遺棄的同母異父四兄妹如何自立自生。 影片一開頭:母親為了不被新房東驅趕,將最小的兩個孩子「裝進行李箱」偷渡進公寓 ;傍晚時大哥明再去車站接二姊京子回家。接著一家
寶瓶出版的這本書, 真的讓我產生好多的連結。 看似平靜的日子, 對照顧者卻是不平靜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沉重的負擔不斷的往上加層, 慢慢的,體力跟精神, 甚至是經濟的負擔, 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時候, 都會在那瞬間結束彼此的生命。 光司照顧9年的母親,自覺已經來到盡頭,
Thumbnail
無人知曉的孩子,之所以無人知曉,可以怪媽媽,怪親近的人,可以抓下任何能夠綁在木樁上的誰,怒吼一聲點燃一把火燒去。卻不能改變悲劇的本質,終究是整個社會的僵固和劃界,是這麼多厭棄和無視的層層累積。
Thumbnail
由是枝裕和導演、編劇、監製,改編自東京1998年的巢鴨兒童遺棄事件,真實案件發生地來自豐島區的兒童遺棄事件,因為母親為了愛情而拋下五名孩童,次男誕生不久後就逝去,接著三女被明的朋友毆打致死,警察來到公寓,發現壁櫥裡有嬰兒的白骨,以及堆滿垃圾惡臭的公寓,二女被棄屍在山野間。後來聯絡到了千葉縣的母親,警
Thumbnail
看完電影《怪物》後,心裡出現一種未完成的牽掛感,使得我很想重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儘管兩片相差近二十年,但都在描述約莫小五小六年紀的男孩,如何面對大人世界的難題。在《怪物》中,湊跟依里可能認為學校師生和家長都不會理解和接受他們之間的感情,或將招致更多嘲笑、輕蔑或霸凌,於是只能甚麼都不說。
每次看完電影都話癆的我,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想了好久,沈默好久,不知道該說什麼,該想什麼。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岩井俊二兩位導演的作品都給人一種歲月流轉世事靜好之感,但兩人不同處在於是枝裕和總是冷靜的透徹,岩井俊和還帶有些許天真的孩子氣,是枝裕和的電影即使透過彩色濾鏡也只能看到黑白兩色,他也是最不怕將事物本質呈現給觀眾的日本導演,韓國則是金基德。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做好了看這部片的心理準備,在實際看這部片之前大概就對故事的劇情有初步的了解——這是以日本巢鴨遺棄事件為創作靈感的一個故事,也是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的出道作品。
Thumbnail
我想我應該是中了看是枝裕和影片的毒?不然怎麼就這麼不自覺地看了四部了呢?最近看完的是他當年在坎城影展中獲得最佳導演,登上國際舞台的代表作《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這部影片的發想,來自於發生於東京都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一個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女子,帶著四個父不祥的非婚生子女,搬到一個 勉強能擠得下四個人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內心有一種深沉不見底的悲哀! 電影是改編自轟動整個日本社會的1988年東京西巢鴨兒童遺棄事件,描述被母親遺棄的同母異父四兄妹如何自立自生。 影片一開頭:母親為了不被新房東驅趕,將最小的兩個孩子「裝進行李箱」偷渡進公寓 ;傍晚時大哥明再去車站接二姊京子回家。接著一家
寶瓶出版的這本書, 真的讓我產生好多的連結。 看似平靜的日子, 對照顧者卻是不平靜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沉重的負擔不斷的往上加層, 慢慢的,體力跟精神, 甚至是經濟的負擔, 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時候, 都會在那瞬間結束彼此的生命。 光司照顧9年的母親,自覺已經來到盡頭,
Thumbnail
無人知曉的孩子,之所以無人知曉,可以怪媽媽,怪親近的人,可以抓下任何能夠綁在木樁上的誰,怒吼一聲點燃一把火燒去。卻不能改變悲劇的本質,終究是整個社會的僵固和劃界,是這麼多厭棄和無視的層層累積。
Thumbnail
由是枝裕和導演、編劇、監製,改編自東京1998年的巢鴨兒童遺棄事件,真實案件發生地來自豐島區的兒童遺棄事件,因為母親為了愛情而拋下五名孩童,次男誕生不久後就逝去,接著三女被明的朋友毆打致死,警察來到公寓,發現壁櫥裡有嬰兒的白骨,以及堆滿垃圾惡臭的公寓,二女被棄屍在山野間。後來聯絡到了千葉縣的母親,警
Thumbnail
看完電影《怪物》後,心裡出現一種未完成的牽掛感,使得我很想重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儘管兩片相差近二十年,但都在描述約莫小五小六年紀的男孩,如何面對大人世界的難題。在《怪物》中,湊跟依里可能認為學校師生和家長都不會理解和接受他們之間的感情,或將招致更多嘲笑、輕蔑或霸凌,於是只能甚麼都不說。
每次看完電影都話癆的我,看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想了好久,沈默好久,不知道該說什麼,該想什麼。
Thumbnail
是枝裕和與岩井俊二兩位導演的作品都給人一種歲月流轉世事靜好之感,但兩人不同處在於是枝裕和總是冷靜的透徹,岩井俊和還帶有些許天真的孩子氣,是枝裕和的電影即使透過彩色濾鏡也只能看到黑白兩色,他也是最不怕將事物本質呈現給觀眾的日本導演,韓國則是金基德。
Thumbnail
不知道為什麼做好了看這部片的心理準備,在實際看這部片之前大概就對故事的劇情有初步的了解——這是以日本巢鴨遺棄事件為創作靈感的一個故事,也是最年輕的坎城影帝柳樂優彌的出道作品。
Thumbnail
我想我應該是中了看是枝裕和影片的毒?不然怎麼就這麼不自覺地看了四部了呢?最近看完的是他當年在坎城影展中獲得最佳導演,登上國際舞台的代表作《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這部影片的發想,來自於發生於東京都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一個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女子,帶著四個父不祥的非婚生子女,搬到一個 勉強能擠得下四個人